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转眼间李云瀚吃完了杏子,又叫丫鬟奉茶漱了口。用湿帕擦了擦手,便拿过身后一个六方金线秋香色软枕抱在怀里揉搓。闻言当即愤愤起来,一手握拳狠狠砸在软枕枕面上。
      “姐姐,你忘了不成?自母亲过身之后,咱们家这位姑母是何等的拿乔做派,恨不得把这李家都攥在手里似的。旁的不论,按说这管家之权该给大嫂才是,何苦累的让她一个外嫁的人揽了过去。亏得大嫂出身高门,一心教养怀儿小侄,不计较这起子越俎代庖的烂事。要搁在薛家那种人家的后院里,她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李怜愁心里一惊,这才意识到方才心中的不对劲源于哪里。
      李家中匮,本该由主母,也就是李谔之正妻叶缈掌管。李谔长子娶妻之后,也该让媳妇帮着管家。然而现如今,怎么会让李谔的堂妹来独揽大权呢?

      这管一府之事,说来轻松,看似没什么紧要,实则琐碎的很,一日下来桩桩件件大事小情总有十好几件待人处理,旁的不说,各房各院月初放银子的事就得耽搁两三天。再加上伙房、库房采买一类,自然更不必说其中条目之繁杂。况且,凡是和银钱相关的,难免要被人贪墨。
      再者,这也是打了人脸。顾纯之也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顾家在京中到底与李家并尊的人家,嫡长贵女在家时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闺阁时一屋子庶弟庶妹无一人敢造次,各个安分守己,怎么嫁来相府做长子嫡妻,反倒要听一个旁支长辈的了?
      这事细说来,在京中权贵人家里是很丢面子的事。李怜愁觉出不对,心下对这姑母也有些不快,因而转头看向顾纯之,表情也有些尴尬。
      “嫂嫂委屈了。昔日我未出阁没有想到这一层,原是这些年竟都这样叫你脸上没光。也真奇怪,然而为何父兄也不曾提过?”
      顾纯之为人纯善直爽,拉了李怜愁的手,微微一笑宽慰。
      “你父亲宵衣旰食,我做媳妇的哪好用后宅里这些琐事叨扰?再说你大哥也忙着军中事务,我也不想让他为这起子事同长辈闹个没脸。我是觉着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因而这些年便一直这样了。不用我掌家未必不好,你看我,也乐得清闲。只一点,我这心里确实担心。这中馈涉及不少账面上的事,我偶然对过几次账,错漏太多,无一月齐整的。按说这大户人家下人们贪墨一点倒也正常,只是我觉着以咱们李家的风骨,下人们再贪也不能月月如此。所以我是怕这姑妈别是有什么别的花销,动了府上的账。万一出了亏空,咱们眼下是蒙在鼓里,要是日后捅出来了,岂不是已酿成塌天大祸?”

      “我看啊,就应该打发他们一家子几百两银子,随便找处宅子安置了。总好过让他们整日在咱们家里晃悠,真把自己当李家人了似的,摆不清自己的地位。”
      听李云瀚如此义愤填膺,李怜愁当即沉吟,又颇无奈,“父亲太尊崇古制,不忍见二叔祖家这一支断了香火,于是让姑母与咱们同住。我想也是这个道理,总不好一家人真闹得不快,叫叔祖在天上魂魄不宁。”
      顾纯之闻言也叹气,“云瀚说的也没错。这样安排说实话已经算咱们仁至义尽了。怜愁,我嫁到你们也十二年了,虽是外姓但到底也是为李家尽过心的。倘若叫你这姑母一直留在府上那才是真的祸患啊,你瞧她那不安分的样子,便是心里憋着什么坏,非搅得后宅不宁不可!”

