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过去和现在 ...


  •   “服务员!这里再来两瓶啤酒。”
      说这话的年轻女子一头金色的烫发,五官鲜明立体,身穿大红色的长裙,更是衬得肤白貌美。
      “好了,你少喝点,人还没来全呢,你先把自己喝倒了。”劝她的是一位短发的姑娘,身材有些瘦削,脸倒是有些婴儿肥,只是脸色微红,看起来倒像是先醉了。

      “喂,你行不行啊,我这才喝了几瓶啊,你就来劝我,能不这么扫兴吗,陈燕可还没来呢,等她来了,看我们俩怎么灌你!”
      听完这话,短发女生马上知趣地松开手。
      “好的,好的,我们不醉不归好不?您尽管喝。”说完,她又大声道,“服务员,这里再来一打啤酒。”

      南城一中对面的北方肥羊火锅。
      高三二班毕业十年的第一次聚会。二班是文科班,一向被人称作阴盛阳衰,从在座的男女比例也可看出端倪。不知道是男生不跟女生一般见识,还是女生较为强势。一进饭店就听到女生们的咋咋呼呼。
      “你就别逞能了,就你那酒量,我可不是不知道。”对面的男士可能实在看不下去了,出声笑道。

      “王凯你少来,我告诉你,今天不管开没开车,谁也别想给我少喝。”
      短发女生气势顿时上来了,跟他挑衅起来。

      王凯摸摸锃亮的光头,从兜里掏出车钥匙扔在桌上,“今天我舍命陪君子,那个谁,小张,拎几提啤酒过来,你想喝多少说吧,要不来点白的,再来瓶五粮液?谁喝趴下了可别哭。丢咱二班的人!”
      “少跟我这嘚瑟啊,这不是你们家的饭店吗,喝多了我们就在这睡了。老娘可不怕。”
      穿红裙的女生毫不客气,马上和短发女生站在一个阵营。

      “我大人有大量,不跟你们一般见识。可别让我们这的服务员小美女们看笑话。”
      王凯倒是坐下了,嘴巴上是一点不饶人。几个服务员拿来啤酒,看老板被奚落,脸上都憋着笑。
      “什么意思啊,我们不是美女是吗。”红裙女生忽然站起来,才看出个子很高。比在座的几个男生都要高,还踩着高跟鞋,气势十足。

      “蒋文静姐姐,蒋文静姑姑,我喝酒,我闭嘴,行了吧。”
      王凯说完,立马仰头喝了一杯啤酒。
      旁边的男士实在看不下去,“行了,吴老板,赶紧过来跟哥几个喝两杯,你老是跟女生们吵吵啥,三剑客你也敢惹。”
      “哎,这话我可不爱听了,怎么就有点重男轻女的意思了呢。再说了,三剑客才到了俩。等我们陈大小姐到了,你们等着啊。”蒋文静可不是省油的灯,逮谁跟谁贫。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店门被推门,裹着一阵寒气和冷风。

      “对不起,各位同学,我来晚了。”
      “来吧,那就什么也别说了,自罚一杯。”
      王凯端了一杯啤酒毫不客气递过去。那人脱下大衣,放在椅背上,并未多说一句话,豪气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彼时天尚未黑透,一中旁边的小吃一条街还很热闹,将黑未黑的天空还有一丝昏黄。刺骨的北风呼啸而过,天空中刮得树叶哗哗作响。
      虽然冷,但行人不减,人们瑟缩着脖子,咬着烤串或者糖葫芦,享受着外面的热闹和心里的暖意融融。
      不时飘过的雪花偶落在地上,瞬时不见。
      穿红戴绿的小孩子们飞奔在地上,打闹着,或许他们更盼望的是大雪后的游戏,或许他们更享受的是在外面玩耍的肆意。
      不远处的商场里人声鼎沸,音乐声喜气洋洋,开辟着新年的伊始。
      相比这里的热闹,一中显得更安静了。

      因为是寒假,学校很是冷清,只有门卫房间透出一点光亮。
      “王老板,王老板,人也来的差不多了吧,上菜吧。不可能让咱们光吃凉的吧,我都快饿死了。”
      “来来来,上菜。”
      王凯一声令下,服务员陆续把菜推了上来。
      “早都备好了,你们想吃什么就自选吧,哥这就不缺吃的。黄林,你瞧你瘦的,多吃点肉。”就见短发女生摆摆手,“放心放心,今天我一定敞开了吃。”
      一屋人热热闹闹吃着火锅,喝着啤酒,不亦乐乎。

      01
      你还记得以前的同学吗?那个成绩超级好却很高傲的女生。
      那个跟你一起吃饭,一起去厕所,老师提问的时候偷偷告诉你答案的好朋友。
      那个调皮捣蛋总是被班主任敲打的倒数第一名。
      还有那个坐在你旁边,对你百般挑剔的同桌……

