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出了茶楼一路小跑,直到一个小巷子口两人才停下来。

      沈笑南气喘吁吁指着裴温书:“我说,聊的好好的,你跑什么?”

      裴温书自小习武,身体比沈笑南好多了,跑了这么久大气都不喘:“我是在救你,你知不知道她是谁,什么话都敢说,你这张嘴啊,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沈笑南整理着被裴温书扯乱的衣衫,不屑一顾:“嘁,知道,她不就是你心上人吗?你以前总思春的那个姑娘就是她吧?我问你你还总不跟我说,这次被我撞上了吧。这姑娘长得不错,你小子有眼光,她是哪家千金?我怎么好像从来没见过?”

      裴温书从他连珠炮似的一堆话里听出点其他意思,讶然道:“你知道她是个姑娘?”

      沈笑南咧嘴一笑,得意道:“小爷早就看出她是女人了,否则你以为我堂堂永城小侯爷为什么陪人聊天,还不是为了让你多些时间跟人家相处,哪知道你这么不中用,一句话都插不上,刚跟人家姑娘说两句话就开始脸红结巴了。”

      裴温书哭笑不得:“不是她。”

      “不是她?”沈笑南疑惑,“不是她你脸红什么?”

      “我……”一想起刚刚茶楼里徐婳调侃他有美娇娘的话,裴温书就感觉气血上涌,脸霎时又涨得通红。

      沈笑南指着他鼻子惊奇不已:“你看你看,又脸红了!”

      “反正不是她。”八字都没一撇的事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裴温书转过身索性不再理他。

      沈笑南觉得好笑。谁能想到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少将军,一提到儿女情长居然变得如此扭捏,幸亏裴温书长了一张白净书生的脸,否则这个画面看上去实在违和。

      平息了一会儿,裴温书好奇问:“你怎么看出来她是女的?”

      沈笑南翻个白眼:“以为换身衣服再把头发绑起来我就看不出来了?就她那细皮嫩肉的模样,哪里像个男人。”

      裴温书低头看了看自己细皮嫩肉的手掌,又看了看自己细皮嫩肉的手腕,怒道:“沈笑南你骂我。”

      沈笑南愣了一下,然后拔腿就跑。

      乖乖,他忘了裴温书就是天生细皮嫩肉了!

      天色渐渐暗下去,京城中一盏盏灯笼次第点亮,照耀着太平盛世。

      雕梁画栋的皇宫里也已经华灯初上。

      长宁殿中,皇帝徐正卿正在批阅奏折,他虽已过不惑之年,却依旧英姿勃勃,一双犹如古潭般的眸子透出他和古往今来所有帝王一样,不易琢磨,不可猜测。

      皇帝高大的身形被烛火拉长,落在寓意吉祥如意的莲花地砖上显得有些孤寂。他蹙眉看着礼部呈上来的折子,似乎遇到了极为棘手的事情,贴身太监周允安静地侍候在一旁,一语不发。

      在寂静无声的氛围里,敞开的宫殿大门口袅袅婷婷走进来一位女子。

      她一袭华丽衣衫曳地生辉,长发高高挽起繁复发髻,发间两支金镶玉凤尾步摇光彩夺目,凤眼流盼,一颦一笑皆是风情,正是惠妃赵依柔,她虽已年近四十却依旧保养得宜,容光照人。

      惠妃出身高贵,是郑国公独女,上有两个哥哥皆为青年才俊,她自出生开始就娇生惯养着长大,从没受过半点苦。

      十五岁时嫁给当时还是晋王的当今陛下,举全家之力助晋王成为太子后被册封为良娣,入宫多年,盛宠不衰,先后为当今皇帝生下四女儿晋华公主徐如和三皇子周王徐平。皇帝登基后被册封为昭仪,后晋为惠妃。

      惠妃抬手拦住门口正要通报的小太监,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女惜月走进来,看着扶额叹气的皇帝粲然一笑:“陛下这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如此愁眉不展的。”

      皇帝因为长时间操劳国事已经有些疲态,听到她的声音才抬起头来:“原来是柔儿来了。都是些朝堂上的事,朕都要被他们烦死了。”

      惠妃走到皇帝身边坐下,葱白细手轻轻帮皇帝捏着肩膀:“陛下日理万机,各位大人也是心系国事。”

      在她的按摩下皇帝的心情也舒缓了一些:“旁的事还好,只有一事朕实在心烦。”

      惠妃察言观色:“让臣妾猜一猜,能让让陛下如此为难,可是和后宫有关?”

      “柔儿聪慧。”

      “自端顺皇后仙逝,臣妾便奉命协理六宫,既然是后宫之事,那陛下不妨说给臣妾听听?”惠妃端过惜月送来的白瓷碗,将莲子羹送到皇帝手边,温声细语劝解。

      皇帝看着莲子羹,叹息道:“是关于婳儿的婚事。”

      闻言,惠妃脸色微变,片刻便恢复如常,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关切追问道:“静阳公主的婚事是陛下的家事,却也是国事,不知各位大人想说什么呢?”

