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圆圆团团3 ...

  •   五岁这年,团团有一件很忧愁的事——他快要去学堂了。

      记事起,云爹爹就给他做了识字卡,还没领悟爹爹的意思,他就照着识字,拿着木棍、竹竿在沙盘里写写画画。
      等到叶爹爹开始给他正式启蒙后,他发现他认识的字原来还能拼出不同的词组、句子,他就感到了惊奇,着实“玩”了一阵。

      再学到段落、文章后,他就乏了。

      其实叶爹爹讲课还是很有意思的,他上课都跟听故事一样,可他不能每天坐那里几个时辰,实在是太太太太太无聊了。

      忘记是几岁的时候开始,他喜欢跟着爹爹姐姐们在早上时晨练,从歪歪扭扭、动作憨萌,逐渐变得标准有力。
      这是他一天里最快乐的事,学习之余,他总要出去比划比划。

      叶爹爹说他生性好动,云爹爹说他这个岁数的孩子,活泼点好。

      团团有远超同龄人的理解力,大概跟他自幼话多、爱提问,又喜欢到处跑有关。
      像两位爹爹说的“好动”跟“活泼”,他就知道是一个意思。
      具体差别暂时琢磨不出来,但他觉得活泼好听一些,他不喜欢叶爹爹的话。

      所以后来有几天,他学习不算用功,明明会背的文章,也假装不会。
      不知道哪里露馅儿了,总之他挨了一顿揍。

      细长的竹条打在身上疼得很,又不伤骨肉,没两天他就活蹦乱跳,然后往复循环。
      忙着斗智斗勇,就没多少心思读书,加上本就坐不住,早年表现出来的天分,随着长大,慢慢淡了。

      他听见叶爹爹说,该去学堂,有人一起学习,有个对比,就能收心了。
      云爹爹讲的话他听不懂,反正大概意思是,三岁小孩儿都能上幼儿园了。

      而他今年五岁。

      团团坐台阶上发愁。
      最令他发愁的是,去学堂读书,不分月份年份,送去就能读。反正就那么几本书来回教,早学晚学,都要学到。

      他问姐姐是几岁进学堂的,姐姐说五岁半。
      “我去时已经晚了,你是拖不了。”

      团团便长叹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姐姐给他画饼子的时刻。
      讲了许多学堂里的趣事,可以交朋友,可以出去玩,还能学到新东西,也能见到很多有趣的人。

      这些对团团来说没有半分吸引力,因为他一直都可以出去玩,还能这家住住那家住住。
      京都的新鲜玩意儿,只要是他这个岁数能接触的,爹爹们没来得及买,就有人给他送来。

      而且他接姐姐下学,也常去学堂。
      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关了一群孩子,走路说话都有规矩,据说吃饭、上茅房都有规矩。

      团团深吸一口气,再又长长叹出,“哎,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圆圆是有一点冷幽默在身上的,她说:“大概是因为你过得太快乐了。”

      团团无言以对。

      他没什么耐心,意识到一件事会发生,即使自己期盼那个日子晚点到来,也会希望早点通知他,别一天天让他悬着心,成日里惦记,整得像他特别期待似的。

      等了两天,他就受不了,先去找云爹爹问他什么时候去学堂。
      云爹爹就比叶爹爹好说话,让他去做个什么,都会有奖励,比如说这次过来,就给他了一本“动画书”。

      书很小,是根据他手的大小来裁剪的,页脚画了小人,翻书快的话,能看见小人在动。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这种册子了,他基本都看过,这个一看就是新的,而且是彩页,他特别喜欢。
      拿到手就抱着,看了好几遍后,才想起来他来找云爹爹的目的,又嘿嘿笑两声,再次问他什么时候去学堂。

      云爹爹反问他想不想去,团团想也不想的就摇头,“不想去。”

      他是个很机灵的人,他说不想去不行,他得夸夸叶爹爹,用他去各家串门,在许多亲戚那里练出来的花花嘴皮子,把他亲爹一顿猛夸。

      总而言之就是,他有一个这么厉害的爹,哪里需要别人教他?他就在家里学就行了。
      他爹早出晚归,一天才能教他多久?不比待在学堂好?

