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火云如烧,蝉噪不止。
      绿荫下,小姑娘微仰着白嫩的颈,芙蓉面,远山眉,眼眸盈盈含春水。
      明媚,娇俏。

      短暂的对视后,卢宗尧移开目光,声音冷淡道:“没有。”
      他侧转着脸,说话时喉结上下滚动。

      听着他冷冰冰硬邦邦的话,杜锦瑜却温柔地笑道:“不急,将军何时做好,何时再送与我。”
      卢宗尧眉头微皱,却仍是颔首答应:“好。”

      突然响起高渐的呼唤声:“元元。”
      杜锦瑜引颈答应:“哎,翁翁,我在后院看葡萄呢。”

      她款步往前走,路过卢宗尧身边,霎时风起,臂间披帛缠到了他腰间蹀躞带上。
      就在她继续往前走时,卢宗尧一把拽住披帛往身旁拉。
      杜锦瑜被他拉得往后一倒,差点撞到他身上。卢宗尧眼疾手快,伸手抵住她后背,将她稳住了。

      “卢将军。”杜锦瑜转回身,惊诧地看着他。

      卢宗尧垂着眼没说话,只是把缠住他玉扣的软绸解开,转身步上台阶,沿着回廊大步往前院走去。

      杜锦瑜轻咬了下唇,转身回偏厅。
      高渐喝得微醺,见她从后院回来,笑着问:“元元可是看上了这塞外风光?”

      杜锦瑜心知外祖父问的并非风物,而是人。
      她嘴一撇,嫌弃道:“冷冰冰的,毫无趣味。”

      高渐哈哈笑了声,并未作答。
      回到馆舍后,他神色肃穆地对杜锦瑜说:“那小子确实有些本事,但绝非良配,元元莫要招惹。”

      杜锦瑜心虚地别开脸,低声应道:“我没招惹。”

      高渐倚着几案坐下,手摇折扇,漫不经心地说道:“我已打听过了,这位卢使,性情孤傲,离经叛道,十二岁被逐出卢家,只身投入军营,凭着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厮杀,立下汗马功劳,二十岁封将,领三镇防御使,镇守河西。”
      说到这,他略一顿,看了眼杜锦瑜。
      “听说那小子还发过誓,声称绝不与长安世家女通婚。”

      杜锦瑜嗤笑一声,转头看向高渐:“翁翁当真以为我看上他了?”

      高渐摸摸她头:“看上倒不至于,我知你心气傲,正因为如此,怕你去赌那口气。”

      杜锦瑜娇俏地笑了声:“我有分寸,翁翁莫要担心。”

      -

      刺史府。
      卢宗尧正欲告辞,王稹将他留下,命丫鬟奉茶,两人在花厅内饮茶闲叙。

      王稹一手端着茶盏,一手捏着茶盖,拨着茶气问道:“君山可是生于永章三年?”

      “君山”是卢宗尧的字,他端着茶盏正要往嘴边送,闻言顿了顿,淡淡点头。

      王稹放下茶盏,又问:“是生于上元佳节?”
      卢宗尧没再喝那口茶,将茶盏放下:“是。”

      王稹笑了下,装作不经意地说道:“还真是巧,高太公的外孙女,也就是今日来赴宴的那位女郎,她也是生于上元佳节。”

      卢宗尧抬了下眼,看向王稹,却没说话。

      王稹笑着解释:“君山莫要惊讶,你们并非同年同月同日生,她是咸凤元年生的,正好比你小五岁。”

      卢宗尧敛着眉眼仍旧不说话,长睫在深邃的眼窝处遮下一片阴影,让人看不清他眼中的神情。

      王稹胳膊肘搭着几案,不动声色地看了他眼,似说书般讲述道:“去岁上元佳节,杜家为她在长安城南办及笄礼,曲水盛宴,三日不断,连长安城外的叫花子都吃得撑肠拄肚。各地望族的贵公子,皆入京赴宴。杜家大小姐及笄,又正好是上元灯会,啧啧,那场面,见过的人,永生难忘。长安啊……”

