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秋风入蜀 ...

  •   蜀望城位于蜀地的门户,据天险扼住了入蜀的咽喉,过蜀望城往西是川蜀腹部一片肥沃的大平原,出城沿官道往东就是大名鼎鼎的蜀道,有位热衷于游山玩水的著名诗仙李太白曾作诗《蜀道难》赞其“百步九折萦岩峦”。
      据说几十年前前朝那位精通奇门卜算之术的末帝时就是因为被先帝爷率大军追至此处走投无路了才自戮于此,更有一些江湖传闻说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末帝死后魂魄化为子规鸟,日日在蜀道间诅咒仇敌,暗中召集了大批奇人异士想要复活自己。这种江湖传闻在平民百姓中流传甚广,以至于蜀道周边的小村庄甚至蜀望城内都有着“单人不过蜀,莫扰子规啼”的说法。
      蜀地民风彪悍,人人尚武,无论男女皆从小习武,精通骑射御车。这些人算是蜀地军队的后备资源,一旦兵力人数不足就需要他们顶上去,故而蜀地从不愁兵源。
      按说这么一座兵家必争之城,朝廷必定要派重兵把守,还要遣数名心腹大臣时刻的监管着防止当地蜀人作乱,但是自从开国元年蜀地主动归顺之后,朝廷不仅没有遣派一兵一卒,甚至还封原蜀地的老蜀王为异姓王,准其一手把持着蜀地的军、政大权,而老蜀王也感念先皇信任,将自己的世子穆世诚送到皇城学习中原的文化。老蜀王早已经逝世,如今在位的蜀王正是当年入皇城后和皇子们一起受太傅们教习的穆世诚,也是当今陛下的伴读。
      此时正值夏末初秋,也正是蜀望城四面环山的地理位置,即使是在三伏盛夏天也依然会有凉风习习,算是蜀地境内的避暑胜地。
      站在蜀望城最热闹的街区望去,随处可见货郎摊贩沿街叫卖,闹市口还有一伙耍杂耍的,身着褐布短打,里里外外围了四五层人,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然而隔壁一个算命摊子与这般景象格格不入,冷冷清清的不说,连摊主都趴在桌子上打盹,摊子左边立着的招牌上写着“知前尘,晓过往,指点迷津醒君旧时梦”,右边立着的招牌上写着“言天命,泄天机,仙人指路扶摇上青云”。
      这摊主好大的口气!
      “来!给爷算上一卦!”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走上前来,一屁股坐在了摊子前的凳子上,如洪钟般的声音瞬间惊醒了那位梦会周公的摊主,也震惊住了周边的路人。
      “我去,你谁啊?找茬啊?”一张布满皱皱褶褶的睡痕的脸抬起,竟是十分的年轻,只不过此时这张脸上满是不快。被人从熟睡中惊醒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尤其是因为找茬。
      “说对了小白脸!算不好爷砸了你的摊子,然后送你去见官!”那壮汉咧嘴一笑,全然没看到周边人们听到这番话后,脸上越来越怪的表情。
      说来也巧,这壮汉正是蜀地一恶霸,在乡里作威作福惯了,被有心人整治了一番实在混不下去,家里人只好托关系送到城里来投奔自己的表亲。这段时间一直夹着尾巴,今天偷偷跑出来去了赌庄,结果倒贴进去三两银子,这才出来想要找个人发泄一下心里的火气。
      “算卦?算个屁!我这当然是骗人的买卖!别惹我啊,还不快滚!”摊主理直气壮地一抖身上的道袍,甩起拂尘像是赶苍蝇似得,看上去竟然比那恶霸还要嚣张几分。
      这男子话音刚落,一队在附近巡街的官兵突然挤了进来。
      “让一让,让一让,凑什么热闹呢!”为首的一个官兵大声吆喝着,分散开看热闹的人群,然后一掀裙甲直接跪了下去。
      “请世子安!”
      寂静一片。
      川蜀丰饶之地,绵延千里,据蜀道天险以屯精兵。其间获封世袭爵位的只有一位——蜀王穆世诚,振臂高呼,可集百万之民众。而够资格被称为世子的也只有那么一位——蜀王世子穆云集。
      他不在王府里跑这呆着干啥!这是那恶霸的想法。
      他天天来这儿摆摊算命不嫌烦吗?这是围观人群的想法。
      “起来吧,不必多礼,我现在只是一个替师傅看摊子的普通百姓。”穆云集摆摆手。
      “谢世子。”
      “不过,这位官爷,有人当街寻衅滋事,我作为一名被欺辱的普通百姓,要去府衙报官!”
