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博山市是交通要道,素有八省通衢的美誉,融合的文化里吸收了南腔北调的口音,也容纳了各地花样翻新的美食。

      早些年物资匮乏,除了单位食堂,只有各种国营饭店,人们就算想吃外地的美食,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几年大家思想放开,做小买卖不再是投机倒把,仅仅一两年的功夫,各种个体经营的小饭馆便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甚至厨师也一跃成为一种新潮而体面的工作。

      重型机械厂门口,刚下夜班的保卫科员工纷纷披上军大衣,三三两两往厂外走。

      李建军已经买好了饭票,本来要去食堂简单吃一口。但副科长王强张罗着,非要去单位北门新开的牛肉面馆改善改善。

      “老板,两碗牛肉面。斩半只鸭子。”王强一边吆喝着,一边跟李建军找了张桌子坐下。

      虽然只是不到一块钱的吃食,但能下馆子吃饭,显然让他觉得倍有面子。

      “好嘞,马上来!”老板用围裙摩挲着双手大声应到。小店里人不多,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不多时就端上了桌子。

      麻将块大小的牛肉肥瘦相间,满满的一大碗,用牛棒骨和鸡架熬煮的高汤更是鲜香浓郁。

      “听说了么,津口那面有人捡到碎尸了!”王强端起碗大口的吸溜着面条。

      “啊?真的假的,我听说昨天汉淮河旁边的厕所也有人捡到了碎尸,而且好像尸体还被水煮过了。”李建军接着话茬,一边大声说着,一边假装怕人听到般左顾右盼。

      食客中有好事者,早已竖起了耳朵。耸人听闻的八卦,自然是最下饭的。

      “两位兄弟好胃口啊,吃饭时候说这个,不影响食欲啊?”老板笑着端上码放整齐的半只鸭子。

      盐水鸭子本是南京特产,最好吃的季节就是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用春孵夏长的当年鸭子,佐以葱姜、八角、花椒,低温慢煮。

      这样才能让鸭子体内的汁水充分留存,保持了鸭子的嫩度,同时又使鸭肉拥有了不同于高温煮熟的特殊香气。

      但这牛肉面馆老板却颇有些本事,因地制宜,在4月份桃花盛开的时候,选取积蓄了一冬的肥膘,又吃过开河鱼的隔年肥鸭,做出符合当地口味的盐水鸭子,号称“桃花鸭”。

      这“桃花鸭”皮白肉嫩、风味独特,再配上肥瘦相间的大块牛肉面,可谓相得益彰,大受食客欢迎,一时间整个重型机械厂的员工都争相过来品尝。

      “嗨,闲聊嘛,津口在江对岸,离这远着呢,再抛尸,也抛不到我们这。”王强夹起一块鸭肉细细咀嚼。

      “谁知道多大仇啊,杀就杀呗,还给切碎了。”李建军喝了一口汤,身子总算暖了一些。

      “我看呐,不一定是仇杀,没准就是个变态作案,咱们最近可得打起精神,不管外面怎么乱,我们厂可不能出事啊。”王强毕竟是保卫科小领导,倒是颇有些觉悟。

      还没等二人放下碗,就见二五四医院的一名小护士忧心忡忡的朝着面馆走来。

      二五四医院是重型机械厂的职工医院,就医报销比例极高,加之单身小护士多,工人们稍有头疼脑热,都喜欢去找大夫瞧瞧,找病床住住。

      不过此时,显然这个小护士是有事来找王强的。八十年代的国营企业中,特别是军工企业中,保卫科往往肩负着警察的职能。

      厂区和生活区遇到的大事小情,打架斗殴、偷鸡摸狗、邻里矛盾,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报警,而是报告保卫科。

      作为警察队伍的辅助机构,甚至部分重要的工厂,保卫科员工还要穿着警察制服,同时接受公安机关和工厂的双重管理。

      “王科长,有个事……”小护士咬着嘴唇,低头吞吞吐吐说道:“我们科护士姚爱倩,好像不见了。

      “好像不见了?什么意思。”王强闻言一愣,随即心中也是咯噔一下,隐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姚爱倩是我们科新来的护士,才来三个多月吧,前两天跟我们护士长请假,说回家参加同学婚礼,本来今天该返岗接早班的,可是到现在都没看到人,问了她舍友才知道,昨天晚上她就没回来,被褥还是叠放整齐的。”

      小护士有些焦急但口齿还算伶俐,王强也听明白了来龙去脉。

      王强闻言,眉头紧皱,厂里或厂办单位有人迟到,倒也是常有的事。略一思量,王强继续问道:

      “联系姚爱倩家里了么?是不是有事耽搁下了,还没回来?”