      他们会不会偶尔出现在你的回忆里,会不会偶然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会不会恰好就在你的身边?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未来很远,努力翘高脚也看不到前方。
      我们总以为天大地大,未来一定海阔天空。
      我们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全是精彩,充满未知的惊喜,所以每天都盼望着可以离开现在的人和事。
      却在某一天忽然发现,我们怎么就长大了。
      一转身,就再也触碰不到过去的那些。

      再回头,也看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
      我们才知道,回不去了,过去的人和事都只能在记忆里了。
      那些曾感觉重要的老师和同学都成为了生命中的过客,匆匆划过时间的长河,走向了各自的轨迹。

      小时候我们总是想赶紧长大,上小学的时候想快点上初中,上了初中又盼望着上高中,上了高中盼着念大学。
      念了大学又想着赶紧毕业,期待着走上社会……
      真的走上社会了,才发现上学还是挺好的。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总觉得现在的状况是最坏了,我们总是幻想着下一个会更好。
      但是当未来真的到来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曾经烦恼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罢了。
      不再的只是当初熟悉的人。

      我是一个特别普通的人,这种普通,在别人眼里当然是正常,但在我眼里就是自卑。
      这种自卑其实是潜藏在心底的,一开始并没有显现出来,只是到了后来,在某一个契机之下,它才开始借机上位。

      因为从小生长在普通的家庭,没有见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所以有的时候回想起来,我都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是乏善可陈。
      有的时候甚至也会想最遗憾的事情,仿佛就是自己不曾放肆,永远中规中矩。
      人都说青春期该肆意该冒险叛逆,可我几乎没有,不管内心多么翻腾,多想驰骋江湖快意人生,外显的人格始终平淡无奇。

      02

      我上的那所城关中学,是一所很新的寄宿学校。
      在城区的边缘,几乎是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学校。
      较之已名声在外的实验中学,城关中学的升学率有点令人堪忧。
      但对我来说,这个并不重要。因为那个时候起,我心里暗暗想终于可以脱离父母的魔爪,翻身做主人了。
      当我第一次站在城关中学的教学楼面前,我有种“这是新的一页”的感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那年夏天,杨树挺拔,枝叶繁茂,知了没完没了的欢叫,池塘里的荷花开得分外好。
      没有作业的压力,也没有升学的压力,那个暑假当然过得很惬意,我几乎是一放假就跑到了姥姥家当一个疯丫头。

      开学的那天,混乱而热闹,我跑到张贴着分班名单的墙壁上去找我的名字,找了好久终于在最后一张纸上找到。
      我们这一级一共是十个班,我就在十班……
      在哪个班其实倒也无所谓,但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要自我介绍,我特别不喜欢自我介绍,所以当在初中的第一节课上听到班主任说每个人都要自我介绍时,我觉得很泄气。
      对了,我叫黄林。
      黄鹂的黄,林林总总的林。

      城关中学虽说是新学校,但条件并不好,招生还特多。也可能是因为这一代人太多,多到什么程度呢,十个班,每个班都有八九十个人。
      分宿舍的时候才发现十班的坏处。原本正常学生宿舍都是单人床上下铺,结果轮到九班十班的时候,正常的学生宿舍分完了,只剩下一间大通铺宿舍,一个宿舍满满当当住了五六十个人。
      都是第一次住校,条件还这样,大家自然抱怨连天,只是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后面还有更惨的事情在等着。

      宿舍不大,大家的行李一片混乱都堆在一起,我简单收拾了自己的东西,跟同班的杨婷坐在窗边聊天。
      我和杨婷以前就是一个学校的,也算是熟人了,在这个陌生似乎又很新鲜的地方,我和杨婷有一搭没一搭闲聊,埋怨宿舍的条件,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也满怀着年少无知的憧憬。
      宿舍前后两排房子都是新生宿舍。

      我们的宿舍都是平房,坐在床上就能透过窗户看到外面忙碌的家长和学生。窗户外面正对着一个水龙头,水龙头大概没拧紧,滴滴答答落在水池里,又流入了墙角的阴沟。
      我们宿舍跟教学楼不在一个院子,两边隔着一条大马路。
      宿舍这边人来人往闹哄哄,后来不知道谁说了班主任要所有人都去教室开会,也是去了教室才知道,我们班是人最多的,接近100人。

      教室里乱哄哄的,课桌排得超级满,人挨着人,同学们聊得热火朝天,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新奇和陌生。
      所有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

      03
      班主任女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整个教室因为她的到来逐渐安静下来,她大概二十出头。
      尽管那个时候二十多岁于我们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但这刚好也是成熟的理由,所以,她英姿飒爽地站在讲台上无异于一道风景线。
      “我叫吕夏,是你们的班主任。”

