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无名的怒火】 ...


  •   当廖允潇沿着长宁宫前四十九级台阶拾级而上,高处的长宁宫外,早已站满了等待早朝的臣子。
      就算廖鸿璟不出现,他们仍然要每日按时上朝,这似乎已经成了几十年的人生习惯。

      这也是整个帝国,一百多年来每日清晨都重复上演的戏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人质疑,无人厌倦。

      廖鸿璟是个勤勉的帝王。在登帝后四十多年的时光里,他几乎每日处理政事达六个时辰以上。
      他不上朝的日子,屈指可数。
      他从不懈怠,也不意气用事。以往的几十年里,哪怕偶尔染病,身体不适,最多一日不上朝。次日,必和群臣见面商谈国事。
      也赖他身体好,他很少重病,大多是几日便能恢复的小疾。

      这一次,廖鸿璟连续十几日都没有上朝,确实是破天荒的事情。
      好像,连皇宫附近的乌鸦,都多了起来。
      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皇上不会不行了吧?近几个月来,我偶有听说皇上身上酸痛,以为他只是暮年体衰,现在看来,可能已经很严重了……”内阁大臣梁以撼靠近尚书白明,窃窃私语。
      白明压低了声音:“不仅是皇上,整个大胤,现在也是病入膏肓。前天我收到了三皇子廖允潇的密信,好多事,真是无法言说……你收到了吗?”
      梁以撼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的群臣,冲白明轻轻点了点头。

      廖允潇疾速来到殿前后,望了一眼群臣,冷冷道:“早朝时间已到,郭明檀为什么还不请大家进殿?”
      二皇子廖允澄早就在殿前等得不耐烦,此时看廖允潇急匆匆赶来,出言不逊,忍不住嘲讽:“司礼监掌印太监郭明檀,只听父皇的命令。大家几时应该进殿,也是你能插嘴的?”
      廖允潇怒目看了廖允澄一眼。

      他从未喜欢过这个二哥。儿时在皇宫里,他们和廖允济一起长大。如果说那时廖允潇和廖允济还算投缘,那他和廖允澄,就是前世冤家。
      一个机警谦和,一个机关算尽。
      一个明朗如玉山,一个刁钻如夜狐。
      他们没有一句话能说到一起,也没有一个眼神能对得上。

      在廖允潇看来,廖允澄是一匹,被吴皇后溺爱坏了的中山狼。

      未曾得志时,他桀骜难驯。
      一旦遂其志,将为祸天下。

      廖允潇懒得搭理他。

      他转向潘文重:“首辅大人,早朝时间已到,您去催促一下掌印太监郭明檀。”
      潘文重手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面上似有难色。
      “潘首辅,皇上已经十几日没有临朝,每日都是在侧殿聆听,群臣里没有人知道他现在的真实病情,您不觉得这很蹊跷么?就算是为了皇上安危,为了大胤稳固,您今天也要在早朝上面见皇上,听他自己给您下诏。”廖允潇凛然的样子,令潘文重有点慌张。

      这年轻的三皇子说得对。
      如果再不摸清皇上的情况,恐怕整个大胤将人心惶惶。想到此,潘文重拿定了主意。

      他快步走到长宁宫前,用手“啪啪”拍打殿门。
      很快,长宁宫里传来郭明檀的声音:“何人在外喧哗,竟然拍打宫门,不要命了吗?”
      “郭公公,是我,首辅潘文重。早朝时间已到,群臣在殿外等待多时,很多人已经手僵脚冷,您看看,是不是请示一下皇上,咱们尽快开始今天的早朝?”虽然二人隔门而立,潘文重依然满脸堆着笑道。

      “急什么?今天皇上的病情有所回转,说要起身看视,吴皇后贴身侍奉,正在给皇上更衣。不过晚了片刻,你们就等不急了。不是我说,潘首辅,您是群臣之首,皇上的股肱之臣,这个时候,就不能体恤一下皇上的龙体吗?”郭明檀语带嫌弃地说,一副尽心尽力为皇上担忧的样子。
      “咳,是,是。郭公公说得对,这次是我鲁莽了。当然要体恤,皇上身体恢复了,我们高兴还来不及。不要说更衣的时间,就是皇上用早膳,我们也乐意等。请公公回禀皇上,群臣听到皇上龙体转康,都感念上天慈厚,吾皇多福,这是大胤朝和天下百姓的福气。”潘文重又愧疚,又激动,小心翼翼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好生等着吧。等皇上准备妥当,会让我引你们进去的。”

      不多时,宫门果然开了。
      十个小太监跑出来,分列宫门两侧。
      郭明檀踱着方步走出宫门,扫了群臣一眼,下巴微微抬起,长念一声:“上朝!皇上宣群臣进殿!”

