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来人 ...

  •   【看排雷】,文案及第一章作话均有五百字排雷。

      皇城东面,有个古朴小镇,镇子外围有两座连绵的矮山,人称小叠山。几十年前,镇子上出了个状元郎,入仕后一路升至丞相,小镇上的百姓与有荣焉,遂改名状元镇、紫薇山。

      状元镇离皇城近,被文曲星的光辉覆盖后,日渐繁盛,竟真出了不少名人雅士。

      一日,有返乡的文人相约旧友想去紫薇山散心,被人劝阻:“紫薇山三年前被人买下,已是他人私产,不可贸然前往。”

      紫薇山虽小,到底是两座山头,能将其买下的人家必然是家财万贯、有权有势。

      文人只得放弃,遗憾道:“昨日我远远看见山上红枫遍地,料想如今秋意正浓,小叠池的鱼儿该肥了,约上几位好友临池赏景,不乏一桩美事……”

      小叠山更名为紫薇山,山脚下的小叠池却被人遗忘,依旧叫着这个古老的名字。

      如今,碧青池水旁伫立起一座竹楼,竹楼前方是一块木板露台,向前延伸着架在清冽池水上,距水面只有一尺距离。两侧分别是枯黄了枝叶的大树与一片竹林。

      日光和煦,深秋的风从山中吹来,掠过竹叶,发出飒飒声响。

      “吱呀”一声,竹楼下层的小门被人推开,一个青衣妇人揉着眼睛走出。

      她先是到池水前看了眼,清澈水面被日光照得粼粼闪烁,眯眼细看,见水面浮着无数条鱼儿,有大有小,全都翻着白肚,无一例外。

      妇人皱眉,走向竹林前的空地,麻利地摆好矮桌与板凳,再布上两盘糕点与一壶茶水,而后仰头向着竹楼二层,唤道:“小姐,该歇会儿眼睛了。”

      “哎。”楼上有人回应,声音很细,被竹门与风声阻隔,朦胧传来。

      “定是昨日十三走之前在水里动了手脚,一池子的鱼全弄死了,等师父回来,我非得狠狠告他一状。”青衣妇人埋怨着,去了竹楼的小隔间中翻找起来。

      小隔间里堆积着杂物,等她找到网兜出来,瞧见池边立着一个粉衫小姑娘。

      小姑娘个头很矮,看着不足十岁,后脑两侧高高挽起繁复的双髻,簪着亮闪闪的银花发饰,发髻最低处缠着红艳艳绢带,长长地垂在后背上,正好奇地朝水中看去。

      这一倾身,发带从背上滑到胸前,晃晃悠悠垂在了水面上。

      青衣妇人名唤菁娘,见状吓坏了,惊骇道:“当心!”

      施绵从水边退开,转过身,一双乌黑眼眸水灵灵的,背着手露出乖笑,“我晓得,只凑近了看一看,不会掉进去的。”

      “那也不成,水边凉,你可不能再病了。再说这水里指不定被十三放了什么,鱼儿全都死了,脏着呢。”菁娘快步走过去,拉住她道,“等阿贵回来了让他把网兜修好,死鱼全捞出来,再换了干净的活水,才能靠近……”

      说完这些,菁娘又重复着老调说十三的不好。

      施绵耐心听完,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等她停住了,问:“我可以和贵叔一起捞吗?”

      “多脏啊!”菁娘道,“也就是现在天凉了,放在夏日,水都该臭了。白白净净的不好吗?碰那脏活干什么。”

      菁娘把破洞网兜放在水边,牵她到竹林前的矮桌旁坐下,“练了一下午的字了,坐着歇歇眼睛。你年纪小不知道,这眼睛要是坏了,以后可有的受了……”

      菁娘闲不住,把施绵安置好,坐下陪她饮了一盏茶,很快查看晾晒的药材去了。

      施绵坐在矮凳上,小小的一个,却也挺直着腰身,保持着大户人家嫡女应有的仪态。

      她手捧白玉茶盏,扭过身看看菁娘在晾晒架子中走动的身影,再面向波光粼粼的池水。夕阳在水面上折射出刺眼的光线,让她看不清翻白肚的鱼儿。

      那一池子鱼她养了足足三年呢,一晚上就没了。真可惜。

      她在心中惋惜着,仰头看,看见被青翠竹叶包裹住的一小片天空,有几只鸟儿振翅从湛蓝的天空飞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她等来一阵又一阵的风,一直没能等到第二群飞鸟。

