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 ...

  •   郭后虞捡起银票给存悠,“收着吧,算是压惊的!”公子给的,存悠登时眼睛闪起亮光,哇,她发财了。压惊,其实真心不怎么惊吓,看在这银票的份上,存悠倒希望这样的惊吓多些才好。
      被晾了会儿,得了填房夫人几记白眼,就能得二百两银票,这可是天上掉馅饼!存悠麻利的收好银票,那速度叫一个快,郭后虞都乐了!
      脑子飞快的想着,买些什么东西,带回济州,有了这二百两银票,她又有了本钱,能挣不少银子啊!ui得尽快买,马上就回济州了。

      存悠高兴的都快要跳起来了,不过,看见郭后虞揶揄的眼神,存悠赶紧收敛了笑容,不能得意忘形,若是公子反悔了,将银票要回去,她可就得不偿失了!
      从刺史府出来的路上,马车中的气氛,十分欢快,存悠得了笔意外之财,郭后虞得意与自己的人替他涨了脸面,尽管二人在马车里不说话,气氛也十分轻松愉悦。
      郭后虞走后,郭刺史命人去打听,大公子为何发怒,这一打听,心中更是波涛汹涌,他知道,若不是孙氏将郭后虞的丫头带来刺史府,郭后虞恐怕,都不肯登刺史府的大门。

      可怜的孔婆子,被郭后虞踹了窝心脚,还被郭刺史赶了出去,一点脸面都不给填房夫人留。看见孔婆子的下场,不仅刺史府的下人们,心里忐忑不安,孙氏心里,又气又急,她只不过冷待了几分,郭后虞的丫头,就被卸了一条臂膀,直接除去她一条心腹。

      孙氏旷然,日后如何管家,郭刺史跟她不是一条心,处罚说孔婆子办事不利,很显然,是替孙氏办事,日后办差,谁还听她的?
      填房夫人在刺史府,很少被郭刺史责骂。这次处置孔婆子,还不如骂她一通呢,上次她贪墨郭后虞母亲的陪嫁,郭刺史都没有插手处置她的人,现在,为了一个通房丫头,郭刺史发了这么大的火气。
      孔婆子是她的陪嫁,但凡要点脸面的世家,都不会越过当家主母,直接处置主母的陪嫁。
      自郭后虞分府自立后,孙氏掌管刺史府,除却银钱紧张些,旁的都还好,尤其是定下郭后进的亲事,刺史府的账房也缓了过来,孙氏一直挺顺心的,没想到郭后虞一回来,便让她丢了大脸。

      孔婆子是她的陪嫁,跟了她多年,为冷待了郭后虞的一个通房丫头,便将孔婆子赶出刺史府,日后,她再命人办事,下人们岂不得掂量掂量。

      本以为,郭后虞被贬出京,这刺史府就是她们二房的了,这该死的郭后虞,怎么没死在外头。
      孙氏命人给孔婆子带了些银子还有衣物送去,让孔婆子暂时住医馆里养伤,然而,孙氏的人,没见到孔婆子,听闻孔婆子被郭刺史的人,带走了,几番打探,说被发卖了,不知道下落,孔婆子身上有伤,也没几个银钱,猛不丁轰出去,可怎么活?

      继夫人对自己的下人倒是维护,也不想想,以己度人,郭后虞何曾不是护犊子的,孙氏十分后悔,早知道如此,何苦招惹郭后虞,收买存悠打听他的消息。
      孙氏只是忌惮郭后虞日后回京,夺回刺史府的家业,却不成想,她眼前都管不了,还谈什么日后,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了个通房丫头,她折了个心腹。
      说到底,是孙氏心虚,分府时,那么不公,她隐隐后怕,唯恐郭后虞夺回刺史府,她多年的苦心经营悉数白费,眼瞅着,郭后虞跟郭刺史并没有缓和,虽然折了孔婆子,倒也让祖孙二人的芥蒂更深了些。