      可惜,夸得太浮太假,被人一眼看穿。

      但有一个好消息,“今年不去,你银叔叔说要接你去家里住一段时间。”

      团团很喜欢去陆家玩,银叔叔会做很多好吃的,还会给他做好多衣服鞋子;瑛叔叔会带他到处玩,武艺还特别厉害;他们的孩子小星儿爱黏着他,追着他叫哥哥。
      加上能延迟他去学堂这件事,他觉得陆家就是他第二个家。

      比较令他奇怪的是,姐姐不爱去陆家。
      明明喜欢,一年到头也就年节里去串门,手里的礼物倒是没少过,常叫人送去。

      这次也不例外,团团问过姐姐后,她还是不去。
      帮着收拾东西时,拿了给小星儿织的羊毛被,叫他一并带去。

      小星儿喜欢柔软的东西,玩具都是毛球类,爱拿手里捏着玩。

      团团这次要去长住,说是住到年底才回来,期间也能回家看看,就是每天睡觉的地方换一处。
      陆家不会短缺他什么,有需要的,自己回来、叫人回来,都方便。

      他屋里的东西收拾收拾,另外的就只有给他新准备的书包里,放了饭盒、杯子、还有护膝护腕之类的东西。

      他在家里喜欢跟练拳脚,到了陆家更是野,喜欢往习武场跑,这些他没在意。
      找着机会后,特别欠的跑去他爹面前显摆,“爹,你今年都教不了我了!”

      满脸“逃出生天”的得意。

      叶存山垂眸看他,凉飕飕一句话,将他的笑容定在脸上,“你还没走呢。”

      团团:“……”
      他年纪小,变脸的本事可不小,立刻表达了他不能继续在家学习的惋惜之情,并表示他会每天温习功课,每日必读书、练字,不忘教诲云云,最后加上一句“可以随时抽查”证心意,才得叶爹爹挥挥手。

      他头也不回的跑了。

      快要天黑才到陆家,因为银叔叔每次回家都会待一天,偶尔会短住。
      今天是来接他的,就不住了。

      走前,团团很想把神气带上。
      神气是一条很大的黄狗了,他在家里会偷偷骑在它背上走,可威风了!

      但他不能带。

      他在马车里还在可惜,继而又想起来银叔叔有一匹叫威风的马,于是又叹气:“哎——”

      存银在看他的动画书,听见叹气,就抬抬眼皮,“想家了?”

      团团才不想家。
      对他来说,去亲戚家小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次预计会住几个月,但还没开始,他暂时没思家的情绪。

      他就是好奇,“不知道以后哪个男人会送我一匹马……”

      然后他听见银叔叔笑得很大声。
      作为一个还在“童言无忌”阶段的孩子,加上常去亲戚家串门的经验,让他知道,他又闹了“小孩式”笑话。

      他抿着嘴巴,不开心的想:五岁的孩子了,怎么还在闹笑话。

      小孩子的面子不重要,至少他家里是很喜欢笑话小孩子的。

      比如现在,才下马车的银叔叔,就见一个人,重复一次他讲过的话。
      甚至会模仿他叹气的语调,实在过分!

      但没关系,团团已经习惯了。

      他脸皮火辣辣的,脚趾在鞋子里抠来抠去,被陆瑛叔叔捞起,抱进了家门。

      来得巧,正是晚饭时间,一家人把他再笑话一遍,就能开饭了。

      他很大方的表示:“刚来就能哄你们开心,说明开心果到家了!”