      “也别吃多了,晚上得用膳,还要喝药。”菁娘的叮嘱从背后传来。

      “嗯。”施绵放下手中糕点,撑着下巴看竹林,细长的翠竹被风吹得摇晃不止,其中有一颗上面系着红绸带,是两年前她亲手系上的。

      那时这棵竹子与她一样高,才两年,已经融入到苍翠竹林,高得几乎能撑起一片天了。

      施绵回忆着,突觉林中光影闪动,她定睛在竹林中细看罢,提裙站起,转身向着菁娘小跑过去,牵着她衣角悄声道:“菁娘,有人来了。”

      菁娘正在检查晒干的药材,闻言向四下张望,见周围空空,唯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在师父那边。”

      朝着施绵所指的方向看去,透过密密的竹子,模糊有绰约人影。

      这会儿小叠池只余她主仆二人,虽说这一带百姓安居,多年未见歹事,但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歹人行凶。

      菁娘赶忙牵着施绵上了竹楼,匆匆从床头小匣子里掏出两个瓷瓶。

      两人口中所说的师父是个医术高超的老大夫,有“东林圣手”之称,具体姓名无从得知,反正外人唤他大夫,小叠池的人皆称他为师父。

      俩瓷瓶里是一些迷药,老大夫特意留给主仆俩防身用的。

      菁娘抓着瓷瓶,施绵则是扶窗朝东面眺望。

      竹楼很高,窗口掩在枯了的稀疏花枝后,她踩着一个小板凳,方能跃过竹稍看见更远的地方。隔着一小片竹林,有座白墙青瓦的简陋宅院,便是老大夫的住所。

      此时,宅院前停着五六人,皆是护卫装束,敲门未见人应声,几人静候片刻,分别在宅院前寻了地方坐下。

      “应当不是坏人。”施绵说道。

      菁娘靠了过来,瞧了几眼,说道:“这么恭敬,说不准是上门求医的,回头万一师父没能救回,就该翻脸了。这种事多得很,你年纪小没见过,可不能轻信别人。”

      施绵乖乖点头。

      两人挨窗看了会儿,见对方一直没有动静,菁娘算着时间,觉得阿贵该回来了,叮嘱施绵不可乱动,拿着瓷瓶下楼守着了。

      施绵继续在窗边盯着那边,她觉得对方不是来求医的,谁家求医会在傍晚时来?而且师父摆明不在家,正常来说,他们该离开,改日再来的。

      退一步说,她能看见那边,那边理应同样看见竹楼的影子的,没找到师父,该过来询问一声,或者拜托她们帮忙传话才对。

      都没有,为什么呢?

      施绵总是有很多疑问,整个小叠池只有师父能为她解惑。

      “多读书,等你身体好了,去外面走走看看,就会发现,所有的疑问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师父这样说。

      施绵便每日认真读书识字,可整日对着书册笔墨,难免乏味。她想出去走动的,然而她体弱,不能走远。

      菁娘怕她出事,难得出去一次,也是瞻前顾后,有个风吹草动就吓得脸色苍白。贵叔是成年男人,不懂她小姑娘的喜好,更说不到一起去。

      小叠池就一个十三与她年岁相近,可十三特别讨厌她,根本不愿意与她说话。

      施绵想起小时候见过的几个堂兄弟,他们每日呼朋引伴,时常闯祸,也从来不带她。

      夕阳已落下一半,从高高的窗口眺望远方,能看见西面满天的红霞,橘色的日光洒落在漫山遍野的红枫银杏与绿树上,构成一副极其瑰丽的画面。

      秋风席卷而过,远处的枝叶被吹得起起伏伏,浪涛一般。

      施绵喜欢听风声,她闭上眼,听见沙沙的声响,知道风吹到了竹叶上;听见呜呜哀嚎,知道这是秋风掠过了岩洞;若是夹杂着哗啦声,那就是风很大很急,吹得竹楼旁的梧桐叶摇摆起来了。

      “咦?”施绵突然睁眼,侧耳细听,捕捉到风中多出的悠扬曲调,比笛声细,比琴声清,是她不曾听过的声音。

      她往东面的宅院看去,见门口数个守卫均恭敬站立起来,似乎在迎接什么人。

      施绵扶着窗棱踮起脚,隐约看见一辆马车,车顶坐着一人。

      声音便是从那里传来的。

      马车驶得很慢,偏生秋风时起时歇,刚刚压下竹稍,不待她将人看清,竹子又立了起来,再次挡住。

      施绵视线随之移动,忽地,飘渺的声音停住,马车顶上的人一偏头,朝着这边看来。

      隔得那样远,施绵却觉得对方的视线好似化为实物,从竹梢跃过,直直落在她脸上。

      那是个少年,她没看很清楚,但毫无疑问,她并不认识对方。

      施绵轻轻掩窗,动作略微仓促,人藏了起来,发髻上长长的朱红绢带却被风留在了窗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来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