      卢宗尧嘴角轻扯,低头饮茶。
      那夜塔楼映月,他打马路过曲江池,樽壶酒浆,笙歌画舫,江阁之上琴声绕梁,漫天焰火粲然绽放。
      他无意间一回头,见阁楼上站着一个高腰襦裙盛装打扮的姑娘,香腮如雪,明眸皓齿,牡丹花般将开未开。

      彼时,她及笄,他弱冠。
      满城花灯若炬,她于江池高阁间,眺望长安绮丽繁华。
      而他只是隐于火树银花后的夜行人。

      -

      朝食后,杜锦瑜刚得了卢宗尧派人送来的灯笼,正在房中把玩,沙州刺史王稹的夫人李氏,派人请她去石窟赏壁画。
      今日风大,她不太想出门,但又不好拒绝。

      高渐看出她为难,便笑着宽慰她:“想去就去,不去我便替你回绝了。”

      杜锦瑜沉吟道:“按辈分,我得称王刺史一声阿翁,况且他夫人待人宽厚,不太好拒绝。”

      高渐笑了声:“没什么不好,王稹虽和我同辈,但比你父亲大不了几岁,至于他夫人李氏……”

      李氏并非王稹的原配,而是他来河西任职后娶的继室。他的原配夫人,在他任黔州县令时便病故了。

      王夫人虽出身陇西李氏,却只是李氏较偏的旁支,而且还是庶出,称不上显贵,地位甚至都不如一般的世家女郎,否则也不至于嫁给大她十几岁的五品下州刺史。
      不过她与王稹情投意合,两人相识于浴佛节,在佛殿上一眼定情,出身方面,互相也都不计较。

      李氏信佛,心地纯善,嫁给王稹后,待他和原配所生的子女视如己出。
      也正因为如此,杜锦瑜念及她心善,才不好拒绝,倒不是碍于她的身份。

      “去吧。”高渐替她拿主意,“左右不能出关,就近玩耍也是一样。你若手痒,也寻块石壁描上几笔。”

      杜锦瑜把灯笼递给依兰,轻笑道:“翁翁又不是不知,我只擅画青绿山水、花木走兽,于人物一道并不精通。”

      高渐笑道:“谁不知长安杜家女郎书画双绝,况且又不是考进士,随意画着玩。”

      杜锦瑜笑着接话:“长安杜女郎书画了得,那也是玉珩居士教得好。”

      “玉珩”是高渐的号。
      高渐哈哈一笑:“鬼丫头,净给我老头子戴高帽。行了,你既然不想拒绝,那就跟着出去玩。”

      杜锦瑜进入内室,换了一身适宜出行的衣裳,上着碧色窄袖交领绸衫,下着赤黄织金束腰裙,肩搭窃蓝软缎披帛,头戴垂纱帷帽。
      依兰为她备好画画要用的笔和赭石、石绿、石青等石料。山兰准备出行要带的东西,水、吃食等。

      出门前,高渐拉着她叮嘱一番,状似无意地说道:“近些年太后下令各地州县修建大云寺,宣传佛法。河西本就是佛教圣地,僧侣众多,故而县令招募工匠在东麓崖壁上开石凿窟,修建寺庙,一则为本地僧侣提供栖身之所,二则也是顺势迎合上意。”

      杜锦瑜本就聪慧,一点就通。
      “嗯。”她点点头,轻声应道,“孙女知道了。”

      青檀双辕马车停在馆舍外,杜锦瑜踩凳上车,依兰、山兰两侍女紧随其后。
      龙牙打马随行护在车旁,龙渊在前头驾车。

      马车缓缓驶向城门,远远地便看到刺史府的马车停在城门口,李氏身边的侍女从马车里下来,站在一旁等候。

      杜锦瑜知道是在等她,吩咐龙渊快些驾车。
      放下帘子时,她抬手擦了擦汗。

      依兰赶紧为她倒了一盏冰镇香饮子,山兰拿出帕子,在她喝下香饮子后,立即为她擦嘴擦手,又从盒里挖出膏脂,细细地涂在她手上,将她本就白嫩的一双手抹得如脂如玉。

      到得城门口,杜锦瑜正欲下车见礼,王夫人掀开帘子看向她,朝她笑着摆摆手,示意她不必下车。
      随后两辆马车前后驶出城门,往三危山驶去。
      马蹄踏在茫茫沙原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车辙印,很快又被风湮灭。