      官兵头头正要起身,当即被这声官爷惊住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穆云集满脸委屈地要去报官。
      谁敢给你这位爷受气啊!众人无不腹诽。
      “无需世子费心,这厮也是咎由自取,我正要拿了他去审问,就不必您亲自前往了。”官兵头头一边作揖一边急着喊手下去拿恶霸去府衙审问。笑话,若是让蜀王世子亲自揪着那恶霸去衙门鸣冤,自己这身皮还不被扒掉。
      恶霸一脸土灰色的被架走,此处人渐渐散去。穆云集一回头,摊子边杵着一个抱着刀的劲装女子,不知是何时来的。
      “师姐,你什么时候来的?”来人原来是穆云集的师姐许尤。
      “刚到,听见你喊官爷,还要去报官。”
      “额......你这不是来好久了...”
      “对了,师傅和王爷让我来找你,要你马上回去,说有急事。”
      “那你不早说,就知道凑热闹!”二人扔下摊子,火速骑着马赶往蜀王府。
      “老哥,我这实在是有些好奇啊,那可是堂堂蜀王的世子啊!身份如此尊贵,怎么也出来算卦呢?”一个刚刚凑过热闹的外乡人好奇地问向这条街的一个小商贩。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世子小时候啊,得过一场大病,药石罔顾啊!王爷和王妃都快要放弃了,这会儿打外边儿来了一个算命的哑巴相师,手里还牵着一个女娃娃。那相师比划着小世子贵不可言,命中不该寿尽于此。王爷王妃一听,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就让这个相师开了几服药给灌了进去。当晚世子上吐下泻,第二天病竟好了大半!王爷就做主让世子拜了师,跟着那位相师,让她和那个女娃娃一并住在了王府。”
      “刚才来的那个长得很英气的女娃子,就是那位相师一并带来的弟子,我记得是叫许尤来着,好像是个孤儿,随了那位相师的姓。之前是她在这边看摊子算命,小小年纪算的还挺准,后来换成了世子,就没人敢过去算命了。”
      马蹄声哒哒作响,二人挑着条过往行人稀少的街道策马,不出一会儿便赶回了蜀王府。王府旁早有小厮在一旁侯着,远远地见到二人骑马赶回来,连忙上前接过两匹马。
      “世子,许姑娘,王爷和王妃还有许师傅在深柳堂等您二位过去。”
      “怎么师傅也过来了?”许尤翻身下马,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这来的一路上她已经和穆云集大概说了一下情况,只是不知师傅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两人思索间便走到了深柳堂,屋内蜀王穆世诚和王妃柏云冉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见到许尤和穆云集到了都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话头。
      蜀王穆世诚年轻时便是芝兰玉树的公子哥,哪怕过了不惑之年风度也不减当年,与身旁气质清雅的王妃着实相配。王妃柏云冉出身于蜀地的一个世家大族。这一世族来头很大,是上古时期蜀王柏灌的后代传承下来的。柏云冉与穆世诚从小定下了联姻,感情甚笃。
      “师傅,我把师弟带回来了。拜见王爷,王妃。”许尤行过礼后,站到了一旁。
      “爹,娘,师傅,我回来了。”穆云集叩首行礼。
      “许姑娘和你说过密信内容了吧,你怎么看?”
      “师姐说刚刚从长安来了传信使,传陛下密信特命我蜀地上贡十五匹浮云锦,以贺三个月后的千秋寿诞。这其间恐有言外之意,不可为外人道也。”
      汉朝都城长安远在中原,距离蜀望城有上千里,途间多是沟壑山谷,快马加鞭也要一个月才能赶到。此时传来密旨,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或者说,浮云锦就是穆云集。
      十五匹浮云锦就是十五岁的穆云集。
      穆云集才是真正的贡品。
      “这次贡品比较贵重,为保其不失,你亲自去送一趟吧。”
      “是。只是我从未去过长安,不知爹娘与师傅可有指点?”
      穆世诚笑道:“你也行了冠礼,出去长长见识也好。只是你这一去是代表蜀地,行事不要失了分寸。在京师时有想做的事情大可放手去做,有想结识的朋友也要真心相交。”
      “陛下是个好人,你若是有事,大可向陛下求助。陛下宅心仁厚,不会坐视不理的。”
      当皇帝的还有好人?许尤心想,与师弟交换了个眼神。
      “是。”穆云集一一应下了。
      “许姑娘,云集这小子功夫怠惰,实在有些拿不出手,我与许相师都怕他有危险,不知可否请你沿途保护他的安全?”穆世诚目光转向许尤问道。
      “王爷客气了,我会尽力保师弟无恙。”许尤看向师傅,得到首肯后行礼应下。
      咚咚咚。清脆的敲击声响起,如钟如鼓,震得思绪各异的众人看向响声来处。
      “我之前为你二人各自卜了一卦,将内容写在了锦囊内,你们一人一枚,临行前可自行打开。”许相师比划着,给徒弟俩递过来三枚锦囊,“这枚黑色的,若你们有缘单独见到陛下,可以转交给他。”
      “那么,该交待的都和你俩交待过了,待到半个月后贡品筹集齐全,你们二人便带上护卫启程出发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秋风入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可以写完,最近有些忙,过段时间更新的会快一些,大家看的时候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些意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