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玉林东路的巷子里,兰萌顺着通讯器上方全息屏的指引,在四处张望着。他在寻找着奶奶从前的住处。当时老太太提出这个要求,身上插满了管子,还说不出话,只能写在纸上给后辈们看。兰萌坐在奶奶的床边,直到她去世了,才明白过来她的意思——她想回家看看。所以,他才来到这座西南城市,为了替奶奶实现最后的心愿。

      他裤兜里还揣着一把生了锈的钥匙——太古老了,他只在博物馆里见过这种东西。

      玉林东路整条街的墙面上,还有着各式各样尚未完全褪色的壁画,甚至还能偶尔看得出过去流行的色彩搭配。这是整个成都市最后一片尚未全面拆除改造的老区,前几年游客很多,都说这里有老成都味儿。然而随着年岁推移,这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加陈旧和危险。尤其是两年前的一场地震,彻底把这一片震成了危房。

      走着走着,一个年逾四十的女人牵着一个小女孩走过,兰萌拦下她们:“不好意思,请问一下丙区二十一栋三单元怎么走?”

      小女孩儿扬起脸,指了一下左边的一扇门:“就是这里了呀。” 那当母亲的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你不是住这里的人吧?”

      “噢,不是,我回来看看家里人的故居。”他好脾气地解释道。

      见那妈妈才打消了满脸怀疑,兰萌好奇地问,“这楼也太老了,你们还住这里啊。”

      女人轻轻一笑,跟在他身后上了楼,一口标准的椒盐普通话:“哎呀住惯咯的嘛。没得事,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麻将先搓一下。哎你不晓得现在的智能牌局哦,超级快。我们这种年纪的必须按年龄配桌子,不然都反应不过来。”

      说着,她抽出钥匙,打开了二楼左边的绿色铁门。小女孩回过头,好奇地看了兰萌一眼,冲他挥了挥手。

      兰萌走到了楼梯拐角处,停了一下。从老旧的墙上的镂空望出去,楼下一片自由生长的树木,藤蔓从镂空处伸了进来,这是他许多年未曾见过的景象。在他长大的那座城市里,密封的玻璃罩在建筑外面,一切属于自然的都不存在。

      他忽然想到,奶奶十六七岁的时候,是不是也和他一样在这里驻足回望过。

      那间小三居的房子里空荡荡的,家具一概落满了灰。他戴上手套,打开窗通风,然后拉开了每一个抽屉。在其中一间卧室里,墙上的钉子还弯在那里,锈迹斑斑。下面的床头柜里,放着一本牛皮封的笔记本。他用手套把那表面的灰抹干净了,再把手套摘了丢到一旁。细长的手指翻开了本子,里面淌出端正清秀的字迹。

      2019年5月2日:
      今天是我二十一岁的生日,打算给爸爸妈妈做一顿饭。想了很久要做什么——那就做粉蒸排骨,清炒苕尖,紫菜蛋花汤。
      做法如下(见《地道川菜食谱》第52页):
      ……
      感觉排骨的做法可以再改进一下,下周再试试好了。

      2019年12月15日:
      今天做出了迄今为止最满意的麻辣水煮鱼:
      用料:
      草鱼一条,郫县豆瓣酱,生姜,小葱,干辣椒,白酒,白胡椒粉……
      工序:
      鱼段洗净,用刀沿鱼骨将肉剔下,切成薄片,鱼骨切块,放入少许盐搓至透明
      ……

      2023年6月8日:
      今天的鱼做得不好吃,吃到一半才想起来锅里还煨着豆腐,这可是纯手工的老豆腐。现在渐渐有些店开始完全用机器代替手工了,我前几天去吃过,觉得味道没有很好。那个词叫什么来着,情怀?或许是吧。
      ……

      整整一本,记录着从2019年到2025年间的所有想法,囊括了慢慢改进的食材、用料、与做法,每一个小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工序上的建议被红色的笔写在了一旁,细小的几行字归类了不同香料所产生的细微差别。

