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一章 野 火(续7) ...

  •   本地的春天总是阴晴不定,上一秒太阳刚露脸,下一秒乌云便盖天。

      但无论天气如何反复无常,校园里的同学们总是要埋头学习的,尤其是县城重点高中高三年级的学生。比起繁重的学业,再怎么反复的天气,也谈不上困难。

      陈昭梁趁着午休的时间来到操场边的大树下,楚伶则像小媳妇似的小心翼翼地跟在他后面。看着楚伶那副战战兢兢的模样,陈昭梁差点笑出声来。

      “你干嘛,很好笑是不是?”知道陈昭梁在偷笑,楚伶没有一声好气。

      “没,没,没,不敢。”陈昭梁只好撇了撇嘴。

      “快点看,数学卷后面的那道大题,都不会做,想也想不通。”楚伶着急地找陈昭梁,可不是为了卿卿我我,而是为了学习。毕竟大部分的女生对于数理化向来都是一知半解的,能记得住几个套路解题就不错了,题目稍微换了个模样,套路不管用了,也就急眼了。楚伶就属于这种,文科出类拔萃,但一碰到理科就立马下跪。

      “喏,这道题就是前几天数学测试最后一道题的变形嘛。换了一个方式提问而已,都是先解决数列,再求和。你啊,真是呆。“陈昭梁揶揄了楚伶一回,然后拿起笔在草稿本上把解题过程给一一列出。楚伶则再一边懊恼不已,原来她预想中的难题,居然是已经碰到过的,只不过是换了个形式再显;再看看陈昭梁那满脸的不屑,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给他捏了一鼻子。
      “嘿,好啦好啦,我不敢啦……“,”再敢说试试……”,两个人就这么打闹一番,算是紧张学习间的小放松。

      “哟,原来你们两个跑这来了。”突然,大树的另一边突然发出一个爽朗的男声。

      这声音,猛然间把陈昭梁和楚伶都吓得不清,两人脸色渐红,顿觉羞愧有余。但几秒的时光过去了,树那边的人却还不现身。陈昭梁迈着碎步靠到树的那边,伸头望过去,只见一个壮硕的身躯也靠着大树,并侧脸望过来。

      “原来是你啊,许浩闻。”陈昭梁这回放心了,这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多年的死党。

      “我说呢,我回宿舍找了你半天,原来你真的躲在这啊。”许浩闻不依不饶,彷佛他的哥们瞒着他什么大事似的。他撇了楚伶一眼,却不见任何友善。

      “你们说话吧,我先回去了。”楚伶觉得不好意思,准备告辞。

      “你有什么事嘛,说。”轮到陈昭梁不耐烦了,好不容易和楚伶单独相处,你一个大块头突然跑来瞎掺乎,说不气才怪。

      “喂,我说你们俩,不知道今天下午年级要开会吗?老师要说填志愿的事。”许浩闻也没好气,他来无非就是想找陈昭梁说一说填志愿的事。

      说到高考志愿,陈昭梁和楚伶就不搭话了,两两沉默。这是他们反复讨论过无数次的话题,目前挡在他们感情道路面前的,就是志愿。显然,陈昭梁不满足于省城的大学,以他的成绩,北京、上海都是可任意挑选的选项;但楚伶就大不一样了,她的成绩,哪怕是省城的师范大学,也有点触不可及。所以,两人无言以对,毕业即分离,已然是命中注定的;相处相惜的日子,已经是进入倒计时了。

      “这没什么大事,我们早知道了。”陈昭梁最不愿意的,就是提及这个话题。他一边心生怨气怒视许浩闻,一边又撇着嘴偷瞄楚伶一眼。这小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许浩闻,你打算考哪?”楚伶不知为何变得大方起来,倒是潇洒地反问起许浩闻。

