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他的月亮 ...


  •   京城

      一处雕梁画栋高耸入云的的楼阁是唯有皇帝能站立的地方,此时他于高处俯视地面上跪伏的人,乌泱泱一片,俱是不肯归降的祁储两家的拥趸或家眷,有些是朝堂里的官员,有些是地方郡县的父母官,还有些只是些徒有愚忠的家仆。

      行刑官一声令下,百十个人头应声落地,从高处看下去很难看出什么惨绝人寰的意味,人影化作蚂蚁般大小,头颅只是漆黑的一个小点,连惨叫声都十分微弱,皇帝垂眸静静看着这一切,这一刻,他才有了生杀予夺的实感。

      楼阁之下,一批杀完了,血迹尚未清理,便拖来另外一批,程明煦从刑场旁绕开,血流到他的衣袍之下,刀斧入肉之声让人胆寒,此起彼伏的哀嚎声仿若厉鬼从无间地狱爬出时发出的哀鸣。

      这些人是世家权利的受益者,也是食民脂民膏的加害者,可此时,他们却只是一场经久不息的争斗的失败者。

      他拾阶而上,登上一层又一层的阶梯,越来越靠近皇帝,能听到的哀嚎声也越来越微弱。直到见到那个背对着他的身影,程明煦恭恭敬敬朝皇帝见礼:“臣,参见皇上。”

      皇帝回身看着这个垂垂老矣的丞相,知道他的来意,心情更是无限好,笑着叫他起身,“原以为丞相会留在京城随朕一起见证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怎料丞相去了江湖顺手便帮朕解了边关粮草的燃眉之急,朕甚至都还没开始筹备,丞相就替朕分了忧,实乃国之栋梁。”

      程明煦镇定自若地平视着皇帝,他自然明白皇帝言语之间有责怪他越俎代庖的意思,“情急之下,未来得及上书请示,请皇上见谅。”“无妨。”皇帝的眼神里无悲无喜,让人捉摸不透。

      “丞相此来,是为了你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婿,还是说是为了昭狱中那个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守秋之主?”皇帝的言语里是尖锐的质问,程明煦心中泛起一层波澜,目光下移,落在皇帝的靴子上。

      “臣来,是为了请皇帝允臣告老还乡。”“哦?”意料之外的回答让皇帝眉骨一动,挑眉看程明煦,“丞相不愿再为朕效力了?”

      程明煦轻笑了两声,颇为轻松,“臣老矣,姜国人才辈出,忝居高位实在问心有愧。”皇帝一手搭在栏杆上,身形也不再端正,“丞相过谦了,若没有程家的助力,朕如何能拿回这山河,如今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缺人的时候,丞相想躲懒,朕却不肯放你去过那闲云野鹤的日子。”

      程明煦一时沉默,皇帝忌惮程家是真,想再借程明煦之手稳定朝纲也是真,但其中取舍程明煦早有答案,他从袖子里掏出一枚古朴的令牌递给皇帝,遒劲苍鹰纂刻其上,皇帝并未接过,他认出了那是程家的家主令牌,代代相传,足以号令程家军队。

      “丞相这是?”皇帝未接,程明煦就一直躬身,“边关战事吃紧,请皇上派兵支援,从此以后便只有姜国的将士,再无程家的将士。”皇帝眼睛微微眯起,他伸手接过了令牌,却心有疑惑。

      扳倒两大世家本欲是敲山震虎,可如今还没想好如何将这老虎降服,这虎自己却先把爪子拔了,倒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一个段云沉,竟能让程明煦主动放弃丞相之位和京城势力?

      “丞相有心了,只是...”皇帝决定替他把话说开,“丞相此来只是为了这两件事?不准备开口为段云沉求情?”程明煦顿了顿,平静道:“他是您的臣下,是忠臣还是佞臣,皆由圣心裁断。”

      言罢,程明煦再朝皇帝行了周全一礼:“臣告退。”

      他转身步履稳健走下台阶,皇帝目视着他消失在一层层台阶中,渐渐已看不清他的身影。

      苏灯在皇宫外等着程明煦,见他出来着急迎了过去:“先生,皇帝如何答复?”程明煦面色如常,看了一眼苏灯,而后摇头,苏灯心中一紧:“皇帝不肯放过他?”