      郭后虞送存悠回了院子,出门去了。
      存悠让人将马车上的东西规整了一遍,倒是没白费工夫,腾出些地方来,瞅着天色还早,存悠带着绘春出门采买。
      她多了二百两银票,出手大方多了,刚来京城的时候,她舍不得买的东西,现在也舍得了,她在京城,还买了不少草药的种子,跟大夫高价买了本医书,上头的草药都画着图,很容易学。
      不仅如此,存悠从医馆门外,捡到一个瘦小的孩童,面黄肌瘦,看着七八岁的样子,实际已经十一岁了,父母双亡,在医馆外晃悠了半年,本想做个药童,替大夫打打下手,但是试了一个月,做不好,还弄坏了大夫不少药草,被嫌弃赶了出来。

      大夫本来见这孩童可怜,又见他在医馆外徘徊数日,有股子坚持劲儿,才答应收他做学徒,但这孩子,实在笨,便不想再收留。
      巧了,今日赶这孩子走,恰好遇到存悠。这孩子见存悠买了不少种子,听口音不像本地人,这孩童凑过去,自卖自身,想要存悠买下他,跟存悠远走。
      为何要远走,或许想彻底跟这个地方做个了断。

      尽管济州跟土不同京城水土不一样,存悠也想试试,济州能不能种出长势好的药草,毕竟,这药草,从京城流通到济州十分不方便。来了一趟京城,存悠深刻的体会到,车马费,也就是东西运送费用,何其贵。
      这些药材种子,有不少止血化瘀的药材,还有去火的。
      存悠从药善堂,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两个金疮药的配方,她想试试,自己配药,或者说,带方子回济州,让济州的大夫配药。
      在炭石矿,时而有人的受伤,尽管不是重伤,但时常擦伤流血,故而,她才想着,若能种植药草,便可自己配置金疮药,时间久了,试着调配出药效更好的金疮药,还能省下不少银钱。
      走之前,存悠看了一眼这个瘦小的孩童,将他带走了。

      不过,存悠没有让他签卖身契,存悠想到,自己也曾这般无助的求人,最能体会身处绝境时的艰难,深知自由身,是多么难能可贵,只要一口吃食,谁愿意为奴为婢。
      这孩子磕头,认了存悠做姐姐。
      存悠带着他回来后,跟郭后虞禀明,请郭后虞赐名字。这孩子,是临出京时,存悠带回来的,就叫临出吧!

      有了名字,临出十分高兴,跟着存悠,能吃饱穿暖,还有屋子睡觉。
      存悠让人带着临出收拾收拾,没想到,这小子,沐浴后,颇有几分女孩子的清秀,尤其是眼睛,跟个女儿似的,一双丹凤眼。
      临出一直跟着存悠,寸步不离,看不见存悠,就十分不安。临出看见院子里的人,正在收拾,他知道,这里的人要走了,他怕丢下自己,存悠是他的主心骨,见不到存悠,他心里慌。
      存悠见他这般,想起自己年少时,仿佛也是这样,看不见父亲,就很焦急。

      临出年纪小,倒也不避男女大防,路上没什么事情可做,存悠带在身边,教临出认些简单的字。
      一路往回走,不肖十日,便到了山东,到了莱芜,存悠取了之前定的东西,郭后虞看着存悠忙着,竟有居家过日子为日后做长久打算的感慨。
      又过了几日,一行人抵达济州地界,刘郎中有人来接应,自此分开。

      到了济州,郭后虞直接去了刺史府衙,存悠等人,去了鱼鳞营附近,郭后虞置办的院子。
      那儿,郭后虞还有许多东西,存悠一一收拾好。她环顾了这个小院子一周,竟有些不舍。郭后虞上任济州刺史,她们这些家眷,以后便在府衙后的内院生活。
      郭后虞休整了一日,便去了鱼鳞营。他升任济州刺史,,鱼鳞营统领职位空了出来,他本来想让瘦三接管,但是,瘦三不愿意,他想跟着郭后虞。
      这也是瘦三,开诚布公的跟郭后虞交心。“属下愿追随公子,我有夙仇,盼公子大器得成,借公子之力,替属下报仇。
      郭后虞知道,瘦三家人都没了,却刚刚知道,瘦三的仇人,竟跟乾祐帝的宫妃有关,郭后虞沉吟,瘦三如此看好他,舍弃鱼鳞营统领的位置,只为了追随他。

