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假借许文华之名李馨玉中会元 ...

  •   春闱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了,许管家就开始督促儿子早一点进京赶考。“华儿,你过完春节,就必须要进京赶考了,路途遥远,尽量早一点去,北京冷你多带点厚衣服。”“是的。”许文华去找李志刚:“干爹,今年的春闱在二月初九开考,我想等过完春节就出发了。”李志刚说:“小姐春节不回来了,你还是提前去吧,你到京城她大舅家去住,都是自家人也方便,你顺便带一些腊肉和香肠,还有芝麻糕这些四川土特产,还把紫菊也带上,好照顾玉儿,我给你一些盘缠,再带两个家丁,你们坐大马车去。”
      其实,许文华心里七上八下,他十分怕事情暴露,会让大家瞧不起自己,可是他又迷醉于因为中了解元,自己所得到的虚荣与好处 。最主要的,他是真心想帮李馨玉。他不能打退堂鼓,必须勇往直前,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配合小姐把这件事瞒下去。
      大年初七,许文华就整装出发了,他们同行的四个人乘着一辆大马车奔波在漫漫长途中。紫菊心里特别开心,因为她不久就要见到小姐了,她要把自己给小姐绣的踏雪寻梅图样的手绢送给她。那两个家丁略会一些武功,可以保护她们。这四个年轻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那样快活。

      越往北方天气越寒冷,他们就把带来的棉衣加上了。沿途风景与成都迥然不同,他们就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玉树琼枝的奇丽风光,成都是看不到白茫茫的雪地的,而北方却到处都是银装素裹,让他们感到十分新奇,他们还趁着下车休息时抓几把雪捏成团互相打闹,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因为马车上的人和东西都多,马车的速腾就慢多了,将近一个月才到达北京,当他们到了陈恩泽的府邸,竟开心地大叫起来:“啊,终于到了!”陈府的下人赶紧过来说:“你们要干啥?”“我们来找陈恩泽老爷,李馨玉是我们家的小姐。”“李馨玉闻讯立刻就出门迎接他们了,紫菊第一个跑上前,紧紧拥抱着她:“小姐,我好想你啦。”
      “你们快点进屋吧,外面冷。”他们进屋就向陈恩泽行礼,“玉儿,你就安排他们下榻的房间吧,让厨子们多做点美味佳肴。”“好。”当她把这几个人安顿好,就对陈老爷说:“大舅,这次来人要在你这多住一段时间,其中的许文华要在京城礼部参加会试。”“好事呀,他们想住多久都没关系的,我这辈子最羡慕学识渊博的人,能考上举人的学子都是非常优秀的,我当年就没考上,又不想复读,这才开始经商,古人云: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听你妈说你读书也悟性高,还是大才子唐鑍的得意门生,只可惜你是女儿身,否则走科举考试这条路,前途不可限量。”
      李馨玉觉得自己不能把这件事再隐瞒
      下去了,可是话到嘴边又止住了,她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坚持到最后,否则一切努力
      都前功尽弃了。会考就还差几天了,自己还是复习一下,让思路清晰,判断准确,争取能如己所愿。
      这天李馨玉陈恩泽说:“大舅,我要到楚氏武馆去找云鹤姐姐切磋武功,下午就回来了。”这次她仔细一看楚云鹤长得还挺漂亮的,浓眉大眼,悬胆高鼻,月牙形的小红唇,满脸的英气,高条挺拔的身材,又不失女孩子的柔美。她们还一起练剑,一起喝酒聊天,同龄人就是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快乐。
      可是,她还是按时回到大舅家。
      北京的气候就是与成都又天壤之别,这里的大冬天寒冷干燥,日照光线强,而成都却温暖湿润日照弱,李馨玉的一双纤纤玉手都长出红红的冻疮了。可是,她依然喜欢舞文弄墨,时常在大舅家的书房写一些文章。这间大书房收藏了大量的经典文献和书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孙子兵法……让她饱览一番,她每天帮陈恩泽忙完生意上的事,大部分时间就在书房看书,这让她的思维更加敏捷,处事也更加老练。
      现在许文华来了,两个人时常会在书房见面,他们还一起讨论书上的内容,也会互相提问。在大明朝,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还挺普便,别的女孩喜欢涂脂抹粉和穿衣打扮,或者是幻想着找个富贵公子来乌鸡变凤凰,而她却与众不同,天生就是智勇双全的女中豪杰。
      这天清晨,陈恩泽对许文华说:“许公子,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三文昌诞,明天就是二月三了,北京的白云观有文昌帝殿,你想不想去拜一下。”“陈老爷,我当然想了,明天我就和馨玉小姐一起去。”“舅舅,你就让他去看看道教的文昌神仙,好不好。”