      兰萌知道,那就是他小时候的味道——透着那些字,他都能回忆出舌尖上的触感。那是他记忆里,最难忘的一段。自奶奶住院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复制出那样的味道。奶奶常和他说起小时候在成都的生活,雨来了就在屋檐下喝茶,冬天冷了就吃羊肉汤锅,走在路上随手来几个蛋烘糕。而他那时在病床边哭着,看不见老人眼里复杂的哀叹。

      一想起来,眼眶又湿润了起来。

      就是它了,他想。奶奶想告诉他的所有东西,原来都在这本笔记本里了。他的手一碰到最后一页,从封底的夹层中掉出了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放在一百年前都显得复古的相片。

      照片里的姑娘却不复古,她的头发又黑又长,笑起来顾盼生辉,眼睛弯成一弧上弦月,隔着照片都能想象出她甜美的声音,唱起歌来一定婉转悠扬。

      她曾经在这里度过了她人生最起初的青春岁月,伏在案头写下过生活的点滴,也说不定为了哪个小男友躲在被窝里伤春悲秋。她一定也经过了玉林路的壁画前,看见枝头开得正好的蔷薇,然后仰起脸望见那深绿色的爬山虎遮满了墙上的痕迹。

      这往后的人生里显得无比短暂的二十几年,在那时一定是漫长的。天光一亮起就还赖在床上,晚饭后去院子里散步听蝉鸣,酒馆里的歌声传去,让人想要跟着和。就是这样的时光,才足以支撑她走过其后充满了无数变化的岁月。

      兰萌站起身,装作若无其事地打了个哈欠,自然地用手背抹了一把眼睛。他打了视讯给知也,关掉了摄像头,哽咽着嗓子说:”喂,特殊培训来不来?“

      -

      兰萌不得不承认,知也小同学,天赋异禀啊。短短一周时间,将一道藿香鲫鱼琢磨得透透的。

      “喂,王嬢嬢啊,你那个自己养的辣椒,可不可以卖我一点喃?什么,产量特别低哦?没关系,我真的只要一点点……好嘞,谢谢王嬢嬢!”知也的脸抵着全息屏,就差没有一口亲上去了。

      在第二场99进50的比赛中,知也人气瞬间高涨——看着他的摊位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辣椒的香气几乎都要从现场传递到全息屏的另一端了。观众们的好奇心一路上涨,不少人在注意到他的排名奇迹般上升后才去看他的直播,这一系列的关注直接将知也带到了直播人气排名前三。

      兰萌想起了自己和知也一般大的时候,正在参加国际上最顶尖的商业竞赛,他手捧着奖杯意气风发地站在领奖台上,有着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然后他一转身,头也不回地奔向了近现代史研究。

      “挺好的,”他妈当时乐呵呵的,“隔壁做废弃物回收的小张不也今年去搞太阳系通讯了嘛,一样一样。”

      那能是一会儿事儿吗?兰萌想了想,好像也差不太多。

      -

      第三场,即最后一场总决赛前夜,知也抱着通讯器在浏览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给他的评论,大部分人都在讨论他这次的最后一道菜应该取个什么名字才能惊艳四座。知也嘴里咬着笔,瞥了一眼身边放着的大铜锅。

      “兰老师,我在想,这次给火锅起什么名字好呢?”知也刷着评论,“来自舌尖的诱惑?一铜江湖?等等……阴阳世界,这个不错。”

      兰萌不置可否:“起什么名字不都是传统火锅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观众才不想听这些,”知也哼了一声,“有特色,有创意,展现未来一代名厨的风采!”

      兰萌忽然语气生硬:“观众想看什么我不知道,当初你可不是说你做菜是为了让观众开心的。”

      知也莫名其妙:“你生什么气?不为了观众怎么赢最后一场啊?不是你说的比赛是为了赢吗?”

