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太和殿外,戚如晦派一众禁军严加把守,美其名曰守护皇帝的安危,实则是监禁。戚大人对外封锁了消息,只言皇帝有疾,需要卧床休养,不准朝臣前去叨扰。
      来给皇帝诊脉的太医皆是戚如晦的人,每日照例来殿上,开方抓药,可皇帝的痴症不见好,反倒严重起来。
      除了连城,皇帝厌恶其他任何人靠近,就连戚如晦来觐见,他也是躲在连城身后,不肯瞧上一眼。
      “这样也好,既然太医苦无良方,不如就由协律郎陪在皇上身边,静养一阵,再从长计议。”戚如晦道。
      连城不知皇帝为何偏偏信任他这个下毒的人,心有愧疚之余,更生怜意。
      “他既然这么听你的话,你便让他立下圣旨,将朝中之事暂由我这个枢密使代理。”戚如晦临走时,暗暗对连城说。
      “是。”连城心知当下情境,皇帝无法亲临朝政,只得由着戚大人的意。
      他按戚如晦的要求,在纸上草拟了诏命,然后让皇帝照着誊写在圣旨上。
      “朕不写,朕不要写。”皇帝中了蛊毒,不仅心智大减,任性起来,也和几岁顽童无异。
      连城将被皇帝弄烂的宣纸重新换过,耐心哄道,“皇上乖,写完圣旨,臣弹琴给你听,好不好?”
      “真的?”皇帝一听,来了兴致,他虽然头脑不清醒,却依旧痴迷连城的琴声,“那我要听潇湘水云,还要听你唱曲。”
      “好。”连城冲他笑笑,然后看着他很听话地誊写完那道圣旨。
      ***
      皇帝的圣旨一宣,朝中哗然。
      除了戚如晦的党羽,剩下的朝臣一分为二,一半畏于枢相的强权,怒不敢言,另一半则吵闹着要见皇帝,一时场面混乱不堪。戚大人自然不会容他们放肆,一个眼色下去,禁军便上前斩杀了两名文官,顿时血溅朝堂,吓得满朝官员大惊失色,噤若寒蝉。
      戚如晦摆了摆手,禁军便将文官的尸首抬了出去,接着他上前几步,对着朝臣道,“圣上龙体抱恙,需要静养,闲杂人等,不得打扰。这圣旨上说得明白,若再有反对者,便是抗旨不尊,别怪本相手下无情。”
      朝臣见状,只得默然,不敢再有异议。
      如此一来,大祁的天下不折不扣地落入了戚如晦的手中,连朝臣议事也从这乾坤殿转到了枢相大人的府中。
      戚如晦一方面调用禁军和神策军,将皇宫乃至长安城的戒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命令七煞门不惜一切代价替他除掉可能存有反心的朝臣。
      权力的欲望不会休止,只会无尽地膨胀。连城隐隐记得,当初戚大人辅佐皇帝上位之时,也曾步步为营,殚精竭虑。可当真实现了抱负,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时,却还是忍不住想要向着权力之巅更进一步。如今的皇宫像是要历经一场暴风骤雨的洗礼,而这太和殿,倒似漩涡眼一般,他和皇帝身处其中,暂得片刻的安宁。
      不过这安宁是表面的,连城自然心知肚明。只是皇帝不然,如今落得孩童心性一般,每日皆由连城陪着,在这太和殿里听曲抚琴,不亦乐乎,半点哀思都无。
      戚如晦起先还有些怀疑,花奴的蛊毒竟能由此良效,皇帝不过服了一颗,便神智退减到这种地步。不过,经过连城一连多日的观察,皇帝的痴症绝非假装,戚大人也就不再起疑。
      皇宫里要戚大人操心的事不少,除了忙着剪除异己,还要抽出空来和西戎国达成协议,用象由、均临的土地换了西戎国君进献的珍宝百乘,黄金万两。当然,这些财宝大多都是戚大人先选,挑拣剩下的,才会送入皇宫。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血洗暗杀,朝堂之上再无一丝与戚大人相左的声音。
      此时此刻,连城担心的唯有一人,便是李沐。颍州道远,与长安相去千里,朝中的事变,李沐未必知晓。若是他不知情而归返,怕是正中戚如晦下怀,后者必会给李沐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将他置于死地。即便李沐武功再高,也敌不过整个禁军的力量,更何况还有埋伏在暗的七煞门。
      连城正苦于无法将消息带给李沐时,却听闻颍州刺史来长安觐见,以叩谢天子赈灾救济之恩。
      戚如晦虽牢牢控制了长安城,却暂时没有将天子有疾的消息大白于天下,毕竟大祁一十七州各地皆有军力部署,保不齐哪个藩王闻讯起兵造反,他可不想让自己太早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戚大人让连城说服皇帝,在太和殿见颍州刺史一面。为防止皇帝犯起痴症乱说话,引人怀疑,连城便在站在龙椅一旁侍候,教皇帝说出提早背下的一段话来。
      因着连城答应,只要原封不动地背完那些话,就会吹曲给皇帝听,所以皇帝在太和殿表现得近乎完美,丝毫未见破绽。
      颍州刺史拜谢过天子,又赞怀王贤明,言其救颍州于水火,只因尚有未尽事宜,不日便归。临退朝之际,皇帝按照连城所教,赏给刺史一双白壁如意,那如意锦盒之中,连城藏了书信一封,只书有一行字,“长安有变,请怀王勿归”。
      连城捧着如意盒子踏阶而下,正要递给颍州刺史的一刻,忽听得立在殿上的戚如晦道,“刺史远道而来,怎可赐如意了事,不如将西戎进献的夜明珠转赐给刺史,以彰显国君之礼。”
      连城心下一颤,正要想法子婉拒,只听见皇帝坐在殿上,不明就里地拊手笑道,“好,好,甚好,甚好。”
      颍州刺史一听,连忙又稽首拜谢一番。
      礼物是小,可锦盒中的书信还未递到刺史手中,该如何是好。连城无法当着戚如晦的面开口谏言,不然以戚如晦的性子定要怀疑,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玉如意被换成夜明珠。
      “爱卿,还不替朕送客。”皇帝信口说道。
      连城听着微微诧异,这话他事先未曾教过皇帝,怎么皇帝自己开了口,正想着,又听皇帝吟唱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连城才恍然,原来是前日陪皇帝听的汉将离别君戏,今日竟被他胡乱用到这来了。
      戚如晦见皇帝痴症欲发作,忙道,“圣上有令,烦协律郎送别刺史。”
      “是。”连城依言,随颍州刺史同出了太和殿。
      将要踏出宫门之时,连城正欲开口,竟听刺史低声先道,“长安之事,怀王尽知晓,此番他命下官入宫,只为确保协律郎平安。还请协律郎莫要担心,十日之内,怀王必定兑现承诺。”
      连城闻言惊诧不已,竭力使自己看上去镇定自若,刺史的话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李沐缘何知晓宫中之事,又是怎样能让颍州刺史为其所用,他全然猜不出。而刺史口中的承诺,又是指什么,难道李沐会在十日之内,回长安接自己离宫么?
      连城不敢深想,欲追问更多之时,瞥见戚如晦的禁军正向他们走来,于是只得微微点头,道了句,“有劳刺史。”
      回到太和殿之时,连城刚好见戚如晦将那装着玉如意的锦盒打开,他不由得一阵紧张,那封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