      皇帝道:“过去的三年里西辽可汗曾经多次派遣使者来到长安请求和亲,但西辽在大肃边境骚乱已久,朕并不想随便就答应他们,所以并未应允,上个月西辽可汗又派出了以西辽王子为首的庞大使团前往长安,再次请求和亲,使臣早已在来的路上,不日便要进京了。”

      惠妃善解人意:“陛下是在忧虑和亲的人选吗?”

      “既然西辽多次提出有意臣属,想要一位公主结秦晋之好,此番又派出了王子亲临,朕也不好再拒绝。且和亲一事利大于弊,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只是朕一直没定下让谁和亲。”说到这里,皇帝长叹一口气,“今日礼部有人上书,推举婳儿出嫁西辽七王子。”

      昏黄的烛火映在惠妃慈美的脸庞上,她薄唇轻抿并未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皇帝接着道:“朕膝下待字闺中的公主不多,除了在福泉寺为太后祈福的如儿,婳儿确实是最年长的一个。”

      惠妃温顺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陛下为静阳的事费心了。”

      听皇帝提到徐如,惠妃心里不免咯噔一下。

      徐如是她的亲生女儿,比徐婳年长三岁,排行第四,封号晋华公主,也是待字闺中的。如儿长相温婉娇柔,妩媚动人,精通诗词歌赋,有咏絮之才,是一位名满京城的才女和美女,提起她京中人人交口称赞。

      她是惠妃最得意的孩子,也是皇室最优秀的公主。

      想起如儿,惠妃就更加憎恨徐婳,若不是她,如儿怎么会在福泉寺!

      她的如儿原本是最温柔端庄、恪守礼数的个性,谁料五年前随徐婳去了一趟福泉寺之后竟然就像变了个人,竟然要嫁给一个寺庙相识的穷小子!她的如儿如此优秀,那个姓冯的小子不过是个落魄的穷书生,哪里配得上她的女儿,她自然不能同意。

      她以为如儿只是耍耍脾气就过去了,没想到她竟然甚至敢以绝食相逼,当时此事闹得太大,宫里人尽皆知。

      陛下也悄悄派人去看过那个姓冯的小子,说是先帝时期的前御史中丞冯晟睿之孙,只是家道中落了,不过谈吐不俗是个可造之材。

      可哪又如何,还不是个穷书生吗?

      她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母女两人较量许久,最后如儿干脆发誓要去福泉寺为太后守孝五年,不满五年绝不下山,现在还住在福泉寺没有回来,不过算算日子,再过十几天就要五年期满,她的如儿也快回来了。

      只是……陛下此时提起如儿是何用意呢?怕不是舍不得徐婳远嫁,动了要远嫁如儿的心思吧?

      不成不成,西辽地处偏僻民智野蛮,若是嫁去西辽,恐怕这辈子她都见不到女儿了,陛下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远嫁若羌国二十五年从未回京的庆阳长公主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她宁愿如儿嫁给穷书生,也绝不能嫁去西辽!

      心绪百转千回之下,惠妃已经有了打算,沉了沉心思,缓缓道:“如儿那丫头的性子陛下也清楚,虽看上去温和乖顺,实则倔强得很,她当年闹出的荒唐事若是被西辽王子知道恐怕不好。”

      皇帝语气低沉,听不出情绪:“如儿当年为了冯子修闹得满城风雨,虽没传出宫外,但事关闺阁名誉和两国邦交,她确实不适合嫁给西辽王子,否则礼部也不会直接越过她选了婳儿。婳儿虽娇蛮任性了些,但到底还是个公主的做派,没有做出有伤风化的荒唐事。”

      “是臣妾教导无方,纵容了如儿,臣妾有罪。”惠妃倒抽一口凉气,赶忙退后一步跪在地上请罪。

      皇帝没什么表情,摆摆手示意她平身。

      帝王心思最是难猜,尤其是踩着尸山血海上位的帝王更加难以捉摸。

      惠妃不敢多替如儿说话,只坐回皇帝身边,轻轻帮他揉着肩膀,稳住心神柔声细语:“臣妾听闻西辽七王子乃王后嫡出,出身高贵,年纪比静阳还要小一岁,相貌堂堂、英武不凡,和静阳公主倒也般配。”

      皇帝沉吟片刻:“朕为她择选驸马都两年了也没个结果,你说是不是天意如此呢?”

      惠妃顺水推舟:“姻缘天定,或许这就是婳儿命中注定的良人呢。”

      皇帝沉吟不决:“婳儿这孩子天生命硬,她一出生就没了母亲,因为那场瘟疫,她刚落地尚在襁褓中就被送去了福泉寺,长到三岁才接回宫里,自小又在太后膝下长大,朕忙于国事见她不多,几年前太后仙逝之后婳儿就更少往朕这里跑了,朕总觉得亏欠她,如今又要她远嫁西辽,朕实在是……毕竟她是阿凝唯一的女儿。”

      听到“阿凝”这个名字,惠妃眼神骤然阴暗下来。

      阿凝,李琬凝,端顺皇后!

      又是她,这个女人真的是阴魂不散,死了十几年还能让陛下如此惦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