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二章 风 暴(续28) ...


  •   腊月,原本美好的天气又开始变脸,老天爷情绪低落,接连几天都是阴云沉沉,顺着北风的凌厉,人们又能体感到那种刺骨的阴冷。

      但阴沉的天气,却没给郑海良带来一丝负面的影响。

      他最近很忙,各种接待,各种会务,各种汇报,事事都要他亲自操办。但对于郑海良来说,越是忙碌,越能显出他出众的能力和水平;所以,他喜欢忙碌,并且有些乐不疲此。

      今天,趁着上午去县大院开完会,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南海明珠大厦。这里的西餐咖啡厅据说是专门聘请了省城和香港的名厨来署理,名声已经名扬周边,连隔壁特区的港台商人也频繁到此光顾,甚至,他们圈里,把这个咖啡厅称之为“外商俱乐部”。

      郑海良找了个角落里不显眼的卡座然后坐下,他给自己点了一杯咖啡,又给即将到来的商谈对象点了一杯。

      郑海良最近很喜欢到这里,他知道,这里的老板正是同村的那个传奇小子郑庆华。他时常感慨,还是现在的年轻人敢打敢拼;所谓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本身就是一种时势。

      郑海良看了看时间,然后提醒服务员,除了咖啡要准时上,还要配一些西式点心。

      “郑主任,不好意思,我迟到了。”随着一阵清脆的女声,一个打扮优雅得体的贵妇人迈着小碎步走到郑海良的跟前。

      “没事,没事,陈总,请坐。”郑海良看了贵妇人一眼,便招手示意她坐下来。

      来者,正是天元国际的总裁,陈宝莉。

      郑海良正摆弄着跟前的咖啡,他看着陈宝莉缓缓入座,拿起杯子小酌了一口。

      “陈总,给你点了一杯美式,不知道你喜不喜欢。”郑海良面带微笑对陈宝莉说。

      “啊,郑主任,你是品咖啡的行家。这美式咖啡,我以前在国外读书时就常喝的,合我口味,谢谢你啦。”陈宝莉的普通话带着浓厚的香港口音。

      “不客气。”郑海良回道。

      陈宝莉抿着嘴轻轻地尝了一口,然后眉开眼笑,点了点头,满意地放下杯子。

      “郑主任,这地方的咖啡很正宗啊,一点都不输香港中环的咖啡店。我在北京、上海,都没喝过这么正宗的美式。”陈宝莉很惊喜,一个小县城的商务办公楼里,居然能喝到正宗的美式咖啡,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陈总过奖了。不过,听说这家咖啡厅的咖啡师好像就是从你们香港请过来的,他带了几个徒弟在这里上班。”郑海良轻轻地说道,眼神充满骄傲。

      “怪不得啦,味道那么纯正。说真的,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啦。但感觉这里的装修很有香港的风格,好像又回到中环的感觉啦。”陈宝莉三句不离香港这个名字。

      “这里的装修,请的也是你们香港的设计师。”郑海良的眼里依然充满骄傲。

      “看来这里的老板也很有品味啦,是不是也是我们香港过来的啦。不过,好像不可能,要是香港公司和大老板来这里投资这么大的写字楼,一早就上香港新闻啦。我们姚总肯定也会知道的。”陈宝莉说起来就不想停。

      “这里的老板是本地人,和我同一个村的,姓郑。”郑海良依然骄傲满满。

      “哦,哎呀,郑主任,你们那里真是人杰地灵啦;又出干部,又出老板,厉害啦。”陈宝莉在国内呆久了,也学会一些人情世故。

      郑海良摇了摇头,这女人,连捧人都一股港味,是不是太出戏了?

