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借船 ...

  •   余笙回空间后拿出高粱和小麦也在田里种上,基地只给她留了二十多斤的种子,大头给了塞城,剩的零头自然要种一波,以备不时之需。况且她向赵知书许诺要给塞城足够的供给,那么提供一些他们正在种的食物也不容易被人发现破绽。
      余笙刚在地里忙活没多久,叶甜就开车回来了。
      最近空间里的小动物都长得很快,基本都到了刚长出羽毛却又长得不够多的尴尬期。余笙说,过两天羽毛长多一些就好看了,所以叶甜每天都要带着几颗水果去投喂,顺便看看它们长好了没。
      这两天余笙总去外面,就把照顾小动物的活彻底交给了她。
      “余笙姑娘~”叶甜在院子里停好车后,立马向她跑去,蹲在她身旁道,“余笙姑娘,我帮你一起种吧!”
      余笙当她爱玩,拿出之前的小铲子给她。
      种完麦子后两人又种了高粱,完事后余笙想了想,又种了两排红薯和土豆,最后又洒了些青菜种子才算满意。
      等她们忙完,叶春雨刚好也回来了,几人一起打着招呼进门。
      晚上用饭时,竹铃也出了房间,她最近有能力自己吃饭,也在尝试下地做复健,因此时常能在客厅里看到她的身影,用饭也是跟大家一起。
      余笙把这两天塞城的情况说了一下,怕勾起竹铃不好的回忆,没提里正夫人一家的事。
      叶春雨听完不由地也跟着开心:“先前我还在愁,咱们这么好的果子要如何编排出处。现在塞城站在了我们这边,那便好办了!我们对外说这些是从塞外得来的便成。反正塞城在外人眼中要乱上个两三年,那这两三年里不会有人跑去塞外求证,正巧全了我们的说法!”
      余笙听完点点头,也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我听说塞外原本也是一片草原,因为过度放牧才变成了沙漠,现在也成了无人区,这两年我会试着往沙漠里扔点耐旱的植被种子改造一下环境,后续要真有犟种去求证也不怕穿帮。”
      “这可太好了!”叶春雨越说越高兴,“余笙姑娘上次要我想如何将果子出售之事,我也琢磨了一些。姑娘觉得,我们将那果子限量售卖可不可行?”
      “限量售卖?”余笙十分捧场地问,“你详细说说。”
      “我也清楚,咱们的果子品相好、卖价低,如果再加上限量的话,容易叫那些倒手的二道贩子钻了空子。”叶春雨有些尴尬地说出自己计划的漏洞,随即又话锋一转,“不过这些二道贩子挣的都是富人的钱,余笙姑娘的目的是让穷人也买得起、吃得起甚至让他们自己种,那么限量购买,至少不至于叫富人一下全部收走。”
      余笙点头道,“说得很对。考虑得也很周全。”
      “其实……也不能说是我自个儿想的。”叶春雨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参考了风老爷在洪涝时期低价卖粮的做法。从前生意上的许多事情,我只知大伙儿是这般做的,至于其中的道理和用意,我却是连想都不敢去想。旁人总说妇人之见,是最上不得台面。我越是想藏拙,便越是忌惮这些世俗之见。然而我现下自己琢磨了一番,却发觉这些道理不算复杂,只要我愿意去想,其实也能想通个一二。所以这一切还是多亏了余笙姑娘,若不是遇上了姑娘,我估摸着自己一辈子都要在后院蹉跎了。”
      “你的能力不止于此,只要你愿意多想,说不定将来比风老爷还成功!”余笙适时地夸奖和鼓励。
      “真的?!”叶春雨惊喜道,“余笙姑娘这般说我可要信了!”
      “你有我的扶持,哪能不成功啊?”余笙臭屁道。
      “是!我还有余笙姑娘呢!”
      竹铃安静地在一旁吃饭,看着她们的互动不由地也露出笑容。
      或许连叶春雨自己都不曾发觉,她身上已经有了一股不同于他人的自信。
      若是换成寻常女子,受到余笙这般捧场,第一反应定是——“我区区一个妇道人家,哪能跟晟国首富风老爷相提并论。”
      而她想的则是——“如果我从此刻开始思考和学习,说不定真的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股自信真的很吸引人,也很感染人,就连是她都重新燃起了对外面生活的一丝好奇。
      “妈妈还有我呢!”叶甜也适时地找了下存在感。
      “对!主要是因为有你!”叶春雨哄道。

