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第 56 章 ...

  •   错把叶鸢的打量当做不好意思,身前的女子又放低声调再指了一遍存放搪瓷碗的地方。

      “姐姐。”叶鸢面上还带着她自己粘上去的灰尘,即便如此,露出笑意时也极招人待见,“这粥是白送与我们的吗?”

      女子重重点头:“对,是大善人亲自熬煮。往常都是他亲自分粥,近几日从北边来的受苦难民太多,善人现今应还在宅院里熬煮第二锅白粥。大善人不收分文,甚至还会主动介绍给我们凉州附近的活计,是个顶顶好的人!”

      眼看着领粥队伍就要排到,叶鸢在这女子的再次催促下,终于走向宅院去取搪瓷碗。

      说是宅院,这里更像是有人短时间草草修缮起来的棚户,最多起到个遮风避雨的作用,甚至稍微大些的风过后,干草屋顶都得消失不见。

      取搪瓷碗的地方就在宅院侧方,叶鸢左右环视,见暂时没人注意到这里,矮下身去快速绕到了宅院后方。

      灾民口中的大善人据说就在宅院的后方厨房内熬粥。

      她还没凑到跟前,便觉得一身热汗冒出。

      透过支开的窗扇,只见到半人宽的大汤锅内正不断咕嘟咕嘟翻腾着,米香味灌满人整个鼻腔。灶台后,一人正不断搅动着手中器具,好让米粥蒸煮的更加均匀。

      午后的高温、再加上逼仄厨房内不断翻腾着的蒸汽,让掌勺这人汗水连连,整个脊背的粗布衣裳都完全打湿,没有半分干爽之地。

      随着他低头擦汗的动作,藏身窗外的叶鸢总算是看清了对方面容。

      焦躁的热气根本抵不过她心中的惊讶,眼前顶着高温、一身粗布麻衣熬煮白粥的,竟是那个连马车都要挂上银铃串来彰显地位的凉州刺史艾骞!

      她将惊呼吞进肚中,动作小心地离开此处。

      等叶鸢带着搪瓷碗回到宅院前时,先前搭话的女子站在粥锅前正等焦急盼着她。

      “你这女娃三两步路拿个碗居然用了这么长时间,还以为是太久没吃上饭太过虚弱了,差一点儿我便要去亲自寻你了!”说着,手掌汤勺舀起满满一勺白粥,倒进了叶鸢碗中。

      两人结伴,寻了处人稍少些的树下,席地而坐。

      周围一片呼噜呼噜满足的喝粥声,闻着这股沁人心扉的米香味,叶鸢也低头喝上一口。

      在西梁山上生活的两年时间,叶鸢从未因缺粮饿过肚子。到后面,吃进嘴中的米都是经过“专家”刘净培育过的高产、味美的丹心种,也算是把她的嘴养出了个一下品鉴粮食好坏的功能。

      赈灾之粥需立筷而不倒,对碗中米粥的浓稠度叶鸢并没多震惊。但这米粥一入口,顺滑、甜香、回味甘甜,好似还带着股淡淡药材味,进入胃中的瞬间便升腾起暖意来——不止是单纯的米粥热度带来的,粗懂药理的叶鸢猜测是其中的药材起到了温养脾胃的功效。

      灾民自家乡逃出,一路颠沛流离,饥饱不续更是家常便饭。有这么一位温养的药材掺入粥中,足见得熬粥之人心思细腻、且是真心爱护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

      暗地做善事表面装奢华,这样行为相反的人,叶鸢还是生平第一次见到。

      她粗略一数,仅今日便有近三百人前来领粥。结合旁人的交谈,他们也并不是每日都会来此宅院,这么看接受过艾骞救济的少说也有近千人次了。

      没多时,第二锅冒着腾腾热气的米粥被几人合作抬了出来。那些先前没吃到第一碗的灾民即便饥肠辘辘也仍保持着队伍,有序打饭。

      每人手中都捧上米粥后,锅中还剩下半数。叶鸢观察周边人,不少年轻人一碗粥下去显然不能完全果腹,但却没人再上前去盛第二碗米粥。

      叶鸢将心中疑虑小声询问了身旁,小梅正捧着粥碗小口小口的嘬饮。

      “大善人曾经也说过,让我们吃饱为止。但一想到还有众多乡人受苦受难,我们能吃上一碗米粥便已经是人间幸事了,与其自己吃撑,不如把更多的米粥让给新来的同乡人,这样大家都有了能活下去的希望。”

