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四十二:群聚刘备寿辰(二) ...

  •   夜里灯火通明。
      各地的人匆匆到了,王府面前,车水马龙之态。
      而在内院,刘备正赶着赴宴,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对着后头的刘禅笑着:“听闻魏地会派人过来祝寿,我儿觉得,会是何人呀?”
      “儿子哪有通天的本领猜得出。”刘禅见刘备问,却下意识的回避了这个问题,草草把带过而已。
      “孤就知道。”知子莫如父,刘备哪里看不出来刘禅那眉眼里藏着一丝丝的慌乱呢?只是挥散长袖,继续走着,说着刘禅的心声:“你根本没有忘记郭奉孝。”
      “父亲……”
      “无妨无妨,孤懂得,难为你对他痴心如此。”刘备一向开明并没有为难,只是为着儿子担忧:“只不知,那郭奉孝,心是否有你啊,你这般痴心,深情跨过千山万水,可他远在曹魏,未必知道你的心意。”
      “禅知道。”低垂了眉目。
      “如果真的是他来――”刘备轻轻拍了拍刘禅的肩膀,宽慰道:“你但试试他,如他真不好,就别挂在他一颗树上。”
      “父亲,禅不会再喜欢其他人的。”刘禅抬起了头对着自己的父亲,十分认真:“在禅心里,没有人再比得上他。”
      “啧,你个死脑筋的孩子,那好吧,用强如何。不然父亲帮你把他灌醉?可我瞧,你年纪还小罢……”刘备开始说起玩笑话。
      刘禅明白,却是满脸通红,没有说话。
      刘备哈哈大笑,却没再逗起了儿子,到了地方后,直接坐上了主位。
      “大王万寿无疆!”几个先到的先祝贺了起来。
      “好好好。”刘备坐着笑着,先喝起了第一杯酒:“此次宴会不用过于拘束了,都喝得开心些罢!”
      那几个人听了,连连应是。
      “大王,魏的郭嘉到了!”简雍匆匆跑了上来,先行作揖。
      “五年前他来过,五年后他又来了,真以为和自己家似的?”刘备笑了,便是唤着:“宴会的歌舞还没开始,郭使者舟车劳顿想来疲惫不堪,先让禅世子在后院阁楼里招待着吧。”
      “是。”简雍下去了。
      ……
      后院。
      郭嘉没想到还能再来这个地方,匆匆过去也是五年了,倒是感慨万千。
      既然宴会还没开始,那就干脆随着那个叫简雍一同去了后院。可刚刚踏入那个叫做明夜阁的,却忽然听到了琴声。
      郭嘉倒是识曲,那曲子,可是《凤求凰》啊。
      刚刚踏入后,郭嘉便抬头看向了那弹琴的人,却发现是个穿着玄衣的男孩。那男孩发带飘逸,眉目如雪,明澈冷清,气质上有几分冷傲。只嘴边淡淡含着的笑意还有些温和些。
      让人觉得好似此人是青山绿水中的一舟渔翁,青翠之余,一棕色蓑衣,别样出众。
      “好琴技啊。”
      郭嘉轻叹,早已经猜出此人是谁了。
      没想到这孩子,长大的模样,倒是俊俏。只是与刘备的和善如春风的气质不同,刘禅更似寒冬里的春风、皑皑白雪里的明灯。
      “你是郭使者吧,你也觉得这琴声好听吗?”
      这声音出来,郭嘉方才意识到阁楼上还有人,是个模样清丽秀气的姑娘,穿着舞服,见了郭嘉来,方才停下,脸上笑盈盈的:“我就说嘛!禅世子自军师离时,便苦练过呢!”
