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税制 ...

  •   两人进到县学学堂,环顾四周,堂中也只有二、三十个学子相互寒暄。
      空旷的课堂里并不显得拥挤,堂前正前方有一案一蒲团的案桌,想来应该是宋大人授课的座位。

      学子们见到赵有恒两人进堂来,和薛艇相熟的学子互相上前和薛艇打招呼,赵有恒都不认识,所以也无人理会他。

      不过薛艇是个很负责的人,既然得赵族长所托要照顾赵有恒,他自会好好带着赵有恒。
      薛艇也向来打招呼的学子,介绍了赵有恒,不过学子对赵有恒并不热络,毕竟赵有恒看起来还是太小,又是白身,如果不是因为薛艇带着他,估计都不会和他说话。
      堂中和他一般大小的少年也有几个,赵有恒也并不认识。

      不多时有几人簇拥着一位老者进入堂中,看着还未坐下学子们还进行安排入座,因为这次授课并未安排座位次序,所以学子们也只是随意的坐着。

      宋大人看着四周的学子灼热的目光,不慌不忙的向学子们讲课。

      “今日老夫受邀屯溪县令来此授课,为节省时间,老夫就不自我介绍了。”

      “想来今日到场的学子都为屯溪县才子,都是通透之人,今日授课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我这就开始讲了。”

      “如今朝廷有意着手改革税制,而明年又是应试年,科考内容必然会涉及。”

      “此次改革之策,乃老夫所柬,亦是老夫来负责,所以解说最合适之人必是老夫。”

      宋大人顿了顿,又说道:“不过,今日老夫也只讲老夫上书的改税策,至于能明白多少,又有何感想,老夫不会为尔等讲解。”

      宋大人的意思很明白,这篇文章是我写的,我把思路讲讲就完了,能得到多少东西看个人。

      听完宋大人的话,赵有恒是有些失望,也许是他对名士太寄予厚望。

      不过随着宋大人的讲授,很快赵有恒就感受到了名师风范,进而被改革策吸引,同时也被宋大人的思维所震慑,心中暗道:“名士不愧是名士,即使只是随便讲讲,人家也能讲出花来。”

      赵有恒见身旁的一些学者,纷纷拿随身带的炭笔做笔记,这个时代是有炭笔的,只是比较简易,而且大多用于画画,不过很多读书人都会随身携带一支,因为不用研墨就可以书写了,是做笔记的必备品。

      炭笔赵有恒并没有带,一来他来的太匆忙,二来他有过耳不忘之能,所以他只需认真听讲即可。

      “大魏创立已二十余载,可我朝税制还沿袭前朝惯例,不管是因时而异,或是国情而度,都有些不合时宜了,所以老夫才专研税制,根据大魏国情而定此改税策上书圣上。”宋大人说道。

      宋大人洋洋洒洒说了很多,各方各面,能想到都的已制定一系列的方案。
      改税策主要目的还是想为国家增加收入,改革策主要方向是农田税和人头税,这两方面税收在百姓方面做了很多的改善,这部分内容确实是有利于百姓,在场的学子们都面露赞叹。

      可接下来当宋大人说到士族的税收问题时,在场的学子都齐齐的惊呼,因为当听宋大人讲到士族不再免税,学子脸上都露出了惊恐,在座的学子基本上都是士族阶级的人,就连赵有恒这个马上露宿街头的人也是士族,毕竟涉及自身利益,不管是谁都很难做到淡定。

      见到学子们露出的神情,让早有心理准备的宋大人也感到失落,于是道:“大家无需如此惊恐,之前老夫已是说过了,此次讲授乃老夫上书的改税策,并非朝廷施政之策。”
      宋大人说教间,语气生硬起来,不似之前的从容淡定。

      讲完改革策,宋大人匆匆的走了,学子们都以为刚刚的事,使得宋大人不快,沮丧的没有多做寒暄就散了。

      关于税制改革,赵有恒作为现代人,自是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宋大人的策论,只是隔着靴子瘙痒而已,根本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土地就应该归国有,现代就是如此,虽说现代农民还是种地,但是那地却不是个人的了,而是国家的。
      不过宋大人的改税策,即使力度如此弱,想要推广起来也难于上青天,策中提及士族税收,虽说只需交一点点,可作为士族肯定不愿意的。
      本来是不用交,现在为什么要交,触及利益问题本就很容易生乱,更何况对象是互相抱团的士族了。

      “有恒,你对宋大人的改税策,可有所得?”薛艇看着陷入沉思的赵有恒。

      “薛伯父如何看?”赵有恒反问道。

      赵有恒不太熟悉薛艇,对于不熟悉的人,他向来都是留三分余地。

      薛艇也不和赵有恒这小辈计较,既然是好友之侄,他当然也是对待子侄般对待赵有恒的,便无顾忌对赵有恒说道:“宋大人的改税制,确实是可以解决朝廷缺钱的困局,但是想要实行,必是极难,而此次讲述目的,怕也不是为我等学子解惑变革,宋大人的目的怕是想探探士林的反应。”

      赵有恒见薛艇已如此说,又和他自己的想法一致,赵有恒自是不再隐瞒,对薛艇说道:“有恒也觉得宋大人有探士林之意。”

      “不过依有恒看来,改税制表面上的目的是充盈国库,可士族上交的那些许税钱,哪里够?”

