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战惊醒梦中人(上) ...

  •   物换星移,时间很快便来到了五月初旬……按照梁帝的御令,已快到了出兵的时间,这月余里,朝廷上上下下,军营里里外外都忙得不可开交,皆在为了出兵西州做好充分准备。古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战所需的粮草在韩雄将军的带领下早已安排妥当,悉数送往前线,而后二十万兵马将在陈国忠将军的带领下前行……
      因西州割离国土时间算不上长久,内部自立统治体系有待完善,再加上自身封地有限,要想发展始终有所限制,现在举国上下总兵力也不过十余万左右,几乎全力用于自保,因此南明派遣二十万大军前往西州绰绰有余……现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准备就绪,明日便准备启程,今晚,便是那南明大军在京都安眠的最后一夜………
      次日,20万大军集结于都城之下,群雄排列,浩浩荡荡,瞭望下去,仿佛乌云一般迫人心弦,似乎在下一秒便会像万马奔腾一样向远方追去………陈国忠将军骑一匹鬃马站在队伍的最前端,身作统率,等待着帝王的授令……
      一时三刻,梁帝亲自授军旗,予虎符,最后君王祭酒…
      “收复西州,还我疆土”梁帝仰面喊了出来,虽是个文人,但声势这一方面却丝毫不落人下风, “收复西州,还我疆土!!!”陈国忠将军也跟着帝王的话喊了出来,粗嗓一开,如雷贯耳……
      “收复西州,还我疆土”
      “收复西州,还我疆土”
      “收复西州,还我疆土”…………
      !!!!!
      随后底下数万将士也接连喊了出来,万声合聚,如翻江蹈海,刺破苍穹,后响彻云霄……
      “出兵——”
      砸了酒碗,陈国忠将军上了马,一声令下,随后便行军出发了……而一声声“收复西州,还我疆土”的雄狮口号依旧盘旋在上空,久久不得散去……每一战,苦的都是数万百姓,离的都是千万家庭,听着这响彻云际的出征口号,不少百姓不禁潸然泪下………而一并的还有朝廷官员,也是纷纷前来送行,立与城门两侧,望着浩浩荡荡出京的队伍,心中感慨无限,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是望几十年的西州之事如今终于要被解决,喜极而泣;而有的是见此却不知是福是祸,忧愁连连………
      后望着军队悉数出了城,人潮才慢慢的散开了去……
      次日朝堂,百官朝列。梁帝斜倚在龙椅之上翻阅着一些底下官员呈上来的奏折,朝堂下一片肃静,望着案桌上一堆待处理的事务,看得梁帝眼花缭乱………
      “上月北楚那边来了信函,说是想要派遣安文君幼子来我南明深造学习,正好敦睦邦交,以维护两国友谊长青,不日便能抵达京城,已近眼前,陛下是否应该早些作好安排了!” 帝师顿了顿,出列说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呢?”
      后面的刑部尚书冯军像是豁然开朗一般,直接差点叫了出来。但也难怪,这一个月里他都在为了陛下出兵西州的事情忧愁不断,几乎好几日都是茶饭不思,多次为了西州之事前去拜谒楚天年与自己其他在朝好友,想要求解,但好几人都说行好人事,自有天道……并且也无他法,
      他们同为朝廷内官,国土之上,皆为王臣……纵有千般想法,帝王不悟,也是徒劳。
      这安文君是北楚的辅国政公,曾辅佐于北楚先帝,如今又继任辅佐北楚幼帝,一生投舍于朝廷,政坛之上有所建树,文坛之上也是个大人物,在北楚是个德高望重之人,其名号在南明朝堂上也经常有所耳闻。

      他有七子,一幼子名唤安城,安文君有一次曾到南明游学时,一同带上了他 ,当时正遇上京都官府操办的“妙笔”诗文大赛,那可谓是英雄云集,数不胜数,民间的,官家的,江湖的……参赛人不计其数。想笼络文臣的,想崭露头角的……都各自抱有自己的目的,场面一度盛大。

