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宋白5 ...

  •   宋白在家中修养了十来日,六太爷判断他身体大好可以出门了,时间已是四月中旬。
      宋白正月十八来到三太爷家,至今八十余天,两个多月,算起来,竟多数时日是在病榻上度过。
      而今离了病榻,宋白立在屋檐下,对着四月骄阳打量自己的双手:这双手白皙,干净,十指修长,只在握笔的手指上有长年累月积下的笔茧。这是一双读书人的手。
      宋白摩挲着双手回顾前生,自打进了宋三太爷家门,他这双手,再没摸过纸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让他没有时间去琢磨文章经义,去念诵诗词歌赋,这双手饱经磋磨,变得粗糙、关节变形、遍布伤痕。
      “十年啊……”
      宋白低声呢喃,这一声,不知包含了多少种情绪在其中。他目光专注的看着双手,双手轻柔的互相摩挲。那十年不是一场梦境,这颗沧桑的心可以作证。
      宋白喃喃自语:“这一次,我要换种活法。”
      诵书泼墨,煮酒烹茶,才是他心之所钟。

      宋三太爷常用的家什要么烧了,要么陪葬进了墓里。
      属于宋白的大宅里空空荡荡。
      宋白能出门的第一天,第一趟去了六太爷家,借了松耙、铁锹,把庭院里那棵枯树挖了,劈开做了柴烧。
      第二日,宋白去屋后山里寻了一棵石榴苗,移栽进了院里。
      宋归听说他要上山,陪着他去的,上山的一路上给他介绍这片山里哪哪儿有什么果子树,什么季节能采摘;哪哪儿有什么药材,什么季节能收获;什么时候能够上山采菌子,不同的菌子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地方;哪哪儿是抛荒了的地,适合种什么作物。
      一天下来,走遍了大半山林,宋归也是累的不轻。
      踩着夕阳的霞光下山,宋归说:“山上的地都抛荒了,你一个人不得行,明天我叫上几个人,一起帮你把地垦出来。”
      宋白点头,应道:“好,谢谢哥。”
      宋归说:“同辈兄弟,不当谢。这是人情来往,亲戚之间,你有事,我帮你,我有事,你帮我,人情往来,这些我教你,你慢慢学。”
      宋白应下:“嗯。”
      宋归笑说:“听我爷说,你是个读书郎,这些书上不教的吧?”
      宋白说:“书中有。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宋白读过很多书,很多事物书中都有记载,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白对此深有体会。
      宋归“哈哈”笑,说:“这个我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差不多的意思是吧?我家阿文和二叔家阿章都在县城学堂读书,等他们放假回来了我带你认识,你们读书人应该有共同语言。”
      一路聊着下了山,宋归没有立刻回家,借着夕阳的余晖,宋归帮忙把宋白提下山的石榴树苗栽好了,留下明天帮忙去山里开荒的话,才扛着工具回家。
      院子里没有电灯,夜空中月亮将满未满,辉光似水,照亮了庭院。
      宋白烧火,取米菜做饭。
      前几日他自觉身体大好,婉拒了六太爷家继续送饭,自己在家开火后,六太爷让宋归送来了一担土豆、一担芋头、一袋玉米面、一袋红薯干、一担瓜菜若干、半篓鸡蛋、一挂腊肉。二太爷让人送来了一担土豆,一袋玉米面,两扎粉条,一背篓瓜菜,一小袋白米。
      五太爷、七婆等族中长者也让人送了东西来。
      宋白一一记下,这都是人情,日后要还的。
      各方送来的东西宋白一一归置,土豆芋头放进地窖,粉条杂粮收进橱柜,各色瓜菜放在阴凉的角落,鸡蛋腊肉与干菜红薯干挂上房梁,玉米面放瓮里,二太爷送的白米最为精贵,当地七山二水半分田,种稻少,米难得,从别处运来的米价格高昂,不是人人都舍得买、买得起。土豆红薯芋头粉条玉米才是乡下人家的主粮。
      宋白想起他病中吃不下东西,六太爷家中每餐送来的或是米粥,或是米饭,彼时他无空去想,如今想来,六太爷家的白米恐都进他腹中了罢。
      ……

