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其实,赵大哥,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郭子荣将火钳放下。

      “就我哥俩个在,我们也算是在这个村里相互扶持,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不用遮遮掩掩。”
      见郭子荣有些苦恼,赵铭从围炉上提起茶壶给两人添点热水,摆出要长谈交心的架势。

      郭子荣接过茶杯,组织语言说出自己冥思许久的想法。

      “平日里大家忙于耕地抢收,好不容易到冬日,我想,不如趁此机会,我们俩亲自在村里把所有人家都走上一遍。”

      郭子荣见赵铭不解其意,便解释起来。

      “一来我们可以给村里的人做体检,看看村民是否有隐藏病情隐患,可以及早进场预防。二来,我们可以了解已经患病人员的病情发展状况,做好慢性疾病的筛选管理。三是我们通过走访宣传卫生知识,能够让村民们增加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做好卫生防护,预防疾病……”

      “好,我觉得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每一户人家都有所了解,及时掌控村里的疾病情况”

      听完郭子荣的话,赵铭激动拍腿,这种主意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想到过。

      为了治病,赵铭也会在村子里到处跑,特别是重症急症,他接到就医申请都会上门为村民提供诊治,但这和郭子荣提出的方案是的意义完全不同。

      “我这就去找大队长他们商量,他们同意了我们立即就开始干。”

      赵铭迫不及待,站起来急步往外走去。

      [主人,你揽这事干什么,你这不是主动给自己找事情做吗?]

      小誉知道郭子荣每天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学习系统里学习各种知识。

      即使如此,很多专业课程郭子荣也才刚刚学完初级,这就是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不够的缘故,就连计算机的学习都落下了。

      现在郭子荣还主动给自己增加学习之外的工作,这让小誉十分不能理解。

      “学以致用,医学之道最重要的还是实践。”

      郭子荣自然有他的道理。

      “并且我现在既然到保健室上班,拿着工分,就要尽到责任,我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不去做呢。”

      小誉听言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虽然我不是很懂,不过主人这么做一定有你的道理,我都支持你。]

      郭子荣在脑海里戳戳它,这些年因为有小誉,他才有被人随时陪伴的感觉。

      “子荣,我给你说,赵队长他们同意保健室建立档案,为村民提供服务的想法,冯书记让我们放心的干,需要队里的支持直接找他们申请,他们建议在保健室旁边再修建一间房,作为档案室。”

      赵铭风风火火的跑进屋里 ,端起被柴火温热着的茶水,一饮而尽。

      “赵大医生,你不要急,此事得慢慢来,你看你,外面还在下雪,你汗都能跑出来,当心感冒”,郭子荣看着赵铭急切的样子,劝慰道。

      赵铭摆摆手,拿起旁边架子上的毛巾擦拭掉额头上的汗,坐到座位上。

      “我是高兴,你不知道,我到保健室干了这么多年,村民们因为男女大防,又因为医术有限,大家有病宁愿去吃神水,相信土方子,也不会主动到保健室来就诊。有些病其实是可以提前预防医治,但就因为种种原因被耽搁,等病人病入膏肓时我也无能为力。”

      赵铭有些伤感,每每都会为被病情耽搁的村民感到惋惜,如果能早点发现,或许还有治疗的机会。

      此后几天,郭子荣便开始与赵铭商议着用草纸制作起病例册,以及体检信息登记表,大队里也安排了几个人,在保健室后面扩建出两间房。

      这天,下雪的趋势总算有所减缓,郭子荣两人拿着信息册,准备开始做走访工作。

      “子荣,资料都准备好了吧”

      赵铭检查药箱,一一查看常备药品是否备齐。

      “你放心吧”

      郭子荣朝赵铭扬了扬背包。

      赵铭深呼吸一口气,背起医药箱,“好,出发”

      两人随即离开保健室,往村里走去。

      “老头子,你咋还要出去呢,没收到消息今天保健室的小赵医生他们要到家里来吗”

      李奶奶正与儿媳妇在烧水做饭,看着李大爷背着手准备出门,赶紧扬声喊道。

      “他们来他们的,你们不是在家吗,我身体健康得很,不需要做什么体检,我去找半山腰的老赵喝茶去了”说着老李就准备出门了。

      “爸,村里都说了,不管有病没病,都要配合检查,你现在出去,一会医生到了,还得让孩子跑赵叔家去找你”李大川坐火炉旁吸大烟,边吐烟边开口劝阻。

      “是啊,爸,大哥说得对,还是等小赵医生他们来了再出去吧,也耽搁不了时间”

      李大力跑过去拉住要往外出的李大爷,赶紧拉回烤炉旁,抢过厚外套挂了起来。

      李大爷无奈的坐了回去。

      一家人等到饭熟,人都还没来。

      “我刚刚出去,现在都回来了,你们硬要拦我,浪费我时间。”

      李大爷见人还没到,有些不悦。

      几人互相看了看,有些尴尬,李奶奶却是不惯着他。

      “你那时间有什么浪费不浪费,一天正事不干,天天在外溜达,这么大的雪,小赵他们晚来多正常,你就老老实实在家给我等着。”

