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七零村姑前任8 ...

  •   夏奶奶满意的点点头:“就是得这样,女人嫁人相当于第二次投胎,千万不能马虎,女人出嫁的时候嫁妆越厚重,到了男方家里,人家越不敢拿捏你。

      记得小时候听我奶奶说,她们那个时代,女孩子的嫁妆是从小就开始积攒。

      等到出嫁时,十里红妆都打不住,家里给的陪嫁够养活她一辈子。嫁妆在当时是一个女人的底气,婆家是无权动用的。”

      王月巧听的心生向往,安兰赶紧打消她这个可怕的念头:“妈,我奶说的是很早很早以前,我奶家祖上那个时候是官宦人家。咱小老百姓没那么多讲究,也没那个能力。”

      王月巧咂咂嘴:“哎,是挺可惜的……”但心里还是琢磨着尽可能多的给闺女准备嫁妆。

      之前是跑工作花了三百块钱,老底儿都掏出来了,这回安兰拿回来一千,她决定嫁妆一定不能马虎。

      安兰又继续开始刺绣,这回她准备绣一副单面的花开富贵,比上回那个双面绣更大。

      单面绣比双面绣绣起来速度快多了,等到她绣品即将收尾的时候,她跟杨正军的婚礼也要到了。

      杨家和夏家都是体面人,准备起儿女的婚事自然是不会马虎的。都说两好各一好,他们两家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的来。

      安兰家虽然说随行就市,跟别家聘礼差不多就行,但杨正军舍不得让安兰受委屈。宋梅香也觉得家里就这一桩喜事了,自家条件不差,事儿不能办的让人说嘴。聘礼给的是十里八村最高的,一辆自行车和三百块钱。

      杨家大方,夏家也是疼闺女的,订婚彩礼和聘礼全部带回去。

      给女儿陪嫁的家具不但一水的好木料,大衣柜、高低柜、茶几、沙发等等,加起来是最高规格的七十二条腿。

      十床被褥,一台缝纫机也让人津津乐道。王月巧私下塞给安兰五百块的压箱子钱。夏奶奶给安兰陪嫁了一整套的首饰和两条小黄鱼。

      李子晴站在知青院门口,远远的看着杨正军家热热闹闹的娶新娘,心里忍不住有些憋屈。

      哪怕她跟杨大江的闲话传的沸沸扬扬,她最终还是没有点头嫁给杨大江。

      杨大江是个没本事的,他娘嘴皮子碎,还是个母夜叉。自己还没嫁给他,他娘就能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嫁进他家,岂能有好日子过?

      她宁愿被人一时的指指点点,也不愿意委屈自己嫁给连他娘都不敢反抗的窝囊废。

      当然在张康宁从夏家屯来看她时,她又换了种说法:“虽然杨长江救了我的命,可是我心有所属,我拒绝他的原因你应该最清楚。”

      张康宁感动的眼泪汪汪:“子晴,我当然知道你的心意,我的心意跟你是完全一样的。我只恨我当时没有陪在你身边,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当时路过的两个女知青听见这么肉麻恶心的话,差点yue了。这个李子晴真够恶心的,她们都听说了,原来她是跑去堵杨支书的儿子,结果弄巧成拙被杨长江那个二流子救了。

      也就是那群臭男人看不清她的真面目,还都为她说话,说什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会说什么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的鬼话。

      呵呵,现在这么说了,如果把杨长江换成杨支书的儿子杨公安,她怕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杨正军三个月前就在县里买好了小院,新家具都是直接送到翻修一新的新房里了。毕竟他们在县里上班,以后住在那边比较方便。

      当然杨家老院这边也有准备新房,床、家具和被褥都是杨家准备的崭新的。

      杨正军结婚,他的战友来了七八个,来的时候开的是吉普车,刷干净了当婚车使。

      拉嫁妆的卡车是杨二哥跟单位借的,迎亲的、送亲的热热闹闹一堆人去了县城里的新房,把家具摆放好才回来。

      一群人回来之后都不住地夸杨正军那个院子买的好。现在大部分人都还在挤单位分得一居室、两居室,他竟然买了一个那么大的院子,让人实在羡慕的很。

      杨家办的酒席也是头一份,有鱼有肉有酒,杨国庆和宋梅香高兴的合不拢嘴。

      现在结婚比后世简单多了,安兰穿的是自己做的红裙子,杨正军穿的是警服。

      没有拜天地的环节,就是在证婚人的主持下,手握□□,在伟人像前庄严宣誓。然后给父母鞠躬行礼敬茶就结束了。

      他们俩的结婚证是婚礼前几天去领的,现在的结婚证不是后世的本本,也没有贴照片。

      质地是像奖状那样的一张纸,上面除了印的有,自愿结婚等字样,还有伟人像和伟人语录。非常具有七十年代的特色,又红又专。

      他们俩有三天婚假,头两天是在杨正军家住。杨国庆和宋梅香都是好相处的实在人,安兰也没觉得跟他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有什么不舒服。

      回门那天,早早地宋梅香就把回门礼准备好了,杨正军骑着自行车带着安兰去了夏家屯。

      自从闺女嫁出去,王月巧是吃饭都不香了,夏奶奶摇头:“当初我说兰妮儿还小,多留几年吧,你非急着给她相看。现在嫁出去了,你又难受,早干啥去了?”

