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农业机械化(一) ...

  •   第七章

      雨兰镇的清晨,胡寡妇坐在办公室的最后,认真地听着主任对于这一次运输粮食的总结。

      “这一次,我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我们也要吸取教训,我们必须解决粮食的晾晒问题。”

      “我们也搞一个火力烘干塔吧!”有人提议道。

      “不要说这种现有的条件不可能的事情。”主任道:“思路是对的,我们这一次去香金镇,除了看到了火力烘干塔,还看到了她们的晒谷坝,他们是水泥地面,粮食晾晒起来非常方便。”

      雨兰镇的粮仓压根没有自己的晒谷场,他们的院子没有经过水泥铸面,除非特别大的太阳能够晒玉米,其他时候要么去征用镇公所的场地,要么就去小学的操场上晒粮。

      这两个地方离粮仓都有一段距离,这极大的加重了他们的晒粮困难。

      “主任,你是说我们也可以有水泥地面了吗?”

      主任点头,道:“这一次去香金镇,跟他们说了我们的情况,香金镇的同志答应会帮助我们实现场地的水泥化,”

      大家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这么说以后咱们有水泥地了!”

      “太好了!以后晒粮食就方便了!”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只依赖香金镇的同志,我们现在需要寻找水泥地需要的砂石。”主任继续说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中好多都还是刚出学校的学生,都没有这个经验。

      主任把目光放在了胡寡妇和李振花身上。

      “这个任务我决定交给唐丽娟同志和李振花同志,你们俩一个是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的知识分子,一个熟悉这里的河山,这段时间就负责由你们去寻找水泥坝需要的砂石。”

      李振花一听这话,立马站了起来:“保证完成任务。”
      胡寡妇也跟着站了起来,像李振花那样保证道:“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结束,李振花转过头,对胡寡妇说道:“水泥地面的沙石最好用河里的细沙。”

      胡寡妇不懂这些,就看着她:“我什么都不懂,所以都听你的。”

      “咱们镇一共有多少河流?”李振花拿出了本子,问道。

      胡寡妇道:“那就多了,大大小小十几条。”

      “那咱们一条河一条河地找,总能找到合适的而且足够的砂石。”

      此时的城里,振兴机械厂已经完全变成了空厂。

      这几天广播站有帮忙,在广播里寻找能够投资振兴机械厂的人,但一直都没有结果。

      年英几乎一夜没睡,把厂里的所有的资产负债整理了出来。

      平安此时在维修厂里的机器,之前城里人心惶惶,人们也不理智,厂里有些设备被砸坏了。

      “平安,我出去了。”年英到生产车间门口,对着里面的人喊了一声。

      广播站那边其实有想留平安在那边工作,平安拒绝了。

      “去吧。”

      年英顺着声音望过去,平安正在修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

      她没有回过头看她,表情专注,不急不躁,仿佛生产车间坏掉的机器并不能影响她做事,她只需要把手里头的事情做好。

      年英的心也跟着平静了下来,无论接下来是什么困境,她只需要像平安这样静下来,做好手头的事情。

      自从粮食进城,很快米行也开始降价,随之而来的是人心稳定,钢铁厂,纺织厂,酒精厂,造纸厂……陆续开工。

      年英根据订货单子,准备挨个找过去。

      第一个便是钢铁厂。

      钢铁厂的负责人听了年英的话以后直摇头,道:“这个情况,我们不可能再赊账当冤大头,你们欠的货单太多了。”

      年英也明白对方的考虑,她到底还年轻,还做不来死缠烂打,年英礼貌地离开了。

      钢铁厂的负责人看她离开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振兴机械厂的原厂长实在是不是人,把自己的女儿扔在这里收拾烂摊子。

      年英接下来找的对象全部都拒绝了她,也有人委婉地建议,让她可以卖掉厂里的所有设备,有可能能够填上一部分亏空。

      年英摇了摇头,那些设备如果现在卖了,也是跟卖废铁一个价格,她实在是做不到。

      年英看了看名单,只剩下纺织厂了。

      之所以把纺织厂留在最后,是因为以前父亲和纺织厂的女老板关系不和,而这一次,父亲跑路前,接了纺织厂老板的单子,又骗了对方的钱。

      她觉得对方肯定不会帮忙,于是潜意识把对方放在了最后。

      实际上,她在对方办公室看到人的时候,她有些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怕从对方眼里看到幸灾乐祸和嘲讽。

      反而是对方给她倒了一杯茶,语气温和地道:“这几天不好过吧?”

      女老板也就五十来岁,微胖,她并不像她的父亲那样拥有一个商人的外表,她的眼角的皱纹都带着慈祥,整个人非常的亲切。

      年英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以前跟这个人没有接触过,所以先入为主的觉得对方凶。

      她这话说得很自然,没有歧视的意思,也没有看笑话的想法,只是在说一个事实。

      年英抬起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受的。”

      女老板笑了:“这关你什么事,又不是你卷钱跑了。”

      年英到底不会在外人面前怨自己的父亲,沉默了下来。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情?还是说你准备在这儿坐一下午?”