      “我嘛,这不就是来找你家的陈某人商量了不是。哈哈哈。“许浩闻丝毫不觉得尴尬,反而调侃起楚伶。

      “你说什么呢!“陈昭梁这回可就不是一句话了,话还没落下,这一腿就往许浩闻的身上甩了过去。许浩闻见状立马躲闪,一个趔趄往地上倒了下去。

      “哈哈哈……”看到许浩闻的趔趄,两人却捧腹笑起来。

      “你们俩还来真的。”这回轮到许浩闻不忿了。

      “坐下来吧,你说说你自己想要的志愿。楚伶你也别先走,听听这大个子说一说。”陈昭梁见状就拿出了主意,算是和许浩闻扯平一局,也留下了楚伶。

      “我啊,想了想,不和你去什么北京上海了,我爸妈也不想我走远。我准备报省城的理工大学。”许浩闻已经忘却刚才的尴尬,顺着树根靠着大树坐了下来。

      “我早就猜出了,你小子根本离不开爹妈。”陈昭梁多少有点郁闷,想着楚伶去不了北方,有自己的哥们陪也还行啊,结果,连哥们也放弃了。

      楚伶则不发话,想来大部分同学的想法都高度一致的。大家都把省城定位为首选,只有像陈昭梁这种优中择优的尖子生,才有资格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这种尖子生,在那时候的县城,也就隔几年才出那么两三个。想着自己能和这些尖子生做一辈子的同学和朋友,感觉那是真好,楚伶发出内心真实的感慨。

      “那楚伶呢。庄楚伶同学,你打算考哪里?”许浩闻晓得自己的哥们志向远大,就不用多问了,拿楚伶来当话题也好。

      “我嘛,跟你一样,省城师范吧。”这个选择,是楚伶和陈昭梁反复研究过的,想来,这个选择对于楚伶是最优的选项了。

      “嘿,我早就说嘛。你们女生,十有八九就是师范。不是省城,就是隔壁县城。”许浩闻有些得意,在他眼里,师范比理工,低了一些档次的。

      “不一定哦,隔壁班的林美静,可是准备报省城第一大学哦。还有你家那个亲戚,蔡晓娟,是你表妹吧,听说准备报上海的海关学校呢。还有……”楚伶听话听音,听出了许浩闻的不屑,立马摆出反击的姿态。

      许浩闻听着楚伶的连珠炮,一时间顿觉懊恼,真悔不该去挑起这个话题,等于得罪了楚伶又得罪了哥们。

      “呵呵呵……”陈昭梁只管笑起来,他知道这是楚伶的反击,看着一脸沮丧的许浩闻,倒是觉得可怜可笑。

      就这样,三人在一起又讨论了些。比起刚开始,氛围也逐渐活泼许多;许浩闻不再蔑视楚伶,楚伶也放下对他的成见。志愿、大学、球赛、隔壁班的恋爱乃至小卖部的零食都成了他们此时无话不说的话题……

      “唰、唰、唰”,春风又起,此时三人在大树下享受着春风的滋润;这相聚的片刻,如此稀有珍贵,如此令人铭记;蓝天白云间,书写了三人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
      每年的清明前后,往往都是雨季的开端,今年也不例外。明前的日子,是庄稼人少有的清闲时段:刚被肥料催出土的青苗、刚除虫后挂果子的果树、地里一茬又一茬的青菜,都在春天的呵护下静待下一个生长期的到来。

      明前,今天,细雨润无声。郑如松和昨天一样,刚吃完早餐就坐在自家房子天井边沿的藤椅上闭目养神,旁边摆着一把竹凳,放在他要喝的茶,要抽的烟。

      郑如松的家是传统的本地民居,俗称“下山虎”;这是本地一种稀松平常的民居布局。正面是大门和侧门,俗称“龙虎门”;进门就是一个天井,天井两边各设有灶台、厨房、草房和两间侧房;这些年,草房被改成了厕所,也算是解决了一家人的卫生问题。天井中间有一口水井,现在井水是用来煮饭喝茶,至于洗漱,就用自来水代替。过了天井,则是大厅,这相当于客厅兼饭厅;大厅的一边是摆着一套残旧的沙发,这是当年郑如松用暹罗亲戚的侨汇买的;对面则是一个木制长条柜,上面放着一台电视机,装茶叶的锡铁罐,还有几个残破的红木匣子;大厅正对着大门的那一面,则放着一个八仙桌,上面摆放着本地人供奉的各路神仙和郑家先人的牌位;八仙桌两边还放了两把高背红木椅,显露一点气派。大厅的两边则是两间大房——一间是郑如松自己的,另一间则属于自己的老母亲;至于孩子们,则分配到天井两边的侧房。