      “但我不是这个意思。”兰萌顿了一下。

      “那你是什么意思?就能你说了算,凭你是个教授?”知也感觉到一股热气在脑子里瞎转,只想发泄出来,于是提高了音量,“我是很感谢你借笔记给我,但是你这指手画脚的是什么意思?我做的东西,我想叫什么就叫什么。”

      兰萌一听,冷着脸说:“是你当初说要做最正统的川菜,现在却为了博得观众喜好非要想个招摇的名字?你是缺热度缺疯了吗?好,我今天就告诉你,随!你!便!笔记本还我,是我自作多情来帮你倒忙了。”

      说完,兰萌摔上了门,走了。

      知也被他吼得直愣,坐在原地呆了半天。他关掉了通讯器,手碰到了铜锅的边缘,冰冰凉凉的。铜锅映着他的侧脸,一片模糊。

      -

      最后一期成都名厨大赛101在这一周的周日进行了现场直播,屏幕上是本届最大黑马——成都本土创意菜名厨老王的大弟子,知也。

      “今天打算给大家做什么菜呢?”虚拟记者露出甜甜的笑容。

      知也将脸对着屏幕,笑容难掩眉目间的疲惫:“成都火锅。”

      “呃,想必这份成都火锅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跟我们讲讲吗?”

      屏幕里的知也一派淡定,与往常一样嘴角扬起,头顶的一撮毛立了起来:“我不敢说这会是最地道的成都火锅,毕竟我所用的一套配方已经是一百年前的了。但是,它是我所知道的真正的成都火锅,普普通通,平淡无奇。希望它也是你们心里最真实的味道。”

      对于食物,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然,真也,味也。

      他在点开火之前,打开了通讯器,迟迟没有发送任何信息出去。兰萌的那一栏是灰色的,恐怕他此时已经在飞行器上前往北方了。

      最后一期的节目直播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大线上平台的讨论用热火朝天来形容都差了点意思,稍微一个小细节都会引起全民评论。尤其是年轻人们针对知也的参赛作品总结出了一个话题——“被遗忘了的味道”,不只在成都,在长沙,洛阳,北京,墨尔本,巴塞罗那……街上的行人们都开始讨论,什么是一个城市原本的食物味道?在全面机器化和以创新为卖点的熏陶下长大的几代人都在互相询问对方,你吃过最原本的麻婆豆腐、蟹黄汤包、水晶烧卖吗?

      甜美的女声再度响起:“在揭晓排名之前,请人气最强的三位轮流发表一下感想。”

      知也是最后发言的一个,他的围裙上还有红油留下的痕迹,整个人都散发火锅味儿。他接过话筒,有一点紧张:

      “我确实没想到会站在这里,说话都有一点不利索了。那我还是用家乡话说嘛,听不懂的朋友点一下翻译哈。我就是忽然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所有的东西都在追求创新啊完美啊,我们吃的也是。有很多以前的东西,现在都找不到了。

      但是为什么突然开始做这种很老旧的菜,是我一个搞历史的朋友说,想吃了。但是到处都吃不到。他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渐渐找回了自己想要的那种做菜的初衷。

      比赛进行到这里,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想说的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变,但是我们成都人其实一点都没变。

      我今天做的东西受到大家喜欢,也是因为我们对食物的追求从来没有变过。可能,只是暂时忘记了,但好在我们都会慢慢想起来的。”

      知也抽了一下鼻子,换回了普通话:“哎呀好了,不煽情咯。我朋友现在不在这里,但我想他应该能看见。我想跟他说的是,常回家看看。”

      兰萌坐在飞行器里,听见耳边传来“欢迎您抵达北京大兴国际飞行坪”。他没有关掉直播,听知也说完了最后一个字。

      他抹了一把眼泪,骂了一句:“瓜娃子。”

      什么都变了。

      人还是没变。

      真好。

      -终 -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