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四个成就 ...

  •   1998年的长野,现在是冬奥会开幕式。

      李懋跟着中国运动员走在此次冬奥会的主体育馆中,他们前面飘扬的是五星红旗。旗手是来自速滑队的王洋,本来李懋也是此次冬奥会旗手的备选,但在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还是决定了王洋。不过李懋会做为闭幕式的旗手,这一点基本已经内定了。

      此次出征冬奥会,体育总局对李懋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她能够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这并不是妄想,毕竟李懋这一个赛季以来的成绩太好了,练出了3周勾手跳接3周后外点冰跳的李懋从赛季初就显示出超强的冠军相,花样滑冰大奖赛美国站、德国站都拿了冠军,并且在大奖赛总决赛上更是以破纪录的高分再次战胜了米夏尔和利平斯基。

      所有的媒体,没有一个怀疑李懋拿不到奥运会金牌——只要她发挥稳定,毕竟李懋的技术难度和稳定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不少男选手。

      说起来李懋能够参加这个赛季的比赛还真的是运气好。上个赛季结束之后不久,国际滑联就出台了对花样滑冰各个年龄组参赛年龄的要求,少年组是从13岁开始,而成年组则是从16岁开始。而冬奥会作为成年组的比赛,参赛年龄同样要求是16岁。

      按照这个标准,李懋别说参加成年组比赛了,她连少年组比赛都参加不了。

      而美国队的利平斯基和她同样属于不能参加这个赛季成年组的大奖赛和冬奥会的范围。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1997年世锦赛冠军亚军不能参赛的局面,国际滑联特地开了个口子,就是在规定颁布之前已经参加过成年组比赛的选手不算在内。

      李懋和利平斯基这才躲过一劫。

      开幕式最高/潮的环节是点燃圣火。

      点燃圣火的是日本花样滑冰名将伊藤绿,她是第一个在比赛中完成三周阿克塞尔跳的选手,第一个获得花样滑冰世锦赛金牌的亚洲人,第一个获得花样滑冰冬奥会奖牌的亚洲人。

      “不过,我会成为第一个获得冬奥会金牌的亚洲人。”李懋心想

      ————————————————————————————————————————
      现在是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的比赛。

      冬奥会到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半段,中国有机会争夺奖牌的短道速滑项目在几天前已经结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中国还没有金牌入账,只收获了两枚银牌。

      由于后半段的赛程上中国已经没有优势项目了,因此花样滑冰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夺金点。而李懋在前天女单短节目的比赛中排名第一,更是提升了这种期待。

      比赛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李懋这一个赛季六场比赛的剪辑,并且通过对李懋技术优势的介绍,来说明李懋夺冠的可能性。

      在这个夜晚,说是全国人民都将希望放在李懋的身上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人也确实在这几天知道了李懋。

      尤其是李懋的身上还有那么多的噱头: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世界冠军,一个赛季以来所有比赛的金牌获得者。

      当然,这其中中国观众更关注的反倒是李懋的学习经历,什么天才儿童啦,全国高考冠军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的冠军啦。

      这完全戳中那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high点啊。

      于是,李懋一下子就成为了全国人民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了。

      国内的这种期待,李懋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在乎。

      对于她而言,她只是做她想做的事情获得她想要的,至于别人怎样看待她,对她抱有怎样的情感,她完全不在意。

      对于李懋这样的人,想让她的情绪受到外界影响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也是李懋的状态几乎从不波动的原因。

      在这个所有比赛中,李懋的跳跃从来没有跳空、摔倒或者周数不足这样的失误,她的所有跳跃都完成的十分干净,落冰也很完美。对于其他选手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即使像是米夏尔和利平斯基这样的顶尖选手,也偶尔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误。
      就像是一位评论员说的那样,“在看李懋的比赛时,你完全不会去想到她又完成了哪些高难度的动作,因为她做是能把那些很困难的动作做的十分轻松,让人自然的将它们看作是节目的一部分。因此,当你观赏的时候,你便总能用一种欣赏的心态去看她的节目,而不是专注于那些技术动作。”

