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送别 ...

  •   其四送别

      孟昭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整理成册,正好杨偲来客房探望她。见房中散乱着书本,杨偲便道,与其憋在房间里,不如去到处逛逛。

      孟昭从善如流。

      “妙玄山人在益州住得还惯?”杨偲问。

      “一切都好。”孟昭说。

      一起走路时才真觉得杨偲的个子是真的高。应该有一米八了吧?杨偲说不定真是北方少数民族混血的人呢。

      “我之前去山里拜访,就听闻山人居所十分特别,有东西两间,中间有一座天桥将两边相连。东边叫问妙,西边叫问玄,若有人去东边叩门拜访,山人就从桥上去往西边,反之亦然。”杨偲笑着说,“我派人去了多次,都没能见到山人。我亲自去,偏偏赶上大雨滂沱,困于山中,不得逃出,那时山人却开了门收留我们一行。这件事,山人也不记得吗?”

      孟昭摇摇头:“不记得了。”

      杨偲无奈地笑了笑:“如此,也罢。”

      “这几天我遍览群书……啊,那是宋将军?”

      孟昭睁大了眼睛,又连忙后退几步,移开目光。

      城门前的校场上,一大群士兵正在练武——关键是,那是一群打赤膊的女人,一边练拳练得虎虎生风,一边随着动作发出战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杨偲哈哈大笑:“山人是读书人,知道守礼法。这群呢,都是些粗人,她们哪管什么礼不礼的呢?街上平头百姓,也就是这样……山人可曾去过集市?”

      “我不记得了。”孟昭唯唯诺诺地说。

      这样恣意快乐的样子,还真不像是一开始那个端庄的蜀王了,倒是挺可爱的。

      “大壮!二壮!”杨偲对着为首的将军喊道,“山人来了!快来拜见!”

      孟昭身体紧绷,想着非礼勿视,但是她垂着目光,被称为大壮、二壮的两人来到身前,她也不得不看到了两位将军健硕的胸部。她只好抬起头,把目光的焦点放在二人脸上。

      二位将军也比孟昭个子高。其中一个是方沁,方沁光着膀子,更能看见她有多壮。另一个和方沁差不多身高,没有方沁那么壮,但也是相当的孔武有力了。两人的上臂都纹了纹身,方沁纹的是青龙出云,另一人纹的是猛虎下山。

      “这是方沁,又叫大壮,这是方源,又叫二壮,是大壮的妹妹。”杨偲笑着说,“她们二人原本是益州的土匪,被我招安来,成了将军。”

      “我二人的大名还是王姥给取的嘞!”方沁乐呵呵地说。

      杨偲这么说,孟昭才看出方源和方沁的容貌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人对孟昭行了一礼,杨偲就把她们撵回去接着操练了。

      “山人在府中这么久,却也没认几个人。稼义您只叫了一次,她年纪小,办事也没个轻重。”

      孟昭想了几秒钟才想起来,稼义就是洛景仁。

      “稼义是洛家的小少姥,养尊处优的……她姐姐倒是个好样的。”杨偲对孟昭一笑,“我在京中时她姐姐洛景宣就来拜见我,成了我的门人。如今她已在贤文馆做了学士。”

      看了这么久的书,孟昭知道贤文馆是本朝设立的中央机构,一些有才学的孝廉会在馆中,本职工作是修书,同时贤文馆也是顾问机构。贤文馆学士,官阶虽然不高,但是确实是可以通天的。

      “这条路是……通往后院的吧。”孟昭迟疑了一下。她们正走在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

      “没有关系。”杨偲毫不介意地说。

      “这……”

      “我后院只有吴氏一个夫人,内侍也只洛氏、李氏两人,此三人皆谨守男德、男诫,平日里深居简出,往往只在自己院子里。”杨偲说,“此行其实是想引荐两个犬子给山人见一面。”

      都这样说了,孟昭也就跟着她往后院走了。

      后院有一个小学堂,里面传来孩子的朗朗书声。孟昭随着杨偲走到学堂外,透过窗户,看到里面有十个小孩。

      “不是只有两个孩子?”孟昭问。

      “我给她们各自选了可靠的门人属下家里的女孩,当做伴读,以后就是我孩子们的心腹侍卫。”

      她们只等了片刻,老师就叫散了。

      “母亲!”有两个孩子早注意到杨偲了,前后从堂中跑出来。孩子一大一小,大的七八岁,小的四五岁。大的来到杨偲面前,恭恭敬敬一礼,又对孟昭一礼。小的似乎一开始是想扑到母亲怀里,却还是懵懵懂懂跟着姐姐行礼了。

      孟昭算了一下。杨偲现在二十六岁,比她自己小两岁,她从来不打算要小孩的。如果老大七八岁,那就是杨偲二十岁之前生的孩子了……很危险吧?这么早生孩子?