      李怜愁一听,心说方才顾纯之那番话果然还是客气了。顾纯之与李诩接触最多,到底是对人心生不满,不过碍着长辈才没真的诋毁。不过听大嫂这话的意思,大概是又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于是又细细探问,这才问明白原委。
      原是她家二嫂的事。

      “近来二弟妹身子不太好,年前小产之后便一直下不了塌了,喝了多少中药补剂也都无济于事。我听他们院里的下人说,恐是得了下红之症,这病熬人,不出三年,只怕油尽灯枯。”顾纯之叹惋,摇了摇头。
      “真是可惜了二嫂那样一个妙人。不过说来也是恶心,自得知这事,咱家姑妈又活泛起来了,整日带着金英那妹子在二哥身前晃悠,说不定就生等着二嫂去了好让金英嫁给二哥做继室呢。你说二嫂本就病中愁思,见了这等事不更气的郁结?细说起来。二哥今年已经而立,金英比你我还小半岁,嫁给二哥这点图谋也太明显了。”李云瀚附和道。
      怪不得今日一家人到门口迎她,独独没见二嫂的身影。她犹记得自己出阁前便与这二嫂汪宁私交甚好,现下里细细回忆,前世确实有这么一桩子事,纵使一家人心疼可惜,然而请了太多郎中实在于事无补,只好眼睁睁看着那么一个人儿香消玉殒。后来没几年,吕金英确实登堂入室了。
      从前看来一切倒是顺理成章。今日一想,李怜愁忽然福至心灵,咂摸出点别的味道来。
      “给二嫂嫂看病的郎中,可是咱家之前常用的那个妙善堂的江郎中?”
      李云瀚聪明,一下就听出来李怜愁意有所指。但他并不清楚后宅之中这些往来,于是看着顾纯之,等人给出一个答案。

      顾纯之眉头一皱,细细思索一番,方开口,“还真不是。听说,是吕家举荐的一个郎中,专治妇科,很有名望。因而来咱们家给二弟妹瞧瞧。听怜儿这么一说我倒是反应过来了,说那人医术多高超云云,都是吕姑母自说自话。弟妹这病治了大半年,却不见好,可见这郎中,医术不精啊。”
      李怜愁颔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她叹了口气,端起桌上一盏白茶,吹了吹浮沫啜了一口,继续道,“改明儿我问问靖王殿下,可否从宫里请个太医出来,重新为二嫂调理一番。要真是吕姑母从中作梗,为她这点贪念累的没了一条人命,咱们家也绝不容忍这等祸患。”
      “正好,那郎中一直在府上住着,我多留心些。太医的事,麻烦妹妹了。”
      三人商量一番,刚刚话定,就有李谔身边的小厮过来传话,说前厅摆饭了,请少爷小姐和大奶奶过去用晚饭。

      三人前去时,男丁们已入了座。李谔正与周无渡互相推拒主位,是周无渡退了半步,又拱手弯身,说哪有晚辈坐主位的道理,况且今日同怜愁归宁,身份便是李家的女婿,不必顾及其他。于是这才不谦让了,李谔坐了主位,周无渡在左一。
      因是家宴,也就不顾及男女分席,不过没叫那几个小的过来。
      李诩一人忙着张罗丫鬟们或是布菜,或是安著进羹,忙忙活活看着倒是勤勉。
      顾纯之见状连忙过去,又被李诩推了回来。不知李诩是不是得了周无渡什么承诺,脸上看着倒是高兴得很。
      “这点子小事哪里用得着劳动你们,你就陪好怜丫头。余的这些琐事都让我老婆子干,好歹我也不能老在这吃白饭不是?”说完又去张罗,引着李怜愁等人上座。
      席上共有十人,除却周无渡和李怜愁、李谔、李云钺夫妇、李云戍、李云瀚,就是李诩那家三口。李诩的小儿子有不足之症,向来不肯见外人,于是就没过来。
      李家人历来和睦,因而这一餐饭吃的也算宾客尽欢,男方款斟漫饮,偶尔客套几句也不见虚与委蛇。酒足饭饱,李诩又叫人来收拾残羹,一行人又挪去正厅说话。