      本地的民居,外表也极具地域和文化特色。本地人自古以来对房屋建筑的外表装饰就极其注重,老一辈称之为“红垳蓝桷”,意思是檩木要红漆,椽子要蓝漆;红蓝相间,相映成趣。外墙的山墙脊端,则有水、土、木、火、金的五行造型,山墙、屋檐连同脊端都用本地一种特色工艺品嵌瓷来做装饰,嵌瓷也不是统一的,它可以拼出各种造型,如花草、鸟兽、虫鱼,亭台乃至人物等等。一套上好的本地民居,从里到外,都会呈现出一种古色古香、富丽堂皇、精致艳丽的地方建筑特色。

      郑如松今天难得休闲。其老母亲则坐在大厅的沙发上,用收音机收听本地的传统戏曲;其妻因娘家人有喜事,早早煮完早饭就出门回娘家了;孩子们也各自上学去。

      正当郑如松撑开眼皮准备起身去泡壶茶,大门传来一阵轻柔地敲门声,“咚、咚、咚”。

      “阿哥,是我。”一个洪亮的男声在外面喊道。

      郑如松三步并两步的走到大门口开门。门开,映入眼帘的便是自己的亲弟弟,如柏。

      郑如柏,年纪比郑如松小几岁。当年两兄弟各自成家后分了家,郑如柏有一手泥水匠的活,所以就搬了出去,把祖屋留给哥哥;自己靠着泥水匠这份手艺,硬是养活了一家人,后来还自己组了一支队伍,专门给人盖房子。这些年,有钱盖房的人多了,找郑如柏干活的人也多了,水涨船高,郑如柏的生意越来越火,钱越赚越多。

      “进来。阿母在大厅。”郑如松也就回了一句话,然后自己径直往厨房里去,他要去烧水泡茶,招待自己的弟弟。

      “阿母,我是如柏啊,我来了。”郑如柏大步走向大厅,见到自己的母亲便大声对她说话。

      老人家看了看他一眼,却不说话,还是自顾自地听着收音机。

      “你最近身体如何?我听我阿哥说,你最近胃口不太好,是不舒服吗?用不用上医院看看医生?”郑如柏想问问老人最近的健康情况,自己不在身边照顾老人,自然要在其他方面多弥补。

      “不用,不用。我大概是人老,不活动胃口不开。”老人一听要去医院,立马开口找理由否决,说完,她抬起手摇了摇几下,表示不必大惊小怪。

      “柏,来,喝茶。”郑如松泡好了一壶明前的山茶,端了过来,招呼自己的弟弟。
      两人就这样都呷了一口茶,开始闲聊一番。老母亲陪两个儿子说了一阵子话,也顿觉有点困乏,于是就进屋眯一会。大厅里,就剩郑如松、郑如柏两兄弟。

      “阿哥,我刚才进村路过大队门口,看见很多人聚集在那里,好像在说什么土地的事,什么没赔钱的。”郑如柏早几年就搬到镇中心去,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村,自然不知道村里最近发生的事。

      “还不是汉民书记搞的,什么集体公司、土地入股。搞得现在村民都有意见,地被征了,也不见钱。大队的意思是,把地当作股份入了股,外商来投资,到时候大队会给我们分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郑如松说着,拿起一支万宝路递给弟弟。

      “现在不止村里,到处都这么做。我去镇东边的船头村,他们也是这样做,还鼓励村民建高楼房,说是出租给工厂工人当宿舍。我看这里面没什么大问题,有钱都是大家一起赚。“如柏在外闯荡,见怪不怪了。