      吃完饭就能洗洗睡,他现在年纪小,开始串门时的年纪更小,所以一直是在银叔叔他们的院子里住。
      小星儿出生后,他再来住,给他说过换个房间的事。小孩夜啼吵得很,怕打扰他休息,团团倒不介意。

      他有个好习惯,白天再好动,夜里睡觉都乖乖的,什么姿势躺下,就什么姿势醒过来。
      被吵醒,他就去看看小星儿,早年时,他自己撑不住眼皮子,好几次是在看小宝宝时站着睡过去,醒来就在宝宝床上。
      长大后——也没多大,他再来陆家,就经常跟小星儿睡一处。

      今晚他们也睡一起,陆瑛叔叔叫他明日起早,“带你去习武场。”

      团团晚上都不想玩小孩了。

      可惜,他不想玩小孩,小孩想玩他。
      小星儿往他身上拱拱蹭蹭贴贴,嘴里叽里咕噜,会说的字词和不会说的字词混在一处,偏偏团团能听懂。

      “现在不能玩躲猫猫,也不能玩荡秋千。”

      团团哄别的娃不行,哄小星儿一哄一个准。
      他翻个身,侧过去,跟小星儿说玩个新鲜游戏。

      说完就手把手教他,游戏方式很简单,互相拿手遮住对方的眼睛,过一会儿再拿开。
      期间必须闭着眼睛,否则就输了,输了要被打屁股。

      这个很简单,演示几次,小星儿就能理解了。
      理解了,就掉进了坑里。

      玩的时候多闭闭眼,闭着闭着瞌睡就来了。

      看他瞌睡,团团的手就在他眼睛上多停一会儿。
      等小星儿睡了,他再埋头吸一口奶香味,哼哼两声,“我真行。”

      现在哄睡的小孩儿,半夜里也能醒。
      团团迷迷糊糊里看见奶娘来抱小星儿,就继续呼呼大睡。

      清早,鸡还没叫,他就起来。
      燃了油灯,穿衣洗漱出门。

      院子里有一大片空地,平时是在这里晨练,因为银叔叔是夫郎,不好去习武场。
      他以前来,都是等晨练散了,再去习武场撒欢,今天是第一天在晨练时过去。

      银叔叔怕小星儿醒了见不得大人会哭,不陪同。
      给他把护具穿戴好,书包里放了吃的喝的,拿上木剑,就能跟陆瑛叔叔一起走。

      从这里到习武场,会走很长一段路,是前院到后院的距离,中间还隔着一个后花园。
      说是清早练武很吵,故意隔开的距离。

      陆瑛在前面走,没有要等他、帮他拿东西的意思,就一直不远不近隔着两三步远。
      团团力气大,这点东西不觉得重。就是五岁的个子,在同龄人里出挑,也不能跟成年人比腿长,跟起来就要快走,显得吃力。

      他没叫人慢一点,他听说过,习武场有训练的时辰,晚了要受罚的。

      陆瑛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见他能跟上,就没开口,到了地儿,他让团团自己找个空地待着,“不能坐,不能跟练,可以慢走、原地踏步,呼吸顺了,你再歇会儿,我来教你。”

      团团听话的时候话很听话,特别是学习的时候,学习里,又特别是习武的时候。

      府里亲兵列队时,他都不眨眼的看着。
      耳边的指挥与眼睛里的动作同步,有一种整齐的震撼感。

      他在这之前,见过的都是三五人的晨练,跳跳体操、练练拳脚。
      来陆家,他会学剑法,也会玩玩皮鞭,这么多人一起练武的场景,他没见过。

      一轮集训完,后面是两两对打。
      这个训练里,不需要整齐,团团被震住的思绪慢慢回到身体里,才发现他站原地好久了,两腿有点麻。

      这种练习让他看花了眼,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有些动作很有辨识度,至少他目前的眼力,看不出细微差别,只知道对练里的人,虽然看起来是用不一样的招式打,但其实招式是同一套,就是使用顺序不同罢了。

      眼花缭乱时,他看见陆瑛叔叔在队列里游走,突然出手“偷袭”,那两个亲兵看起来早有准备,反手应付了回去。
      因为这个,团团就一直看着他,看他下一个会去袭击谁。

      等到一轮训练结束,半场休息时,他看陆瑛叔叔朝他走来,眼睛都亮了。
      “我也可以学吗?能跟他们一起练吗?”

