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事情一圆满解决,王氏的身体也畅快起来,只是每日还得继续吊着药。不仅如此,大夫还要求王氏每日吃过午饭后,须得在床上小憩片刻。

      王氏本来是个闲不住的,被大夫这么严格要求,还是头一回,不过知道自己身子不比当年了,也只得老老实实躺在床上歇着。

      何况,每日一大早,林氏左手牵一个右手牵一个便赶过来了。准备午饭、收拾屋子、安排下人做事情,林氏都一力承担了,王氏眼不见为净,也懒得再管。

      不仅如此,林氏更是把孟老太伺候得服服帖帖的,知道她不怎么爱吃阿兰做的菜,那些个孟老太最爱吃的菜,林氏几乎都亲自下厨。她本就是农家出身的女子,自小便要帮娘亲准备一大家子的食物,区区几个菜做起来也就不在话下了。

      孟老太吃得乐呵乐呵,一个劲儿夸林氏手艺好,滋味适中。饭菜有滋味了,王氏倒听得不是滋味了,加上自己丈夫午饭在县衙吃,整顿饭吃下来更是寡然无味,于是没几日便借口人不舒服,让阿兰随意夹一些菜端到她房里吃。

      魏芊这几日也在认真思索一个问题。

      那日,奉命前来羁押她爹的官差不仅将她爹拷了去,更是将他们家里里外外翻了个遍,搜走了所有的财物,说这些都是指证她爹“罪名”的证物。

      他们家原本就积蓄不多,这一搜刮更是只剩满屋子空荡荡穿堂风。

      她和弟弟一个被送到北地一个被送到南地,固然是有她二人年岁幼小无法自立的缘故,也是因为她父母两家的亲戚都过的是普普通通的日子,遇到点天灾意外日子便难捱,只好分开养他们。

      如今一看,那边祖父祖母年事已高,三个人有得吃有得穿就很不容易了;这边,大舅一家人丁旺盛以至资金紧张,偶尔还要接济困难的二舅一家,能把她养到及笄,然后许门婚事,就算是尽到责任了。

      可她还打算攒点钱,和祖父母以及弟弟一起住呢,而且父母尸骨都葬在永峰县,那县令的县衙早已让给下任县令居住了,她若是想回永峰县定居,还得有一笔资金买地买房。

      这么说起来,钱真是远远不够用的,不说别的,单就说她寄给祖父母的家信,没点钱都寄不出去,接下来几年次次都让表哥寄她可不好意思,何况表哥的钱也是家里拿的。

      魏芊又转念想到表哥表姐。

      一个可能要去州里书院念书,一个眼巴巴想请老师教自己女红,表哥倒是极可能成行,表姐估计又得忍痛割爱,为更下面可能出生的弟弟着想了。

      这么一想,她琢磨着这几年她得努力攒下一些钱,不说别的,至少在出嫁前还能去永峰县走几趟,拜祭拜祭父母,再有点结余去乡下老家看望祖父母和小弟。

      不过她打量了一下自己小小的身形,现下恐怕去客栈后院洗碗老板都不要她。

      另一边,孟海平也难得有了烦恼。

      他一直知晓去书院读书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之前他不屑去,最近倒是转了脾性,但那日家里因为钱闹出的小矛盾第一次让他无比严肃起来,生出一种作为长子的豪迈。

      既然是长子,就要当起家里的责任。上有年迈的祖父母,下有三个妹妹,爹领的是县衙的薪俸,没什么油水,更不能再兼一份差。身为家里唯三、年轻力壮的唯二的男子汉,孟海平决定自己要担起一部分责任,减轻家里人的负担。

      于是他在某天学堂下学后,并没有径直回家,而是将好友召集到一起,打听可有兼差的方式。

      学堂里读书的大多是安平县的中等条件人家,需要窘迫到亲自赚取学费的屈指可数。

      不过让孟海平一打听,还真得到了几个有用的消息。

      据说学堂里有个从村里出来的贫寒学子,会抽空余时间去帮铁匠打铁,有时哪家需要建新房了,他也会去帮忙搬运些木材,这两年便是这样支撑着读过来的。

      然而那人今年已经十七岁了。

      孟海平看着自己还不到十三岁的“弱小”身材,毫不犹豫否定了这条途经。可别自己钱没赚着,让大夫先赚了一笔。

      也有稍微文雅一点的赚钱方式。

      学堂里还有位学子,因为学识出众、文墨突出,得到机会前往一大户人家陪小少爷读书。小少爷所请的都是上门讲学的夫子,这位学子只需要在无课之时,去帮助小少爷巩固学过的知识,解答他的一些疑惑。

      孟海平如今只得暗暗悔恨,自己为何不曾认真学习。虽然近日学堂开课后,他已开始发力,进步之大惊得夫子啧啧称奇,可惜以前缺得太多,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弥补起来的。

      最后还是一位家里有些书香之气的同学说了条靠谱的建议。

      说是有些书坊偶尔会需要一些人手做些抄书及校勘的工作,或许能挣上一些钱。

      孟海平二话没说便朝书坊奔去,平日里他偶尔会去书坊买些书,但还从未想过,书坊竟也需要一些额外人手来做校勘等需求量较大的工作。

      虽然几家书坊都表示如今不缺人,孟海平还是顺利在德宁书坊谋到了一份差事。

      书坊主人王老板原本不欲招像孟海平这样的少年,唯恐他们做不成事还平添麻烦。但见孟海平诚心恳求,言语中得知他是县衙孟大人的儿子,自小入得学堂读书,犹豫了片刻还是同意了。

      孟海平喜不自禁,一个劲儿朝王老板致谢,同时不忘嘱咐他切莫将此事告诉自己的爹。

      “如今年岁不好了,公差不好干,压力大钱俸少,爹是没办法出来了,我只好背着他减轻下家里的负担。王老板行个好,可别告诉他,要是让他知道了,不仅不理解我这份为家的心,面子上必然也是挂不住的。”

      王老板听他这一番言语,倒是很有道理,也就答应了下来,心里感叹果然是哪一行都不好做呀,都说县衙的工作是个肥差,自己也与那孟大人有过几面之缘,那孟大人看上去也不像缺衣少食的人,但没想到内里竟已经窘迫到如此地步,还得在人前端出一副公差人员的尊严和气魄,不容易都不容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 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