      崖壁石窟正对着三危山主峰,以石窟的方位来看,三危山倒像是一面天然的屏障。

      杜锦瑜站在一处刚开凿的石窟前,仰头眺望前方金光闪耀的山峰,似有千佛跃动。
      她不信神佛,却在一刻感受到了无上的力量,直击心魂。

      西风吹过,白桦树叶沙沙作响。
      山间光影流转,周遭似乎更静却又更喧嚣了,除了风声鸟鸣,还有工匠们开凿山壁的哐哐声。

      看着那面开凿了不到一仗的石窟,杜锦瑜想到临行前外祖父说的话,突然灵感闪现,激动地喊道:“王夫人。”

      李氏忙转身应了声:“哎。”

      杜锦瑜走到她跟前,柔声问道:“此地有几座大云寺?”

      李氏伸手指了指那处刚开凿的石窟,笑着回道:“这便是正要修建的大云寺,上月才刚募集了工匠来此开凿。”

      杜锦瑜又问:“朝廷可有规定修建多少层?”
      李氏摇摇头:“这倒没有,只说让各县都修建一座大云寺。”

      杜锦瑜再问:“修建大云寺的钱,是朝廷发放,还是州县自出?”
      李氏回道:“朝廷发放了一部分,各州县再自行筹集,也看寺庙的大小,修建大寺用的钱更多,小寺倒也用不了多少。”

      杜锦瑜看了眼石窟,又转过身再去看金光退去的三危山。
      她再次看向李氏,笑着道:“我想出钱在此修建一座三层佛窟,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李氏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才十六岁的小姑娘,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话。
      她知道这位杜小姐出身京兆杜氏,家大业大,于钱财上并不计较。
      只是她没想到,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却说出要出钱修佛寺这种话。

      出于好奇,也是谨慎,李氏问道:“不知杜姑娘为何要修佛寺?”
      杜锦瑜回道:“保家人平安。”

      旁边有不少已凿开的石窟,里面放着几尊雕刻好的佛像,只是还没着色。
      杜锦瑜取出羊毫笔,蘸了研好的赭石,为其细细地描绘,然后将笔递给依兰:“照着我方才那样即可。”
      她又重新拿起一支紫毫笔,面向石壁作画。

      李氏站在她身后静静地观赏,待她起身时,才笑着夸赞:“早就听闻姑娘书画双绝,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杜锦瑜轻笑:“夫人谬赞,锦瑜不过是一时起了玩心,图好玩描上几笔,入不得眼。”
      李氏笑了笑,问她:“姑娘可要到别处转转?”

      杜锦瑜提了提袖子,手中笔往上一勾,描画出高耸的山头。
      “夫人不用管我,稍后我自去找您。”

      李氏见她专心作画,没再打扰她,命两个侍女守在外面,便带着人去巡视别的石窟了。

      杜锦瑜画的是一副青绿山水画,这也是她的绝技,画起来得心应手。
      她画得尽兴,连绵起伏的山峦浑然天成,正要转笔描绘山间草木,突然外面响起一道粗哑的吼声。

      “防御使办案,石窟里的人全部出来!”
      “妨碍公务者,杖责三十。”

      笔尖一抖,山体坍塌。
      杜锦瑜轻呼口气,收了笔,正准备出去,只听外面传来不满的嘀咕声。

      “这些个高门贵女,真是吃饱了撑的,哪儿不能施展她们的雅兴,偏要到这荒凉之地,自己受累不说,还妨碍咱们军务。哎头儿,您进去干嘛?”

      卢宗尧刚进石窟,迎面飞来一支蘸了石青的紫毫笔。
      他微一侧身,笔落地上。

      杜锦瑜转身看向他,勾了下唇:“卢将军好大的威风。”
      卢宗尧弯身捡起掉在他脚边的紫毫笔,笔尾递向她:“杜小姐应该不想死于非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3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