      文坛之上,无太多规束,真才实学便是每个人最大的底气。而安文君当时的名号已然打响南明,毋庸置疑,此次正是他远在南明为官的好友特地邀请他来坐镇,给诗文比赛当判官,共同鉴赏诗文的。

      比赛定了十天为期,各路文人领了官府分发的号牌便按序当场写文,再提交即可。
      那几日内,北楚小公子安城就跟随在父亲安文君身旁,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士,密密麻麻的文章 ,只感慨无聊至极,后也不知为何来了兴趣 ,也开始临摹写起文章来,不过潦草几笔,像是孩童玩物一般,改了又改,似乎怎么都不满意……

      十日一到,诗文大赛如期结束,安文君带着
      幼子安城返回了北楚,而安城却不知自己留在南明的那篇文章竟然传开,火了起来。

      那一纸文章原本是他的无聊之作,经过不停的涂改,已是一纸皱文,却不知是何人拿去提交了,还在最后的比赛中占得一榜之地,途径小道竟还传入了宫中,潮热一时,佳作虽好却无题名,因此有人还特地为其赋名《寻春游》,那年他才十余岁。
      而这篇文章后面传回北楚,传进安城本人的耳朵里已是一年后了……
      后安城在文学之上也多有造诣,常常受到父亲安文君的夸赞与其他人的赏识,在北楚大地上也渐渐有了一席之地,多受他人的尊重,也算是继承了安文君的衣钵!!!
      如今北楚来信想要遣安城公子前来南明交磋,而今非昔比,他在北楚算得上有身份之人,恐怕此次前来便不是像当初那十余岁的幼童一般纯粹无瑕了…………

      昨日二十万南明大军才刚刚出发,北楚那边并还不知南明出兵西州的消息,安城此时作为使者前来南明,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不管怎样,如果北楚在听闻南明出兵西州后,想要有何动机的话,那南明这里始终握着一个北楚辅国政公之子——安城,也算得上几分保障。
      ………………

      众官员看着激动的刑部尚书冯军,一征,似乎也都看出了他的心思……

      "是啊!险些把这事忘却了!” 梁帝抬眼望了一眼帝师,斜身抬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林将军回京了,林将军回京啦!!!”
      正当朝堂议论不休之时,宫殿之外传来了通报声,声音一路从数百米的宫殿之外传来…… 百官闻见,更加躁乱。梁帝闻后也起了身子………

      不久,一个传信宦官急忙闯进了朝堂,百官也往两边让了让,为他让开一条道路出来。
      “陛下,林将军回京了!!!现如今已经到了京城门口” 传信宦官叩首回着信。
      “嗯,知道了,退下吧”梁帝把人遣了下去。
      “是——” 随后宦官退出了朝堂……

      莫约过了半个多时辰,从殿堂外阶梯处出现了一个身穿甲胄,卸了军刀的将军,身姿威凛,行如巡风,连走带跑快速来到了朝堂之内,跪下身去,双手呈上了一份奏折。

      “陛下,按照您的要求臣已率领三千精兵如期平了常州山匪之乱,这是此次平乱中相关涉事人员以及对悉数落网山匪的后续处理之事,还请陛下过目!!!”

