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暑热 ...

  •   八月,气候闷热,知了聒噪,芙蓉盛开。这样燥热的天气,自然是不宜外出的,韩晟贤自然也不愿往外跑,养成了成日呆在家里的习惯,可不是在他自己宽敞的大宅院,却是在上官蓉的家。
      这日,韩晟贤为了取些物件便回了一趟家,恰好撞见了林铭珏。多日不见好友,倒是时常听说他和上官蓉腻腻歪歪的样子,林铭珏也禁不住出口调笑道:“韩兄,这天气这么热,你俩却还是成天价黏在一起,竟不怕热出痱子?莫非是韩兄怕‘春宵苦短’,甘愿做那‘不早朝’的帝王了?”
      韩晟贤登时急了起来:“好小子,几日不见竟敢说这混话了!”转念一想,却又变了口风:“只怕是……你想和那谁天天黏在一起也是不能够吧?莫不是见到我倆成天价呆在一起,眼馋了?就算是生了痱子也只是我俩的事,哪里轮的上你插嘴了哟!再说你又不是没瞧见那一摞摞账本从我家全都送来他家。我也只是换了个地方办事而已,凡事需我亲力亲为,哪得空闲呐?天气热,他也不愿多多走动,总是捧上几本书,或是在书房,或是在廊下,一呆就是一整天,怎是你想的那样?”说到这,韩晟贤只将那把描金扇在手中扇得呼呼响,连连叹气。
      他这连珠炮似的一说,林枫反而接不上话了,却听他语气又是一变,道:“就算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无非是……总之……下次你做东,邀请我和蓉儿,我顺便带着芫儿去,林兄意下如何呀?”
      没想到自己隐晦的心思一下就被老友看穿,林铭珏深感无奈,一口气不顺,梗在嗓子里,却也只能对他的提议表示赞同。
      话还没说上几句,韩晟贤却又嚷嚷着会上官蓉那儿去了。两人匆匆别过,悲喜自知。

      这日,韩晟贤在屋中看账本,上官蓉躺在铺着席子的床上,翘着二郎腿看书。虽然门是大敞开的,却没什么风愿意进来。韩晟贤热得淌汗,一直拿着帕子擦;上官蓉倒是看得入迷,流了汗却不在意。韩晟贤便发起牢骚来了:“蓉儿,要不你搬我家去吧?我这成天赶来赶去的也不方便,又太热了。”
      半晌,上官蓉才从书本上移开目光,道:“这话是什么道理?难道是我让你来的?你若是嫌麻烦,就不用来了。再说为何不是你搬来我家,偏偏要我搬去你家?”
      “我家里大啊,伺候的人又多,你若是嫌热,我让他们拿些冰放在屋里降温多好。”
      “人多才热呢,我觉着我们家挺好!哦——你这是嫌我们家穷不成?你要是热得坐不住就站起来画画罢。”说完翻了个身接着看。
      上官蓉看书的时候,若是有别人同他说话,他就会以这样的语气这样的腔调作答,韩晟贤早就习以为常。
      ——画画又能凉快到哪里去?只怕是要更热上许多。韩晟贤自知是说不过他的,无奈之下竟也觉着画画比看那枯燥的账本要有趣得多,说不定可以转移注意力,不会觉得这么闷热难耐了,便起身准备笔墨。摊开纸张,韩晟贤却不下笔,只是一时没拿定主意,不知画什么好。忽然想到前几日,韩晟贤一行人到邻村谈生意,途经一桥,过的恰巧就是上次同上官蓉泛舟的那湖。坐在轿子里的韩晟贤嫌天气闷热,正好挑开帘子透透风,不曾想,映入眼帘的竟是满湖面的莲花!韩晟贤顿时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急忙叫轿夫停下。轿子停在桥正中央,视线之内皆是莲花,莲花有高有矮,颜色各异,荷叶连着荷叶,几乎蔓延了整个湖面,一片静谧,连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游船竟也消失不见了。只见有一叶扁舟从远方驶来,舟上一个身材纤细的女子,衣着朴素。她驾着船走走停停,迂回蜿蜒。直到采满了一船尾的芙蓉花,才慢悠悠地向着画面远处驶去。那一刻定格在韩晟贤的心中,沉淀为一幅有花香,有水声的画。