      李大爷被说了一顿,有些憋屈的坐门口去,吹着冷风,眺望远方,不理几人。

      心里嘀咕,我又没病,折腾个什么劲。

      “奶奶,来了,医生来了”李大爷家的几个孙子孙女在外喊了起来。

      “李大爷,在家吗”赵铭与郭子荣踏进院子,往里喊道。

      “在的,在的,小赵医生,小郭医生,你们来了,快进来坐坐”

      李奶奶将手上正在洗的碗交给儿媳,招呼着郭子荣他们进屋。

      “李奶奶,打扰你们了,就耽误你们一会儿时间,做个简单的检查。”

      赵铭与郭子荣跟着李奶奶跨过大门往里走去,与围炉旁的众人打过招呼,开始按序检查起来。

      赵铭按照登记表先简单的问了一些家庭信息,比如姓名,地址等,再量一下基础的身高体重。

      郭子荣耐心温和的询问起门口的老大爷。

      “李大爷,平日里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地方?”

      李大爷敲了敲大烟杆,骄傲的开口,“不是我吹 ,我身体健康得很,十里八乡的人怕是找不到比我还健康的老头。”

      “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大爷,看得出来你身体真的很不错”郭子荣顺着李大爷的话,举起大拇指给赞扬道。

      郭子荣的话让李大爷心情好了些许,毕竟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

      “大爷张口,让我看看你的舌头。”

      李大爷先是转头看自家儿子,他们也在赵铭的检查中做出伸舌头展开手臂握拳头等动作。

      “我牙口好着嘞”

      他有些别扭,因为长期抽自家种植的卷烟,再加上平日里不爱刷牙,他的牙齿又黑又黄。

      还没有人这么近的观察他的嘴,这尴尬的场景让他第一次觉得不刷牙有些难为情。

      “大爷,没事,你放松,我就是通过舌头看看你的身体状况,舌头的周围情况与颜色能反应好多东西,比如舌苔厚了,代表人的湿气重。…”

      听着郭子荣的讲解,李大爷的思绪被吸引,不知不觉顺从的张开舌头。

      郭子荣拿出器械压住李大爷的嘴,拿出小电筒仔细观察大爷的舌头情况,牙齿状况……

      “平日里大爷你的皮肤一碰就出现痕迹吗?”

      “冬天的时候会不会很惧怕寒冷?”

      “会不会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平时会不会感到困乏?”

      “容易便秘吗,大便会不会有干燥的情况?”

      “平时痰多吗,咽喉部会不会有痰堵着的情况?”

      “会不会失眠?”

      “活动多了会产生虚汗吗?”

      “夏天的时候手脚是否冰凉?”

      “有没有什么东西过敏,包括药物,食物,气味,花粉或者季节交替,气候变化等?”

      “皮肤会不会在不知觉中莫名出现青紫瘀癍?”

      “身上哪一个部位会出现经常性疼痛的吗?”
      “你会有心慌的时候吗?”

      “是否会有头晕或者站起时晕眩的情况。?”

      ………

      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被他认真态度感染,李大爷对此次检查认真许多。

      相依相伴,相伴相医,和李大爷一样对体检不太理解的人有许多,特别是年轻的媳妇和闺女,只是迫于大队长他们的嘱咐,最开始都不愿配合。

      “男女授受不亲,给村里的老人小孩检查就可以了。”

      “就是,我闺女可还没定亲,虽说现在不像以前,但该注意的还得注意。”

      “我又没有头疼,又没有脱臼,也没有发烧,村里的郎中除了能医治这些病也干不了啥,检查做什么,我不去。”

      这是大多数家庭一开始的想法。

      但经过两人多次上门讲道理,宣讲各种体检好处,提前预防疾病,被两人态度打动,大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被激发,变得十分配合起来。

      两人分工明确,赵铭用器械测脉搏,心跳等基础数据,郭子荣把脉搏,端详五官,中西结合,共同诊断。

      平缓的路还好,但黔州多山,很多村民坐在崎岖的山上,两人根据路线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

      为了提防窜出来的野狗与蛇,还各自弄一根竹仗做防身武器,

      整整一个冬天,两人风雨无阻,总算是把自己大队里的人走完了,只有个别比较远,不方便到达的山角没走完。

      龙里村总的918户人家,共2417人,老年人占298人,儿童500多人。

      其中经过两人检测,初步断定高血压174人,痛风157人,肺结核15人,类风湿病23人,重精7人,糖尿病19人,精神疾病5人。

      “赵大哥,这肺结核的15人都集中在这7家人里,主要还是集中聚餐引起的传染,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给这些感染的人宣传一下分餐制,免得会传染更多的人。”

      郭子荣对这次体检下的来结果有些担忧,村民们患有疾病的比例出乎预料的高。

      慢性疾病可以慢慢治疗,但肺结核的传染性如果防范不到位,那很有可能传染给更多原本健康的人。

      赵铭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过他更明白这些乡亲们的心理。

      “这事也不能太过张扬,感染的人是宁愿不治疗,也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得了肺结核。他们害怕,怕遭遇排挤,这事如果不处理好,有可能会产生大矛盾。”

      郭子荣知道赵铭更了解村里人的性格,他认同的点头,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