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西汉穿 ...

  •   平阳公主和第二任丈夫汝阴侯夏侯颇成亲后的第二年诞下一女,这是平阳公主第二个孩子。宫中的太后得知这个消息后,封其为翁主,还赐名“宝”。这位帝国最具有权势的女人在她的女儿身上体现了自己作为母亲的一面。

      此时的大汉王朝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将深刻的改变这个帝国的外来生命已经成功入侵了。

      生下来不过一个月,阿宝翁主就喜欢各种“叫”,是“叫”不是“哭”,她会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叫出不同的声音。除此之外,阿宝翁主还会不停的动自己的四肢,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碰碰脚。

      这些公元前一百多年前的人,并不知道从两千多年后穿越过来的生命体正在非常有求知欲的探索新生儿的身体,在没有发现年幼的翁主没有任何不适后,她们便没有放在心上。

      一个月的时候,阿宝翁主一边根据日常摄取到的语句来分析这种语言的语法,一边开始能够模模糊糊的将她所听到的元音完全发出来。此外,通过肢体动作,阿宝翁主成功的让她的乳母养成了喂奶前先洗手和胸/部的好习惯。

      两个月的时候,阿宝翁主一边继续分析语法,一边开始尝试着将各种辅音发出来。出生两个月的阿宝翁主凭借着喊出的“a mu (阿母)”两个音节,成功获得现任老板赏赐的玉佩一枚。

      三个月的时候,继续再接再厉的阿宝翁主在将元音和辅音组成词语,然后再用语法链接起来后,阿宝翁主成功的进化成有“话语权”的爬行动物一枚。

      从能够说话开始,阿宝翁主就开始了她的“调/教之旅”,她开始逼迫这些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对周遭一切习以为常的人开始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解释这个世界。

      “晚上的时候太阳在哪儿?”

      “大地下面是什么?”

      “如果女娲娘娘造了人,那么女娲娘娘又是谁造的?”

      当仆妇、佣人用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回答了阿宝翁主后,阿宝翁主便会在他们的回答上提出新的问题,直到这些虽然并不懂得逻辑学,但至少还有着人类基本判断能力的人不得不开始对这些神话传说开始进行反思并且开始承认他们确实一无所知。

      在问倒了平阳公主并且KO掉她以及汝阴侯夏侯颇豢养的门客后,阿宝公主被当做稀罕物带到了皇帝陛下的面前。

      当这位“前哲学爱好者”现“公主殿下”在全方面打击了这个时期大汉最精华的一波思想家后,能够辩赢阿宝翁主已经成为了大汉学术界最为光荣的一件事情,全国各地无数自诩英才的文士跑到长安请求被阿宝翁主调教,对于这些上赶着找抽的货,阿宝翁主只让人石刻了“逻辑法则”立在门口,并且表示,对于任何对自己理论只是张嘴凭感觉说的,请卷起包袱自己回老家;论证不清的,请弄明白怎么论证再来;对于喜欢玩诡辩的,阿宝翁主会让他们直接上耻辱榜,并且在旁边清清楚楚的标注上其诡辩技巧。

      在调教了这么多这个年代的学术家后,对于这个年代的统治阶层最为关心的统治权的合法性的问题,阿宝翁主表示,相对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来说,这种涉及到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问题已经再简单不过了。

      在充分考虑过自己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对自己的概念框架进行过一遍梳理和批判后,阿宝翁主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概念作为自己政治哲学的基础引了出来。

      也就是说,生存是人的第一欲望,而在这个世界上,由于资源是稀缺的,要是没有政府和法律强迫人类遵守哪些规矩,人类就会自相残杀,变成一场“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害怕收到伤害和杀戮,所以我们便承诺不去伤害和杀戮他人,而作为交换他人也承诺不去伤害和杀戮我们。而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需要有人去执行这样的一种公正去惩罚违反约定的人或团体,这个人便是皇帝。

      在论证这个理论的过程中,阿宝翁主使用过去朝代变更以及战国时的混战作为例子,说明若无“至高君主”的存在,社会只会是“污秽、野蛮而短暂的”;而“至高君主”的合法性则在于其维护了社会的秩序,任何试图“妄图”通过破坏社会秩序而获得“至高君主”头衔的行文是不符合道德(是不正确的)。

      阿宝翁主的理论给汉政权继承秦政权披上了合理的外衣,并从道德上否定了任何妄图破坏这种秩序的人和行为,进而否定了这个年代认为刘氏得天下不过是因为“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的好运,而产生“彼可取而代之”的理论。