      这个赛季李懋的短节目音乐来自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I dreamed a dream,自由滑的音乐则来自于《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

      和大多数选手通常使用的剪辑过的音乐不同,李懋更偏向于使用完整的乐曲。虽然出于节目时长的考虑,可能会有一定的剪切或,但是一定不能破坏完整性。

      李懋有着自己的审美,而她的性格虽然还称不上独断专行,但外人确实很难影响她。因此,给李懋做编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她太难伺候了。

      上个赛季李懋的编舞是塔拉索娃,这个赛季本来定的也是她。

      不过由于两个人的性格都属于比较强势的,最后也只能一拍两散。老太太不喜欢别人对她的工作指手画脚,李懋则无法忍受老太太的一些个人喜好。

      塔拉索娃的观念是,编舞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选手的理解来编排动作,然后选手则运用技术将其表现出来。

      而李懋则是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感受作为目标告诉编舞,然后编舞就在这个框架里发挥,如果编的让李懋满意,她就采纳,不满意就重来。

      这种理念的冲突,让李懋和塔拉索娃一拍两散。作为1997年世锦赛冠军,并且被视为1998年冬奥会的最大热门,想给李懋当编舞的人多了。

      不过李懋也没有找别人,而是直接把塔拉索娃团队里一个名叫莫尔索夫的编舞给带走了。

      事实上,上个赛季李懋的节目虽然挂着塔拉索娃出品的牌子,但实际工作全都是莫尔索夫做的。毕竟以当时李懋在花滑界的地位,即使花了钱也是轮不到塔拉索娃这样的大神来亲自给她编舞的,不过是作为任务分派给了团队中的新人做练手。

      而这回塔拉索娃也是因为真的看好李懋的才能和她未来的发展,才愿意亲自给李懋编节目,哪里能想到两人竟然会因为性格差异而分道扬镳呢。

      只能说人和人之间相处真的是靠缘分。

      ——————————————————————————————————————————

      自由滑中,李懋是在最后一组第一个登场。

      热身的时候,李懋刚一踏上冰场,场馆里就响起一片欢呼声,不过这倒不是因为李懋在日本有多大的知名度。

      花样滑冰在日本虽然不算小众,李懋也是上届世界冠军,但是在这种综合性体育赛事中,李懋的名声还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之所以会得到主场观众的欢呼,不过是因为李懋的打扮十足十的日本风。

      李懋的自由滑音乐是《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

      《蝴蝶夫人》是个日本背景的歌剧。歌剧的女主人公乔乔桑爱上了美国的海军军官平克尔顿,并且成为了他在日本的妻子。在平克尔顿回国后,乔乔桑一直独守空闺,盼望着丈夫的回来。三年后,平克尔顿回到日本,但却带着他在美国的妻子和孩子——对于这位军官而言,乔乔桑不过是他驻外时的无聊消遣罢了。获悉真相后,悲痛欲绝的乔乔桑选择了自尽。

      《晴朗的一天》是《蝴蝶夫人》中最有名的的一首咏叹调,是乔乔桑在丈夫离家后,想象丈夫归来的曲子。

      因为扮演的是乔乔桑,李懋身上穿的是一件底色为大红色的和服。除了衣服的长度和一些部位因为比赛需要而做了一些修改外,无论是布料还是印染,这件和服都完全的遵循了日本传统并且非常考究。

      李懋的妆容也同样追求江户时期的效果,而她的头发更是用发胶固定成了“丸髻”模样——这是日本江户到明治时期已婚妇人的传统发型,虽然比真正的要小巧,但也在一众溜光水滑的盘发中称得上是巨大了。

      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巨大”的发型使得运动员在做跳跃等动作时的阻力变大,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但是顶着这样的发型,李懋照样一个赛季零失误的冠军到底,只能说她是艺高人胆大。