      “不是。”程明煦语气沉重,“是我没提,我给了皇帝想要的一切,接下来的事,只能看皇帝愿不愿意给他一条活路。”“先生?”苏灯不明白,将筹码拱手相让去赌皇帝大发善心未免太过授人以柄。

      “回去吧。”程明煦没有再多说别的,他已经尽了全力,决定权并不在他手上。“先生!”苏灯不肯离开,他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般道:“我不明白。”

      “苏灯。”程明煦唤他,“你想让我怎么做?学你一样拿他想要的东西威胁他?与皇帝交恶只会带来更大的灾祸,你已经做错了一回,不该再错下去了。”

      “我....”苏灯看向远处的昭狱的方向,明明近在咫尺,却无法救他出来,甚至于还是自己亲手把他送进去的,眼下程明煦的话更像是锥心之言,让他羞愧不已。

      可他明白眼下不能激怒皇帝,最终也只能松开被掐出血痕的手,跟着程明煦慢慢离开了皇宫。

      京城昭狱

      从北境飘来的雪融化在树梢,未融化的星星点点,随风裹成粉末灌入暗沉的监牢,段云沉静坐在一堆稻草上,头靠在墙上,背脊微微悬空,错开背上已然破溃的伤口,他的目光被飘进来的雪所吸引,于是伸手接了一片雪,但还未看清雪花的形状便已经融化在掌心。

      他本以为自己可以狠下心不再思念牢狱之外的人,可心里想起的画面却是守秋山的那一日大雪,凌和月躺在冰湖上,雪花落在他的发间,听他问自己,为什么要喜欢他,彼时段云沉的回答是不知道,想让凌和月明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可今日他再问自己同样的问题,答案却又不一样了,凌和月不喜欢来自他的怜悯,觉得这样的施舍不过是居高临下的赏赐,可段云沉未曾真正讲清楚的话,真正诚实的心里话是,一开始喜欢凌和月正是因为怜悯。

      明明看见凌和月在笑,却又能听见他在心底哭泣,一声又一声低泣传入段云沉的耳中,让他的心变得柔软,仿佛看见了十八岁的自己,那时的自己也曾躲在昭狱的角落遥望天空,也曾怨恨过命运不公,可他比凌和月幸运,他被搭救,被带到蓝天之下,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凌和月却又不同,没有人来搭救他,直到他已抛却前尘才被家里人寻回,出于同情怜悯,段云沉格外想要拯救沉沦在漆黑潭水之中的月亮,日日低头垂望水中月,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触那一轮弯月却只能碰触到冰凉彻骨的潭水。

      又一阵寒风吹入监牢之中,带来新鲜湿冷的空气,段云沉用手支撑着墙壁缓缓站起,借力之际,肩上穿过琵琶骨的伤口传来一阵钝痛使他轻轻皱眉,他自嘲般轻轻笑了,想他总自持武力觉得可以保护所有人,可遇到两难之际却又只能靠自损才能保全心爱之人。

      寒风吹到身上,像涉入幽深的潭水之中,段云沉孤身踏入那条困住月亮的河流,将月亮抱在怀中,可怀里唯余一团破碎的光影,他恍惚间抬头看向天空,觉得自己蠢笨。

      原来月亮一直高悬于天空,顾影自怜的从始至终都是他自己,从来都是他低头看着水中的幻影,却忽视了自己本就沐浴在月华之中,同凌和月的感情始终便是如此,从他自以为是想去拯救那个寂静的人,再到不由自主被凌和月吸引,控制不住想要去触碰到他的背影。

      好在凌和月回头了,带着笑容与他拥抱,可这个拥抱终究是短暂的,在生与死的选择之间,他不得不将凌和月推向生门。

      为什么会在此时想起这些事,段云沉的意识在风雪中渐渐放空,他心知肚明,是死亡将至,心里太多不舍。

      回忆了诸多过往,唯有这一段感情,是怎么都舍不得坐视不理的,段云沉慢慢坐回稻草上,阖眼靠在墙上,现在他不再抑制对凌和月的思念,不再打算从容赴死,而是任由思念化作冰棱刺入他的身躯。

      慷慨的大雪随风散入京城,皇帝仍在楼阁之上俯视着地面的刑场,又一批人被押去砍头,似乎砍了很久都没有砍完,一直到日暮,还有人在被押来的路上,看倦了这样的场面,皇帝慢慢挪动步伐走向楼阁对向的另外一扇门,推开后靠近栏杆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从城门鱼贯而入,纷纷回到自己曾经的家,收拾,打扫,将破败的京城装点得焕然一新,家家户户人头攒动,有人在庆幸劫后余生,有人在为亲人离世而痛哭,一户一户被围墙隔开的众生相此时全落入皇帝的眼中,是平民百姓的人生,是他的子民截然不同又殊途同归的人生。

      他的手指放在栏杆上无意识地敲动,心在思忖,表情也紧锁凝固,久久不能舒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