      韩晟贤正回想起那日的情景,便决心将它画下来,永远留在纸上。他先是用墨笔勾勒出大致轮廓,划分好区域,再用细笔描摹出大致情态。寥寥几笔就将大片荷花、小船、女子勾勒地一清二楚。之后便是细节,荷花要形态各异,荷叶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然而最重要的却是女子的样貌,韩晟贤在脑海中苦苦思索,想要回忆起那伊人的相貌体态来。她本就身材颀长,韩晟贤便从身形着手——盈盈纤腰,不堪一握,娉婷身姿,如风中摇曳的柳枝。因相隔太远,韩晟贤也只是大致看清了轮廓,兴许是生长一张鹅蛋脸,长着一双杏眼吧……不知怎的,虽然在心里拿定了注意,画着画着,竟将那伊人高高的的发髻画成了垂顺的直发……不待片刻,便已画好,韩晟贤俯身凝视,方才发现,自己画的哪里是鹅蛋脸了?明明是瓜子脸!杏眼竟也变成了如媚如丝的丹凤眼——不是那采莲女,分明是上官蓉嘛!
      韩晟贤哑然,盯着画上的人物呆了半晌,隐隐约约抬眼看看正歪在床上看书的那人——只见他颈子上起了一层薄汗,却因为太过于沉迷书中内容而没有擦拭,更显出他搽了粉似的白净面庞。又白又细的一截颈子,氤氲的汗珠渗透在肌肤里,此情此景,如何让人不爱怜?便顿时释怀了。旋即决定改变初始的想法:湖面的荷花原本不止一种颜色,粉荷妩媚,红莲娇艳,紫荷神秘,黄莲绚丽,即使属于同一种色系,颜色深浅也各不相同,令人爱不忍释。无意中经历了这样一番小变故,纵使心里再怎么七上八下的,起初的那颗心是不会变的。自认清了这个念头,韩晟贤便也放下心来,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心中那点小心思罢了——只用青色渲染:青色的荷叶,青色的湖面,舟上之人青色的衣服随风飘荡。凭借画者抑扬顿挫的功力,即使青色被泛滥地使用,却难得不会显得单调乏味,而是浓淡有别,易于区分。至于湖面大片大片的莲花,韩晟贤便决定只用红色着色——花瓣艳红,像是融入了浓情蜜意才能酿出这样的红。不知这浓情蜜意,是那种花人的还是这画花人的,也不知,浓的是什么清,蜜的是谁的意……
      那边厢只见韩晟贤挥毫泼墨地忙活着,这边厢上官蓉终于好奇了起来,便静悄悄地下了床,凑到韩晟贤身边看他在画什么。韩晟贤恰巧画完最后一朵红莲,便感觉到到身边的来人呢,偏头就见到上官蓉睁着小鹿一样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
      “在画什么?这么入神。”上官蓉问道。
      韩晟贤伸出手摸摸韩晟贤毛茸茸的头,道“在画你啊。”说罢便让出位置给上官蓉看画。
      上官蓉倒是难得认认真真地看起画来。韩晟贤又道:“你家这朱砂色泽虽然也十分好,但还是差了一点。画这艳丽如血的菡萏应当用最好的赤砂,我家便有一块,可惜没能带来。”
      却见得韩晟贤嘴角一翘,依稀是想起了什么往事的样子,道:“说道我家那块顶级朱砂还有个故事在里头呢。讲给蓉儿听大约也能解解闷——大约在两年前,我在街上闲逛,瞧见一个当街卖画的书生,我看那些画是画得极好的。尤其是那颜色,甚是艳丽,令我记忆颇深!那时候在街上跑来跑去的不是生意人就是种田人,哪里有闲情逸致在街上买张画瞧呢?再加上大家也都不是懂画之人,又瞧这书生没甚么名气,也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花几文钱买上一幅,贴在家里充充门面。即使是这样,那书生也没能卖出去几幅画。我怜惜那书生的才华,便上前询问,原来是他母亲去世,又遇着强盗抢劫,自己拼着性命才护住了仅有的颜料和画作,其余有用之物全被洗劫一空了。他孤身一人,伤心之余,饥寒交迫,便只能强打精神忍痛卖掉自己多年的心血。我顿生怜悯之情,便将他的画作全部买下,并将他带回府中,给他寻了个僻静的院落,让他在那里住着,继续作画。那书生十分感激我,与我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上官蓉问道:“莫非那块朱砂是他的?”
