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010 章 ...

  •   010

      林黛玉去后花园的时候,林绛玉正蹲在一棵大树下兴致勃勃地看蚂蚁安家。

      林绛玉见到姐姐来,十分兴奋,“姐姐,你看!”

      林黛玉见过贾滟,走过去看,许多的小蚂蚁排着队往地面上的一个小沙堆里钻。

      五岁的黛玉对蚂蚁安家并不感兴趣,她探头过去看了一眼,问林绛玉,“弟弟,看蚂蚁回家很有趣吗?”

      林绛玉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点头,“有趣!”

      林黛玉:“……”

      说实话,她看不出哪里有趣了。

      林黛玉站在旁边有些无聊,坐在旁边长凳上的贾滟见她的模样,有些忍俊不禁,于是向她招手。

      虽然是春天,但是长凳是石做的,还是凉,夏堇让侍女在长凳上铺了大棉褥子。

      林黛玉坐在贾滟旁边,规规矩矩地喊她:“太太。”

      贾滟笑着问:“今天学了什么课?”

      林黛玉:“先生今天开始教我读四书。”

      在贾敏去世前,林如海就为林黛玉请了老师教她读书认字,贾滟到林府之后,倒是见过那位老师一两回,是仕途并不得意的贾雨村。

      贾敏去世后,黛玉一度也因为生病不能去上课,而令贾雨村萌生离开的念头。但林如海想着母亲去世,林黛玉要守孝,于是留了贾雨村,让黛玉这几年谢绝访客,在家里专心读书。

      听说贾雨村开始教林黛玉《四书》,贾滟不由得笑着说道:“若玉儿是男孩,将来肯定是像老爷一样,少年英才。”

      谁知林黛玉听了,却说:“父亲很好,但我不想像父亲,父亲也不会想我像他一样。”

      才五岁的小姑娘,说起这些事情来,一脸认真,并没有一般小姑娘该有的稚气和天真。

      贾滟侧头,漂亮的杏眼含着笑意看向她,“那玉儿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林黛玉眨了眨眼,“就想待在府里,父亲有空时陪我读诗,弟弟身体无恙时陪我说话,得闲时,就在花园里扫落花,把花瓣都埋到花冢里去。”

      停了下,小姑娘补充道:“想当个自由的闲人。可我有时心里又觉得不该是这样,我应该是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总想不到那该是什么事情。”

      林黛玉说着,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幽幽道:“每次我想不到那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时,心里就好像空了一大块儿似的。”

      贾滟有些忍俊不禁。

      林黛玉神色认真,“太太别笑,我说的都是真的。”

      贾滟只得忍着笑意,“没有笑。”

      可那弯弯的眼眸却出卖了她。

      林黛玉:“……”

      林黛玉不想再看贾滟,看了一眼大树下的弟弟,林绛玉看蚂蚁安家看得很入神。

      躲在云层里的太阳终于出来,晒得人暖烘烘的,旁边的乳娘崔氏和侍女手里拿着东西给林绛玉遮阳。

      贾滟阻止了,“春日的这点太阳,不会太烈,不怕的。”

      林黛玉有些不赞同,“万一把弟弟晒坏了怎么办?”

      从林黛玉有记忆开始,她就记得弟弟的身体很差,一个月总有那么二十几天在喝药,家里人都生怕他出什么岔子。

      母亲在世时,她曾见母亲对着睡梦中的弟弟掉眼泪,与杨嬷嬷说:“大夫说绛儿先天不足,难以养活。我与老爷成亲这些年,只得玉儿和他两个孩子,要是没了绛儿,不仅玉儿长大后无所依仗,我也没有脸面去见林家的列祖列宗。”

      林黛玉从小就知道弟弟身体娇弱,众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道该要怎么对他才能算是最好的。

      林黛玉对弟弟也十分爱护,看他生病受苦,恨不得自己能为他分担。

      日晒雨淋这种事情,是不可能会发生在绛哥儿身上的。

      贾滟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笑着安慰:“晒不坏,别担心。”

      林黛玉瞅了她一眼,“如果晒坏了,父亲会很生气。”

      “可是绛儿天天窝在屋里,不见太阳也不是什么好事。”

      贾滟笑盈盈地跟林黛玉说:“你身体也不好,吃药就像吃饭似的,可我看你不管是在闲云阁还是在花园里,都很喜欢阳光。你天天那样见太阳,也没见晒坏吧?”

      到底是仙草降世,天性就喜爱阳光。

      向阳而生,一段时间不见太阳,林黛玉也就蔫巴了。

      “我跟弟弟不一样。我三岁的时候,曾经有个和尚到家里来,他说我的病是天生的,无药可治,想好就得出家。如果不出家,就永远不要见外人,不要哭不要流眼泪。”

      林黛玉像是个小大人似的,她伸出一只手将风中落下的海棠花接住,跟贾滟说:“我的病跟晒太阳又没关系,但弟弟不一样。和尚没说弟弟的病要出家才能好,可见遇上医术高明的大夫,是能治好的。”

      一番话说的贾滟又有点想笑。

      但贾滟没笑,只是有些惊讶地问林黛玉:“三岁时的事情,你已经记得这么清楚了吗?”

