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 66 章 ...

  •   “开课喽!开课喽!”叮铃当啷一声锣响,工厂的下班铃敲响,卢崔忠(原名崔文忠)迈着轻快的步伐,眼急手快出了工厂。他的身边早已没了平安。

      平安恢复了自由身,又因为他是被奴役的对象,得到的待遇远比崔家要好。平安分配到了华亭县,听说已经划了良田。

      卢崔忠心里是艳羡的,他说服祖父投奔流水县,家产全部奉送,族谱也被收走,但是他没有得到额外的待遇,甚至与别的百姓别无二致,每天要为了生计奔波。

      他通过扫盲班后就入厂做工,他懂算学,进了水泥厂后当了采购员。

      要是搁以前采购员有油水,是个肥差,但现在并非如此。采购员需要登记厂里需要哪些原材料,然后上交给县衙资源部,由对方统一家采购,而后发放到各大工厂。

      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外地商人漫天要价,但他侄女张崔玉告诉他,是因为陆市长有一个系统,可以与她那个世界联系。她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原材料。

      想起侄女张崔玉,卢崔忠情不自禁叹了口气,她在税务局工作,但是并没有得到重用。可能与她的出身有关。陆市长始终怀疑他们的忠心。

      正想着,突然有人叫住他的名字,卢崔忠寻声看去,正是他的侄女。

      张崔玉大步走过来,她走路姿态早已不似从前轻盈婀娜,而是挺直脊背,肩膀舒展,眼睛直视前方。若是在京城,她这走路姿态必定会被大家主母嫌弃。不过当周围人都是这样时,她的异样也就不能称之为异样。

      张崔玉手里正拎着吃食,走近后塞给他一份。这是商贩们新出的吃食,煎饼果子。听说是上回打了败仗的俘虏,有个是山东人,是那边的美食。

      面糊摊在平底锅上,经过高温加热变成薄薄酥脆的煎饼,再撒上南方人最爱吃的新鲜时蔬,配上自制的酱料,再卷起来,放进牛皮纸袋,携带方便又好吃。

      两人一边吃一边往学校去。

      自打报纸上刊登了高中老师的工资,整个流水县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说厂里的职工,就像张崔玉这样的吏目都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学习。

      晚上夜市不逛了,中午的休息时间也不上了,就连商贩都是边卖边看书。

      崔氏百家大族,族里的子弟从三岁开始就启蒙,多数都是读书人。但是他们的学习热情远没有百姓高。

      甚至第一次参加扫盲班考试,还有几个没有拿到高分。

      崔氏分家,全族已经被打散,卢崔忠和几位隔房侄女留在了流水县。

      据她们所说,语文的确浅显易学,但是数学就得从头学起。

      吃完煎饼,卢崔忠问张崔玉,“今天为何来门口等我?”

      张崔玉左右四顾,确定没人注意,才靠近三叔小声解释,“我听斥候说,朝廷大军已经开拔。”

      卢崔忠早有预料,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陆市长又占了四县,朝廷已经缓过劲来,不可能不打她。他顺势问道,“陆市长打算怎么做?”

      张崔玉摇头,“她带着一万士兵去了南汇县。”她有些生气,“她是什么意思?朝廷大军来了,她反倒逃到后方。”

      卢崔忠见她言语诸多抱怨,示意她收敛些,“就算你心里这么想,嘴里也不能表露出来。”

      张崔玉抿了抿唇,刚开始崔氏投献,她心里是高兴的,总算不是自己孤身一人在这儿。可是陆市长并没有给予崔氏优待,她心里不免生了埋怨,凭什么他们阖家全族投奔她,她还要将崔氏族人打散?她的父母被分配到青浦县,她再次与他们分开。怎么会有这么忘恩负义的人?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滋生出不满,哪怕对方做的是对的,也能生出不满。

      张崔玉眼睛赤红,“我就是委屈。她还让所有吏目报家产,你说她是什么意思?”

      卢崔忠叹气,想上手拍拍侄女的背,到底没有上手,而是叹了口气,“咱们是世家大族,她喊的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我们就是她的敌人。现在我们举家投献,已经算是打乱了她的步骤,她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心里憋着一股气呢。又怎么可能对我们优待?”

      “可那是我们的家产?!”张崔玉不服气。枉自己为她兢兢业业工作,对她死心塌地,她就是这么对崔氏族人的?

