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她说完这一句话,让杨熙心神巨震。

      离开江阳前,杨熙为了活命殚精竭虑,想得都是如何从族人手中保下自己和弟弟的姓名,还有自家数代积累的家业。

      待离了杨氏宗族那虎狼之地,杨熙却不知,前路又在何方。将要去往的京城,她只在祖母的三言两语中勾勒出了模糊的印象,就是那模糊的印象每每也令杨熙不安。

      而她们姐弟要去投奔的成国公府,祖母在家时尚还是成安侯府,况祖母那一辈的人,太久未曾联系,不知还会不会认她们姐弟。

      杨熙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心里的担忧,可是现在一个自卖自身的姑娘点醒了她,就算前路未卜又如何呢,只要她和弟弟都能活下去,总有翻身的那一天。

      她看了看弟弟,杨凌也担忧的看向她。

      这孩子,这一年来经历的不比她少,父母早逝,才六岁的小人儿,就会安慰姐姐,孝敬祖父祖母。祖父祖母去后,更是一夜间长大了许多。面对族人的逼迫,还知道护着姐姐。

      杨熙说要离开江阳,他也没有半点不愿,只是些舍不得家,却也听从长姐的安排,踏上了远离故土的路。

      一路走来,不管路上有多艰难,这自出生就由长辈们宠着,有长姐护着的娇气小少爷,全无往日里的任性娇纵,从不肯哭一声,不肯说一句苦累。

      经历了生离死别,又见识了族人的丑恶嘴脸,杨熙和杨凌都明白一个道理,再没有人,能给她们遮风挡雨。日后,也只有姐弟俩互相扶持着走下去了。

      杨熙想,从今往后,她和弟弟要好好的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弟弟,更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江阳,让那些欺凌过她们的族人看看她们姐弟是如何重振杨家的。还有就是,报答外祖一家危难中的回护,再到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坟前磕头尽孝。

      她最终买下了那个姑娘,给了十两银子的,签了死契,让她把钱拿回家里给父亲,往后再不要想着以前的家,从此以后便是杨家的人了。

      翌日,杨熙带着众人离开了蜀中。

      上京的路途中,遭遇了很多事,杨熙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竟然真的带着弟弟,平安的到了京城。

      弘正十二年的水患,造成了无数人家破人亡,那些因天灾人祸,没有生计的人,落草为寇的不在少数。杨家一行人,跟着商队同行,也遇见过几遭。

      几番下来,忠仆已是死的死,离得离。

      杨熙也并未为难他们,能在危难之中冒险从族人手中救出自己和弟弟,已是难得,何必强求更多。要走的她都还了身契,未免他们没了活路,还给了几两银子。

      及至京城,身边剩下的,也只有大管家杨成夫妇,和他们半大的小子杨平,还有半路买下的金月。

      不知成国公府会不会收留她们,杨熙让杨成夫妇先在外面安顿,她手里还有些银子,若是投奔不成,便在京城买个小院子先住着。将来再找个生计,也许是买个小铺子做些小生意,也能养活一家人,还能把弟弟送去念书。

      杨熙作了最坏的打算,给了杨成银子,让他先去置办起来。然后带着弟弟,金月杨平,去了成国公府。

      成国公府位于内城西边,此地乃是勋贵聚集之地,许是贵人多的原因,整条街虽宽敞大气,但却没有几个人。

      按着客栈里打听来的地址,来到沈家所在的通锦巷,只有一家府邸占了整条街,大门上悬着成国公府的牌子,府门紧闭,门外是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子。

      杨凌不安的撰着姐姐的袖子,感觉到他的无措,杨熙拍拍弟弟的手,无声的安抚他。

      初来乍到,又是如此显赫的人家,不说杨凌,便是杨熙,心里也惶惶不安的。她定了定神,叫杨平拿着祖父留下的帖子去敲侧门。

      门房开门问清来由,诧异的看了一眼,见只有四个孩子,便将人让进去,送上茶水。

      “姑娘稍待,小的这就叫人去回太太。”

      杨熙拿出准备好的打赏钱和祖母留下的信物:“多谢这位大叔,不知大叔如何称呼?”

      “不敢不敢,姑娘叫小的余六即可,”余六接下赏钱和信物,转身叫了小厮,低声吩咐几句,那小厮便一溜烟儿的跑了。

      “余六叔,我姐弟二人初来京城寻亲,也不知京城里的规矩,还望六叔指点。”

      余六心知这姑娘想打听府里的事,便道:“这京城里大户人家的规矩嘛,别家的小的也不知,若说咱们府里,那是再好没有的。”

      “愿闻其详,”杨熙再拿出二两银子,让金月给余六。

      余六拱手接了银子,娓娓道来。

      成国公府的老国公爷,也就是杨熙祖母的大堂兄,祖母在家那时还是成安候世子,后来袭了其父的爵位成了侯爷,弘正元年时又因功升至国公,弘正六年,也就是五年前去了,现在府里最大的,是老国公嫡妻,成国公府老太太。

      老太太现已过知天命之年,为人慈和,最是心善,疼惜小辈儿,善待下人。

      一家之主是国公爷,现任后军都督府的都督俭事,正二品的大官。

      国公爷的嫡妻,国公夫人张氏乃是当家太太,书香门第张家嫁过来的,其父乃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太太为人宽和,理事周到,且深得老太太信重,掌着内院的理家大权。

      太太生有二子一女,大少爷沈莱今年十七岁,老太爷在世时定下了忠诚伯府的嫡长女,只待明年开春完婚。二少爷沈蔚今年十三岁,在白鹿书院读书。而府里唯一的姑娘,便是太太最小的女儿,如今才七岁,因是内院姑娘,余六不敢多言。