      王月巧弱弱的解释:“我那不是怕兰妮儿被张知青诓骗了去……哎呦,我听见自行车响了,准是兰妮儿回来了。”

      安兰还没进大门就开始吆喝:“妈、妈、奶、奶,我回来啦……”

      王月巧和夏奶奶都赶紧从屋里往外走,夏奶奶看见冲自己跑过来的孙女,眼圈忍不住红了:“哎哎哎,刚才你妈还念叨你呢……”

      安兰跟她俩亲香够了,才想起来被自己丢到脑后的新婚丈夫,冲他招招手:“正军,你把东西放到堂屋……哎,爸,你这上哪买的油条啊?”

      夏国良笑呵呵:“让你二大爷家的浩子给炸的,刚出锅,来来来,先尝一口。”

      安兰虽然来之前刚吃过饭,但闻着香喷喷的油条,她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根。

      王月巧使出浑身解数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安兰和杨正军留下连着吃了中饭、晚饭才回杨家堡。

      晚饭吃的太饱,杨正军还陪着夏国良小酌几杯。他们俩回去的时候,杨正军有些微醉,怕摔了安兰。就推着自行车,和安兰慢悠悠的走路回去,就当是消食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正军骑自行车带着安兰去了县城。

      宋梅香把蒸的馒头、办婚礼剩下的炸肉块、炸肉丸还有自留地里摘的菜收拾了一大包:“咱家啥不多粮食和菜管够,缺啥让正军回来带,或者找人捎个信儿,让你爸给你们送。”

      夫妻俩走得早,到县城才七点半,安兰撸撸袖子找了块抹布,把卧室和客厅清理干净。

      杨正军把院子里的地扫干净,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放到厨房五斗橱里。跟安兰说了一声,骑着自行车上班去了。

      他们现在住的院子离安兰上班的地方不远,骑车不到五分钟就到了。

      这片是县委、政法部门的家属区,步行三分钟有学前班、实验小学,离中学也不远,放到后世那是妥妥的学区房。

      安兰打扫完卫生,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从西屋推出一辆崭新的永久牌女式26自行车。从堂屋拿了一包水果糖放到车篓里,大门锁好,钥匙装兜里,骑着自行车去了供销社。

      一进门就开始发喜糖,同事拿到糖都会说一两句吉祥话。

      等到了柜台安兰从挎包里拿出一包,用空间里的牛奶做的奶糖:“大姑,我在家自己琢磨着做的奶糖,吃着还不错,你拿回去给小桃吃。”

      小桃是她大表哥家的女儿,上学前班大班,她爸妈工作忙,平时都是夏大姑带着。

      夏大姑嗜甜,一听是奶糖,剥了一颗放嘴里,对安兰竖起大拇指:“兰妮儿做的奶糖不错,哎,你平时完全做一些卖给咱供销社收购科啊,还有你上回做的小蛋糕……”

      安兰倒是有另外的想法,她凑到夏大姑身边:“姑,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八月节了,咱要不做些月饼卖给收购科咋样?”

      夏大姑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县食品厂的月饼年年供不应求,分给咱供销社的货源很有限。要说是可以,但咱不会做月饼啊,这月饼得用烤炉烤。”

      安兰眨眨眼:“烤炉我爸就会做,你忘了我做的蛋糕?让我爸多盘几个大一些的烤炉不就成了?

      馅料和饼皮咋做咱多试几回不就成了?地方现成的,我家院子大。从今儿开始,我回去试一下,我觉得不难。大不了将蛋糕和月饼结合起来搞个改良的月饼。”

      安兰说做就做,回去后让杨正军找人给她砌了一个大号的土烤箱。院子里有从老家拉来的劈柴,她每天下班后都要在院子里折腾很长时间。

      烤出来的月饼口味越来越丰富,五仁、花生黑芝麻、咸蛋黄……

      吃的杨正军是满嘴留香,多余的她放到供销社寄卖,销量竟然很好,但凡买一两块回家试吃的,都想再回购。

      眼看着销量不错,供销社主任找到负责寄卖的夏大姑,说以合作社的名义向她们订购一大批月饼。

      于是安兰和夏大姑的月饼坊就风风火火的开始大批量的加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七零村姑前任8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新文《快穿之炮灰在小世界终老》求收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