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1992年7月,广省平县河镇温家村。

      蓝箐头戴笠帽,卷起裤腿,套着渔网下河。

      河中央的水有些深,河底的积石长年累月被冲刷,不仅布着青苔还无比滑腻,稍微不慎就容易被大水冲走。

      她上有老下有小,也就没有冒险,仅在沿岸周边撒网。

      渔网拉好后,蓝箐又在附近撒了些鱼饵,拿着长棍在四周赶鱼。

      至于收获如何,就只能看运气了。

      这几年村里打渔的人不少,河虾河蟹大鱼是没什么指望,不过小鱼小虾还是能期待一下。

      笨重的身体在河里待久了分外吃力,蓝箐抹了把头上的汗,缓缓上了岸。

      岸边的家婆和3岁大的女儿,正在浅滩拿着小铲子摸石螺,见她上来,小丫头屁颠屁颠跟在她的身后,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

      “妈妈,你瞧,这是我捡的石螺。”

      蓝箐竖起大拇指,肥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

      “朵朵真厉害!”

      “阿箐,你病刚好,快上来歇会儿。”婆母拿着水壶和小板凳过来,示意她坐下喝水休息。

      蓝箐也没有客气,一屁股坐下,开始大口大口地喝水。

      炎炎夏日,哪怕是上午,广省的温度也不低。

      更何况她一个180斤的大胖子,更加怕热,汗水早已经打湿了衣襟,蓝箐不禁取下笠帽,缓缓给自己扇风。

      清风拂面,终于带来了一丝凉爽。

      蓝箐看着晨光下波光粼粼的河面,思绪有些飘飞。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浑浑噩噩活了22年,前阵子高烧不退,大难不死竟然恢复了前世的记忆。

      前世另外一个平行时空,她是一个短命的应届毕业生。

      这辈子倒是命硬,前半生疯疯癫癫爹不疼妈不爱,任由她自生自灭,还能完好无损地活到22岁。

      可惜命运坎坷,22岁已为人母,还是寡母。

      丈夫外出谋生,矿井下发生了次生灾害不幸遇难,已经失联一年。婆婆砸锅卖铁托关系找人,可惜杳无音信,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现在的温家,孤儿寡母穷困潦倒。

      也许是命不该绝,她大病一场,居然清醒了过来。

      蓝箐看了眼每天吃糠咽菜的孩子和家婆,不禁叹了口气,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两人瘦得跟颗豆芽菜似的。

      至于她,应该是疯病乱吃东西导致体内激素紊乱,不仅虚胖还浮肿。

      总而言之,现在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温饱!

      蓝箐倒是想过进城打工,可惜前世的文凭学历,并没有带到这个年代,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显然不太可能。

      也有一些不强求学历的行业,可一看她的体型,几乎是秒拒,就连洗碗工都嫌她太胖,怕动作笨拙影响出餐速度。

      难得有家工厂愿意接收她,离家也不算太远,无奈一问月薪300元左右。

      不是她要求高,只是一月300元的收入,除去生活费根本存不了钱。

      她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随着时代发展,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光靠一个人打工挣钱,养活一家三口已经非常吃力。

      朵朵还要上学,以后她还想买房买车,压力只会更大。

      万一有个病痛,就是致命的打击!

      可做生意也不容易,首先得在人流量大的城镇租店面,她没钱直接卡死在第一步。

      她这几天在县城找工作,听说城里去年成立了城市监察队,由于这两年拉帮结派的人特别多,收保护费等等,为了打黑、管制假货、坐地起价、城市市容市貌,每天都会有巡逻检查,显然在城里摆摊也不可取。

      1992年的南方广省,发展程度可谓是日新月异。

      从80年代开始,就兴起了一波下海经商、打工潮,不少行业已经出现吃螃蟹的人,各行各业人才济济,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

      她前世就是个刚出社会的实习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更没有多少阅历。

      哪怕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并不意味她就异于常人。

      哪个年代都有天才,更何况90年代,时代差距已经没有这么大。没有过硬的技术,光靠她前世在学校那点营销知识,想要干过几年,甚至有十几年商业经验的前辈,未免有些天方夜谭。

      不过也不能妄自菲薄,至少她提前知道时代大概的发展轨迹。

      现在的市场远远没有饱和,只要找准时机,也不是没有可能!

      首先她得找准合适的开局方式,没有资金背景,必须是试错成本低、竞争对手少的项目。

      美食餐饮,通常是容错率比较高的行业。

      摆摊做小吃确实是容错率高,且试错成本低的项目,但前提是要选对地方。

      县城的竞争对手太多,能不能拼赢是一回事,租房还得花钱。

      与其在城里跟一大批竞争对手疯狂卷,还得时不时躲避监察队,还不如在乡下老家附近摆摊创业。

      家就在旁边,还能有个退路,哪怕失败也不至于风餐露宿。

      低风险、低成本值得一试!

      正巧城郊附近,有几家工厂和作坊,还有不少建筑工人。

      听说乡镇最近启动了一项新工程计划,说是要建立一个小型工业区,到时候工人只多不少。

      现在城郊摆摊的人不多,她正好能抢占先机。

      最关键的是温家村依山傍水,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温家村水里游的、山上长都是食材,能节省一大笔资金。

      等攒了钱,还能在自家地里养鸡养猪,或者形成更大的产业链,建一片属于自家的田园天地。

      当然,现在只是空想,可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行不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