      瘦三的能耐,郭后虞知道,跟万博济博弈时,就渐渐显露出来,郭后虞本纳闷瘦三这样的能人,在鱼鳞营却一直低调,甚少出头,现在明白了,瘦三还未遇到可以帮他报仇的人,遇到郭后虞,他才燃起斗志。
      郭后虞答应了,“若有那么一日,准你正大光明的报仇!”瘦三自从忠心追随郭后虞。

      郭后虞推荐了肖义,肖义是跟瘦三一道,引章冲寻万巡使报仇的人,此人沉稳,担得起鱼鳞营统领。鱼鳞营隶属济州地界,任命一事,由济州刺史委派即可,属官听闻郭后虞有了人选,拟好任命,送往京城。
      炭石矿处,郭后虞进京,交由郭六的叔叔打理。
      这些日子,方叔避人耳目,打造出一批精铁,郭后虞来检查炭石矿,看了许久账目,方叔派了人请郭后虞过去。

      郭后虞听闻方叔请他,当即大步去了后山,亲眼见到方叔打造的精铁,当时的兴奋,简直比赚了千两银子还高兴。这意味着,有了这批精锐的武器,他的手下,能炼成一支所向披靡的队伍!郭后虞心里不仅震惊,还带着对日后出路的憧憬,天不负他,郭后虞仿佛看了日后的希望。

      整整两日,郭后虞高兴的睡不着觉,打理完这边的事,动身去了济州。
      济州离鱼鳞营不过五十里,半日功夫便到了,这次出来,存悠带的东西,格外多,从京城带来的东西,她还没想好销路。
      存悠让库房准备的东西,早就拟好了胆子,给郭后虞过目。郭后虞刚上任,需要收拢人心,给属官们的见面礼,郭后虞亲自过目。
      这一看,郭后虞才知道,存悠还真是精明,并且十分有先见之明。
      存悠带来许多丝绸布匹,有好几种,是济州没有的。
      这几十匹,是存悠打听了济州地方官员家中女眷的喜好,按着各府女眷的喜好分派下去,济州属官,其中,有个叫方臣刚的,郭后虞听闻过此人,胸有大才,只是人迂腐些,有些清高,不屑与人为伍。
      方臣刚十分节俭,听闻他夫人从不穿绫罗绸缎,送布匹不合适,存悠拟的单子里头,送给方臣刚的,竟从开封采买了几扎宣纸。
      京城的宣纸,分好几种,存悠准备的这些宣纸生宣熟宣都有,郭后虞选了几样五尺的,让人用盒子包好,送去给方臣刚。

      济州这地方,比不上京城,想要什么买什么,方臣刚打开盒子,呵,郭后虞这后生,真是实在得紧,这盒子,压得紧紧的,唯恐放不下了,这一大沓子宣纸,往下翻看,双丝路,罗纹,各种都有。

      棉料龟文宣纸,的确是方臣刚喜欢的,这份渗入人心的拉拢,也算费了心思,方臣刚没有向往常送礼那么讨厌,或许是这宣纸送对了心思,总之,还未曾见面,方臣刚便对这个新济州刺史,有些好感。
      若是郭后虞送了金银宝石类,或许,方臣刚还会拒收,但这宣纸么,不贵重,却真心难得对了他心思。
      方臣刚突然就笑了,本以为,郭后虞打听过他的喜好,才送他些龟文纸,看着后头,各种宣纸都有,这郭后虞,还真是,方臣刚摸着不怎么冒出茬的胡子,忽然想不出词来,该怎样形容郭后虞这个人。

      总之,他不反感郭后虞,万博济将济州弄得乌烟瘴气的,自以为是的敛财,还觉得贪墨一事做的纹丝不漏,好在上天有眼,他戴罪被杀,郭后虞年轻气盛,必不会如他那般贪得无厌。
      其他官员,收了郭后虞送来的锦缎,瞧着倒是稀罕,也有几分结交之意。