      “陈总啊,今天请你到这里,我是有一事相求啊。”郑海良觉得没必要再浪费时间,直接切入主题。

      “郑主任,我们都是老熟人啦,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啦。”陈宝莉觉得没什么可以拒绝的。

      “是这样,我们领导收到消息,说你们香港最大的英资财团泰克,最近将组织一个代表团到我们省内考察,其中,我们这地区,也是重点考察对象之一。泰克财团下面有很多项目和工厂,我们领导希望他们能够过来县里实地考察。想问你们天元集团是否能够给我们县搭个桥牵个线?”郑海良话只说了一半。

      实际上,泰克考察团的行程表上是没有本县。只不过县领导知道这条消息后,要求外经委和郑海良立即开展联络工作,希望能够在半路上截胡。

      “泰克?是不是威廉森?”陈宝莉好像是自问。

      “谁,什么森?”郑海良没听见这女人的自问。

      “哦,是这样的,泰克的中华区总裁,就是我港大的同学,他叫威廉森,中文名叫杨志浩。”看来这回郑海良赌对了。

      “是吗?那太好了,陈总。你能否立即和他联系一下,看看争取他们过来我们这里考察,哪怕是走一走也行。”郑海良觉得,只要人家愿意到这里,他的任务就算大功告成。

      “没问题,我回到办公室就打电话给他。他太太也是我港大的同学,我认识她,以前和我都是港大网球俱乐部的。”陈宝莉在香港果然神通。

      “那这事就拜托陈总了,真是太感谢你了。”郑海良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

      “郑主任,你太客气了,举手之劳。如果能够给你们争取到投资,我也算有功劳啦。”陈宝莉抿着嘴笑道。

      “对,要给陈总记一个头等功。”郑海良礼貌地跟着附和。

      “郑主任啊,想不到你们干部这么拼命啊。我之前去了大陆其他地方,什么北京、上海啊,都没见过像你这样搏命的干部。”陈宝莉又开始稚嫩的吹捧。

      “我们小地方,哪能和北京、上海比,我们不努力,就会饿肚子。”郑海良摇了摇头。

      “对了,郑主任,上次我和你说的事情,现在有进展吗?”轮到陈宝莉有求于人。

      “批文省里和县里都已经批下来了,地方也找好了。按要求,你们的投资款在过完年就汇到国内;这边所有的手续我会在过完年一个月内全部跑完。你放心,你们天元的钱一到,就可以立即开工建厂,手续上没有拖拉。”郑海良对于天元公司的项目相当上心。

      “那就太谢谢郑主任了,我替我们姚总谢谢你。”陈宝莉对于这个回复相当满意。

      “郑主任,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陈宝莉突然对郑海良身上有些好奇。

      “但说无妨。”郑海良想着事情已经办妥,也和这女人侃侃也不错。

      “你们平常都是怎么招商的,比如说,你们是怎样找到我们或者其他香港公司?”陈宝莉关心的,居然是工作上的问题。

      陈宝莉话音刚落,郑海良差点笑出猪叫声。他千想万想,就是没想到这女人居然对这方面感兴趣,他今天碰上人才了。

      “这说来话长啊,你真的愿意听?”郑海良压抑住内心的崩溃。

      “嗯,我喜欢。”陈宝莉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

      “怎么说呢?最早呢,我们其实也不知道怎么招商,都刚从动乱中走出来,这你也应该知道。一开始,上级就只有一个文件,都是精神指示,实际的工作开展还要我们自己摸索,我们叫这种是:杀出一条血路。”郑海良开始从头说起。

      “你知道,我们是侨乡,意思是,我们这里有很多人都在你们香港或者国外其他地方。回头细想,这对外开放,先决的条件就是互相熟悉啊,这熟悉了才能谈事情谈生意,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郑海良觉得,陈宝莉或许不明白他在表述什么。

      “清楚,我们香港有句话,做生不如做熟。是一个道理啦。”陈宝莉表示她懂得。

      “对,所以我们就把目光放在这些华侨身上。但是要找他们,这就不是我们干部的强项了,于是我们开始发动群众,让他们去联络,去告知,让华侨华人知道我们国内搞改革开放,他们可以回来看看。”郑海良的宏大叙述能力非同一般。