      卢崔忠摊了摊手,“你一定没有好好研读现代党宣言,在她看来我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家产都是靠剥削贫民百姓得来的民脂民膏。我们现在不投献,总有一天她也会全部收走,只是早晚而已。”

      张崔玉愤愤不平,什么民脂民膏?那明明是他们几代人努力读书得来的。但是她知道说这些没用,陆市长不承认他们的道理,她只认自己的道理。

      “你若不想在税务局,那就好好学习,当老师也不错。”卢崔忠担心张崔玉这情绪被陆市长察觉,对她心生不满。

      张崔玉抿了抿唇,低声道,“我的上级把琥珀调到青浦县做税务局的局长。而我现在还只是个组长。”

      琥珀也跟她一样进了税务局,但是她的工作干得并不比她好,但是上级更放心琥珀,绕过她提拔了琥珀。比一个身份低的人爬到头上,张崔玉心里太别扭了。

      卢崔忠总算弄明白了,他幽幽道,“你若一直这个态度,她是不可能放心你的。”

      侄女若是在平时工作中就表现不满,她的上级又怎么可能会提拔她?他能理解自己的侄女,其实他又何尝不憋闷呢。就拿平安来说,刚次见面时,平安还对陆蓝紫一口一个下九流出身,自打陆市长给了他良民身份,又分了宅基地和田给他,他现在满嘴都是“陆市长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俨然拿她当神仙来敬仰。

      她的存在对世家大族是灭族的灾难,对贫民百姓却是天赐的福音。

      张崔玉拧眉,回想她这些天的态度,好像确实有些懈怠。当时她太生气了,觉得陆市长仗着有仙法就欺负人。

      张崔玉低头乖乖认错,在卢崔忠问她要不要放弃吏目,去当老师时,她还是拒绝了,“我们家兴许只有我才能走到高位。”

      她这次确实没能得到提拔,但是她的族人包括她三叔就更不可能了。

      卢崔忠拍拍她肩膀,“你能知道就好。至少我们还活着,一家人也都齐齐整整的,未来还有希望。就算他当个商户,也没有人会嫌弃他身上充满铜臭味儿。”

      两人到了学校,教室内已经挤满了人。

      现在是老师少学生多,一间教室坐不下,剩下的人就站着听课。每月都能考一次,若是达到要求,就能当老师,拿到高收入。

      初中老师收入就有四千,而初中毕业生到工厂也才八百,差了整整五倍,怎能不让工人们挤破头想当老师。

      甚至有些职工只上半天班,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学习。现在学校教师,不上课的时候,也是坐满了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崔玉也跟着心焦,劝三叔也只上半天工,并且主动提出拿出存款支援他。

      卢崔忠倒是很了解她,侄女工作两年不假,但是因为她以前从来不为银钱发愁,所以每当发工资时,大半被她拿去花用。百家惠超市里的好物实在太多,而她许多没见过,也就难怪她禁不起诱惑。

      卢崔忠摇头拒绝了,“我学过算学,你不用担心,我一定能通过。”

      不提崔氏这边,就说陆蓝紫,她和张思瑶带着一万士兵到了南汇县,就将大军交给张思瑶训练,而她则是去了南汇县。

      张素娘一直留在县衙收购海鲜。尤其是过年那会儿,崇明县和浙江那边的渔民都过来卖海鲜,她忙得不可开交。

      陆蓝紫知道崇明县,它也是松江府管辖之下,不过却是位于长江口的岛屿。岛上种的是水稻,渔民们也经常到长江捕渔。

      她又问了最近治安怎么样?有没有倭寇出没?

      张素娘摇头说没有。她天天跟渔民们打交道,没人比她更清楚,不过她提到过有渔民出海捕鱼出了事。

      冬天风大,渔船翻船实在不能算是多震惊的事,渔民就像农民种地要看天一样具有不确定性。

      询问一番后,陆蓝紫又去船厂查看他们的进度。

      短短几个月时间,当然造不成一艘船,不过穆许德在现有船模加了铁皮,下水后,确实可以漂浮。他们正在淬炼铁皮加固在船身。

      穆许德看到陆蓝紫来了,激动得直搓手,“市长,听说流水县正招聘老师,工资非常高,现在还缺吗?”

      陆蓝紫颔首,“非常缺。等你这个船做完,可以回去流水县。我们要建一个正规的钢铁厂,你也得进步才行。”

      现在穆许德建造拖拉机依旧用的是以前的铁匠,他们打铁技术还可以,但是并没有超出这时代标准。她需要他们再更深入学习,培养出更多人才。在大学做各种实验。实验检测后,就可以盖厂。是她之前太过急躁,先把工厂开起,殊不知这些人的知识水平只能做最基本的工作,而高科技人才太少。

      穆许德得到允许,喜得连连点头,“很快了,现在大部分铁已经贴好。只要再加上蒸汽机,就可以节省人力,去更远的地方。”

      南汇县的渔船只能在近海打渔,并不能远洋捕鱼,但近海的鱼已经被打得差不多。每次只能捕个几百斤,只有运气特别好,才能捕上千斤。若是加上蒸汽机,他们可以开足马力去远海,到时候就能满载而归。

      陆蓝紫颔首,吩咐南汇县的代理县令向下发通知,“现在是正在鱼产卵的时候,通知百姓要休渔期三月。去村里招人修路,每个月给七百文工钱,包一顿饭。一定要好好跟他们解释,不能让他们有抵触情绪,否则他们会阳奉阴违。”

      大荣在建国之初就发布了禁渔令,但是效果并不佳。出海就意味着巨大的利润,许多靠走私发财的大商人自然不愿放过这块肥肉,而渔民们靠海吃饭,不打渔他们哪来的钱交税,哪钱的钱吃饭。