      朝堂之中此人便是林韶大将军,与韩雄大将军齐名。因近来常州山匪愈发猖獗,引发民心慌乱,受当地官员上书朝廷请求出兵相助,为保一方平安,在数月前林韶大将军被梁帝派去平常州山匪之乱,如今才归。

      “林爱卿此去数月辛苦了!!!”
      梁帝接过他手中的折子,赶紧把林将军扶了起来,又好生慰问了一番……

      在散了早朝过后梁帝又单独把林韶一人叫到御书房交谈了一些相关事宜……
      不久,宫里监人便来了圣旨:林韶大将军领军平息常州山匪之乱有功,今赏黄金百两,食邑两百户,御赐龙玉腰带一条。
      “什么?——陛下出兵西州了?”
      “楚某人恭贺林将军节节高升啦!”
      林韶将军从陛下的御书房刚退下来,回府整理一番,便来到了楚府,拜访楚天年,想要叙叙旧,顺便了解一下近来朝中发生的大事
      这二人青年之时几乎是同时入朝为官,一人从文,一人攻武,在政事上也是多相帮助……一连几十载,绝对算得上是莫逆之交。
      这不,林韶刚刚回府换官服时,便把陛下赐给他的龙玉腰带给戴上了,但进府被楚天年看到后,着实还拿他好生吹捧了一番。

      “哎呦,楚兄,你就别拿我打趣了!!! 刚刚你说啥?陛下出兵西州了?还是昨日出的城?"

      "对啊! 陛下特地招你进宫难道没跟你说?”

      楚天年正在小院里给自己种的花洒着水,而林韶就跟在他的身后,二人边走边谈…………
      听到林韶的疑惑楚天年不敢相信,出兵西州这么大的事情陛下竟然没有告诉林韶…………转头过去看着他。
      “没有啊!陛下让我进宫就给我交代了一些相关事宜,还问我想要什么赏赐,就……没……了”
      “话说!!陛下为何如此急切的就出了兵啊?这……西州问题,陛下不是一直都避之不提的吗???”
      林韶发出了一脸的疑惑,纵使想破脑袋也无从得解。
      “这——就得问帝师了” 楚天年放下木瓢,便转身进屋去了

      "张帝师???”
      这话让林韶更加疑惑了。—————————————
      数日之后,从京外来了一辆马车。马车简约而华丽,低调而不奢靡,驾驭马车的是一名武夫,长相粗犷,三分怒目,叫人看了有些害怕。从马车装饰,武夫的面相来看,应该不是本地人……
      那辆马车准备进城门之时,但却被巡门的士兵拦了下来。

      “鼠辈狂徒,我们公子远途从北楚而来,你们不屈膝迎接也就算了,竟还敢阻拦,这难道就是你们南明的待客之道吗?"

      那驾车的武夫吼了出来,一时之间,引得周围百姓围观。
      “公子?哈哈,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要下来给老子搜查!”

      其中一人横摆着身子出来边说边笑道。此人与其他士兵穿着有些差异,看样子应该是他们的头子。
      “算了吧,老大,看他们不像是本地人,要是真是什么我们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身旁的一个小卒出来维诺阻拦道。
      “去你娘的,怂包,大人物?那大人物是你我这等杂货能见得到的吗?”

      士卒:……
      该说不说,自知之明还是有一点的。

      说完,那头子一脚便对着士卒踹了一脚,直接踹倒在了地上。“你给老子看好了”,那人怒目睁圆,满脸仿佛都写着嚣张二字。
      随后便慢慢的靠近那马车想要直接把那武夫拖下马来,强行搜查,想瞧瞧那马车之中到底有啥宝贝。

      士卒遇武夫,真可谓软茬碰硬茬。
      “咔——”的一声,只见那武夫捏住士卒的手臂往后一翻,便骨折了。

      哎呦——一声疼倒在地,哭叫着喊爹喊娘,状况实在惨烈,让周围看戏的人都忍不住心疼起来。

      “吁~” 不久从京城街道不远处传来踏、踏……的马蹄声,随后赶出来一队兵马,策马主领军队在前的正是刚回京不久的林韶大将军。
      抵达城门之后,兵队便停了下来。

      “想必面前的便是安公子了吧,远道而来,有失远迎,现在下奉陛下之命前来护送安公子进京入驻” 林韶将军对着马车里的人隔空讲道。
      ……
      但马车之内依旧无动静,仿若空车一般。