      “张姨,我不想关闭机械厂。”在这个人面前她觉得自己不要走那些弯弯道道,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就好。

      对方听了这话,有些欣赏地看着她,道:“这是好事。”

      “我自己的力量薄弱,所以想要请几位平城的长辈入资机械厂。”

      “现在所有人都在重新开工,每个人都很困难,没有这个能力帮你。”

      年英明白这一点,也明白对方拒绝了。

      “我懂了。谢谢您愿意见我。”年英说着就要告别离开。

      女老板叹了一口气,道:“等一下。”

      她看着年英,自然也知道这段时间年英为了不关门有多辛苦,她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你父亲这一次判断错了。”

      年英明白,对方说的是对局势的判断,她父亲不会想到物价这么快就能够稳定下来。

      “我不会投资,但是我会给你指一条路。”对方说道。

      “您说。”

      对方看着这个年轻人,继续说道:“前段时间林业局和西南工业部开了会。我有幸跟去,你知道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吗?”

      年英摇了摇头。

      “会议主题是农业水利与排灌机械,新中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今后农业的中心肯定是农业排灌机械和水利工作。”

      年英看向她,像是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你父亲这一次选错了,这不是以前那个年代了,这一次粮食运输,你也看到了农民的力量,他们现在有地了。”她意味深长地感叹道。

      年英看向了这位长辈,对方目光温和,眼神里带着对世事的洞察,那是她这个年纪没有的东西。

      “你回去安抚工人的情绪,你父亲不是这个机械厂的灵魂,工人才是,只要你守住了他们,这个厂就不会倒,你要记住,你现在守着的是平城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机械厂,哪怕是过去,它在农业的地位无法取代,更何况是现在,没有人希望它倒闭。”

      她看着年英的眼睛,再一次提醒道:“你要明白,新中国不希望它倒闭。”

      年英走了出来,她得到的消息太多了,她接受的教育大多数来自父亲的言行,她对于现在的局势判断也是九死一生。

      她没有想到的是,是所有人都在争取那点生机。

      晚上,平安还在检修厂里的设备,年英站在旁边,说了纺织厂厂长的话,重点提到了那一次开会的主题。

      平安听了以后,长久地沉默了下来,继而又忍不住笑了,她生在农村,长在田野间,没有人比她更懂这个主题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农业水利与排灌机械。

      真好。

      大雨中,胡寡妇和李振花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穿梭在雨兰镇的河边。

      河水奔涌,已经冲出了河道,李振花皱着眉头,看着翻滚的黄色巨浪。

      这个天气压根看不到河里的砂石是什么样子。

      这种下雨天,农闲时刻,粮仓的事情也少,出来找砂石实际上也找不到,但李振花依旧出来了。

      起初,李振花只是看河流,胡寡妇就看她每条河流都要弄一个棍子去测量一下,她又瘦又小,胡寡妇每次都紧紧拉着她,生怕她一不小心就被水冲走了。

      胡寡妇从来没有阻止过李振花,在她心目中这种读过书的年轻人都是有大学识的,她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

      她不太明白,可她依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

      唯一的问题是,李振花这个年轻姑娘太不注意身体健康了。

      每天回去了以后,李振花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把已经湿透了的衣服换下来,而是擦干了手,然后坐在凳子上开始写写画画。

      胡寡妇赶紧给她拿干衣服,催着她换上,不管怎样,身体都是本钱。

      两个人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天,所有的河流都看完了,李振花又开始让胡寡妇带着她去爬山进村。

      胡寡妇不理解,但每次也都照做了,正好每次出去的时候拿一个背篓,还能挖点野菜,背点野果回来,每次又能让粮仓的这些孩子们高兴一下。

      这天,胡寡妇和李振花回来以后,李振花又开始写了起来。

      胡寡妇催她换一件干的衣服,不要感冒了。

      她去给这个年轻的不爱惜身体的小姑娘烧点热水。

      等她端水进来的时候,对方又开始俯身写了起来。

      胡寡妇把热水放在桌子上,她实在是忍不住看了看。

      李振花抬起头。

      “我没事,我就是随便看看。”她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了出去。

      胡寡妇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了,这一次她手里拿着黄麻进来,坐在旁边搓麻绳。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笔在纸上摩擦的声音和搓麻绳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胡寡妇搓完了麻绳,她站了起来,又走到了李振花身边。

      “你这是在做什么?”她有些好奇,她对于自己这种好奇心也感到很惊讶,以前她从来不关心别人在做什么,她只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而现在,她对于一切都保持着好奇,这些都是她孩童时代才会有的情绪。