      “ 我答应你去,不过还要带上紫菊,但是,你可要帮我去店铺里去查账。”“舅舅,我保证完成任务,发现纰漏立刻向你报告。”
      许文华也自告奋勇与李馨玉一起到大大小小二十多家陈氏绸缎行去查账,他们忙得水都来不及喝。中午,他们在街上吃了白菜猪肉饺子,下午一直忙到黄昏两个人时分才回到陈府,陈恩泽非常感动,让厨子们做了一大桌好吃的,有北京烤鸭、红烧排骨、油炸大虾、清炖羊肉……,大家边吃边喝,畅所欲言,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早上,许文华、李馨玉、紫菊三人就乘马车赶往北京白云观,在离白云观二里处的一个僻静处先停一下马车,许文华下了车,两个姑娘在马车上放下帘子,就换了男装,取下头上的珠翠,换上男子的头饰,还穿上男式鞋子,然后,他们又一同乘马车到了白云观门口。
      他们三个人就踏如了殿宇如云的白云观,而文昌帝殿在其中并不显眼。在文昌帝殿门外的魁星的铜质立像,他左手拿着毛笔,右手拿着斗,据民间传说他拿的笔点到谁谁就会考试夺魁,因此今天来祭拜的举人很多,李馨玉排了好久的队才轮到她。李馨玉和许文华则在旁边当书童。
      她风度翩翩地走到魁星高大上铜像面前,然后拱手拜了三拜,心中默念,祈求自己能会试一举夺魁,当她抬起头时竟然发现魁星对她点头微笑。她进了文昌帝殿,发现里有十二座铜像,她分别祭拜了孔子坐像、文昌星坐像、朱熹的雕坐像,心中充满了对这些圣人神仙的尊重,他们可都是才高八斗,聪明智慧的象征,希望他们保护佑自己会考能脱颖而出,成为一匹黑马,夺得会元。
      李馨玉祭拜完各路神仙就与同行的人一起乘马车回陈府了,中途两位姑娘又换回女装 。他们到了陈府就若无其事地去下围棋了。
      会试的资格是举人和太子监的学生,这些人个个都是难得的人才,要想在考试中力挫群雄,除了博学多才还要有非凡的胆识,临考前几天,李馨玉不只是博览群书,还坚持练剑,身体也好多了,看上去神采奕奕,走起来飒爽英姿,更让人惊叹了,一个姑娘竟然如此潇洒豪迈。
      明天就要会考了,还连考三天,还得自己带些干粮和水果。李馨玉就让紫菊到外面悄悄买一些藏在自己的卧室。第二天早上,她对大舅说:“大舅,我的朋友楚小姐病了
      ,我要去看望,估计三天后才回来。有啥急事让小果子来找我。”陈恩泽十分相信她就默许了。许文华说:“我今天要去会考,我们乘一辆马车,中途我就下车了。”他们几个人就出发了,中途,许文华下了车,直接找到楚云鹤说:“我是李馨玉的干哥哥,你能不能教我武功,我只学三天,自带干粮,我打地铺就行了。”楚云鹤看他敦厚老实的样子就答应了。楚云鹤还是在徒弟们的寝室给他安排了一个床位,这让许文华内心的有些感激。
      楚宏看女儿乐于助人,心里也非常高兴,自从爱妻崔清雁去世后,他们父女俩相依为命,把楚氏武馆经营管理得还不错。
      李馨玉在马车上就换上青色圆领袍,
      还戴好儒巾,这是举人的标志服饰。她们到了理礼部贡院门外,紫菊对李馨玉说:“公子,我回去了,三天后再来接你。”她就进去把许文华的浮票递给监考官,被核实身份后顺利进入考场,她进了自己的小隔间,把干粮何水果放好,翰林院学士发了试卷,她就专心做题,考的内容与乡试大同小异,只是难度系数增加了不少,可是她沉着应战,依然是顺利地答题,经过连续三天的幸苦奋战,她终于完成了所有试卷,交给监考官就大步流星走出考场。她刚走出理礼部贡院的大门,就看到紫菊在等她。她们坐上马车就先到楚氏武馆,下车前,李馨玉又换回女装和头饰,然后就接走许文华回了陈府。
      陈恩泽看见这几个年轻人都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心里乐开了花,又是大摆宴席来庆祝一番。“许公子咋样?”李馨玉怕露馅接话道:“大舅,这都考完了,别再提了,一切听天由命吧,许公子也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多吃点鸡肉补一补,大舅,你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吧。”
      “小玉呀,比你来这里之前好多了,就是精力差了点,年龄不饶人了,看你们就如同旭日东升,我是夕阳西下了。”
      “大舅,人家姜子牙八十岁还当宰相,你可比他年轻二十多岁,不能泄气呀。”
      “好,小玉的话有道理。”
      终于到了会考发榜的日子,李馨玉、紫菊、许文华清早就来到礼部贡院的外面,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他们黄榜跟前,看见会元许文华的名字赫然醒目,当时,李馨玉的心跳都加速了。他们三个高高兴兴回了陈府。
      而远在成都的李府也是锣鼓喧天,送帖的报子手举旌旗,吹着锁呐,敲锣打鼓将会试捷报送到李府许管家手中,他喜极而泣,李志刚还设宴款待报子们和许管家,还给送帖的人一些赏金。会试上榜就是贡士,贡士不淘汰,通过殿试就是进士,进士就能在朝为官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