      陆蓝紫占领南汇县后,大商户已经被她杀绝。至于剩下渔民,只要政府出钱招工让他们做活,想必他们不会有抵触情绪。

      代理县令点头应是。

      之后的半个月,陆蓝紫除了去海边查看,就是去兵营查看训练进度。

      因为朝廷大军压境,陆蓝紫让张思瑶将士兵调到长洲县,长洲县属于苏州府地界。若是真打起来,长洲县就是最合适的战场。

      阳历四月初,某天夜晚陆蓝紫在睡梦中被一串刺耳的哨声惊醒。这是倭寇来袭时,在海岗的卫兵发出的哨声,这是提醒海边的渔民做好防御,也是警告倭寇“我们已经知道你们来了,速速撤退”,但千里迢迢赶来的倭寇怎么可能轻易罢手,他们听到哨声,清楚地知道百姓被惊醒会四处躲藏,也会对他们的入侵有所防备,他们加快下船动作。

      哗啦啦的倭寇冲上岸,卫兵早已撤到城内。陆蓝紫下令关闭城防碉堡。

      这是个废弃的城防碉堡就建在海边,在前朝时,是市舶司办公地,现在却用来藏人。陆蓝紫站在碉堡最高处,她强光手电筒打开,当这些倭寇靠近碉堡时,她站在碉堡最高处用狙击枪逐个消灭对方。

      逃到碉堡前的倭寇发现前面的人倒下,以为对方中了敌人的埋伏摔了一跤,上前想要搀扶,没想到自己也跟着中枪。

      接二连三的倭寇被撂倒,后面的倭寇察觉不对,想要逃。陆蓝紫继续追击,一枪一个,看到船也要逃跑,她一枪击毙船上的舵手。

      船舵都是装在船尾,而且一定是视野极佳的位置,这样才好调头。没有任何防备措施,她一打一个准。

      船不掉头,他们就无法行驶,船长似乎又命其他倭寇过来掌舵,但都被她一一射杀,直到其他倭寇胆寒,染起求生的欲望,一个个举白旗投降。

      陆蓝紫拿着喇叭,命令他们拿麻绳绑好双手,全部出来,站在船头。

      大概十来个倭寇,等他们绑好后,陆蓝紫吹了两声哨,碉堡大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二十名士兵缓缓靠近倭寇乘坐的海船。

      待士兵们控制好渔船,陆蓝紫才进入这艘渔船。士兵们已经将船里的货品都清点过。

      这渔船居然没有大炮,只有天字铜手铳和地字铳丸,天字铜手铳重达十三斤,精确射程只有22米左右,地字铳丸重达八斤,精准射程更短。看来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倭寇。

      这时候的倭寇三倭七假。假倭寇的来历与大荣海禁有关。

      当初三保太监下西洋被罢黜,并诬为“弊政”,朝廷烧毁其所有航行资料以求“拔除其根”,双屿被彻底摧毁,海商惨遭杀戮,有的不得不逃到倭国另建贸易基地,这些形成声势浩大的大海盗。

      每到三至五月,他们就会纠集海盗到沿海一带抢劫。

      这艘船之前去的是广东,找个村子进去一通乱抢,抢完就跑,等海师赶来,这些倭寇早就逃之夭夭。

      陆蓝紫叫一位士兵去把钟王三叫过来。

      钟王三上船之后,两眼含泪,“这海船比我们的船好太多了,这是可以远洋的唐船,怪不得他们能从倭国航行到这儿。”

      经他一番解释,陆蓝紫才明白大荣的造船业不进反退,好的造船技术全被带到了倭国。

      陆蓝紫问钟王三,“这船可以供你研究,你能不能造出来?”

      钟王三是个懂行的,如果只是造的话,他还是很有信心,颔首答应,“可以。”

      陆蓝紫便跟他说实话,“现在是禁渔期,这船开到船厂,你们可以研究,待禁渔期过后,我需要训练一批水兵,到那时你需要跟水兵申请。”

      也就是说他满打满算有两个月时间,钟王三压力很大,但还是颔首,“我一定会研究出来。我们船厂还有一批阴干的木头,正适合用。”

      陆蓝紫颔首,让他只管去做。

      她让士兵们将战利品全部搬到县衙,至于这些倭寇直接送到流水县采石场挖石头。

      倭寇求饶不止,想写信回去交罚金,“我大哥一定愿意花高价赎我们回去。陆市长,您也是被大荣逼得走投无路才会造反,大家是同道中人,这是个误会……”

      陆蓝紫阴沉着脸,“谁跟你们是同道中人,我造反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大荣对不起你,你跟正规军真刀真枪的干,你们杀无辜的渔民算什么本事!”

      这群狡诈多端、坏事做尽的倭寇居然拿她比。他们也配!

      倭寇还想再求情,但士兵们已经不给他们机会,一根绳子串十个提溜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第 6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