      陆瑛说:“可以学,但不一起练。”

      团团有点点失望,但能学已经是极好的了。
      他现在会的东西,都腻了!

      陆瑛问他:“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步?”

      那当然是开始一起练的时候,将近百人,动作规整,没一人出岔子,或许慢、看起来简单,可那种扑面而来的气势,让团团感觉到了锋利。

      他以为这是委婉的告诉他不能跟练的原因,他太小了,跟练不合适,还会破坏整体气氛。

      结果瑛叔叔说,“其实习武更要求人有定力、耐心和毅力,身体的苦是很直接的,你能忍一天,不能忍每天。读书走神,旁人至多说你没天分,习武走神,就得挨打。”
      将来上战场,就得丢命。

      团团听得懵懵的,有点懂,又有些不太懂。

      再往后,听得一句夸,说他天生力气大,是个好苗子。
      他才压着快要翘起的尾巴,眼巴巴的等着下文。

      陆瑛看他好笑,也没把这事儿弄得很严肃,毕竟团团才五岁。

      他说:“你要能在我这儿坚持三个月,做到跟他们一样,训练时,我说什么,你就是什么,我就让你爹放你去武学。”

      啊!
      还有武学!

      团团终于想到了这个地方,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学堂。
      他两眼放光,就差说一句还有这好事了。

      他立刻答应下来。

      趁着这股热乎劲儿,陆瑛先教他几个动作。
      团团认出来是跟那些亲兵一样的动作,学得可认真。

      没往后教更多,是要求他能把每个动作都吃透,掌握好再进阶。

      这是明面上说的,实际上就是磨他性子,让他急。

      从这天开始,团团就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活,他私下里,把这个叫作“逃离学堂倒计时”。

      简单的动作,重复成百上千次,就有了足够让他累瘫,浑身酸疼的威力。
      这对他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强度。

      他出生在京都,是家里条件最好的时候,时至今日,都是娇生惯养,没吃过这种苦头。
      但他有韧劲,训练时能咬牙不吭声。
      就是训练完以后,爱撒娇,趁机提要求。

      比如给他揉按胳膊腿的时候,他就喜欢要银叔叔来。
      听说银叔叔是特地去学过的,手艺好得很。
      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自家人要比叫个人来舒坦。

      还爱要吃的,他喜欢吃油炸食品,平时不让多吃,现在说要吃,都会给他做,说看他累了,辛苦了。
      团团就泪眼汪汪的干掉两碗饭。

      这些小星儿只能浅浅尝个味儿,团团有吃独食的内疚感。
      这次来陆家,又不像从前一样只顾着玩儿,没多少空闲陪小孩儿,他按摩时,就趴着跟小星儿玩会儿。

      小星儿看他们就像玩,要么坐着,要么站着,也学着他爹,往团团身上捏捏揉揉。
      他力气实在太小,团团还有痒痒肉,小孩子又对他的反应敏感,他越躲的地方,小星儿越爱捏。

      起初团团还能说他是弟弟,要让着点。
      等他在榻上扭成一条毛毛虫后,团团就不想让了。
      跟银叔叔说一声,他就坐起来,抱着小星儿也挠他痒痒。

      小孩不识好歹,笑得可开心。

      存银擦擦手,跟团团说,“其实还能踩背,你太小了,我踩你肯定受不了,让他给你踩吧。”

      没试过的东西,团团都好奇。
      听完就又趴回去,就等着小星儿在他背上走走。

      孩子走得不稳,大人在旁边扶着。
      团团感受着背上的重量,说不清想到了什么,就是没忍住笑。

      这期间,他还去了一趟武学,说是让他有具体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坚持,往后就是枯燥的训练。