      “嘿,道理是这样,但事实是如何就不清楚了。“郑如松也不好反驳什么,但总觉得事情有点蹊跷。

      “你上次说的鱼塘,后来大队给你承包了吗?“郑如柏关心哥哥的副业,毕竟种田种菜都比不过副业来钱快。

      “地过完年就给我了,我还没开挖、放水。这养鱼也不是马上就能做的。“郑如松想的是给自己偷闲放个假。

      “你别找别人挖土了,我来就行。不要你的钱,你把挖出来的土石给我就行,我拉走。去年我认识县里农业局的一个头头,在他老家给他建了一栋三层高的楼房;你搞鱼塘,我让他帮你介绍专家,给你参谋参谋。不用你出钱,我给他们送几条烟,塞两个红包就行了。“郑如柏说话如连珠炮似的,那气势彷佛自己就是天王老子。

      “哦,好。“郑如松更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见到弟弟这么有出息,这么讲情义,他一时还回不过神来。

      “不是我说你,阿哥。你家几个孩子都在读书,学梓还有半年毕业,学文还有两年,学礼才上小学几年级。你是不是胆子大点,多包揽一些活,要不这钱不够啊。“郑如柏这回句句讲到郑如松的心坎上。确实,和郑如柏相比,郑如松太死板,也太耿直。

      郑如松不说话了,他自顾地拿起烟又坐回天井边沿的那张藤椅上,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来回地摇摆。弟弟的话多少有点伤了和气和面子。道理他是懂的,可道理是一回事,做事又是另一回事。就拿鱼塘承包这事来说,他一直碍于面子不和大队开口要求,要不是家里老婆唠唠叨叨,要不是村里其他熟人的催促鼓劲,他很可能这辈子都下不了这个决心,开不了这个金口。

      吞云吐雾中,郑如松又开始迷糊起来。安逸,他现在最想要的,还是安逸。

      “阿哥,我这次来,还有个事和你商量。不,是想你出来给我帮忙。“郑如柏见坐在藤椅上的哥哥一直没有回应,就不管不顾地把自己的想法给抖落出来。

      “我现在呢,很忙。好几个地方都在建房,现在不仅是帮人建楼房,还有帮人建宿舍、工厂。当然,都是有人一起合伙,我一个人没那么多本钱干这么多。我呢,想着将来县里也好,镇里也好,都会搞建设的,建房子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我想在镇里找个地方,开一个建材批发店。哦,建材嘛,就是水泥、钢管这些,我有进货的渠道。但我想找个人帮忙,这个人帮忙照看店面,我让一点股份出来给他,算是股东之一。年底账目结清,就分红。我想,你能出来帮忙就最好了。“郑如柏的构思足够深远,前景十分诱惑,但未必就能打动郑如松这根榆木。

      也不知道郑如松有没有听见弟弟的说话,他此刻还是保持一副闭目养神的状态,一副安逸自得的模样。当郑如柏说完后抹了抹嘴,喝了一口茶;他才不紧不慢地把头歪过来,对着郑如柏咧了咧嘴,微微一笑,那神态彷佛是说你小子真是心大。

      郑如柏当然看见哥哥的反应,他也不去解释或说教。他只顾摇了摇头,然后把嘴唇抿紧,便起身走进老母亲的房间给老母亲请了安。完毕,他从里屋出来,走向郑如松的旁边,俯下身子在郑如松的耳边耳语一番。郑如松听了,便就点了点头,说了一声好。知道自己的哥哥同意了,郑如柏也就放下了心,打了一声招呼后便告辞,准备出门了。

      “你不留下来吃个午饭?“郑如松想了想,说道。

      “不了,阿哥。清明回来我们再一起喝酒。“说完,弟弟郑如柏摆了摆手,头也不回地走出去。

      出了郑如松家的这个门,郑如柏顿时觉得,现在才是安逸,他想要的安逸。

      …………………………………………………………………………………………………………

  • 作者有话要说:  陈昭梁、许浩闻、林美静、蔡晓娟,都是以后会出现的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