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身似浮萍 ...

  •   苏筝径直走到房中的桌案旁坐下,兀自将桌上的茶水泡开,自顾自说,“一年前,孟家派人来接书仪,拿的是一块玉佩,龙凤合契,同她身上自小佩戴的那块正好相合,又说得出她的颈后一处胎记的具体位置,加上来接的人处处真诚恳切,我方才放书仪随她们回京。”

      “据孟府所说,十一年前,书仪生母带她负气出府,流离在外,恐怕是途中遭了意外,方才留下这孩子孤身在外。”

      “她们多方打听了数十年,方才找到这一个样貌特征都能同她生母对得上的,那画像还给我看过,确实很相像,我捡到书仪的时候观之不过两三岁,时间对得上,加上原本书仪身上携带的姓名,姓氏也对得上。”

      卫凌云冷笑一声,甩身将衣角拂至身后,于客椅上坐下,“京中世家,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奇闻,竟叫自家的女儿流落在外十余年,一朝认回,却又再次弃之不顾,简直伤风败俗!”

      “我只恨当初那般决定,一朝不慎,叫这孩子跌入这等炼狱,搅入这样的是非之中。”苏筝摇摇头,每次提及此事,她都深觉痛心疾首。

      “往事即如覆水难收,现在悔恨也不过是以今日刀,斩昨日过,却不知你孤身在外这十余年,又是怎么撑过来的?”卫凌云浅啜一口新茶,散漫抬眼,问道。

      苏筝昂然一笑,“宫外天大地大,世道再艰难,也自有一处我的容身之所,只要无人阻拦,长在肥沃之地的野草,也自能长成参天大树。”

      卫凌云垂眸,不想说任何打击的话语。

      苏筝话锋一转,眸光转向一旁的孟书仪,柳眉微蹙,和声道:“书仪,过来坐。”

      孟书仪这才走过去,在桌案旁落座。

      苏筝继续说:“我在西北经营绣坊数十载,从最初街角一处默默无闻的小绣阁,到如今分阁遍地,我观这世间多为不幸之人,思及自己已有余力兼顾她人,方才渐渐收留了这许多无家可归的稚子,行舟和书仪便是其中之二。”

      “我知我个人能力和精力有限,许多事情难以面面俱到,而一个稚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和无法提前预料的事情,但我最初的想法,不过是想让这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活下来。”

      “人生于世间,只有自己最有能力爱惜自己,身体发肤,皆为己身,如何能够轻易损毁?”

      孟书仪低着头,不敢抬眼看她。

      苏筝拿出一瓶药丸,声音缓慢而坚定,“此药是我拜托华大夫针对你的情况专门研制,此药费材颇多,我也是花了不少精力才将药材寻齐,师母不缺这些药材钱,告诉你这些,是要你知道自己的命究竟有多贵重!不是可以这样随随便便拿出去作贱的。”

      孟书仪低着头,像个做错事挨批评的小孩,坐在那里默不作声,静静承受着来自长辈的批评。

      苏筝眼中闪过一丝晦暗,话语中带上些许浅薄的怒意,“不过是认识半月有余的人,都值得你这样去搏命,如何不替你的师母我想一想?师母不想……再失去你们任何一个了,明白吗?”

      孟书仪看着桌面瓷杯中浮起的茶沫,轻声道:“对不起,让师母担心,是我错了。”

      苏筝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她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人生孑然于天地,茫茫之间无所寄托,这种时候叫她尊重自身无异于痴人说梦,唯有叫这孩子有所顾忌,心中有所牵挂,日后行事才会不这么丝毫不给自己留退路。

      卫凌云毫不留情打断她们之间的煽情氛围,“今日你过来就是为了让我看你们在这里上演师徒情深的吗?”

      苏筝方才咳了两声,略略正色道,“我离开郢都工程十余载,当年的苏语岚尚且只是太子妃,在我的印象中,先帝虽然暴虐,然而纵观历史,却也算得上一代明君,朝廷四方稳固,如今短短五年时间,孟硕再如何无能,可这一路重重阻碍,郢都又如何落到被狄戎人长驱直入的地步?”

      “说来话长。”卫凌云轻叹一声,“自从先帝驾崩,新皇登基以来,事事莽撞武断,闭目塞听,朝堂之事皆被他视作而戏,凡大事决断,皆是一叶障目,短短五年之间,已致
      民怨沸腾。”

      “怎会如此?”苏筝不明白,“太后并非武断之人,先帝在时还曾一度辅政,不少大事决断之上,更多有询问她的意见,况且端木家根基之深,她若想垂帘听政也不过顺理成章,如何会眼睁睁看着国祚被糟蹋到如此地步?”

      卫凌云摇摇头,“起初太后确有此意,可奈何天不予之,端宁二年太后大病一场,自此精力大不如前,年年旧疾复发,如何受得了国事操劳?她便是有心也实在无力,加之京中新贵赫起,以苏家为首的清流一派更是极力排挤这些旧朝世家,端木家的势力已大不如前。”
      “倒是你的那位姐姐,颇有效仿太后当年的意思。”

      苏筝沉默下来,笑容微涩,“我知她志不仅于此。”

      “若论上位之心态手腕,苏语岚已不差什么,可若论治国远见,她还差得远。”卫凌云淡淡说,她看得分明。
      “何况皇室子弟凋零,有太后珠玉在先,苏语岚虎视眈眈在后,几位公主未必没有护佑延续她们萧氏江山的想法。”

      苏筝抬起头,有些诧异,“ 哦?这难道算不上是好事吗?”
      怎么听卫凌云的语气,好似对这样的现象并不赞赏。

      卫凌云放下茶盏,“几位公主有护佑家国百姓之心自然是好事,只是一国之事,重在利民,若自毁根基,再多的权术之道,又有何用?大梁根基已朽,何况几位公主更加没有那般能够力挽狂澜的手段,这些人之间斗得越狠,这座高楼便会越快倒塌。”

      这些话本不该出自她口,更不该在宫里明说,可她冷眼瞧着,身处其间,每日斡旋,难免觉得心寒。
      当外敌退去,都城中这些锦绣堆中的人,已经快要忘记了不久前的累累血泪。
      或许也不是忘了,而是蒙上自己的双眼,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卫凌云无端烦闷,从茶座上站起身来,负手走到堂中“上善若水”的大字前,“大厦将倾!大梁上下君臣不能一心,大劫之后,如何重立旧日辉煌?”
      “眼前的浮华不过是一时梦幻泡影,郢都这样的安乐窝,养不出真正能在狼群中生存的王,西北狄戎虎视眈眈,岂能这么容易罢休?何况漠北、陇西、洛海之外,哪一个部族不觊觎中原水土丰沃?”
      “可惜啊,今上偏偏看不到这些,偏偏身处其间的这些人看不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身似浮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