      第二日,宋归领着一帮兄弟,把山上三太爷抛荒了十几年的地垦出来,共计十二处,加起来约四亩。
      宋白跟着割草,刨地,半天下来,累的腰直不起来,手上磨破了皮,不碰都火辣辣的疼。
      宋归从地上找到草药搓碎给他糊了伤口,让他一边歇着,在旁边看哥哥们怎么干活的,宋白就站在一边捶着腰看着。
      看着他们干活的同时,宋白心里想:我得想个挣钱的办法。
      人生重来一次,宋白不想再种地。
      种地太苦了。
      他低头看自己的双手,手背上纵横被草叶割出的血痕,又痛又痒,绿色的草药汁把手背抹得绿油油。手掌、指头被镰刀柄、锄头柄磨出血泡、磨破皮肤,火辣辣的痛着,绿色的草药糊糊覆盖伤口,仅缓解些微痛感。
      宋白知道靠山吃山,山里有很多能换钱的东西,但是现在还不到季节。
      宋白认真的思索着现状,家里粮食能吃两三个月,钱有1063铜元,是三太爷葬礼的帛金,这份钱不能动,三太爷七七那日要买香烛备菜肉瓜果去坟前烧祭。还不知道这钱够不够呢。
      有什么能够挣钱的办法呢?宋白心里想。
      不说三太爷往后逢年过节的烧香供饭,只说宋白自己。
      宋白从小到大三餐米饭,身体早已习惯。二太爷送的五斤白米,宋白搭配着粉条、土豆芋头省着吃,总有吃完的时候。
      若叫宋白改食谱,往后以土豆芋头玉米面粉条为主食……前生宋白改了的,有多难受,宋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
      且,笔墨纸砚,样样要钱。
      “行了。”
      一帮兄弟,抹着汗水,提着锄头,陆陆续续从垦荒的地里出来,站在田坎边拄着锄头休息。
      宋归拍拍宋白的肩,说:“这块地种土豆、红薯、芝麻、豆子都合适,种旱稻就不太行,离山下太远了,浇水施肥不方便。”
      宋白点点头,“嗯”了一声。
      先前宋归已说过,抛荒的地重新开垦出来,要晾晒几天,撒石灰、草木灰杀虫,再翻土,晾晒,途中要来除草,最后施肥,再次翻耕,如是几番辛苦后,才能种庄稼。
      每垦完一块地,宋归会告诉宋白这块地适合种什么,虽然宋白早已对这些熟知在心,仍会点头表示记下。
      一天的时间干不完开荒的活儿,黄昏时,大伙儿收工回家,约好了明天继续。

      夜里,宋白进入神奇空间。
      这宝物仿佛依托于宋白的灵魂,宋白只需心中动念,便能进入其中。入目是一处昏暗溶洞,上方钟乳石垂悬,地上石笋林立,空间中心处一块岩石上生有一朵金黄的灵芝。
      宋白爬到岩石上坐下,面对着灵芝打坐,令人舒适的“气”随着呼吸流入肺腑,气息吞吐间,更多的“气”被吸入,流遍四肢百骸,白日劳作的疲累转瞬被抹去,飘然的舒适感遍布全身,魂魄仿佛飘到杳杳冥冥中,恍恍惚中似闻妙音。

