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隔空的对话 ...

  •   当天晚上,僳还书一身淡淡的酒气回到了城西三里河外交部家属大院里。

      看看天色已晚,知道奶奶已经睡下了,就不忍心再打电话...

      一夜无话,酒逢知己后的内向少年僳还书睡了个酣畅淋漓。

      第二天一早,僳还书醒后,还来不及洗漱,就踢踏着拖鞋跑进书房,直接把电话摇进大红门里...

      电话铃响了好一阵...

      “喂...”

      电话那头,一位满是慈爱的老妇人正不紧不慢的拿起话筒,贴近耳边,小心翼翼的说出了一句柔柔的声音...

      一缕阳光正好透过老式窗帘的缝隙,斑驳的洒在老妇人的脸上,照出她的眼眸中那丝闪烁着期待的光。

      “奶奶!!!”

      “喂,是小书吗?是乖孙子吗?”老妇人的声音旋即充满了温暖与亲切,仿佛能够穿透电话线,直达僳还书的心田。

      确定是奶奶接的电话,僳还书毫不做作的提高了嗓音:“奶奶,是我啊!您身体呱呱叫吧?”

      听到孙子用扬州老家的俗语,老妇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好着呢。你呢,你在学校怎么样?还顺利吗?你那些个最喜欢的诗呀歌呀是不是写了莫佬佬了?”

      老妇人的语调,多多少少还有些家乡味。

      僳还书定了定情绪,就开始一五一十的说起了学校的新鲜事,包括昨天下午在读诗会上大放异彩的那首诗。

      老妇人静静地聆听着,不时地点点头,嘴角上扬的弧度越来越大。

      作为僳家唯一的第三代长孙,老妇人心中充满了对僳还书的思念和关切,恨不得隔着这通电话,就把这个内向内敛的孙子紧紧抱在怀里。

      “奶奶,我好想您啊!”

      僳还书突然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丝的哽咽。

      老妇人显然是听清楚了,不免心头一暖,眼眶也微微湿润:“乖孙子,奶奶也想你啊。你今天都在三里河吗?你在的话,奶奶这就让司机送我过去,好吗?”

      “奶奶,不劳驾您跑过来,我一会自己过去,不过,您记得打个电话给那个老古板,让他别骂我啊!”僳还书语气坚定地回答道。

      “好!好!”电话挂断后,奶奶静静地坐在电话旁,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

      老妇人听清楚了孙子一会要过来,心情瞬间就如窗外洒进来的阳光,一下子敞亮了许多。

      她赶紧吩咐住家阿姨出去多打一块新鲜肉来,孙子一准是想吃她亲手弄的红烧肉了...

      安排好买肉的事情,老妇人又操起电话,回拨到三里河,劈头盖脸的把大儿子僳戎生给臭骂一通,教训他以后别光顾着忙工作的事,要多关心关心孙子僳还书,绝对不允许他再去凶乖孙子...

      末了,老妇人这才说出了正事,让他尽快安排车子送孙子进大红门...

      已经贵委外交部副部级领导的僳戎生,稀里糊涂的被自己亲娘一通教训,还只能唯唯诺诺的应承着,直到那边放下话筒,他这才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珠...

      与此同时,已经顺利将信物托付给学弟的刘天赐,哪里也没去。

      他把自己关在赵小乐家的客房里,静下心来,一本一本、一篇一篇的读起了僳老先后发表在《文史》、《华夏之光》上的回忆录,开始了一场与僳老的隔空对话。

      僳老是来自湘南大山里的侗族小伙。

      与大多数元勋不同的是,他的家庭算是富裕的,如果要划成分,他家不是地主至少也是富农家庭。

      他打小就跟随乡里一位神秘的阿陀习武,无形之中打造了他一身的钢筋铁骨。

      1916年,他来到了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年少好学的他,第一次透过书籍,认识了这个世界。

      两年后,他先后到僳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

      只读了两年预备班及五年的小学的他,通过超人的努力和智慧,竟然被选送进了湖南省立第二师范。

      当时的省立二师,是湘江进步思潮的启蒙地,遗憾的是,带头求进步的校长却被□□所残害,并遭到大范围的清肃。

      无奈之下,他和一批进步的学生一起,秘密转移到武昌,编入了易将军的教导大队

      易将军第一眼就相中了他,直接点将道:孩子,我看你年纪虽小,但实在聪明,以后就跟着我身边,这个班的班长也是你的了。

      正是易将军的器重和信任,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进步,短短的两年时间,他就先后入了团并入了党。

      那一年,他刚满二十岁。

      紧接着,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部的警卫队班长。

      之后,又参加了湘南起义。

      最终,带领着队伍上了革命圣地。

      1935年,他所在的红十军团余部在怀玉山地区痛遭到日军围歼。他组织千余人突围到了闽浙赣苏区。

      这是他战斗史上的首次失利,给了二十七岁的他当头一棒,也促使他在之后与日作战中变得慎之又慎。

      1938年,他带领的部队被整合为了新四军第二支队,他任代司令员,期间,先后参与和组织了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歼灭无数日伪军。

      正逢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时期,他的身边,悄然盛开出了爱情之花。

      这朵美丽的爱情花,名字叫储青。

      那时候,储青与几位学员一起被分配到新四军江南指挥司令部,她担任秘书处速记员。

      如果不去当这个速记员,储青可能就会与他失之交臂,无缘陪伴这位战神厮守一生。

      他一眼见到储青时,她正手握毛笔,平心静气的记着字,笔飞如花,快而不潦。

      于是,他从学员名册上记住了她名字:储青。

      等她顺利完成记录工作后,他问道:“小姑娘,你来自哪里。”

      储青:“我扬州来的,你呢?如果我猜得没错,你大概就是僳大将军吧?”

      正是这次初次见面和简单的交谈,他被这位姑娘的聪慧机敏、对答如流所吸引。

      在这之后,每当忙碌之余,他总会时不时的想起这个可爱俏皮的姑娘。

      而储青却一直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严肃、严厉的军人。

      那时候,储青年方十六,正是长身体的年纪,三天两头就会饿肚子。

      于是,她和几个胆大包天的女学员凑在一起捣鼓,竟发现了一条带点危险性和冒险性的“生存之道”。

      那个时候,她们这班学员都住在军部的大阁楼里,他和政委住阁楼上,她们就在阁楼下。

      警卫员担心他忙起战事来就忘了吃饭,等到半夜会饿肚子,就准备一些饼子干粮放在他楼梯口的竹筒子里。

      这个小秘密,没几天就被这帮贪吃的小老鼠们发现了。

      于是,储青带头,将饼子干粮从竹筒里偷□□光,还在里面塞了张纸条:“小老鼠偷吃了”。

      他逢半夜去楼梯口的筒子里找吃的,虽是空空如也,但是娟秀的笔迹和俏皮的留言,给他带去了莫大的开心和乐趣...

      以后,每次见到储青的时候...

      他就会笑说:嘿,欢迎小老鼠再次光临...

      一句幽默的招呼,一改他往日威严又严厉的形象,让储青看到了他和蔼可亲的另一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