      两人经过一番探讨,打算这两天再一起收些水果,接着便去景阳城卖货。
      景阳是离塞城渡口最近的城镇。它乃丘陵地带中的一小块平原,同塞城环境相似,属于晟国人不喜开发地段。唯一与之不同的便是它临近海边,镇里可靠打渔为生,以鱼换粮,恰巧补上了农业的不足。后来边塞生意日渐红火,景阳逐渐转型服务行业,专为往来商队提供休憩与补给,日子过得越发舒心。
      然而此次塞城战乱,景阳必受影响。幸而周边还有山林,若能将果树培育起来,往后便可多一条谋生之路。
      现在只剩船只的问题没能解决。
      塞城渡口通常不会长期停泊船只,因这附近常起风浪,严重时还有涡流出现,惊险得很。
      过路的商客不论是出发去塞城或是从塞城返航,都需乘坐官家的大船前来,而官家的船只极难预定,需得在到达塞城之际便定好返程的日子,若是定的日子到了人还未到,那大船便会直接开走,此后也不再来。
      此次出行,风老爷因叶春雨即将生产,定返程之日时,便往后延了月余,没打算同其他商户一起。没想遇上了沅兵围城,其他商户恰好错过自家定的官船,且还能正巧赶上风老爷定的这艘。
      不过错过官船也不是什么紧要之事,因为景阳的私船正好吃这口饭的。他们清楚码头上每日会停靠多少只官船,共会来多少名商人,回程时的人数自然也一清二楚。若有人不幸错过官船,那么接下来的三五天内必有景阳的船家过来接人。
      这些私船要比官家的小上数倍,一次只能运送一千斤左右的重量,价格却要比官船贵上两倍,官船通常一次便能运完,私船至少要走三到五趟。
      只是先前离开的那些商户,想必此时已经把风老爷枉死,以及塞城要打仗的消息传了出去,短期内不会有人再去塞城做生意。景阳的船家知道他们银钱全让沅人搜刮了去,过来碰运气的自然也少。
      当然,景阳城的风家掌柜若是有心,定会把风拂柳还被困在塞边渡口之事传回风家,而风家也该联系官船每日等在渡口接她们,然而实际情况是否这般美好,却未可知。
      余笙手上的货物良多,不好当着官家的面装船,加上水果品相过好,也不适合通过陆路去到景阳城。
      因此当务之急还是要搞来一艘船。
      余笙空间内其实有不少船,末世时期海水上涨,船成了人类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可惜她的船都是现代工业产物,跟这个时代的木船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思来想去余笙最后只能想到顾远之,毕竟他是她认识的人中身份最高的一位,让他安排条船应该不难吧?

      第二天,余笙打算再去一次县衙。
      说来有些尴尬,昨天她刚跟顾远之说没什么事的话以后别找她,没想到今天她自个儿倒是先找上人家。
      余笙回到塞城出生地,做了会儿心理建设,刚要踏出风府大门时,恰好遇上正要进门的顾远之。
      顾远之看到她显然也有些惊讶,向她行了一礼后道:“昨日风姑娘说过可将此当作仓库,顾某便来此查看一番,顺道也看一下城北还有哪些空地,可供我那些伤退的士兵安家。”
      今早顾远之和赵知书一起拟了公告,将塞城接下来的安排颁布下去。
      这一季度塞城每家每户,只要吃不上饭皆可去县衙按人头领取食物补贴,领了补贴的家庭则须将农田交由官府管理一个季度,并听从官府安排进行劳作,后续种出的粮食,将按四六比例分发,官府占四成。
      塞城百姓看了告示,皆是打消了南下购粮的念头。今日一早,几乎所有人都自觉到县衙门口排队领粮食和任务。
      县衙会写字的人不算多,顾远之也去帮忙做了一早上的登记,这会儿才抽出时间过来。
      “这里的情况你晚点看。”余笙道,“我正好有事找你,我们找个地方聊一下。”
      两人就近在院子里摆的石椅上坐下,余笙开门见山,直接问他能不能帮她弄来一艘大船。
      “最好是能装下五吨左右的货,要是太难的话折半也行。”
      “风姑娘要这么大的船干什么?”
      余笙也不瞒他:“我打算沿途卖一些东西晟国现有的水果,让沿海的居民也试着种一种,看它们到底适合在哪里生长。”
      顾远之思虑了一番:“要是平时,我倒能帮风小姐调来真正的货船,但我现下不方便跟外界联系,若风小姐不嫌弃的话,我家倒是有一艘画舫,能承重多少我并不清楚,但它大约有这里的屋子一半大小,上下共有两层。”
      “不嫌弃不嫌弃!”余笙一听就知道自己没问错人,忙道:“咱们快去取船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