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这一日正是七月十五,夜深人静,月上中天,清辉四射,照得远近山林亮如白昼。

      山脚处有一座小小神社,庭院廊檐下站着一位白衣乌帽的中年神官,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小少女。两人正抬首仰望当空明月,这在寻常人看来与往常无异的月圆之夜,在他们眼中却显出极大不同来。

      此时月放清光,月华倾泻而下,其中有万道金丝,其形如橄榄,累累贯串,垂下人间;山林草木如受风轻拂,沙沙摇摆作响,间或有金丝落下,灵气聚集起伏顿时仿若聚涛汹涌,波动间愈加旺盛。

      那少女瞧得津津有味,道:“师父,这就是六十年才有一次的帝流浆吗?”

      那神官长叹一声,答道:“不错,帝流浆每六十年一现,人间草木受其精气即能成妖,狐狸鬼魅食之能显神通。今夜过后,不知又有多少山精鬼魅受感而生。”

      少女奇道:“师父,你前几天教我,在聚灵之地修行,事半而功倍矣。我看帝流浆一出,山林间灵气胜出往常数倍,这岂不是好事么?”

      神官道:“这算什么好事?月华属阴,这些妖物秉气而生,人类灵魂血肉对它们乃是大补之物,定然又有不少人类要命丧妖物之口。新鬼烦冤旧鬼哭,可怜,可怜。”

      正说话间,夜空浮现浅浅一层结界,将神社并山脚村落覆盖住,不时有妖气从四方袭来,攻击结界,灵光碰撞之间,仿若流星飞坠,雷霆撞击,蔚为壮观。

      那少女看了一会儿,又道:“可是,师父上次说到细川与山名大战,死伤无算,那可比一次帝流浆糟糕多了。”

      神官闻言甚是讶异,道:“人祸甚于妖患,好孩子,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已胜出许多在朝的大人了。”

      少女笑道:“师父又在骗人。难道朝堂上的大臣们整天讨论这里有妖怪、那里有鬼魅吗?”

      神官轻轻一哂,道:“非也。只是如今之世,君臣颠倒,以下克上。净土寺门迹虽有意朝堂,却不好插手政事,便想着剑走偏锋,寻回三神器以正国本。”

      少女听得瞠目结舌,不禁追问道:“可是剑镜玺三神器?”

      神官道:“正是。御门迹意欲寻回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只因据《古事记》所载,这三件神器乃是天孙降临时,天照大御神授予琼琼杵尊并由天皇代代相传的宝物。国之重宝散落,自然天地倒悬纲常混乱,若有人寻回……”这最后一句,他说得轻不可闻,到了后来只剩下微微冷笑。

      少女又问道:“可这三神器,不是传说吗?这要去何处寻呢?”

      神官道:“《古事记》么,是昔年太安万侣进献天皇之作,乃是为记组织之理,固天皇政治之基,这些自然是传说。可是空穴来风,事必有因,这三件器物,也确有其事。至于下落……”他略一思索,便道:“我曾听说天丛云剑为西国犬妖所得,八尺琼勾玉落入妖龙手中,至于八咫镜则在天女遗蜕中。只是时隔多年,宝物易主也未可知。”

      此等轶闻密事,真是听得人心荡神摇。

      少女畅想半晌,道:“此等宝物落入妖物之手,只怕要起祸患。师父何不协助御门迹寻回宝物?这又是龙又是天女遗蜕的,听上去都好厉害,其他人不行,师父却肯定是可以的。”

      神官淡淡一笑,道:“真个是小马屁精。那些宝物虽有神异之处,却也算不得什么,到底是神物还是妖物,也还两说;若说扶正国本,徒惹人笑。至于妖龙与天女遗蜕,一个是死物作祟,一个是还需借名的杂碎,不值一提;倒是那西国犬妖,不知自哪里得了冥界石,尚有几分可以说道,但也只是多费些气力的事情。不过,妖物向来强者为尊,宝物天生,有能者据之,与我等又有何干系?”