      阿宝翁主“至高君主”的理论,显然比董仲舒的五行说更讨皇帝陛下的喜欢,尤其是当阿宝翁主不怀好意的将“天命”以及“五行相生”的概念引出“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时,皇帝陛下的偏向简直不要更简单。

      时间是无限的,但是五行是在不停循环的,也就是说任何家族都有被轮到的那一天,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虽然阿宝翁主的理论也没有说一个家族可以无限久的当“至高君主”,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既只要君主自己不破坏社会秩序,那么这个家族便会一直存续下去。

      相对于依托于不可靠的天命,皇帝陛下显然觉得自己的后代成为能够维持秩序的“至高君主”更为可靠一些。

      因此,阿宝翁主的“至高君主”理论成功KO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成为大汉帝国的核心价值观,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然而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阿宝翁主成功的给自己的“至高君主”理论开了几个诸如平等、自由、民权的后门。

      阿宝翁主希望看到这些理论发芽,不然的话,她只能自己上了。考虑到汉武帝刘彻的年龄,貌似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为了将理论传播出去,纸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阿宝翁主当然没有学过造纸,但是她至少知道纸是植物纤维制造的。

      如果说穿越者有什么优势,那一定是工业社会的教育所传授给他们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当他们身处黑暗时告诉他们光明在何方。

      科学以及各种发明都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无数的人通过对“永动机”的试错才使得热力学定律的诞生,爱迪生尝试了无数的材料才发现钨丝。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现代社会的生活已经给予了穿越者以百分之一的灵感,至于愿不愿意花费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就成了能否成为天才的关键。

      而阿宝翁主显然愿意去花费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她科学的思维方式,又使得她不会做无用功。

      纸张需要植物纤维,那便打烂木头以及其它植物来尝试。人力太小打不烂?那便用水力,不知道怎么用水力,水轮总见过吧。

      曾经的提示就到这里,接下来就开始尝试怎样将水力传到给锤子吧。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总是必不可少的。

      在研究这个年代数学的巅峰著作《周髀算经》后,阿宝翁主表示,这简直是坑爹有木有。

      先不说它的内容是纯粹文字描述性的,最重要的是它的内容也只告诉了过程,但却没有解释。

      举个简单例子,《周髀算经》中最重要的成果是“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

      翻译成大家都懂的句子就是,“勾方加股方等于玄方”。

      OK,这没有问题,但是证明呢,证明呢!

      没有证明,数学就只能依靠经验存在,而不是个能够发展的学科体系。

      为了改变中国数学长久不得发展的局面,非数学专业出生的阿宝翁主只能十分苦逼的成为了欧几里德在东方的继承者,开始将“公理”“定理”“证明”“假说”“猜想”的概念引入到数学中。

      当然,作为后来人的阿宝翁主还直接引入了阿拉伯数字,0和“=”的概念,还有其它各种算数符号,并且明确了十进制。

      就像是后世的数学家所说,“阿拉伯数字让数学民主化了,他使得原本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书吏阶层才能做的算术普通人也能够算明白了,而十进制则使得所有的算术再也不需要特殊工具了,只要动脑子再加上一支笔就够了。”

      加法、减法、乘法、加法、四则运算,分数,然后通过证明勾股定理引出无理数概念。

      掉在数学大坑里的阿宝翁主,一边继续着自己的“证明”大业,一边发明出了纸张、搞出了焦炭、炼出了钢铁、弄出了铅字印刷。

      当然,不止如此,面对骑着高头大马向她挑衅的小伙伴,阿宝翁主十分快速的弄出了马镫这种神器

      “骑马困难,无非是因为在马上无法保持平衡,只能靠双腿夹着马肚子。既然如此,只要在马上造出一个着力点不就可以了。真是奇怪,你们既然会在一边做个马镫,为什么不在两边都做上马镫呢?”

      “。。。好主意,为什么以前都没人想到。”

      “那是因为你们不愿意动脑子。”

      “不过话说回来,着力点是什么。”

      “所谓的着力点,”阿宝翁主突然沉思起来,然后她高声叫着,“啊,我想到了,应该有一个力学定律!我需要去证明它!”

      “你先放放什么力学,你帮我解决另外一个难题。”

      “什么难题?”

      “马蹄的磨损,你知道,这增加了骑兵的成本。。。。。”

      “磨损?那就给马蹄的外面带个套子,你不穿鞋子照样磨脚。不过既然马蹄在磨损的过程中,马不会感到疼痛,那么你完全可以在马蹄上钉一个铁掌上去嘛。”

      “钉铁掌?怎么钉?”