      “忘了介绍,这位张氏,未婚妻。”
      刘禅的眉梢眼角总是淡淡的,可嘴巴却微微扬起来,叫人看不懂是喜是怒。
      “很是好看。”郭嘉一愣,却迟疑地点了点头。
      “郭使者自魏来参加父王寿宴,也是舟车劳顿,父王既唤禅来招待,禅虽年幼,但岂敢怠慢,使者请坐。”刘禅微微低头,拿起了自己的茶杯,脸上是淡淡的疏离:“来人呀,给郭使者上茶。”
      “不必了,嘉不喜茶。”郭嘉也不知现在脸上是什么表情。
      也就五年……他便有了未婚妻,且还有这般大的变化了?现在的刘禅连自己都看不透了,这,明明才不过八九岁的孩子啊。
      “上不上茶是禅的地主之谊,使者喝不喝,另一回事。”刘禅淡淡瞧他。
      于是,有人上来了,为郭嘉倒了茶。
      茶香四溢,郭嘉看着那茶,渐渐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哎呀,禅世子,我想跳舞了。”张氏缠着刘禅,挽着刘禅的手,小小的人儿便是撒娇道:“还弹嘛!我想听。”
      “胡闹。”刘禅虽是呵斥,但声音温和:“使者还在这里,改日罢,改日你若还喜欢听《凤求凰》这曲子,禅便弹与你听。”
      “无妨无妨,听听曲子又如何呢?嘉也期待着呢。”郭嘉此时此刻抬起了头,眯了眯眼睛。
      变得真是太大了,从前那个家伙,明明只会跟在自己身后,软儒的唤着自己一声“嘉嘉”呀。
      “拙技罢了,使者愿听,禅岂敢有不应之理。”虽然内容是殷切诚恳的,但刘禅说话时,却总是淡淡的,没有温度、没有感情。
      刘禅弹起《凤囚凰》时,眼光淡淡扫过郭嘉。
      而郭嘉却下意识心虚地低下了头,到底是拿起了茶杯,小小饮了两口,却发现,极苦。
      “这茶,是禅素日喝惯的劣茶,闻起来香,实际上苦的很。”刘禅缓缓解释着,随后便低头,继续弹着自己的曲子,语气淡漠:“诸葛先生临走时荐的茶。禅四岁时,听先生来信说,禅那时昏迷不醒,连发烧许久,性命危急,是因为心难受,又见禅很是伤情,于是唤禅喝此劣茶。”
      “既然是疾病,喝这种不好的茶怎么管用,反而伤身。”郭嘉忽然一惊,赶紧别过了头,不敢再看了刘禅,声音也渐渐变小。
      “茶苦了,心就不痛了。”
      刘禅微微收敛眉目,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继续弹着琴:“禅时常心痛,喝茶替酒,喝了五年。”
      “那,禅世子到底是为了什么事那么伤情呀?”王氏在一旁听着正过瘾,恰巧坐在他旁边,也刚刚好抓着刘禅的袖子。
      “谁知道呢。”刘禅神色从容,若无其事:“多早的事情,早已经忘记了。”
      “世子骗人,忘记了干嘛心还那么痛呀?还喝那么难喝的茶。”王氏抬起头瞧着刘禅,蹙着好看的眉。
      “真的是忘记了,哪里敢骗你?”刘禅轻笑,停止了琴音,缓缓叙述:“只是那时就养成了喝劣茶的习惯,心莫名其妙痛也成了习惯,不哭也成了习惯,一个人寂寞也成了习惯,看书清心也成了习惯……”
      “难怪世子少年老成,原来还有这样的往事。”王氏极少见刘禅这般愿意说出自己心底难受的话。没想到表面风风光光的刘禅,背后却如此的痛苦不堪,干脆趁热打铁,继续问着:“我听闻世子四岁时摔过,膝盖留了疾,雨时总是疼痛难忍,如刀割一样?”
      “是。”
      “那……刚刚下大雨的时候岂不是……”
      “习惯了。”
      “世子……”
      “嘉,先行告退。”郭嘉听不下去了,眼眶上的泪水不知不觉已经染了衣裳,他匆匆放下了那已经空的茶杯,不忍心再看了刘禅。可放茶杯的动作过于紧张,以至于茶杯忽然摔破在地上。
      郭嘉没有再看那破的茶杯,他逃了,而且几乎是,狼狈的落荒而逃。
      “……”刘禅这时才淡淡抬头,不再看向了王氏,见郭嘉这般态度,下意识揉了揉已经酸痛不已的膝盖,缓缓站了起来。
      “世子要去哪儿?我带世子去吧?”王氏连忙也站起来了,很是担忧。
      “本世子还没有沦落到由你来可怜的地步。”刚才温和的态度全然消散,刘禅冷冰冰地看着王氏,便是缓缓地走了出去:“记得唤人收拾。”
      王氏原本也是深闺女子,实在看不透刘禅,又见责骂,竟细细碎碎哭了起来。
      但刘禅还是潇洒离开了,对于王氏的哭泣,他并没有任何在意的意思。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