      女侠?听到我们窃窃私语的讨论,女侠老师微微笑了笑,用粉笔利落地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
      “双口吕,夏天的夏。”女侠老师大概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很短的头发,戴着金丝边眼镜,眼神严厉,语速流畅,身姿笔直挺立。
      我至今还记得那天她穿了一件花色上衣,别在腰带里,裤子是紧身的白色,真是利索又耐看。
      当时她说了些什么,我基本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我一直不喜欢最后,但没办法就是分到了最后一个班,十班,希望我们班可以像我们的名字一样,做到十全十美。”
      然后便是每个人的自我介绍。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讲话。

      小学的时候六一表演节目都没有那么紧张。面对如此多的同学,我的腿都是颤的,压根不听使唤,根本看不清台下都有谁,说了些什么也基本都是临时瞎编的,之前打的腹稿忘得一干二净。
      后来跟杨婷交流,发现她也是这样,我才稍稍平衡了下。
      我对自我介绍这种事情并不擅长,当然,现在也不擅长。
      我说我叫黄林,不是黄鹂,是林。当我想到爱好的时候我提到了“画画”,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告诉大家,“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用我的画笔描绘我心目中的大自然。”
      坚定而稳妥,以至于后来的美术课,那个有点龅牙的美术老师狠狠地打击了我的画家梦之后,我曾经无比的落寞和遗憾。
      毕竟人多,自我介绍也占用了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班里的大部分学生也都慢慢跟周围同学打成一片。

      比如我知道了成绩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宋雨原来是个清秀的小女生,总分300,人家考了292。
      第二名就是坐在宋雨隔壁的男生孙天亮,白白净净的,眼睫毛特别长。
      说来也是奇怪,怎么这个班成绩好的人长得还都很好看,这可真是叫人气馁的事情。
      比如我还知道班里有两个熟人,一个是杨婷,一个是杜姗姗,我们原来小学的时候就都认识。
      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当然是宋雨。

      宋雨长得很好看,是那种有点古典美的小家碧玉,甚至还有点电视明星的气质,可能因为不大说话,看上去就很高冷。
      宋雨的自我介绍很有气场,她语调平稳有力,吐字清晰,“我的爱好十分广泛……巴拉巴拉”。
      她说完之后,开始有不下于十人的爱好都是“广泛”,“广泛”如此受到热爱,显然也是名人影响效应。

      教室里叽叽喳喳,大家都在互相认识说话,我跟杨婷还有杜姗姗坐在一起讨论热播的电视剧。
      大体了解了这些班里的领军人物,我开始跟杨婷还有杜姗姗谈天说地,话题当然就是那时还在热播的还珠格格。
      杨婷最喜欢紫薇,觉得人家端庄大方,懂诗词歌赋还懂人生哲学。杜姗姗喜欢小燕子,喜欢人家的古灵精怪。虽说大家喜欢的对象不一样,可是讨厌的对象都是一致的,就是恨死人的容嬷嬷和皇后,据说该演员在去菜市场的时候还被人打过,看来大家都很入戏嘛,不过这个容嬷嬷真的是太坏了,大家都恨得牙根痒痒。

      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还珠格格实在是一部热闹之极的电视剧,引发了收视狂潮自是不必说。
      上课的时候,班里还都传阅相关的娱乐报纸。那也是我们第一次对娱乐明星有了认识,对着报纸上小燕子和永琪的资料仔细看,生怕落下什么别人都知道的细节。

      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周五下午上完课就算休息,周日下午要返校。
      所以平时根本没有看电视的时间,只有周末回家的时候才能补上。
      教室里虽说有电视机,可根本是摆设,除了放一下学校自制的节目,还有语文老师要求的《电视诗歌散文》,其余时候根本不准打开。
      随着寄宿生活的展开,电视也只能成为假期的消遣了,好像就是从那个时刻开始的吧,学习成为了一切的主题。

      我和杨婷、杜姗姗小学在一个学校,只不过不同班,因为杨婷和杜姗姗都是成绩很好,属于经常被老师挂在嘴边的学生,我很早就听说过她们。
      我这个人别的优点不敢说,唯独认人能力比较强。只要是见过一次的人,我差不多第二次见的时候就能认出来,还能记住名字,虽然这个技能到目前为止也并未带来任何效益,但姑且就算作技能吧。

      这以后,杨婷跟我就成了去厕所的同伴,一起去厕所的情谊绝对是年少岁月里难以忘怀的情谊。也正是一同去厕所的这种深厚革命情谊让我们的友谊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我们的教学楼跟厕所隔着一个操场的距离,一个来回差不多就能占据课间十分钟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这十分钟已经足够让我们交流各种话题,包括对对方的衣着评论,还有哪个老师的讲课好,以及对期中期末考试的展望等等。