      “此番宋大人的目的应该只是想开这个先例,方便为日后规范士族赋税做些铺垫,可这道理连有恒都明白,士族不可能不明白,所以有恒敢断言,士族是不会允许宋大人开此先例。”

      “不开先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有恒觉得也是难,所以此番宋大人怕是无功而返,还可能难以全身而退。”

      赵有恒的言论说完,立时薛艇对赵有恒刮目相看,两人是一起听讲,虽然他之前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却没有赵有恒这样思路清晰,通透深澈,连忙说道:“有恒不愧是沛垣之后,不只学业极佳,见解亦是不凡,那你可有良策?”

      作为现代人的灵魂,赵有恒对赋税改革,当然是有一些解决的办法,不过他不是鲁莽之人,当然不会说出口,要是他说的话被人知道了,估计他这辈子就不要想金榜题名出仕做官。

      在赵有恒看来宋大人的改革税制,说白了最终还是想让士族像百姓一样交钱,所以不管是再好的政策,总是触及到了士族的利益,士族本来之前是不用交税的,现在凭什么要交呢?
      所以不管谁来办这件事,肯定下场都不会好的。看着薛艇期待的神情,赵有恒脸上的笑不变,回道:“薛伯父高看有恒了,连宋大人都未有良策,凭有恒年轻才浅,怎会有!”

      “哎,有恒,不必过于自谦,你才十二,就有此等见地,想来明年应试,延续令尊的小三元,对有恒来说,想来不难。”
      这话也不全是夸奖,像赵有恒这样的天才神童,要是没有出大错,将来出仕做官,还是十拿九稳的,便笑笑的说道:“不怪你叔父如此厚爱于你,连他自家孩子都落于你后!”

      赵有恒听到薛艇说起赵族长对自己的种种照拂,赵有恒不觉心中一暖。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侄子对着自己的叔父都感到暖心,像宋辉宋县令对自己叔父宋大人的一意孤行,就感到阵阵的心冷,质问道:“叔父,您可想过宋家全族的性命,可想过您刚满月的侄孙,他还未知事就将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了吗?”

      宋清乃堂堂吏部侍郎,怎么不明白改革税制的凶险,但是深处朝堂,面对天子,怎有他宋清说不的权利,不过,看着自己的侄儿如此心灰意冷,宋大人强行收敛悲意,想安慰安慰宋县令。

      “连寿,你要明白,不是叔父不顾宋家全族生死,而是圣上选择了叔父,如今只有改革税制成功,日后圣上念在叔父为朝廷立功的份上保全宋家,这才是宋家全族的一线生机。”宋大人说道。

      听完宋大人的话,宋县令却没有得到安慰,反而是一阵凄苦,说道:“叔父也莫要再自欺欺人了,不说改制难以成事,就算成事,宋家也会是圣上平息士族的棋子。”

      宋大人官拜吏部侍郎,怎会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赵族长根本没有离开县学大门,看到学子们三三两两的都走了,却始终都不见好友与侄子出来,在门口走来走去的转悠等候。

      过了好一会,才看到赵有恒和薛艇结伴出县学大门,两人还未招呼,赵族长出声问道:“可是得宋大人指点?”

      也不怪赵族长有此想法,毕竟留堂的要么是学业好的,要么是学业不好的,赵有恒薛艇两人和宋大人都未曾相识,不可能因为学业不好被责怪,所以肯定是有幸得宋大人指点文章了。

      赵有恒两人看赵族长激动的神情,两人都苦笑的对望着对方,最后还是薛艇出面解释道:“扶若,不必多想了,我等学子都未曾得宋大人指点一字半语。”

      “那为何会耽搁了这许久?”赵族长忙问。

      赵族长听闻也是失望,不过随即暗想:“拜师估计是不行了,要是赵有恒能和宋大人搭上话也是极好的,那可是吏部侍郎,多大的官啊,搭上话了,日后出仕也是条门路,即使现在不能拜师,有功名以后也有可能拜师的。”

      看着赵族长还心存希望,薛艇就向其解释为何耽搁了许久。

      “听完宋大人的讲授,有恒与我在县学中谈论了各自的所得,耽搁了一会,扶若,先前不是说请客吗,现下就请吧,带上有恒。”薛艇说道。

      薛艇其实是想和赵有恒在谈论下改革策中的细节,刚刚在庭院中,实在不是交谈的场所。

      “有恒还需回学堂上课,明年就是应试年了,怎可浪费光阴,之前有恒生病就耽搁许多学业了。”赵族长对薛艇摇了摇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税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