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7、孙医生 ...

  •   谭玉湾拉下他的手,“不用担心,我身体很好。”

      张盛年脸色凝重,看着两人交握的手,不赞同的说道,“你发热了。”

      “嗯”谭玉湾低着眉,不甚在意的说道,“熬两天就过去了。任司长打来电话说孙丰陶被查,有些事需要让我处理,这里他会再派人过来,让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尽快回上海。”

      一旦程明和被查,查到孙丰陶身上就是难以避免的事。

      见他如此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发着热还要做事,张盛年把他的材料往旁边一放,“别看了,你先休息,我去找孙医生给你看看。”

      谭玉湾,“等等”

      谭玉湾把张盛年喊住,这些日子以来,孙医生也是没日没夜的忙碌,他怎么可能让张盛年去因为自己的事打扰孙医生。

      “这个点不合适。”

      张盛年,“就算不找孙医生,也拖不得,现在什么情况你不会不知道,发热不是小事。”

      “大家都在休息,等天亮我会去看医生”谭玉湾在他身后,压抑着嗓子的痒意,语气平淡的说道,“另外,你也收拾收拾,早些回去吧。”

      张盛年来后,张家就没停止和他联系,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他。

      张盛年低眸,压抑住解释的情绪,上海的事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冯安筠在查程明和,可他没料到,为了让冯家下决心彻查此事,冯安筠连命都不要了。

      冯安筠想要真相,想为了百姓除去程明和这个毒瘤,他能够天南地北的跑,什么活都干,只要能达到目标,命都可以搭进去。

      他做的不过去是在背后顺水推舟,保驾护航,只是很可惜,他的帮助有限,也低估了冯安筠的决心。

      如今他在嘉定县陪着谭玉湾,但他们俩都明白,他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

      程明和扮演的角色,不过是一个发国难财的黑心商人,他将面对的,是内忧外患,是潜伏在海面下不断的暗涌。

      如今的陪伴,已经是奢求。

      “我去给你煮药。”孙医生配了驱寒的药包,这时候正好用上。

      谭玉湾点着灯,接着看材料。前些日子都放在疫病上,很多事都没顾上,当初人手不够,借用了县里不少人手,这也造成有些人手脚不太干净。

      不管是什么时刻,发国难财的人,总是少不了的。

      吃了药,感觉好了很多,孙医生看了后也说没有大碍,估计是劳累过度,起的又猛,一时间有些不适,至少不是流感,不幸中的万幸。

      嘉定县一共9个乡,每个乡的村子数量不一,小的十多个,大的有二十多个村子,这些村子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将近180个村子。

      疫病严重的集中在县城周围的村子,差不多也三十多个。

      谭玉湾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征召全县的医生,培训后,按照片区,就近参与疫情防治,各乡负责人同医生一起,负责辖区内防疫工作。

      尽量保证每个村子都配有一名医生,不能保障的前提下,相邻村子能尽快就医。

      所有参与医生,均记录在案,这也是为了疫病之后对大家进行奖励。

      ……
      曹曼和沈七零按照地址去找谭玉湾,来到门口,被告知谭玉湾一早就出门了。

      沈七零,“请教一下,谭先生去哪里了?”

      嘉定县的知事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这个位置上熬着不过就是图个安稳,什么事都是能糊弄就糊弄,所以整个县里的风气都是死气沉沉,没什么上进心。

      谭玉湾一来,县里上上下下被指使的团团转,已经憋了一肚子怨气了,今日又有上门找的,守门的看着曹曼两人的打扮,估计他们是上海来的,就想着为难一下,发发怨气,还不敢太明显,“谭科长最是勤勉,每日都要去村里逛一逛,今日逛到哪里,我一守门的可说不准,您要有时间,可以多走走,嘉定县就这么大,总能遇见了。”

      这种推脱之言,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沈七零不愿与他多纠缠,“谭先生回来,不知道能否将这封信转交给他。”

      沈七零把装有四人地址的信封拿出来。
      守门人随手接过。

      沈七零点点头,“多谢”
      和曹曼对视一眼,转身离开。

      两个人并排走在大街上,嘉定县是上海一个中级的县城,人数上不算多也不算少,清晨,在低沉的天色里,摊位和店铺都开始营业。

      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能动,就得出来干活,否则一家几口的口粮怎么办,不想饿死,就得熬着,就得拼命地干活。

      曹曼买了个两个包子,递给沈七零一个,“接下来怎么办?”

      沈七零,“先去附近村子看看情况。据说疫情一开始是从富香村爆发的,来之前我问了旅店的老板,村子在县城的东北角,半个小时的路程,我建议先去看看。”

      曹曼点点头。

      沈七零和曹曼走后,谁也没发现,守门人就将手里的信封团了团,扔到了一边。

      另一边,孙哲医生也遇到了麻烦。
      当初摸清了嘉定县的状况后,孙医生就提议参考时疫医院,每个村都建立一个隔离区,让严重的在隔离区集中救治。

      没有患病的,以预防为主,消杀和防护由专人负责,尽快的将传播途径切断。

      经过几天的忙碌,至少整体上看,一切都在朝着好转的方向改变。

      当天清晨,将所需的药材盘点后,他就和徒弟一起到下面村里查看情况。

      以往身边都跟着县里的警察,一方面说是为了保障安全,另一方面有什么打下手的活也能干。

      孙医生也配合别人工作,从来没说什么,今日警察因为肚子不舒服,去如厕,才没有跟在身边。

      等来到一个村落时,一个干巴矮小的男子,冲了出来,抱着孙医生就喊救命。

      有些村子偏远,人手不够,患病的多了,集中隔离的条件达不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让病人在家隔离,但是不能出村子。

      男子所在的村就是这个情况,听男子说到人已经昏迷,孙医生便不再耽搁,匆匆跟着赶过去。

      男子是为了老娘和儿子来的,家里就三口人,老娘和儿子都患病了,领了药,就在家养着没出门,结果药吃了几天丝毫没见好转,今日一早已经陷入昏迷。

      孙哲医生查看后,扎了针,老人和孩子退了热,也苏醒了。孙医生从药箱里拿出药,让男子去煎药。

      “师父怎么了?”
      孙哲医生一脸疑惑,按理说不该如此严重,等男子煎完药,给老人孩子服下,孙哲医生问出了心中疑问,“你没有领药吗?”

      男子一脸愁苦之相,摇着头,红着脸,“不管用,孙大夫,不管用啊。”

      那药还是他跪着求来的,结果熬了丝毫用处都没有。

      怎么会不管用,“你领的药材还有吗?”

      男人摆着冻裂干瘦的手,“都用光了。”老人孩子病后,他按照剂量煎药,盼着人能好起来,是一点一滴都不舍得浪费。

      孙医生背着手,在床前转了两圈,忽然停住脚步,“药材渣呢?”

      男人呆愣地点点头,“有,就在屋后的小路上,您要吗,我去给您拿来?”

      村里给病人熬了药,会把药渣倒在路口,期望着让来往的人经过把病气带走。

      孙医生摆摆手,“你去拿来,让我一观”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