      “那就有劳这位将军了”
      车里没动静,那武夫便回了话,粗嗓一开,气势上面就逼人三分。而那小小士卒刚刚还想对他上手,也………是勇气可嘉啊!!随后林韶斜眼瞟了瞟疼得满地打滚的士卒,半声不吱,便领着那马车进城去了……

      “他娘的,还真是大人物啊”
      倒身在地抱着手臂喊疼的士卒头子小声嘟囔道。

      虽说马车里的人他不认识,但对眼前林韶大将军还是认得的。因为数月前就是他带着军队把自己在常州的土匪老窝端平的。他原本在土匪窝子里也算半个领头人……身边的小厮吧。
      而数月前林韶带领军队在攻破他们山寨的关键时刻,幸亏他及时投了敌,暗中帮过林将军,才在被俘虏后换来了如今一个士卒头子的身份,美名其曰:改邪归正。
      可脱离土匪这个身份时间还不长,一身土匪的暴脾气还未来得及改…………

      原本是想趁机巡查时,多勒索一些过路人的钱财的,有了积蓄才好早些离开这个朝九晚五,无双休的破地方,没想到今天一脚却踢到了钢板上,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武夫的马车在林将军的护送下,一路坦途进了京城。街上人来人往,好不喧嚣。而能得将军的亲自护送,这也引起了不少行人的注意。而当时楚行知与好友林忠正于闹市之中吃茶听戏呢,看见街道上一队兵马浩浩荡荡,起了好奇心,也卖力挤进人群之中想要看个热闹。
      “林伯伯?”
      “父亲?”

      楚行知与林忠看到林韶几乎顶着相同疑惑,同时发出声来。不过还好楚行知反应敏捷,赶紧把林忠又拉进了闹市之中,消失不见了……
      不然要是被林伯伯看见自己又拉着他儿子林忠不学无术,整天嬉闹于市井之中,估计回到家又少不了一顿打狗棍了………

      不久,马车随着军队很快便来到了宫墙之下,在继续向前行时,路经一处还未修缮的坑洼处,一辙车轮不小心陷了进去,一瞬间,马车差点起飞。
      “啊——” 马车内发出了喊叫声。
      此番动静让前行的兵队停了下来。

      护送人林韶盯着马车顿了顿,好一会儿过后,才看见从马车之中缓缓爬出来一个人,此人头发凌乱,身着普通布衣,嘴角残留几数梦口水,睡眼惺惺………

      “公子,你怎么样——”
      许是刚刚马车一縢,弧度有一点大,差点让马车里的人直接滚了出来,见状,那驾车的武夫赶紧去把人扶了起来…………
      不得不说,那武夫在别人面前虽然一脸凶相,但在他家公子面前却显得乖顺很多。
      ……
      面前这副德性的人便是北楚派遣而来的安城公子??
      口传不是说这安城学富五车,风光霁月,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嘛?虽然多有夸大之词,但也不至于眼前这样……一副邋遢模样吧!

      这让周围好多人都有一点摸不着头脑,连一向待事平如水的林韶看着眼前的人……也有一点不敢相信。

      那人爬出马车,被武夫扶了起来,随后弓背揉了揉自己的腰,又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颈,似乎是路途上一直蜷缩在马车中休息,已经快落了枕…………

      “到啦?”
      安城看着眼前群立的士兵与面前陌生的宫阙,往前边走边观望着道。
      “嚯——这城墙当真气派啊!比起七年前足足高了十余丈,不愧是南明,回头让书呆子给咱们北楚也改成这种,嘿嘿!!”
      那安城走到宫墙下,边观赏宫阙楼宇,边说还拿手拍了拍墙壁,发出嘿嘿的嬉笑声。

      这一幕让周围数人更加不解,无论如何,都不敢信面前之人是北楚大国派来的使者。

      “安公子,距离给你安排的居所现还有一程距离,还请公子上车,再劳驾一时三刻!”