      04
      杨婷很漂亮,跟宋雨不一样。
      她的漂亮是众所周知的。
      记忆里她总是扎着马尾,清爽的姿态,走路有些快,还总是在思考的模样。虽然彼时对穿着时尚一窍不通,仍旧觉得她穿衣服自成风格。即便我努力想要跟她看齐,还是没有那种味道。
      我因为上学早,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她也不过十二三岁。不过都是十来岁的年纪,却好像装满了大人的想法,觉得自己十分成熟。

      我们常常彼此恭维,都觉得对方成绩会比自己好。实际上入学成绩杨婷是比我好一点的,在我看来,那一点好是很大的差距,在杨婷看来,可能就微不足道。

      是真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纪,每天早上都早早去教室早读,读语文或者英语。因为英语的特殊性,大部分同学早上都是读英语的,后来这一问题惹怒了语文老师,学校的早自习就硬性规定了一三五英语,二四六语文的形式。

      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在语文老师不监督的时候偷偷读英语,有什么办法呢,语文课文就算背不下来,也是能编个差不离,英语嘛,倘若单词都不认识……
      我们的英语课,当然就是那个很出名的李雷和韩梅梅,他们陪伴了初中的三年时光,从不间断,从say hello一直say到毕业。

      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初中生活简直太新奇了,跟小学有着太多的不同。
      当你处于快乐而新奇的环境中时,时间总是过得超乎寻常得快。
      所以我几乎还未适应这个有了自习的初中时,期中考试就很快到来了。期中考试是入学后第一次大型考试,难免忐忑而紧张。
      我跟杨婷打赌,她肯定比我考得好,杨婷坚持我肯定比她好。

      也是那个时候起,我才意识到人有虚荣心这个东西。
      当然,这得益于有一个在外地上学的哥哥,这个靠谱的哥哥总是会给我带一些他们没有的参考书和高级文具,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个送你了。”
      看杨婷对我的新自动笔爱不释手,我便慷慨道。
      我一直对这种自动铅笔有一种近乎魔怔的喜欢,后来为此还付出了代价。

      杨婷说:“这样不好吧。你哥给你买的。”
      “不要是吧?”我作势要拿回去。
      杨婷连忙握住不松手,“哈哈哈,拿着吧,我有好几只呢。”我从桌洞里又掏出一支,显摆得理所当然。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看杨婷念书比我用功得多,后来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杨婷居然比我少了二十多分。

      我们十班也居然不负女侠的期望,在十个班里排名第一。
      好笑的是,前十名里几乎清一色女生,只有两个男生。

      因为成绩的关系,我跟杜姗姗还有宋雨渐渐成了好朋友。
      说来也奇怪,好像跟成绩好的人做朋友自己就显得自己很厉害一样。
      何况宋雨是谁啊,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能跟她成为朋友,我真有种小心翼翼的开心。

      宋雨的日常就是看书学习,学习看书。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又不容打扰的样子。她越是如此,我就越是想要模仿她,觉得她说话的语气和某些特殊的感叹词都带着骄傲的意味。
      那个时代,任何事情都是以成绩论的。好像成绩好就莫名带了某种光环,就连三好学生的评比也都是参考成绩来的。

      05
      那个冬天,也是澳门回归的大日子,虽然当时我连澳门在哪里都不甚清楚。我只知道,每个人都会唱的那首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每个人都会唱,可我们谁也不会真的去追究这首歌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没有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国际形势,只是尽力做好一个初中生的本分。

      为了跟上这一大好形势,作为祖国花朵的园林,学校当仁不让,要求每个班都要组织一些跟澳门回归,热爱祖国有关的主题班会。
      所以班主任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来发表澳门回归的主题演讲,还要全班评优,我就被组长硬是推到了最前方,这种事情一向都让成绩好的上。
      宋雨当然不例外,她也代表小组发言,跟我们蹩脚的普通话相比,宋雨的普通话说得很好,文笔也很好。

      总之她真的是一个各方面都优秀到让人泄气的人。我听完她的演讲,一点信心都没有了。我羡慕她的语调清亮,羡慕她对成语的信手拈来,羡慕她大气的态度和气势。

      那时候的心思其实有些微妙,因为她高傲的态度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可尽管如此,还是带着金光啊,毕竟她是学霸啊。我又嫉妒又羡慕,甚至忍不住模仿她的口音和说话方式。
      或许喜欢崇拜别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再一次大规模的崇拜好像是超女快男的时候了。
      最后评比当然是宋雨第一。
      评优结果就基本还是按照成绩的排名来的。要说公平吧,好像也确实很公平。说不公平呢,其实也不算公平。
      其实澳门回归跟我们有多大的关系呢?我们关心的不过是下一堂课是哪个老师,期末考试会考些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