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伤怀的诗人 ...

  •   如何将信物和铁证,完完整整的交到僳老和储老手中,中间不出一丁点差错,正是刘天赐进京的关键。
      可是,红墙深似海,别说进不去,就连僳二代们的工作单位,也都可望不可及...
      三代中,僳还珠已经毕业,找到她单位不难,但是贸然见她合适吗...
      唯一的可能和突破口,应该在学弟僳还书这边。
      巧就巧在,校庆在即,只要安排妥当,肯定能有办法见到学弟。
      关键是,学弟僳还书在得知这个惊天消息后,会不会帮他?
      即便是僳还书愿意相帮,即便是信物无误、铁证如山,僳家作为华夏数一数二的高门,该如何慎重的考虑认亲...
      思索再三,刘天赐觉得,僳还书是整个认亲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
      所以,一定要有单独接触他的机会...
      赵小乐并不清楚刘天赐找僳老的真正目的,只是单纯的觉得找学弟比找号称京大一枝花的学姐相对省事。
      晚上,六位结拜兄弟饮酒吹牛的热闹场景自不必说。
      刘天赐酒酣后在赵小乐处住了一晚,想破脑壳也没计划出最合适的方案。
      没想到,睡觉熄灯前,赵小乐闲聊时无意间的一句话,给了刘天赐很大的启发。
      赵小乐说,他查到外交系的僳还书,还是人大芳草地社团的主要成员...
      没想到,未来的外交官僳还书,还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学爱好者。
      巧的是,刘天赐毕业前,曾是芳草地的副社长。
      刘天赐当即决定,明日一早,就去人大芳草地社团那边碰碰运气...
      第二天,刘天赐轻车熟路的回到了刚刚离开两个月的母校。
      红墙绿瓦掩映之下的人民大学校园,随处可见的是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建筑,给人的感觉,这里一点都不像是高等学府,更像是座衙门,或是部委机关所在地。
      这也正是这所培养仕途人才学校的不同之处。
      刘天赐进了大门,径直向着社团活动场所而去。
      等他走到芳草地社团活动室门口,空无一人。
      刘天赐在活动室周边转悠了两个小时,还是没见一个人影。
      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往前踱了几步,逛到活动室前面草坪上的亭子里,找到那张石凳,静静的坐下来,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活动室方向。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眼见快到正午了,刘天赐正欲悻悻离去,再寻找其他的门路的时候,就见不远处的林荫道上,两位小学弟从校舍方向匆匆走来,熟练的用钥匙打开了边门,快步进到活动室内。
      刘天赐看得真切,正想跟进去看个究竟,只见这两位学弟分别拿着一张公告和一小瓶浆糊走出室内,来到了外面的告示栏下,娴熟的先刷了遍浆糊,再将告示张贴上去。
      刘天赐赶紧上前扫了一眼,正是芳草地社团的活动通知:为迎接校庆,兹定于9月5日下午15时,在社团活动室前草坪上,组织“吟诗听风雅,词韵染人间”草坪读诗会,欢迎广大诗歌爱好者参加。
      通知后面,罗列出了几位新诗朗诵者的名单和题目。
      刘天赐细细看了一遍,欣喜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僳还书。
      僳还书准备分享的诗歌题目是:《我是一粒沙子》。
      更为惊喜的是,告示的落脚处,注明了这次读诗会的组织人和联系人,法律系的张建国。
      张建国,正是两个月前跟他交接副社长事务的大三学弟。
      刘天赐会心一笑,顿时感觉眼前一亮,嘴角兴奋的微微有些抽搐。
      接下来的时间,刘天赐开始刻意的揣摩起来,我是一粒沙,我是一粒沙,如果是我写它,该从哪里着手、该用什么体裁、该比拟什么心绪、是激荡灵魂还是伤感情怀...