      哪里对使者容得了有过多的质疑,林将军接着便发了话。听到此话的安城转身过去看到了马背之上的林韶。

      “啊!这样啊!”

      “那就有劳这位将军了!”

      安城虽似乎还未醒梦,但用脚趾头也想的出面前的这位将军身份不简单,随即向他行了个北楚的拜礼,便返回了马车,继续刚刚的行程。

      不久,终于到了驻所。
      驻所之处是梁帝与官员商议许久,最终才决定把他们安顿在了闲置的鹤君楼府之中。
      这鹤君楼乃是前朝所建,并不在皇宫之中,却与宫阙相互连接,互通有无,它与楚府建筑构造有一些相似,同样背倚大江,登至高处,便可见眼前流水东去之景,但鹤君楼在人群嘈杂的东都,而楚府在远离闹市的西都。

      其实在先帝时期也是有一官人在此居住的,但后来不知为何消了踪迹,文卷上未曾找到记载,而在这之后,鹤君楼也被官府锁了起来,究其原因,也是无从得知,还是等到如今梁帝上位之后才解了封,但多年不居,各官员都恐染了晦气。
      因此据百姓所知,即使解了封,后面似乎也没什么人来长期居住过了……

      林韶将军把那北楚人送进鹤君楼中,指派了些人手,又交代一番,说让他们今日先在此休憩,明日再带他们入宫面圣……之后便退下了。

      武夫扶着安城进了鹤君楼,一路上穿过楼阁、亭台……那府的规模按照府邸的标准也确实算得上宏大了,但仔细一看,湖面的水发青,多个亭台结了绿苔,数个院落还有些许杂枝落叶……应该是许久没有人居住过了。

      “南明人竟将我们安顿在这破落杂院中,简直是不把我们北楚放在眼里”

      一旁的武夫看着院子,又加上想到今天在城门所遇之事越发来了气,左脚一蹬,一墩石柱
      “砰”的一声便掉进了那绿水湖里,溅起了数米水花。

      “阿德,我平时让你多看些书,多看些书你不信吧!我倒看这座楼宇娴雅静远,木香悠扬,是个静养心性的好地方,哈哈!”

      安城似乎早已习惯了武夫阿德的莽撞,也不管他,单手扶着弯疼的腰便跨过池桥进楼去了。

      进了鹤君楼,这里因长期无人居住,连灰尘应该都还是刚派人打扫的,竟散发出几分阴冷的气息,不免乱人心弦。但府内摆设却是精致,多张木案散发出阵阵檀木的香气……

      安城四处逛了逛,逛到楼宇顶端,开了面前的木窗,一个天台显露在安城的面前,安城顺势爬了出去,来至护栏边,却一眼为面前之景所震惊。

      面前分割南明东、西两都的江河向东奔泄而去,一望无垠,在平地之时还未觉得,但位于在高楼之上望着那大江,急湍甚箭,似有吞噬千军万马之力,而江河的两岸则是南明的万家灯火,此时还未到晚间,都如此之景,安城不敢想象若是到了晚间,无数灯影点亮起来,似那苍穹之上的浩瀚星空,将会是多么的震撼。面前此景或许连许多南明人都无缘一见,现在却完全展现在了北楚人安城眼中
      “绝色!!!”
      “天国啊!!!”

      他立于天台之上,手扶护栏,仿佛能一览世间美景,做个潇洒仙人一般,奇妙,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安城仿若得了珍宝,直接惊叹了出来。

      好景虽难得,但一路从北楚赶至南明,耗时月余,任再强的人都耗空了精力,更别说他一公子哥了
      一时半会,安城才恋恋不舍的退下了天台……

      安排下人准备好了沐浴之物,在洗净身子之后,安城似乎才觉得洗净了这月余来赶路的疲劳,伸了伸懒腰,便躺再卧榻之上闭眼睡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战惊醒梦中人(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