      早已排列整齐的群臣低首鱼贯而入,瞬间长宁宫内站满了人。
      等他们在殿中排列站定,抬头看到自己十几日未曾见过的国君时,都惊得目瞪口呆。

      十几日而已,廖鸿璟已经像换了一个人。
      昔日身材魁梧的他现在明显瘦弱许多,脸颊已经没有多少肉,颧骨高耸着,昔日饱满的两颞此时已经凹陷,面部龟角显露,看上去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病人。

      他确实也是一个病人。
      他中的毒越来越深,根本无可挽回。
      而今日,他听得群臣在外喧哗,竟然有了一丝精神想要临朝,所以用尽力气起身,在吴皇后的搀扶下来到龙座前。

      这一切,群臣都不知道。
      他们以为,自己的帝王病情好转了。
      其实更贴切的可能是,回光返照而已。

      廖允潇目光深邃,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更不要说,今天早朝上,廖鸿璟的身边就坐着吴皇后。
      与其说是照料,不如说是监视。

      廖允潇顾不得那么多,当廖鸿璟让群臣奏本时,他第一个站出来:“儿臣有本要奏!”

      郭明檀觉得今天的一切都那么诡异。
      一直躺着的廖鸿璟竟然起来了,从来也不会闹事的潘首辅也学会拍门了,现在,连一向在早朝中充当背景板的三皇子廖允潇,竟然也有本要奏了。

      郭明檀小步疾走来到廖允潇跟前,将两手合拢平伸,低首道:“三皇子,请呈上您的奏本。”
      “我没有写奏本,奏本在我的心里。我要说给父皇听。”廖允潇依然硬气,声音洪亮清晰。

      嘿,今天真是见了鬼了。郭明檀心里嘀咕一声,原路返回站在丹墀前。

      廖鸿璟咳了一声,低声道:“允潇,既然你有本要奏,不妨直言。”

      廖允潇从怀中拿出密信,高举过顶,面向廖鸿璟:“父皇,这是凉州卫总兵卢旺生呈给父皇的密信,因为朝中有人不怀好意,之前的几次密信,都没有呈送给父皇。这可能是卢旺生写的最后一封密信了。两日多前,鞑靼九万大军夜袭凉州城,凉州城主动做了第一次攻击防卫,暂时挡住了鞑靼铁蹄。但是凉州城只有守军三万多人,朝廷必须赶快召集援兵前去救援,不然,凉州城坚持不过十日。”

      “一旦凉州失陷,关外将无屏障可恃!”廖允潇义愤填膺,一口气将事情说了出来。

      长宁宫剧烈骚动起来。
      没有人知道凉州在经历鞑靼的大军侵袭。
      更没有人知道,此时离鞑靼和凉州卫第一次交战,已经过去了两日。

      “这是怎么回事?内阁,你们竟然没有人收到密信吗?凉州卫被偷袭,竟然过了两天朕才知晓,这是要把大胤白白送给鞑靼吗?”廖鸿璟虽然重病在身,仍然愤怒得站了起来。
      吴皇后赶紧站起身扶着他,生怕他有什么闪失。
      廖鸿璟一把甩开她的手,指着潘文重说道:“你这个首辅是怎么当的?凉州的事情你难道没有半分知晓?还有你这个兵部尚书,孔为程,你每日里白吃多少大米,一点脑子没有,一点谋略不长的么?为什么不派人去巡视鞑靼动静,直到现在人家打上门来,一个个瞪着傻眼?”