      现在普通通讯靠的是写信,一般三天以上才能收到,遇到紧急事项靠的是拍电报,基本三小时就能收到。

      “根据姚爱倩留的地址,我们给她家里拍了电报,还没收到回电,估计中午能有消息吧。”小护士回答到。

      王强心下慌的依壁雕凿,已然决定赶快报案,但还是故作淡定,安抚着小护士:

      “嗯,等等下午回信吧,也许姚爱倩就是家里有事,或是路上耽搁了。我先跟派出所那面打个招呼,你回去跟护士长也说一声,先别着急。”

      “王科长,我听说昨天汉淮河那面有人捡到了碎尸,不会是……”小护士越说声音越低。

      “不会的,放心吧,哪有那么巧合!”

      敷衍着送走了小护士,王强片刻不敢耽误,急匆匆骑上自行车,直奔重型厂派出所。

      ……

      “第几个了?”庞振华眉头紧锁,狠狠地吸了最后一口,就将半截烟头按死在烟灰缸里。

      这个从血肉横飞的朝鲜战场上爬下来的老兵,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断臂残肢了。

      不知道哪个王九蛋这么不开眼,非要给这个即将退休的老局长上上眼药。

      “第六个,是在新林公园的垃圾箱捡到的,用手提袋装着的内脏和人体组织,6斤2两,也是煮过的。”

      胡子拉碴的程冬野也狠狠吸了两口,布满血丝的双眼瞪得溜圆,任谁看了都会明白“程大眼”这个绰号,他当之无愧。

      “社会影响很恶劣啊!昨天晚上连夜开的会,市里领导班子已经定调了,从今天起成立3·17专案组,我亲自挂帅,任总指挥。”

      “你任副总指挥,抽调各辖区派出所骨干进行大规模排查,老预审员都交给你统一调配,随时待命。另外,登报悬赏的额度也批下来了。”

      庞局沉着脸,有条不紊的布置着下一步工作。“你这面还有什么困难么?”

      “领导,我这面……”程冬野正想趁机敲庞振华一笔,搞一辆小吉普。

      现在队里就一辆俗称“侉子”的侧三轮摩托,还三天两天趴窝,剩下的队员还得靠自行车,出个现场就得蹬掉半槽血条,效率实在太低。

      “好的,没有困难就去开会部署吧。”庞局打断了程冬野,根本没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

      “我?@%#*^……”程冬野内心疯狂吐槽着庞振华,这老狐狸狡猾的很,明知道自己申报吉普不是一天两天了,就是不批。

      非说国家改革开放,正在爬坡上升,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实在是太抠门。

      “你小子,非把我这点骨头渣也榨出油不可啊。”庞振华脸上肌肉抽动着。

      看程冬野转身就要离开,一边掂出一根香烟,一边翻着白眼,“吉普车明早到位,给我精细着点用。”

      “哎哟,庞局耶,英明啊,像您这样的好领导真是不多啦!简直是关爱下属的典范!”程冬野谄媚着,赶忙掏出打火机给庞振华点上烟。

      “说好了啊,车可不白给你,3天,我要结果。”烟雾缭绕中,庞振华目光如炬的盯着程冬野。

      “呃……10天,10天。”

      “3天!”

      “7天,7天。”

      “好,7天,没结果我唯你是问啊。”

      ……我……又被套路了。

      从昨天凌晨第一次有人报警,说捡到了人体组织,到今天早晨,已经接到六起市民报案。

      分局刑警队7个人既要对接各派出所,更新排查信息,又要参与保护现场,提取物证,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24小时以来,整个刑警队才第一次开上碰头会。

      “回来第一次就是这种大案,压力有点大吧?”程冬野对先到办公室的周楚说到。

      八十年代,周楚这种大学生在哪个单位都是宝贝,将来晋升之路必定是一片坦途,队长程冬野责无旁贷,当然亲自带起了这个徒弟。

      可他不知道的是,眼前的周楚已经不是那个刚从警校毕业的小白,而是2025年叱咤南京警届的一等功获得者周楚。

      “还好吧,就算天塌了,不还有师父顶着呢。”周楚粲然一笑,故作紧张,随即翻阅着同事带回来的笔录,希望尽快了解案情。

      程冬野看人员差不多到齐,便清清嗓开始说道:“情况大家基本都了解了吧?庞局挂帅,已经成立了3·17专案组。这回咱们的压力可不小啊!。”

      听到专案组三个字,队员们交头接耳,专案组一成立,领导的重视和各方的关注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种大案,机遇和挑战并存啊,破了,至少集体三等功,不破……嗯,那可就把脸丢到整个市局了。

      程冬野示意大家静一静,扬头看向正在啃苹果的吴振宇继续说道:“小吴,现在汇总的案情概况,给大家说说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