      平心而论,这样的打扮也确实给李懋增添了很多不便。但是,对于李懋而言,服装和造型都是属于花样滑冰的一部分。

      李懋一直是将花样滑冰当做另一种舞蹈来对待的——冰面既是舞台,技术动作也不过是芭蕾中高难的舞蹈动作,既然如此,自然也就难免去追求舞台效果了。

      而李懋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无疑讨了日本观众的欢心,在缺乏日本选手争夺奖牌的竞赛中,李懋便获得了主场支持。

      李懋的开场很普通,没有什么高难度的跳跃,只是一些简单的滑行和舞蹈动作。

      这些动作是那样的轻柔又梦幻,虽然不能让人激动,但却给观众平和的感觉,仿佛同乔乔桑一样看到了一片碧海蓝天。

      当音乐进行到乔乔桑幻想军舰入港,平克尔顿出现时,节目到达了第一个小高潮,李懋用几个连续的单跳和连跳来表现乔乔桑的期盼和欢喜。

      而后,又是一长串步伐。

      与一些选手习惯性的将乔乔桑塑造成悲剧不同,李懋所理解的乔乔桑是一个天真并且不谙世事,活泼且充满幻想的少女。哀愁她也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因为爱——这种坚定的信仰所带来的对未来的憧憬和幻想。

      在这样晴朗而美好的一天中,乔乔桑应该是愉悦的幻想着平克尔顿的归来。只有这样性格的乔乔桑才会在平克尔顿回来后,不是第一时间跑出来和他见面倾诉别情,而是躲起来然后假装昏迷吓对方一跳。

      李懋记得自己很久以前看过日本的一个物语,大致内容是有两个武士是很好的朋友,因为各自为不同的主君效力难得见上一面,便提前约好了要在某年某月相聚。可是在快要到那一天的时候,其中一名武士因为一些原因被主君关了起来。眼看不能如期赴约,这位武士选择了自尽。故事的结局是,这位武士的魂魄飘到了相约的地方,见到了自己的好友。

      这个故事给李懋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因为在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故事,可是那本物语却全程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对于武士而言,效忠君主的信念让他不能为了朋友而逃跑,但是和朋友的约定也同样不能违背——并不是怕违背诺言,而是因为这位武士心中强烈的想要见到朋友的心意。因此,当最后这位武士既没有背叛主君并且也见到朋友后,他自然会感到心满意足——无论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否失去了生命。

      在大多数文化中,为了心中更高的信念而放弃生命常被视为崇高的,但即使如此,这种牺牲在西方也被视为一种悲剧,而即使是在有着“舍生取义”这样传统文化的中国,也最多是“人生自古谁无死”这样的豁达。

      活着是人类的本能,死亡总是尽量的避免,即使在中国文化中“舍生取义”也是最后的选择。而反观日本文化,或者更确切的说日本的武士文化,如樱花一般短暂的生命是武士的常态,因此他们反倒会更加积极的想要再这样短暂的生命中以绚丽的姿态绽放。

      而李懋所想表现的乔乔桑也正是这样,她所追求的是她心目中的爱情,勇敢的面对不可逾越的障碍,在面对最艰难的选择中——生存还是爱情——前者是现实的,而后者则是她内心所渴望的,乔乔桑最终选择了遵循自己的自由意志。武士的生命短暂若樱花,而乔乔桑也是同样,她的生命因爱情而存在,也因爱情而消亡。

      也许李懋的理解与日本的文化还有一定的差异,但在这短短的四分钟内,李懋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已经足够这些欣赏了全场西方范式的日本观众满意了。

      因此,当音乐进入到最后的高/潮,乔乔桑坚定的表示她有足够的信心,她将继续等待时,在场的观众已经忍不住站起来鼓掌了,而李懋的一串三连跳,更是将这气氛推向更高/潮。

      当李懋屈膝向观众致意时,全场雷动的掌声已经预示了这场比赛的冠军归属

      在打分环节,有三位裁判给出了6分的技术分满分,五位裁判给了6分的艺术分满分。最终,李懋凭借着短节目第一、自由滑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本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的冠军,而这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四个成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