      “你多让人试试嘛,反正你舅舅不是从匈奴那儿带了一堆战利品回来嘛。”阿宝翁主十分不耐烦的说,“不说了,我还要去发现力学定律呢。”

      说完,阿宝翁主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科学的进步只靠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在证明力学定律的过程中,阿宝翁主顺便还搞起了学校。

      为了普及教育,阿宝翁主又开始给自己的政治理论中填充内容,另外非常干脆的给自己的舅舅皇帝陛下祭出了“公务员考试”这个大杀器。

      要想当官,你就得接受皇帝陛下的政治理念,另外还必须得通过数学考试。

      阿宝翁主就不相信,这样全民撒网,就捞不出两条有数学天赋的鱼出来。

      没有空闲的阿宝翁主之后又改良了农具,弄出水泥,烧出了玻璃。

      因为感冒,在被医生灌下莫名其妙的汤药后,阿宝翁主又和疾病杠上了。

      在通过对比实验,阿宝翁主证明了“有一种微小的疾病种子”能够通过水、食物等东西传播,而只有高温能够消灭它。

      “所以你喝水前一定得烧开啊,知道吗?”

      “知道了,知道了。”

      “拜托稍微认真一点吧,我可还不想像我阿母一样早早就丧夫呢。”

      “已经迫不及待的相当我的妻子了吗?虽然我也很想现在就成亲,不过阿宝还是太小了,还是再过几年吧。”意气风发的少年满脸笑意的说。

      “不要扯开话题啊,”阿宝翁主不满的推开对方蹭过来的脸,“我已经做过多少实验来证明问题的严重性了,你要是再这样不上心,我只能请求舅舅解除,啊!”

      虽然自认智商完胜对方,但是在武力值上,阿宝翁主显然还需多加努力。

      阿宝翁主十三岁的时候,她的阿母平阳公主嫁给了竹马的舅舅大将军卫青,一定程度上她和竹马提前成为了一家人。不过考虑到之前她的舅舅皇帝陛下一直将竹马当做半个儿子来养,她和竹马早就算是一家人了。

      嗯,没错,阿宝翁主的竹马以及未婚夫就是未来大大有名的霍去病。

      不过阿宝翁主可没时间想未来的霍去病有多么大的名声,她更愿意将精力花费在改善伙食上面。

      毕竟在没有海外进口粮食的情况下,只有人均产量上去了,才能有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去搞工业,科技才能更快发展。

      阿宝翁主可不喜欢去适应落后的社会,她宁愿花费精力把那个社会拉扯到自己习惯的文明程度。

      阿宝翁主花了小十年来改善粮食品种,又用这些年的实验数据搞出个遗传学雏形。不能像达尔文那样全世界搜集标本,学孟德尔养个豌豆总没有问题。

      依靠着新型农具,良种,规划完善的水利体系,人均粮食产量年年翻番,粮价也与日剧跌。

      世家大族们便开始受不了了,种粮食所得的钱甚至抵不上他们雇佣佃农的开销。而相反的,当朝的贵族和皇室却对这大跌的粮价感到开心,因为他们可以顺理成章的将大地主们出于经济压力不得不释放的佃农,以及破产农户转换为产业工人,让他们在钢厂、水泥厂、玻璃厂做工。

      经济利益受损的大地主们喊出了“谷贱伤农”的口号,甚至开始试图攻击皇帝破坏了社会秩序。

      这种情况下,“伪经济学家”阿宝翁主飞快的祭出“看不见的手”一巴掌糊在了反对派的脸上。

      阿宝翁主在文中论证说,市场经济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价格根据供需变化,而价格又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虽然阿宝翁主理论的来源是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但是由于其一方面并不赞同完全的自由主义,另一方自由主义也和她“至高君主”的理论有矛盾的地方,阿宝翁主在后续的文章中又加入了基本保障,明确了最低工资、工作时长、禁止童工等事宜。

      这样多少能让自己的良心安稳些吧。阿宝翁主心想。

      凭借着优良的装备,汉军将匈奴收拾的匈奴哭爹喊娘。

      在俘虏了匈奴王一大家子后,龙颜大悦的皇帝陛下不仅将霍去病封为骠骑将军,还赏赐其豪宅用于结婚。

      虽然有点小遗憾历史上没有了“匈奴不灭,何以为家”这句话,但是阿宝翁主还是很高兴自己可以独立出来,不用天天和老妈呆在一个屋檐下了。

      感谢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中国的商品有了更大的市场。汉军俘虏来的奴隶很快的被功勋贵族瓜分一空,他们被成批成批的扔进了深不见物质的煤矿、铁矿以及各种工厂中。

      虽然陛下规定了基本保障,但那只是针对大汉子民的,但这些匈奴既然并非陛下之民,那便也自然不在民主保护的范畴内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西汉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