      再训半个月,他就迎来了第一次的“耐心”挑战。
      他受不了每天就那么几个动作来回比划,从早到晚,别人都散场了,他还在练,别人换了长枪长矛,他还在练。
      别人骑马了,他还得避开点,回小院练。

      练就练吧,但陆瑛叔叔从来没检查过,让他觉得特别没盼头。

      团团决定主动出击,他去找陆瑛叔叔,说他已经会了,要学后边的了。
      怕因为耐力,把他前面的努力都否掉,他特别强调是真的会了,可以检查。

      陆瑛说他没会,差点意思。

      团团不懂差了哪点意思。
      被人盯着看了会儿,才心虚道:“那我知道什么是标准的,我也能练得标准。”

      于是这一天,团团第一次被带去了羽林卫的训练营地。
      他什么都不需要干,就看着别人炼。
      他们休息时,他还能过去跟人聊几句,将他社交才能发挥到底,但只敢闲聊,吹吹彩虹屁。

      到了下午的训练,团团才看出了点门道,越晚,他坐得越直,等到一天的训练结束,团团被带去营帐休息时,才说他还是继续练前几个动作。

      他目前的练习,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表现。
      早上时表现最好,即使后面体力不支,也能完美完成。
      下午时已经疲倦,重复动作里总有不标准的错漏处,越往后错漏越多,快结束时,简直是划水。

      可是正经的羽林卫练习,是从始至终保持在标准状态。

      他当晚跟瑛叔叔一块儿睡,这床板硬得他来回翻动。帐子不厚,还能看见外面的巡逻人影。
      心里乱,眼前乱,白天熬一天的疲惫袭来,也睡不着。

      陆瑛就跟他讲武学里一天都在做什么,习武肯定是第一位的,后面还会学学兵书兵法。
      大一级的孩子每年都有猎场集训,再大一级的孩子,可以参与冬猎。
      更大一级的孩子,就要实战演习,会有一定数额的士兵分配,自己派兵列阵,模拟小型战斗。

      团团又支棱了。
      这不比读书有意思多了,他才不要每天被困在小小的房间里。

      仔细想想,能来军营的孩子有几个啊?

      他嘚瑟时,把问题问出来了。
      陆瑛无情泼冷水,“恨多个,武将家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来过。”

      后辈不争气,就想染染军士威武气。
      来了以后,吓退的反而更多,怕吃这个苦。

      团团不接这盆冷水,还怪开心的,“嘿嘿,我爹是文官。”

      文官家的孩子,肯定就他来过!

      只待一天,再回去时,他顺道回了趟家。
      身体还是酸疼的,分不清是训练后的胳膊腿没好,还是昨晚的床板太硬,总之哪哪都疼。

      为了不让自己半途而废,他先跑去惹叶爹爹,吹了一堆习武多有趣,他还出去见识了什么。
      再去找云爹爹撒娇,哭哭吃过的苦头,再讨要一点好处。
      可惜了,姐姐在学堂,不然还能得点心疼。

      所以说,他还是不要去学堂了。

      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再上马车时,云爹爹送他,跟他一块儿。
      团团往人怀里挤,再大也要被抱着哄哄。

      云程养孩子的经验日积月累,改不了本性的爱操心,就是叶存山说的会被崽崽拿捏的性子。
      偶尔的一点威严不够看,孩子一撒娇,一叫苦,他就心疼。

      团团说多了,他就试探着问:“要么咱们不去了?去舅老爷家吧?你不去学堂,也可以去程家启蒙读书,他们家有大书房,很多小孩都在里面学习……”

      团团:“……”
      完了,撒娇撒过头了。

      他立刻哪里都不疼了!