      “这是我长子,名叫拂儿。这是我次子,名叫挽儿。”杨偲把两个小女孩推到孟昭眼前,“快,拜见太傅。”

      老大扑通一下跪倒,老二傻乎乎地也跟着跪了。“杨拂拜见太傅!师母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大周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师傅”的称呼更进一步就是“师母”,是生身母亲之外的另一个母亲。

      杨拂哐哐哐磕了三个头,孟昭连忙摆手,又拉住马上也要磕头下去的老二:“蜀王这是作甚?”

      “山人虽然是白身,实当得起丞相之职。然而我只有益州之地,能许给山人的,也就是王太傅、益州军师中娘将、行军司马一职了。”杨偲正色说。

      这是相当高的官职了——在益州这种现如今偏僻的地方,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仅次于杨偲这个土皇帝。

      孟昭迟疑片刻道:“王姥请慢,且不说我无才无德,配不上如此高位,我失去了记忆,如今不辨世事,虽有诗书,却还是要去外面看上一看……我原想要辞行,不宜在府上久留。”

      杨偲全然没料到孟昭会这样说。两个孩子更是不知所以然,看看母亲,又看看孟昭。

      “存光,”杨偲劝慰道,“暂且受了这个官职,再走也不迟啊!”

      孟昭愣了一下才想起来“存光”是自己的字。她正色道:“我如今接受官职,只能是德不配位。”

      “师母,”杨拂拉着孟昭的袖子,用可怜巴巴的狗狗眼抬头看着她,“你不愿意教我吗?”

      拂儿就是一个迷你版的杨偲,但年纪太小,演技还不纯熟,有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孟昭又看看杨偲,一样的可怜巴巴。但相比之下,还是当妈的演技更胜一筹。

      “师母……”挽儿也凑热闹一样来抱大腿,紧跟着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旁边侍立的侍男立刻跑过来,把小姑娘抱起来。杨偲挥挥手,那群侍男就把两个孩子都领走了。

      “见笑了。”杨偲说。

      你还演个没完了?孟昭心里默默吐槽。

      “我意已决。”孟昭说,“也不必挽留。”

      她是真情实感地打算去到处游览一番的,而且看起来她也不穷——这可是能跑去南中隐居,但是自己不用种地的地主啊!

      “唉……也罢。”杨偲不舍地说,“存光从我这里离开,我也怕有人心存不轨。不如叫人一路保护,这样我也能放下心来,如何?”

      孟昭点点头:“那就多谢了。”

      杨偲给孟昭的保镖就是二壮,大名方源的那位猛将。

      孟昭收拾行李,把这些天读书的摘抄和笔记放在一个竹箱里,又带上额外的笔墨纸砚。

      “山人不带干粮吗?”二壮问。

      ……差点忘了。孟昭还以为像现代那样,走几步就有饭店呢。

      “山人不懂人间事也是正常。”二壮非常善解人意地说,“我来帮山人收拾吧。”

      “……好,多谢。”

      光铺盖卷就是一个箱子……还有换洗衣物和鞋,更不用说一大堆的干粮和装水的葫芦了。二壮又把她的书箱重新装了,里面垫了几层油布用来防水。府里另拨了一个随行的僮仆,是个看着就精明强干的小姑娘,负责管钱,没有大名,大家就诨叫她“李三狗儿”这个小名。二壮有几个亲信同行,搬着孟昭和她们自己的行李,孟昭本人……就袖子里揣着个小荷包装点零钱。

      “大人的马已经牵来了。”管马厩的小姑娘在院子里大声说。

      孟昭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这匹马。马是棕色的,长得健美漂亮,孟昭走到它跟前,摸摸它的头。马性格温柔,用鼻子轻轻蹭着孟昭,好像它非常信任她。

      “小乖。”孟昭直接取了个昵称,“我的命就全交给你了,千万别尥蹶子啊。”

      她可没有骑过马!但是想来应该和骑车差不多,动作幅度大一点就好了吧……?

      杨偲自然是来送别的,又带了两个孩子来,只是孟昭已经下定决心。喝过送别的酒之后,孟昭像上自行车那样上了马,好在这匹马性格温顺,一点没有乱动。

      二壮的马跑在前面,孟昭跟在后面,还有另外几个穿常服的士兵也骑着马,从后门出府上了大路。

      “王姥,已经看不到她们身影了。”方沁说。

      杨偲等人站在门前,遥望一行人离开。

      “就这么让她走了?”跟在杨偲身后的洛景仁说,“大王应该把她灭口才对!”

      “小孩子胡说八道些什么。”杨偲摆了摆手,“还有二壮跟着呢……”

      “按王姥安排,二壮姐早安吩咐传令各处驿站,孟昭有什么动作都会报告府上的。”洛景仁说。

      “也罢,也罢。”杨偲点头说,“只怕她一去不返,再度归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送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