      韩晟贤道:“曾经是他的,后来他送与我了。你听我慢慢说——他真的很有才华,尤其在选料制色方面独树一帜,还记得当日他常说市面上所买之料皆不能如他所愿,便常外出寻找合适的材料,自己动手制成各色颜料。他也算的是爱色成痴了,还经常用嘴品尝颜料呢。”说到这,嘴角又是一扬,本人却毫无知觉地继续说下去:“当时我真是大开了眼界,哪里知道还有什么都敢尝上一尝的人啊。我虽时常拿他取笑,却也对他敬佩的很。他能够根据味道对颜色做出修正,倒也是没有白白染了那一嘴稀奇古怪的颜色。对了,他最爱红色!哪知他为了求得极艳之红甚至费尽心思,算得上不择手段了。一日,我看到他手上有伤口,询问之后方才得知他竟然将鲜血加进朱砂中!现在想来,真是个痴人!也多亏他的痴迷,才能使所画之物艳丽非常,且色彩留存时间甚长,即使过去许多年,画作仍栩栩如生。”
      上官蓉说到这已是满面笑容,钦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岂料他话锋一转,却道:“可惜天妒英才。他英年早逝,去世之前似是有所感召,便将毕生所画都送与我,还有那块掺入了他鲜血调色的朱砂,他只用了些许,余下的一大块送与,说是为了感谢我的知己之情。”
      “嗨,扯得有些远了,我是想说若是用那极品赤砂画这菡萏,才配得起菡萏的极致之美呀!”
      上官蓉听着韩晟贤越讲越出神,自己也跟着入了迷,道:“你是真的很惋惜那位书生吧。”
      “自然是的,回忆起昔日我同他一起切磋画技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这一手画还承蒙他教导呢!”
      韩晟贤长叹,又道:“只道是世事无常,还需怜取眼前人!自他去后,许久没再动笔,这回作画才想起他来。”停了话头,只拿一双眼睛去瞟上官蓉:“他,想必会原谅我的吧……”
      听到这动人的故事,平素善解人意、机智灵巧的上官蓉竟然沉默了半晌,却再没能开口说出话来——他这故事可疑之处甚多,他平日乘轿乘惯了,为何单单那日没有乘轿,又“恰巧”遇上了那买画的穷书生?未作调查,只听信了那人的一面之词,竟将他领进家中。这倒好像是与我初见那日对我毫无防备的情形一样了。他混迹商场多年,能对人有五分真心便已难得,不知他种种看似坦诚直率的行事究竟能有几分真心诚意在里头了……
      韩晟贤似是沉浸在浓浓的回忆之中,这静谧的气氛,竟没有人愿意打破……

      后来,韩晟贤在画上题了一首画堂春。
      词是这样写的:
      “芙蓉载水舟载人,亭亭绿盖青云。且驻且行舟无痕,天为谁春。
      菡萏美人相艳,相思如水谁知?涉江寻子不得亲,我自成痴。”
      提完词后,韩晟贤便郑重地将这幅“涉江采芙蓉”送给了上官蓉。
      只是不知道收画之人明不明白这送画之人的款款柔情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