      白孔雀镇每月十五有一场大集。
      这一月一度的集市,远方的商贩会带着当地稀缺的货物前来,方圆百十里村子里的人,有买卖需求的、来集上看热闹的,把白孔雀镇用作集市的南北一条街挤得热热闹闹,密密麻麻。
      宋白这几日跟在宋归身后上山下山,因伤了手,没干重活儿,拔草割藤也叫他累的不轻。这日大集宋归要去医馆给六太爷打下手,其他兄弟也各有事儿忙活,宋白闲下来,他当前家徒四壁身无长物的,不想去集市上凑热闹,便留在家里,起意将家中拾掇拾掇。
      白孔雀镇的宋家是两百多年前从北地迁来,如今的宋氏族人,皆为最初的宋氏三兄弟的后代,三太爷留下的这座老房子,是大约两百年前建成,和那一阶段宋家其他人家建的房子一样,带着浓厚的北地风格,厚石高墙,宽敞大院,青砖瓦房,不似当地人家的竹篱矮院,吊脚小楼,红砖与竹木砌的房子,住不得几十年便要修修补补。
      这座房子从外往内,上去五层青石台阶,跨过高高的石头门槛,进门是四四方方的一个大院,一条石板路从脚下通向堂屋,将宽敞的庭院一分为二,庭院左右两侧是青石板铺平的地面,右侧有一口圆井,井口石围竖起半米高,两米外有一个洗衣台,洗衣台下有一条排水沟,通向右边院墙下留的小洞。洗衣台不远处有一排长长的晾衣杆。庭院左侧植有一棵三尺来高的小石榴树,周围一圈青石砌成树台,围住它。不远处一张石桌配三块石头凳子,都圆墩墩的。此外别无他物,余下大片空地。
      石板路的尽头是三间正房中的堂屋,堂屋不分内外间,正中设有神龛供台,上面供奉祖宗牌位,如今摆在上方的是三太爷的牌位,也意味着三太爷之前逝世的父祖牌位已移居祠堂。待到宋白寿终,他的牌位被摆上神龛受后人祭祀,三太爷的牌位则会如同往昔祖先们的牌位一样,移入祠堂。
      堂屋也被用作待客、吃饭的地方,神龛供台占了一小半,剩下的空间还足够宽敞。
      堂屋左右是两间正房,三太爷的东西清空后,这两间屋子当前空空荡荡。正房两侧则是耳房,耳房比正房小了许多,门前是空地,隔了一段儿,才是东西厢房。
      东西厢房各有三间,东厢便是植有石榴树的这一侧,宋白住了一间,剩下两间空了多年。西厢有间屋子曾经是宋春丫的闺房,她嫁人后时不时回来看望亲爹,有时候会留宿,那间屋她来时会收拾打扫,比旁的屋子干净的多。如今宋春丫的东西已拿走,屋子也是空荡荡。西厢另两间做了杂物房用,里面尘网密布,不知是多少年没打理过了。
      西厢尽头是间灶房,一半堆叠木柴,一半是灶台橱柜所在。与之相对的东厢尽头没有屋子,是一块二十来平方米的菜地,此时稀稀拉拉长着一些小青菜。东西厢房后面是空地,空地上有几个大大小小的花盆、陶缸,多年没有打理,上面生了青苔,里面种的植物都枯萎了,只剩空空的盆、缸。空地再过去,就是高高的院墙。
      回到庭前,从耳房前面绕过去是后院,今日暂且不提。
      宋白一早起来,把自己带来的行李规整规整,从旧衣中找出一件不能穿的,裁下一块布来,用布条挡住口鼻,在脑后系紧,宋白进入西厢杂物房,开始干活。
      桌子、椅子、板凳、箩筐、竹床、竹帘子、松耙、锄头、磨盘、石墩子、铁钩、舂斗、猎枪……厚厚的灰尘覆盖在一众家什上,尘封的蜘蛛网裹满尘埃,宋白在屋里进出几个来回,整个人已如同在灰堆里打了滚一般,从头到脚满身脏尘。
      在宋白挥舞着大扫帚给一众家什除尘的时候,白孔雀镇的街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牵着一匹矮脚马,一路问人,找到了宋家六太爷府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宋白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