      当日,各府的回礼,便送到了刺史府。
      存悠整理好,一一记录下来,忙完公事,存悠终于有了时间,忙自己的私事。
      她从京城带了胭脂,近日她打算带着临出,去济州最繁华的街上转转。兜售胭脂,存悠长了心眼,先是问过铺子里的头等胭脂。临出看着人小,十分能拿东西,本以为还需两个人才能拿完,临出一人就拿了大半,这下,存悠放心了,看着临出的目光,带着赞许。
      临出识别药材不在行,守在药铺旁,也是看着大夫心善,可临出对经商十分有天赋,小小年纪,跟着存悠走了一趟,就能准确说出,哪个铺子给了哪种胭脂什么价格。

      清楚了铺子里上等胭脂价钱几何,存悠拿出自己从京城带来的胭脂,问掌柜的,“从京城带来的上等胭脂,掌柜看看,您铺子收不收?”掌柜拿起一瓶闻了闻,香味虽淡,但香气散得也慢,用料上乘,是好东西。
      掌柜便都要了,价格由存悠开,存悠不贪心,上等胭脂,每盒要价五两,中等胭脂,要价二两,千里迢迢运来,算得是良心价。
      还有临出在一旁添油加醋的说,这胭脂如何来之不易。
      这趟,光是胭脂跟花露,存悠就赚了四百两,不由得心里感叹,若是以往,打死存悠,她都不敢想象,自己居然赚这么多银子。这胭脂,在京城的铺子里,要排队才能买到,他天不亮就去排队,每日只能买到十瓶。
      这些胭脂,林林总总加起来,他一共排了六日队,才买回来。临出上嘴皮碰了碰下嘴皮子,让存悠多赚了八十两银子。
      填房夫人孙氏,给存悠的二百两压惊银票,存悠在京城全买了东西,到了济州,转手就卖了九百两,存悠心道,这一单,赚了七百两呢!存悠不由得想到孙氏那张苦脸,笑了起来。

      存悠以前的心愿,便是每月能赚一两,便十分知足。这小鬼头,嘴巴动了动,就赚多赚了八十两。存悠觉得自己捡到了宝贝!分给临出四十两,存悠还觉得自己赚了,白白赚了四十两,这是普通小家庭两年多的开销。临出说啥都不要,存悠买这些胭脂的时候,他还不认识存悠呢!
      费了五日功夫,存悠带着临出,将从京城带了的东西,转手出去。有了临出这个神一样的帮手,存悠多赚了二百多两银子呢。
      存悠眼看着自己跟前的一沓子银票,十分欢喜,简直看谁都顺眼。

      存悠给了鼎山一百两银子,答谢他。临出每日跟着自己跑东跑西,手里拿一堆的东西,从来不抱怨。临出却只拿了十两银子,“十两银子,足够我两年的嚼用,再多拿,我心里就过意不去了。”

      存悠说,“光说胭脂,你就帮我多赚了八十两!还有其他的东西,若不是你,我赚不了这么多。”可是,不管存悠怎么说,临出都只要十两。若不是存悠带他走,他都成乞丐了。不要就算了,以后有机会再给吧!
      临出仔细将银子收好,这银子,还是恩人第一回送他的东西!
      存悠抽时间,回了趟家中。父亲昨日刚刚回来,住了一晚才走,清濛山的大殿主体完成了,没有再出纰漏,总算放下块大石头。
      存悠给母亲带了好些东西,其中,便有上等润肤膏子,母亲的手,每年到了冬日,都会裂开口子,疼着呢!
      存悠还带来了十匹绸缎,母亲两匹,父亲两匹,哥哥两匹,给方叔方婶各带了一匹,剩下的,让娘亲看着办。
      上等的料子,在这小地方,是不易见的,存悠这次赚足了银子,挑了些低调不起眼的好料子,母亲拿了一匹淡色的,给存悠做衣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