      至于府里有没有姨娘庶子,余六没有多说,杨熙也没问。初来乍到,知道最重要的就行了,若是能留下来,再行打听不迟。

      不多一会儿,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妈妈来了,这妈妈打量了几眼杨熙,直接道:“这位姑娘见谅,太太事务繁忙,且未曾见过老姑太太,请姑娘去小客厅暂歇,待回了老太太,再请姑娘说话。”

      这就是要验她们姐弟来路真假了,杨熙颔首:“不妨事,是我们来的唐突,扰了府上。”

      “姑娘随我来,”妈妈转身就走。

      杨熙拉着杨凌的手,带上杨平金月,跟在这妈妈身后。

      这妈妈自称姓白,是太太身边的管事嬷嬷,奉了太太的命来接她们去花厅等候。

      穿过雕花影壁,一路往里而去,路上放着各色花草,两侧皆有回廊,路上尽是来往的仆人,穿着的衣裳样式都差不多,见了白嬷嬷,纷纷上前行礼叫人,还有人暗中打量杨熙等人。

      杨熙自知才来不能叫人看轻了去,便目不斜视,专心走路。杨凌见姐姐严肃非常,也不敢乱看,只紧紧的拉住姐姐,跟着她走。

      杨平和金月更没见过如此阵仗,打从进了国公府,就吓的手脚不知放哪里放,只敢紧紧跟着姑娘,不敢言声。

      到了垂花门前,白嬷嬷指着杨平道:“此处乃是二门,姑娘和少爷无妨,这小子却进不得,且在这儿等着罢。”

      二门进去便是内院,内院皆是女眷,别说是外面来的男子,便是自家的小厮,也不得随意进入,大户人家都是一样的规矩,杨家以前也是这样。

      杨熙点点头,对杨平道:“你先等着,不要乱跑。”

      杨平虽然年纪不大,却也有十三了,且长得高大壮实,在杨家,他也从未进入内院,姑娘让他等着,他便老老实实的等着。

      他人老实本分,杨熙并不担心。

      安排好杨平之后之后,杨熙牵起弟弟,继续跟在白嬷嬷后面,金月则低头走在最后。

      白嬷嬷将主仆三人带至小花厅,让小丫头上了茶水点心,便说自己有事先走,待会儿自有人带她们去老太太那里,然后就离开了。

      那丫头倒完茶水也下去了,偌大的花厅只剩下杨熙,杨凌和金月。

      杨凌进了国公府便没有安心片刻,又怕一时丢人给自家抹黑,一直未敢言语。

      此时见四下无人,只有姐姐和金月在,便忍不住道:“姐姐,是不是他们不愿意要我们啊?”他这些日子也懂了不少事,连同出一脉的族人尚且不管他们,还有谋夺他们的家产,一个远房的表亲,又是这样懈怠的待客之道,想来也是不想搭理他们的。

      杨熙心里也没底,但是既然来了,总不好现在就回去,遂安慰他:“别怕,若是他们心善,愿意收留我们,我们便好好住下,日后你有出息了,再报答不迟,若是......他们不愿,咱们再回去找成叔。”

      说到这,她顿了一下,才道:“若是如此,日后怕是苦了你了。”

      杨凌摇摇头,抱住姐姐的手臂:“只要跟姐姐在一起,我不怕的,等我以后有出息了,姐姐跟着我享福。”

      “好孩子,姐姐等着,”杨熙摸摸弟弟的头,笑着说,“咱们不急,这府里这么大,肯定事多,咱们等一会儿便是,你要是饿了,就先吃点点心。”

      虽没人来管她们,但刚才那丫头走前还是把点心盘子摆上来了的。

      “姐姐我不饿,你饿了吗?”杨凌摇摇头,娘以前教过他,在别人家是不能乱拿人家的东西吃的。

      “我也不饿,”杨熙是真不饿,心里存着事儿,哪里还有空想吃的事儿,她担心投奔不成,出路难寻,连着几日都没怎么好好吃饭歇息了。

      姐弟俩坐着说了会话,好歹是没了之前的紧张不安,这时金月才终于回了神,惊疑不定的问自己姑娘:“姑娘,这就是您要投奔的亲戚啊?这么大的府邸,得是多大的官儿啊?”

      上了船以后,她才知道买了自己的是姑娘而不是少爷,跟着姑娘这一路走来,也算涨了不少见识,可那路上能看见的都是平民百姓的,顶多也就是商户人家,哪里见过这样的高贵门第。

      “这是便勋贵之中最大的了,”杨熙答道,这也是从祖母那儿听来的,她自己也未曾见过。

      “那是不是比戏文里的宰相还大啊?”金月喃喃道。

      杨熙也不知道,祖母在沈府时也只是闺阁女儿,何曾会说朝廷之事与她听,她迟疑道:“这......兴许是吧。”

      比宰相还大啊,金月想,那可真是不一般啊,她一个农家女子居然在比宰相还大的官老爷府里。

      她这样子,倒彻底消解了杨熙姐弟的紧张,姐弟俩都俱都笑了起来。

      左右等在这里也无事,杨熙便把祖母讲过的京城里的规矩,提前讲给弟弟和金月,也免得她们日后闹了笑话。

      要是在江阳也就算了,杨家乃是江阳大族,江阳城的官老爷们也要买几分面子。可这是在京城里,一个不小心冲撞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她们无父无母的,有谁来管,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杨熙还不知道,真正会冲撞大人物的,并不是不懂京城规矩的金月,也不是年纪尚幼的杨凌,而是她自己,还冲撞了一个真正了不得的大人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