      “你的意思是,让老百姓去宣传改革开放?”陈宝莉有些觉悟过来。

      “对,就是这个意思。让老百姓自己去说,他们说,才有信用,才有说服力。我们很多村里的老人,族长或者长辈,就开始给村里在国外的华侨华人写信。告诉他们,中国变了,要对外开放了,不搞以前的那套,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搞经济发展,希望他们能回来看一看,走一走。”郑海良从宏大叙事开始向见微知著发展。

      “写信就能让外面的人回来啦?为什么不是你去写?”陈宝莉有些不解。

      “是啊,没有电话,靠的就是写信。一般来说,信里就几个意思:一是告诉华侨华人,我们搞对外开放,发展经济了;二是告诉他们,他们祖辈留下来的土地、房屋和祖坟都保留了,没有他们的许可,谁也不能动;三是他们在宗祠里的族谱都给留着,名分一定有他们。”郑海良开始详细描述这一生动的过程。

      “至于为什么是老人家写信。这太简单了,当年走出去的华侨,现在都是老人了,他们在故乡能够说上话的,也就是当年和他们一样年纪的人,都是隔壁邻居或者亲戚血亲。这打个比方,就和我们刚刚说的泰克财团一样,假设我直接去找泰克的老总,我们互不认识,人家老总凭什么相信我?但是陈总你去找他,那就不一样了,因为你们以前就认识了,你的话他能相信。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郑海良觉得自己说的太多太细,不知道对面的陈宝莉是否能够明白。

      “你这么说,我就知道啦。毕竟刚开始,能够找熟人最好,这样就省去了互相接触和了解的过程和成本。”陈宝莉的理解能力相当不错。

      “对,华侨和我们,都是同文同种,又有亲戚关系,由他们带动招商引资,是最简便也是最快捷的办法。”郑海良做了总结。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开始以为,你们就是到香港做做广告,办展览会就能找到投资者。看来,都是我误会啦。”陈宝莉之前所接触的,都是以展览会的方式做招商引资。

      “那是后面的事了,事情做到一定程度,靠原来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前几年,我们是靠村里老一辈的信用做招商;现在,我们是以整个县市或者地区的优势来做招商。现在的改革开放,已经走向另一个发展的阶段了,你们的认识也应该要跟上。”郑海良的水平和眼界绝非一般干部能达至。

      陈宝莉已经听得完全入迷,她在想,如果郑海良不是出生在国内而是在香港,估计现在也应该是政府高官或企业总裁之类的人物。他在县里,真的有些龙游浅水的味道。

      “郑主任,今天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啦。”陈宝莉对郑海良的叙述十分满意,自己算是受益良多。

      “耽误了陈总的宝贵时间,不好意思啊。”其实,郑海良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浪费太多时间。

      “不好意思的是我啦。郑主任。你说的事情,我回去立即去办,有消息的话,我会立即通知你。”陈宝莉没有忘记郑海良托付的事情。

      “陈总,大概什么时候有回复?”郑海良觉得这事情要尽快落实。

      “我估计也要两三天,你知道啦,总裁们都很忙,不一定天天都在办公室里等电话。”陈宝莉觉得预估的时间要宽松一些。

      “好,那我等你消息。对了,今天是我请客,你不用等了,先走吧。”郑海良说道。

      “好。郑主任,那下次还是在这里喝咖啡,我做东。”陈宝莉也很干脆。经过这次交谈,她和郑海良之间已经不是纯粹的业务关系,而是进步到有私人交流,这才是真正的关系。

      两人互相道别,陈宝莉先走一步。留下来的郑海良,则把最后的半杯咖啡,悠哉游哉地慢慢品尝完毕。

      大楼外,午间的阴天多了几分热度,趁着阴云的走神,一缕阳光直照到咖啡厅的玻璃窗上,折射出绚彩灿烂的七色,给这沉闷的冬天带来一丝生动的迹象。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