      他说的没错。
      一宫殿朝臣,九成都瞪着傻眼。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鞑靼竟然已经打到了凉州,而且是集结了九万大军。

      一些饱食终日、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这时已经开始瑟瑟发抖,开始琢磨一旦鞑靼攻入京城,自家那点财产该怎么保全。

      廖鸿璟气得咳了起来,整个人连咳带喘,几乎接不上气。
      廖允潇此时已经顾不得心疼父皇,高声说道:“父皇,现在当务之急,是调取京城周围驻军快速集结,务必在一日之内出发去凉州救援。动作再慢一点,不仅是凉州,就连整个关外,恐怕都保不住了!”

      吴皇后看廖允潇一直振振有词,早看不过去了。阮贵妃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什么时候也学会指点江山了,有他的份儿吗?
      她轻笑了一声说道:“按理说,朝堂上,本不该本宫多嘴。但既然是两国交战的大事,本宫就不得不说几句了。我觉得三皇子太过危言耸听了,鞑靼攻打凉州卫,这要搁在五年前,都不算什么事儿。以前,哪一年,他们不偷袭凉州几次的?只不过这次兵力多了点儿,九万人而已。如果仅仅是现在这种情况,就开始集结大军与鞑靼对抗,不仅空耗国力,更加是小题大做。”

      “那请皇后说说,如果不小题大做,您觉得,怎样处理比较合适?”廖允潇咄咄逼人。

      “依我的看法,现在就派人去凉州,与鞑靼谈判。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明明两国已经和谈,突然打了起来,怕不是有什么误会。能商量着解决,让鞑靼退兵,不就不用动武了。也不用调遣大军北上御敌,劳民伤财。”吴皇后利落地说道。

      “如果是这样,恐怕,不出一个月,我们就应该在这长宁宫,看到鞑靼士兵了。以他们的战斗力,在没有遇到强劲阻拦的情况下,一个月攻入京城,毫不费力。”廖允潇仰天而叹。

      人群里,二皇子廖允澄冲了出来:“你在杞人忧天什么,就算天塌下来了,也轮不到你廖允潇来顶。我母后都说了没那么严重了,你不要在这里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我看你不过是想散布恐慌,借机彰显自己。难道……你是想以此为借口集结大胤兵力,趁机生事吗?你是不是看父皇病入膏肓,想趁机造反?”

      廖允澄的智力脑力,是可以让廖允潇倒抽一口冷气的。
      但廖允澄这样一盆脏水泼下来,大臣们竟纷纷对廖允潇侧目。

      真是百口莫辩。

      正混乱,太子廖允济款款走出来,恭敬道:“父皇,请容儿臣说几句。儿臣觉得,三弟的忧虑很有道理。做事要未雨绸缪,不管鞑靼是不是有野心南下,我们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一日之内,调齐京城周围七万兵力,是可以做到的。这些兵力可以速往凉州缓解压力。但此后京城周围兵力空缺,必然不妥。可暂时调取宁王五万兵力从水路北上,来京护卫。”

      真是山雨欲来,诸多势力各显神通,各有各的法门,各有各的门道。

      太子廖允济,终于有了一个让宁王五万兵马北上的理由。

      吴皇后急忙道:“不可。我看还是让镇国大将军的三万兵马留守京城。派往凉州的兵马,四万足矣。”

      镇国大将军吴越掩,是皇后的亲哥哥,在京郊岳义县,有三万兵马。

      “皇上,救援凉州可不是小事,您三思。”太子廖允济巴巴望着廖鸿璟。

      早上乱了这么半日,廖鸿璟的精神已快要支撑不住,但他还竭力保持着一个睿智帝王的天下思维。略一思忖,他下令:“着兵部一日内集结京城禁卫军两万人、镇国大将军从属三万人、骁宁铁骑营两万人,疾速前往凉州支援。着宁王廖鸿瑄所属五万兵马,立刻由水路北上,进京护卫。”

      廖允济的心放下了。

      吴皇后心头火起,她知道,该继续加速了。
      她怨自己太过仁慈,对廖鸿璟的狠毒不够,才让廖允济找到时机调取宁王兵马北上。
      如果由此失去大势,那真是一生的遗憾。

      绝不能让廖允济得逞。吴皇后暗暗发誓。

      另一边,廖允潇冷眼旁观他们两方势力较量,发出一丝冷笑。

      卑鄙的蝇虫!他暗暗骂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