      李振花把自己的本子拿了过来,又把旁边的凳子,拉了过来:“你坐下来,我跟你说。”

      胡寡妇在旁边坐了下来。

      她打开了本子,指着自己画出来的一个大方块,说道:“你看,这就是雨兰镇,一共有15个村子,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高粱,土豆,地瓜,玉米,还有经济作物非常少,主要以大豆花生为主。”

      胡寡妇认真地听着,她那种如同小学生听课一般的敬畏态度让李振花有了更多的演说欲望。

      “咱们这里属于人少,地多,但土地贫瘠,施肥靠农家肥,农家肥本身又少,于是就变成了收成低,农业机械化低。农业机械化是个大问题,咱们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要靠人力,全镇只有几个富商家里有柴油机,戽水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一旦来一次自然灾害,全镇都要吃不上饭。”

      是啊!就是这样啊!

      这个年轻的姑娘没有在这生活过,只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她就说出了这个小镇从古至今以来的农民们的生活。

      胡寡妇听着她的话,想到了很多事情,这些年来,一旦发生了旱涝灾,所有人都要勒紧裤腰带,吃树皮,吃草根……

      李振花拿出了自己刚绘制好的地图。

      胡寡妇只看到上面勾画了很多东西,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圈,像一条鱼的形状。

      “这是一个水库。”李振花指着那个鱼形状的圈说道。

      “我曾经去过国外的农村,他们在这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国家农业以前都握在地主手里,他们不在乎农业到底发不发展,农民过得怎么样他们更加不关心,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有了地,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肯定会高涨,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这些问题,最后发现咱们这里很适合建一个水库,一方面能够防止洪灾,另一方面至少可以满足十九个村的灌溉问题。”

      李振花越说越激动:“到时候无论是涝灾还是干旱,有了这个水库在,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毫无抵抗力。”

      她所说的一切像一个梦,美好得不敢想。

      胡寡妇很多东西都听不懂,可她喜欢听这个姑娘,她喜欢这个姑娘那种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语气。

      在过去的岁月中,她能够听到的话都是唉声叹气的,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也仅仅是活着就行。

      李振花也喜欢胡寡妇这种认真倾听,她干脆拿过笔,开始跟胡寡妇认真解释水库问题和机械排灌的问题。

      “等有一天咱们有了水库,靠着水库的位置就可以建立一个小水电站,这样一来,镇上有了电,晚上就不用煤油灯了。”

      她的目光落在图纸,那样坚定自信,胡寡妇身体里也被注入了一种名为希望的力量,未来这两个字随着年轻姑娘的那充满了活力生机的话语,慢慢地变成了画面,在胡寡妇面前铺开。

      李振花说道:“就是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跟着一起修水库?唐妈,你是这里的人,你怎么看?”

      胡寡妇立马点了点头:“我肯定愿意!”

      胡寡妇又想起了之前运输粮食时遇到的那些同志,她们的同志如此多,又如此强大,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她那颗心开始跳动了起来,未来一下子变得如此值得盼望。

      年英开始关注时局,最后决定再一次找西南工业部求助。

      年英连续一周都在工厂里,除了吃饭时间,其他的所有时间都在对职工,设备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她越看,父亲在她心目中的形象破灭得越快。

      她们厂有职工一百零三人,几乎每一个职工都是一类专业技术人员,她翻看她们的档案,他们中间,有的甚至是从建厂开始做学徒,在厂里待了二十年。

      他们中有人改良了碾米机帮助振兴机械厂帮助机械厂在农业机械中站稳了脚跟,有人在极其困难的时候,在没有起重机的时候,靠人力装设备。

      年英看着资料,她这才知道她一直引以为豪的8马力柴油机是振兴机械厂的老工人们靠着图纸,一步一步地攻克难关得到的成就。

      几年前,厂子被水淹,工人们在大水中抢救贵重设备,不少工人受了伤。

      这些优秀的工人,组成了这个机械厂。

      年英看着这些优秀工人的照片,眼睛有些发酸。

      她抬起头,看着厂里的横幅——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她父亲的确不是机械厂的灵魂,这些工人才是。

      年英第二天给西南工业部写去了求助信。

      年英把机械厂所有的情况,包括现有的设备,技术人员,技工情况,生产车间情况全部汇报给了对方。

      而今,原材料缺失,工人罢工,工厂无法复工。

      对方很快回信了——

      “目前农业机械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必须积极建设和发展农业机械,你厂有完整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你们一定要克服眼前的困难,顺利度过这一次难关,承担历史使命。”

      年英继续往下看。

      “唐城和春市的工业部正在筹划农业机械厂的建立,目前正是需要前人经验的时候,他们得知了你们厂的情况,已经申请来你厂学习并参与你厂的复工工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农业机械化(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