      一般这种生死的事情,大人都会避着小孩儿谈论,如果林黛玉会记得,那大概是当时她在场,而林如海和贾敏都没想到她会记得这些话。

      林黛玉一脸不以为然,“这有什么?我两岁就开始记事了。弟弟出生后的事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贾滟:“……”

      行吧。

      原来林妹妹是个小神童。

      跟姐姐相比,弟弟林绛玉就比较像是普通小孩儿,无忧无虑的小男孩,即天真又无邪,金鱼的记忆,快乐也纯粹。

      这时,林绛玉终于看腻了蚂蚁安家,跑过来找贾滟和林黛玉。

      他不像林黛玉那样对贾滟有着距离感,小男孩跑过去,扑在贾滟的怀里。

      见姐姐在旁边静静地看他,他脸上又带了几分赫然,眨巴着眼睛从贾滟的怀里离开,伸手拉着林黛玉的手,讨好地说道:“姐姐,你今天要去扫地上的海棠花吗?”

      林黛玉心里是想的,她刚才一路走来,看到小路和台阶上,都有洒落的海棠花瓣。

      她的双手还捧着刚刚从枝头掉落的海棠花,抬眼看向贾滟,“太太,要摆午饭了吗?”

      贾滟从林黛玉的手里拿起一朵海棠花插在了小姑娘的发髻上,笑着说:“如果你们不饿,可以再等等。”

      林黛玉闻言,拉着林绛玉一起去扫地上的海棠花。

      贾滟看着那对姐弟在海棠树下忙碌得不亦乐乎的模样,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点惆怅来。

      也不知道这样姐弟其乐融融的日子,还能有多少。

      ==

      晚上的时候,林如海从外面回来。

      扬州太守晚上设宴,邀请林如海去喝酒,官场往来,这些事情自是难免。

      他在回明雪堂的路上,拐了个弯去闲云阁,林绛玉白天的时候在花园里玩了不少时间,早早就体力不支,睡下了。

      林如海去看了一眼儿子,小男孩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睡得十分香甜。

      崔氏在旁边跟林如海说:“太太今日带哥儿去后花园见了太阳,玩得也尽兴,午膳好的时候喝了一碗莲蓬荷叶鸭肉粥,晚膳也是同太太姑娘一起在明雪堂吃的。我本还担心哥儿白天时会太累,晚上闹觉,没想到他能睡得这样香甜。”

      林如海伸手摸了一下林绛玉的小手,没说话。

      林黛玉却还没睡,见了父亲,林黛玉陪着父亲说了一会儿话。

      说起贾滟,林黛玉沉默了一下,跟父亲说:“太太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

      林如海伸手摸索着女儿的头发,柔声问道:“你想象中,她该是什么样的呢?”

      林黛玉心想应该端庄,大方,事事以父亲为重,将她和弟弟放在心尖上吧。

      林黛玉想了想,跟父亲说:“白天的时候,太太带弟弟到后花园看蚂蚁安家,让弟弟陪我一起扫落在地上的海棠花。”

      要是母亲在世,不会让弟弟蹲在大树下拿树枝玩蚂蚁,也不会让她自己去扫落花。

      贾滟让林黛玉觉得有些捉摸不定,看上去该在意的事情不在意,不该在意的又偏偏有点较真。

      不是什么事情都讲规矩,也不知道是贾滟不想管,还是不想拘着她和弟弟。

      林如海看着女儿如今已经灵秀无比的容貌,有些失神。

      林黛玉刚出生的时候,眉眼还是有着贾敏的影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质越发钟灵毓秀,与人间富贵花似的贾敏截然不同,但贾敏在世时,她受母亲影响,多少会带有一点贾敏的影子。

      如今贾敏离开仅一年,她身上已经完全没有母亲的影子了。

      不过他既然请了贾雨村当女儿的西席,也没想着将女儿当一般姑娘那样拘在闺阁之中。

      贾滟有时的做法令人摸不着头脑,但她横竖不会有什么坏心。

      因此林如海听了黛玉的话,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问女儿,“那你和弟弟今天觉得高兴吗?”

      林黛玉点了点头,“高兴。”

      林如海的眉眼染上温柔,伸手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只要你们高兴就好。”

      他心里有数,两个玉儿的身体都并不健康,能快乐一时是一时,有许多事情,半点强求不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01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天中午12点更新,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案首行通知栏通知。 放两个预收,感兴趣的妹子可以去专栏捞一下~(∩_∩) 武侠:《[综武侠]城主有病》 古言:《喜临门》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