      第二天一早,天公就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直到下午二点,小雨还没有停歇。
      读书会,只能移至室内。
      两点半光景,小小的活动室内,已经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同学。
      刘天赐到那儿一看,好家伙,这是校园里几乎所有的诗歌爱好者都过来了的阵势。
      刘天赐向主席台那边望去,远远的就看见张建国正在跟一位化了淡妆的女同学交代什么。
      刘天赐一笑,定是社长大人在跟主持人交流开场白和流程的事儿。
      恰好,他见张建国抬头张望着什么,便高高的挥了挥手,唤出了声:“张社长!”
      张建国很意外的见到了自己的前任,欢天喜地的挤了过来:“刘哥,稀客啊,你怎么会在这儿啊?”
      刘天赐嘿嘿一笑:“呵呵,我回来参加校庆,不知不觉的就走上这条熟悉的道了...真不错啊,那么多未来诗人济济一堂。芳草地在你手上蒸蒸日上了!”
      张建国还想跟前任好好说话,却被刘天赐制止了,示意他先去招呼自己的事情。
      张建国也不见外,拉着刘天赐上到主席台前,找了个中间的位置让他坐下,就回头忙乎自己的事情。
      三点整,那位化了淡妆的女主持人在开场白中略带歉意的提到,天气原因,每周一次的草坪读诗会只能转到室内举行,造成一定的拥挤,请大家多见谅。
      见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示理解和支持,主持人明显放轻松下来,她讲述了今天读诗会的主题:通过诗歌领略"大漠孤雁直,长河落日圆"壮美河山。
      接着,主持人按照顺序请几位社团成员登台朗诵诗作和发表感想。
      僳还书第三位上台,他朗诵的是自己的诗作《我是一粒沙子》:
      我是一粒沙子
      怎么看,都是沙子
      那个春天,水漫过了我
      以及和我一样的沙子
      草,也掩盖了我
      和我一样的沙子
      后来
      稻谷黄了
      金黄金黄的颜色
      也和沙子一样
      再后来
      一些人
      埋进了沙子
      我和像我一样的沙子们
      也会陆陆续续的
      都在沙子里扎下根...
      从见到僳还书的第一眼起,刘天赐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
      让刘天赐难以置信的是,僳还书读的竟是外交系。
      无论怎么看,僳还书完完全全就是个内向、腼腆的少年,不论是台上朗读还是台下倾听,他总是如此内向、腼腆、羞涩、默不作声,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那种独特的忧郁,让刘天赐很想走过去给他一个温暖的、坚定的拥抱。
      仔细想了想,刘天赐明白了,僳还书的专业,并不是他的所愿,而是家里的安排。
      他的父亲,外交部的高官...
      同学们朗诵分享了整整两个小时后,轮到副社长做总结发言,张建国大大出乎意料的,又非常隆重的向同学们介绍了他的前任,刚刚步出校园的学长刘天赐,并盛情邀请刘天赐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文学创作心得。
      今天挤在活动室的,无一例外都是人大诗歌和文学爱好者,自然也都知道自己的学长刘天赐是《星星诗刊》等杂志的常客,岂容错过这样的倾听机会,掌声立刻鼓噪的呱呱直响。
      如果,不是为了接近僳还书,刘天赐肯定不会在离开校园后再出这样的风头。
      刘天赐略作思绪整理后,毫不客气的上了台。
      他先是礼节性的对参与朗诵诗作的同学作了简单点评,谦逊的表示,自己坐在下面,聆听到了诗词之美,几位学弟学妹的诗歌,让他如沐春风,令他心旷神怡。
      他设身处地的感受到这样的读诗会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加深了对诗文的热爱。
      接着,他画风一转,朗声道:“各位同学,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刚才一位学弟的诗作,他的声音虽然低沉,却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想赠他一个雅号“伤感诗神”!他,就是写《我是一粒沙子》的高手!他以最最不起眼的沙子来拟人拟己,以其深沉博大的情怀,触动到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朴实的文字都如同秋夜的寒风,轻轻拂过我的心弦,唤起了我无尽的哀愁与思恋;他用顾城风格派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悲伤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同身受...可以这么说,《我是一粒沙子》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情感的沉淀,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让人陷入沉思,令人无不动容...”
      说完这段分享,只听得下面轰轰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所有热烈鼓掌的校友都把目光投向了满含羞怯的少年诗人僳还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