      李谔对周无渡这女婿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可谓满意得很。在李谔眼中,周无渡为人豁达,又不事权贵,虽是皇子却没一点傲气架子,且虽尚武,文学亦没有一点落下。说话之间,即能引经据典,又可与他对答如流,实在是世所罕见的全才。只是时运不济,不得圣宠,因而看向这女婿便又多了点怜悯。此番算是翁婿之间正儿八经的初见,却让李谔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周无渡知道李谔好茶道,不仅带了一套前西绥国进贡的彩瓷茶具,还带了宫中出的正山茶王来。此茶乃官家命人培植,专送宫中。就连周无渡一年不过得个二三斤,今日悉数与了老丈人李谔。
      李谔一见这等名茶眼睛都直了,连夸周无渡有心。
      李怜愁一旁见状,饶是带着前世仇怨,对人再多不满也再开不了这口。

      周无渡为人周道,不仅带了给李谔的礼,李家人人有份,不是贡品就是各地搜刮来的稀罕物,总归是外面没有的,买不来的东西。直哄得全家人心花怒放。
      连与李怜愁最亲厚的李云瀚都被周无渡以几坛子埋在王府梨花树下的“琼叶饮”给一举拿下。

      李怜愁依稀记得周无渡前世倒是也惯会哄人高兴,然而不过耍耍嘴上功夫,未见他动什么真章,今日不知怎了,舍得这样大出血。
      李怜愁思索一番不得其法,只当人良心发现。

      一圈人欣赏完了,李怜愁想起给二嫂嫂汪宁请太医的事,因同周无渡说了。一旁周无渡也爽快,颔首说此番不过小事。话音刚落,李诩带着一众丫鬟就捧了茶来,一一请在座各人品尝。
      李诩方才去拾掇席间残羹,因而不知道一屋子人刚见了什么样的好茶。这会拿了家里攒的陈茶来,还当什么好东西邀功似的摆在众人面前。
      李怜愁接过白瓷茶盏,手中茶盏虽然烫然而捧在手里并不觉得刺痛,啜了一口温度也正好。也知道李诩今日确实于伺候人上是上了心的。再看周无渡,接过之后倒是没喝,就摆在一旁案几上,嘴角似笑非笑。
      屋里其他人有喝了也有没喝的,不过都是略略给些面子,便落了盏。
      李云瀚分外高兴,撂下茶盏时也不顾什么礼节,哐啷一声,再配上一声冷笑,毫不遮掩,好玩的紧。

      李诩随侍一旁,见状心里也打鼓,琢磨难不成是这茶没入得了王爷的眼?这会觉得有几分尴尬,便往李怜愁身边站了站。
      她正不知所措,院落里噔噔噔响起一阵脚步声,再接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抱着一个木盒子跑了进来。

      少年身形细瘦,一身布衣空空荡荡全撑不起来似的,细细一看腰带系的也歪歪扭扭,倒像是几岁幼童刚学穿衣时的系法。

      少年跑进屋,直奔李怜愁身前。他把盒子往李怜愁怀里一塞,自己却不敢看人,低头双目无神,不知聚在何处,嘴里断断续续支支吾吾。
      “姐姐,看姐姐,给姐姐。”
      虽语无伦次,但李怜愁清楚,这说的是递进她手里的那一个盒子。

      其实这少年也不是外人,正是李诩的小儿子,吕明沂。吕明沂今年已有十五岁,然而自幼有不足之症长得比旁人小不说,话也不爱说一句,更不敢看人,胆子极小。小时候只听吕知行的,后来住进李府,偶尔也能和李怜愁说上几句。
      也说不上究竟是不是什么特别的缘分。