      少女听得瞠目结舌,喃喃道:“二桃杀三士。”

      神官微微笑道:“然也。”

      少女心下敬服,面上却不显,眼珠一转,笑嘻嘻道:“师父,你常常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恃勇轻敌,骄兵必败;转过头又视群妖如齑粉。师父这些道理可真是难学得紧。”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气,她玉雪一般的小人儿故作老成状,着实引人发笑。

      神官笑道:“你这小儿莫要卖弄聪明。妖物受感而生,或肉身强横,或天生神异,远胜人类。你若只知敬畏,日后只怕未战先怯。”

      少女拍手一笑,道:“我明白了。这就是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

      神官微一琢磨,忍俊不禁,点头道:“是极。”他说着又看向空中结界,只见上方灵气混杂交错,光芒愈发璀璨夺目,显见群妖攻击愈烈,又不由轻叹道:“妖物愚昧,不知命魂双修,纵呈一时之威,不过尔尔;世人之苦,实不在妖患,而在人祸啊。”

      正说话间,结界外忽地流光四窜,一道霸道至极的白光划过,清气震荡,顷刻间妖气一扫而空,惟见星汉渺渺,霁宇无云,月照霄汉,四海澄明。

      少女轻“咦”了一声,神官已面露喜色,对少女道:“有客到访,椿,你且去替为师迎一迎。”

      少女椿领命而去。到得鸟居正门,见一牛车停在门前,周遭散立着几名武士。椿几步上前,轻施一礼,道:“恭迎贵客驾临。”

      “不必多礼。”车内传出一把切金断玉的好嗓音,跟着帘幕一掀,下来一位白衣绯袴的巫女,年约二十八九,生得长眉凤目,顾盼生威,后头跟着下来一个人,却也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女。

      那巫女见到椿路旁恭迎,微微一怔,道:“你是……”

      椿连忙施礼,答道:“我名为椿。贵客有所不知,家师方才见群妖退散,料得贵客到访,特命我在此引路,他老人家已备下薄酒,扫榻以待。”一边说,一边领着两人穿过细窄的阶梯与弯弯曲曲的回廊,来到神社最深处。

      那是一处甚为宽敞的房间,室内已置放案几,面向庭院的樟木门拉开,两边各自跪坐着一名式神所化的侍女,庭院内月光如霜雪覆地,丹樨繁枝乱舞,暗香如潮。

      神官见到来客,十分欣喜,快步迎上前来,笑道:“御神子贵足久不踏贱地,今夜西南风紧,吹得大驾光临。”

      巫女淡淡一笑,道:“不敢当。不请自来,万勿见怪。”

      这位来客常年镇守神宫,位尊名高,轻易不踏足他处。神官连道“岂敢”,延客入内,两人一同入座,椿与那少女各自垂首侍立。

      神官请道:“远道辛苦,先饮一杯。”

      巫女从容执壶斟满酒杯,置于鼻端轻嗅,但觉清香沁人心脾;再观其色泽,只见汤色清亮澄澈,不由低声吟道:“引满饮一盏,尽忘身外缘。”举杯一仰而尽。

      神官陪饮一杯,方才问道:“未知御神子深夜来此,所为何事?”

      巫女一边斟酒,一边缓缓道:“尊驾岂非明知故问?三日之内,追寻神器之檄文将广发天下,”她含笑举杯道:“只恐君欲置身事外而不可得矣。”

      神官哑然,道:“御门迹心何太急!”

      巫女哂笑道:“这一位满肚子弯弯绕绕,手伸得又长,还好走些偏门外道。嘿嘿,‘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乃是讽刺皇帝夜召逐臣,并不为听取如何治国安民之计,而是虚心求问鬼神之事。

      彼时幕府大权旁落,将军无心政事,沉溺于茶、逗猴子、作庭等隐居生活以避世,近年已屡次提出让位。将军之弟倒是素有野心,可惜少年时便已出家为僧,正是净土寺门迹。这位御门迹的心思人尽皆知,但御台所咬定父子相继,扶持自己亲儿乃是天经地义,哪里肯接他的茬?他苦思冥想之际,有人献上一策,言道可借寻回三神器重振国本一事先立功勋,再去追逐将军之位就是名正言顺了。此言一出,一众神宫寺院尽皆哗然。若是昌平盛世,这项提议出来,就只当是驱除妖邪平定人间,确实有功无过;但此间正值乱世,烽烟四起,山河涂炭,民不聊生,寻神器本只是御门迹争权手段,所谓正国本更是本末倒置;兼之皇权没落,神道衰败,阴阳道一系更是式微已久,叫得出名号的人物都被将军大名招揽在侧,同道中派系林立,内斗不休,若与妖物大动干戈,只怕会借这个名头斗个你死我活乃至道统断绝。奈何御门迹一意孤行,争权夺利之事向来波诡云翳,神宫寺院一系便也身不由己了。