      来了半个月,孩子瘦了一圈,看着精神了,但听了一路叫苦,云程不放心,晚上留宿。
      他住客房,团团就跟他睡,小星儿没人陪睡,一下不干了,以前团团不在,他还能由奶娘哄,今天不行,他也想爹爹陪,哭不出来就干嚎,嚎得进了爹爹房间,就开心了。

      团团今天不敢撒娇叫苦了,就跟云程说小星儿的事。

      算关系,他们是表兄弟。

      很奇特的缘分,他们叫陆瑛表哥。
      陆瑛跟存银的孩子,又叫团团表哥。

      半路认亲的缘分尚且深厚,一起长大的兄弟,感情自不必多说。

      云程叫他别只顾着自己,也多陪陪小星儿,“平时也没小孩子来玩。”

      亲戚有亲疏远近,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孩子都早早启蒙入学,像团团这样各家串门的少。
      程家的几个就老早都在读书了,所以几家孩子,严格来说都是跟团团玩得多,谁让他爱到处跑。

      团团说他知道的,又说了他上回抓住小星儿装睡的事,“大聪明蛋,银叔叔放榻桌上的牛奶,他睡醒看见了,爬起来偷喝了两口,听见有人来,又躺下。被子在那头,人在这头,我叫他,他还笑,越笑眼睛闭得越紧,挠他痒痒肉,他还拍我手,我让他睁眼,他又‘睡’得可香。”

      这事儿有趣,云程让他多描述描述,隔天走时,留了几张小图,画给小星儿的。
      团团想自己留着,“等他长大,我给他看!”

      要让小星儿也丢丢“孩子脸”。

      云程随口附和了一句:“哦,你怎么不说长大了给他媳妇儿夫郎看?”

      团团歪歪头,“还能这样?”

      知道了,他就这么干。
      东西要留一份,给银叔叔保存。
      银叔叔再给他临摹一份,交给他保存。

      但他不知道的是,存银回去想想,觉得不能让小星儿吃亏,所以提笔把团团问“哪个男人会送他马”的那一幕,也画下来。
      一式两份,送一份给大哥大嫂,留一份给小星儿,等将来互相伤害。

      而团团在这期间,保持训练时,还见缝插针的拿卡纸做数字牌。
      他现在总算是知道了什么叫“每天坚持难”,倒计时放在心里就没作用,他要写出来,写得大大的,走哪里,放哪里,一累就回头看一眼。

      小星儿跟着他,学会了数字,爱数数玩。
      团团休息时,就爱把暂时用不到的数字卡纸放地上,报号让他找。

      这种寻找型的游戏,比让他自己往前数好,他也更喜欢。

      所以小星儿的字卡到手后,也这么教他识字,效果显著。
      他最爱找名字,好像找到名字,就找到了那个人。

      现在也是爱拿着东西涂涂画画的时候,团团的卡纸上,都被他画了许多歪歪扭扭的“字”,是他努力写出来的名字。

      手太小,这已经是极限了,见过的都夸好。

      三个月的训练很快,定下心后,就是眨眼间。
      当天的辛苦漫长,过后回顾时,都觉得飞快。

      让团团意外的是,他居然能完整的学完一套拳法,还打得挺标准。

      前面一个月的时间,他只会五个动作,来回训练,消磨耐性,走神后又强制回神。
      中间一个月,他依然是五个动作,加上复习,一起十个,连着来。
      最后一个月,才是突飞猛进的时刻,教他后,纠正跟练几次,他就掌握。连贯着练两天,就能熟记。跟最初的状态,完全不能比。

      而且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回家这天,怕叶爹爹真考验他的功课,待在屋里读书一天,也没走神焦躁过。

      今天陆瑛叔叔没送他回来,开始明明说好的,他坚持三个月,就让他爹放他去武学。
      而他居然异常的淡定,还有难言的兴奋感。

      他意识到,这三个月,其实是他爹对他的考验。
      而他不管怎样,都自己坚持下来了。
      这是他自己努力换来的东西,与撒娇获取的不一样。

      他感觉心上都有小小的烙印落下。

      听见两位爹爹说送他去武学后,他没忍住大声笑,然后不再压抑兴奋的心情,又是蹦又是跳,手舞足蹈的跟他们说自己的心情。

      神奇的感觉说不出来,只有一句:“我的心热乎乎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圆圆团团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