      李诩对这小儿子素来看不上。他这样子读书习武都不可能了,因而自发现他这病症之后,便把他丢给下人照顾。然而每每见了面,总还是忍不住呵斥他“没用”。
      此番见他跑出来,在周无渡面前露了脸,十五岁衣衫不整话都说不出完整的一句,当即便觉得跌了份,连忙扯住吕明沂的腕子,要把人拖出去。
      嘴里念念叨叨。
      “你来干什么?不是叫你今日好好在院子里待着别出来吗?别坏了你姐姐的好事!”
      吕金英和她母亲李诩极为相像,见状也不满站起来,架住吕明沂另一边,道,“弟弟不懂事,打扰了各位大人,我这就叫人送他回去!”
      吕明沂像块面团,被两哥至亲之人揪过来扯过去,然而他却像没有感知一样,没有表情也不说话,任人摆布。吕知行见状有些心疼,从椅子上站起来想要喝止,然而见此乱象,最终只是甩了甩袖子,接连长叹几声又坐下了。

      等小厮家仆进来,整个前厅场面一度混乱。吕明沂寻了个空子钻出来,一弯身就躲进了李怜愁的身后,终于露出点害怕神色。声音猫儿似的喊了一声姐姐。
      李诩见幼子不得自己掌控,气的怒发冲冠,抬腿就要亲自捉了吕明沂把人带走。
      她一巴掌往前一招呼,然而吕明沂一躲,这一巴掌差点落在李怜愁的身上。
      李怜愁下意识闭起了眼。

      “好了。”
      一声低呵响起,那巴掌到底也就没落下来。李怜愁徐徐睁眼看过去,只见周无渡抬手一挡,用小臂挡住了李诩。
      他尽可能避开了与人的接触,估摸也是觉得李诩这人恶心。
      周无渡脸上浮着一层笑,但能看得出不是真心的。他甩动胳膊把李诩格挡出去,复又坐下来,道。
      “难为他有心,就留在这和大家说话吧。”
      吕明沂闻言蹲下来,头靠着李怜愁的膝边,很惶恐的模样。听得周无渡允他留下,才渐渐平静。
      如此一来,李诩自然也不敢说什么。紧接着又客套几句,见李怜愁轻声哄着吕明沂,赶紧见缝插针,靠这捎带上吕金英套近乎,说虽是表亲然而从小一起长大所以关系亲近些。
      李怜愁一耳朵听着,没听完全然而十之八九。有着前世的经验,她其实心里清楚,这姑母是打定主意叫吕金英等下跟着她们一起回王府,想着让目不识丁的吕金英见见世面。  说了一溜十三开,李怜愁听的烦了,见外面日暮西斜,起身就要请辞。倒是没多看几眼李诩,反倒给了顾纯之几个眼神,意思是叫她莫忘了留意李诩后面的动静。

      天色确实不早,说话间已经擦了黑。几人便送李怜愁和周无渡出门。果不其然,行至院门口,李诩忽然道,“怜丫头,要不让你金英妹子同你回王府瞧瞧?你妹子命苦,不如你是相府大小姐,见多识广。我寻思让她借你这长姐的东风开开眼,将来嫁到夫家不至于目光短浅太露怯。”
      李怜愁早知有这么一遭,叫吕金英同他们回去也没什么,正欲开口应了,一旁周无渡却道。
      “这恐怕要让吕姑妈失望了。最起码近日是不妥了。我那王府上倒也不是没有多余的空房给妹妹住,不过奉皇上旨意,下月我要去往边城戍边,恐怕无人照管妹妹。妹妹来毕竟是客,总不好把客人晾在府上。不过明沂若是想同我们回去,我倒可以带他去校场里看看。男孩子喜欢兵器,也是应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 1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喜报】作者已上岸,欢迎大家蹭喜气。 具体哪方面上岸就不说了,总之是个好事。准备了很久,大概一年半的时间。 所以恢复更新+修文中,感谢支持正版,恢复更新后随机掉落小红包!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