      一人善、千人享。

      千人善、万人尝。

      这些从北而来的难民根本不知凉州城刺史姓甚名谁相貌如何,也极少见到那名在宅院中煮粥的大善人。

      整个凉州城百姓都道是难民惧了贪官艾骞的名声,不敢前来凉州城,却无一人知晓,这贪官才是本州最大的善人。

      熬粥的艾骞,从始至终并未露面。

      天色已然垂暮,乡道上吹拂而来的凉风暂时驱赶走艾骞身上的热意。

      从南郊宅院离开,他每每都需再走上两三刻钟的事件,才能见到自己藏匿起的马车上。

      可今日,他抬起手臂擦拭下颌汗水的动作,顿在了半空之中。

      他那架蜀绣银铃马车前,竟端坐着个姑娘,正是已经擦净脸的叶鸢。

      艾骞面色如常,招呼道:“叶姑娘提前回城,看来是已经和西梁山定好交粮的时间了。”

      叶鸢点头应下,从怀中抽出那张签有庄捷姓名的契书。

      “契书在此,且有手印为证。只待大人放了小郎君,我再休书一封,西梁山便会送来第一批粮食。”

      艾骞顾不得其他,胡乱在粗布衣服上擦拭两下沾着汗渍的掌心,双手郑重接来叶鸢手中的契书。

      “好好好!”契书不停颤抖着,“这些粮足够凉州城渡过今冬的难日子了!”

      久积心中大事结清,艾骞面颊带春,一扫赶路的疲累,主动招呼叶鸢一同登上马车赶回凉州城。

      她也没多客气,行礼道谢后便坐上了这架蜀锦银铃车。

      但车内的景象却与她想象之中相差甚远。

      棉布包裹的座椅前,三条半腿的木质小方桌堪堪立在原处,马车启程时,因着惯性,缺腿的方桌直接整个反倒在地。艾骞面不改色,上手将它重新摆正。

      “豪华”马车,除去外在,内里比之其他马车,最多也就算得上宽敞些。那些传遍凉州城众人口中的紫檀座椅、拳头大小的夜明珠以及专供皇室使用的熏香,叶鸢是一处也没见到。

      反而因为车厢空荡,车轮碾压过不平地面时发出的声响几乎算得上震耳欲聋。

      艾骞习以为常,将随意挂在车壁上的蜀绣外袍取下,熟练地穿戴在身。发冠稍稍一打理,配上那副熟悉的讥笑,完完全全贪官模样,半点儿瞧不出粗布麻衣在草棚中满身汗液煮粥的善人样。

      叶鸢确实被他这副“大变活人”惊到。但好在心中也有所准备,很快便收敛了面容。

      艾骞像是丝毫不介意叶鸢知晓他的秘密,主动从马车木箱中取出茶具来。凉茶入喉,恣意清爽。

      她接过茶杯,才发现其中暗藏的玄机。

      明面看,这一套茶具是德镇专供皇宫的精品瓷器,但只要上手触摸,便能立刻察觉到粗糙的手感。

      能把外在仿制得如此相像,也足以见得这人手艺绝佳。

      “虽说民女还没机会在凉州城内一睹风情,但在西梁山上这两年,也没少从他人口中得知件令众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正巧今日有幸跟艾大人独处,不知可否请艾大人为民女解惑?”

      艾骞正把契书细细叠好,头都没抬:“但问无妨。”

      “整个凉州下辖五十多个县,村镇几百有余,近十年间粮价的起伏变化西梁山都有所收集。”

      叶鸢说话间,没放过艾骞的任何细微举动。见他猛地停下手中动作,随后又装作不甚在意的继续。

      “凉州受天灾人祸双重影响,粮价有所变动十分正常。”艾骞目光闪动。

      带着几分笑意,叶鸢:“变动自是正常,凉州几百城镇粮价虽年年攀高,但对比周边几州,涨幅都还算合情合理。但唯有一城,十年来,城内售卖的粮价不仅未涨,反而还抽了两成。”

      艾骞不甚在意,挥手道:“这有何怪,许是城中官员压榨卖粮的农户,收购价低了,自然售卖价也就低了。”

      “不愧是掌管一洲十年之久的刺史,一句话便说到了重点之处。”她回想着粮商李四的话,“西梁山中的那位粮商想着,他带足银钱去往这城收购低价粮,再卖回西梁山,其中差价也够他养家糊口。结果大人,您猜怎么个情况?”

      叶鸢自顾自回答道:“他一连询问了这城周边四五个村镇,没有一户农家能用此等低价卖给他粮食,翻到骂他异想天开。他不信邪,又亲自前往这城内的粮铺,发现售卖的价钱还真低于购买的价钱,让他好生疑惑。”

      艾骞沉下脸来质问:“叶姑娘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人人都道,凉州刺史艾骞贪赃枉法、穷奢极欲。宅邸、马车、服饰,都要一等一的奢华之物。我只是想,若是今日那些人见到艾大人的真面目,心中会如何思量。”

      她话音刚落,便见得艾骞在马车之内笑得前仰后合,手中镶金折扇连连敲打在掌心上,毫无痛惜之感。

      “叶姑娘觉得,我这蜀绣银铃车漂不漂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