      神官道:“何至于此。御门迹不过是投石问路,对鬼神之事未必真有兴趣。”

      巫女扑哧笑道:“诗词一道,我不如阁下多矣。然事到临头,阁下还有闲情纠我语病耶?真乃山道崩阻而色不变,佩服。”

      神官答道:“我本山野废人,所见不过细枝末节。”

      巫女哈哈一笑,道:“山野废人?何自欺若此!君少年徙逐,至此地十余年矣,不思亲朋故旧耶?”乃高声吟道:“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我愿助君一臂之力,请君教我。”

      神官默然良久,道:“只恐御神子引火烧身。”

      巫女嗤笑一声,道:“我岂爱惜自身之辈。但请直言。”

      神官起身施礼,道:“御神子高义。三神器之记载,最早见诸于《古事记》、《日本书记》,乃是为阐明皇室神血与神权由来,不免多有夸大;而实物在此一千多年间,历经过战争、天灾、迁徙、盗窃;一百多年前遗失后,今人便只能从文献记载中得知神器形状一二。若是按图索骥,倘使原物尚在,真要细究,只怕也经不起几番推敲。”

      巫女神色一动:“阁下之意……”

      神官道:“不错。御门迹忧国忧民,诚心祷告神明,得神谕指引神器下落,在神宫襄助之下将神器寻回,此乃水到渠成,谁能置喙?此事之难,在于自证神器真伪。可惜僧侣众先为御门迹所恶,复受御台所信重,届时必有重重阻挠。所幸御神子博览群书,详熟典史,神宫之中能人辈出,只是还须早做准备,助御门迹早成此事,迟则恐生乱。”

      巫女沉思片刻,展颜道:“我明白了。君且放心,必不相负。”又朝椿看了一眼,笑道:“还未恭喜阁下,收得好徒儿。”

      神官摇头道:“童儿顽劣,谬赞了。”

      巫女遂令身侧少女趋前拜见,道:“此乃小徒桔梗,君且观其如何?”

      神官略一打量,赞道:“禀赋深厚,根骨尤佳,灵力厚重,殊为难得。”

      巫女道:“我欲请君代为教导,万望勿辞。”

      神官吃了一惊,迟疑道:“非是我不愿,御神子当知我跟脚。神道术法玄奥精妙,我只怕力有不逮。此女资质,万无一二,若为我所误,实在可惜。”

      巫女神色沉沉,道:“此事实乃情非得已。阁下有所不知,旬月之前,东西军混战京都,二位陛下避难于将军宅邸,余下宫人,多死于乱刀;哭嚎哀啼,旦夜不绝;乃至于城中房舍,十室九空。昔日典侍女官,为一日饭食,亦只能自请为流莺。”说到后来已是声色俱厉,拍案而道:“我虽不惜自身,却有爱徒,不得不为她考虑一二;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是托了那位御门迹的福,让这小儿最后成了个白拍子,我定要令他永堕地狱!”

      神官听闻,神色惨然,悲声道:“国无宁日,生灵涂炭!”不禁泪下,道:“此事我已应下,但请御神子爱惜己身,勿与灰尘同朽!”

      巫女闻言亦是动容,言道:“感君良言,必铭记于心。”又令那少女桔梗执师礼重新拜见。

      神官勉励数语,又对椿说道:“你且带你师妹去后山取泉水来,我欲与御神子沏茶。照顾好师妹,勿要淘气。”

      椿脆生生应了一声,笑道:“师父放心,这个妹妹我见过的,我必爱护她。”

      巫女微微一怔,神官骂道:“你皮在痒吗?又胡说。”

      椿半点不怕,笑眯眯道:“师父,师妹叫桔梗,我名为椿,丝萝托乔木,可不就是见过的吗?”

      语气天真,烂漫可爱。

      桔梗本为野草中的一种,所谓在草曰菟丝,而椿树恰是乔木,此时说一句丝萝托乔木,着实算不上错。

      神官神色稍霁,巫女微笑道:“稚子无邪,聪慧可爱。”

      神官叮嘱道:“后山路远,注意安全,去罢。”

      椿心中意会,与桔梗拜别而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1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