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前尘 ...

  •   一江涟碧
      我是江涟碧。
      在这所荒郊偌大别院里,仅有的几个家仆都叫我阿碧。
      我来这里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索见到这所别院主人的办法。但他来这里的次数寥寥可数,我连他几时来到的也不知晓;而当他到来后,夜幕掩映中,另一位白衣公子便会悄然而至。
      三年了。
      我只知道白衣公子姓苏,我为他领了三年的路。
      但我从未看清过他的长相。
      余光所及,只觉他身姿清隽。
      我想这样的男子,一定会有双澄澈清明的眼眸。
      我怕对着这如水的目光,会照出自己被仇恨扭曲的丑陋影子。

      “苏公子,请。”
      月色明净,满院清寂。
      我提着昏黄的灯笼在他右前方一步的距离徐徐前进。
      悄然无声中,我却仿佛听见身后他踏在青石板上不急不徐的轻缓脚步声,以及白衣拂过花枝带起的牵扯与羁绊。
      空气里是桂花淡雅的香气,若有若无,像极了羞怯的女子对情郎似有还无地注目。这样的片刻,我却想将它延长至千年。
      我引他至“丹青阁”,低眉敛目,默默伫立在阁外。
      他通常不会呆上太久,大约一盏茶的功夫。
      今天不知为何,他进去了很久。
      轮月已上正中天。
      在初春时节的夜晚站了许久,还是有些凉意的。
      正在这时,我听见“吱呀”一声,书阁的门开了。
      一袭白衣缓步向我移来,“久等了。”
      他的声音温和有礼,像极了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微甜的桂花糕,软暖入心。
      穿过蜿蜒的走廊,走过湿润的青石板。
      我送他来到门前,低眉垂目,“苏公子,慢走。”
      我等着他如往常一般地道别,“有劳阿碧姑娘了。苏某告辞。”
      但这一次,他没有出声,没有动,只是站在我身前,似乎是在犹豫什么。
      我默默等候着。
      “阿碧姑娘,苏某……今日似乎做了件让姑娘为难的事。”
      他终于开口,语气略带懊恼与窘迫。
      我怔了怔,“苏公子但说无妨。”
      “在下今日从这院子主人那里,要得了姑娘的契约。”
      我猛然抬起了头。
      刹那间,天光水色万物芳颜尽敛于墨色双瞳,犹如曾经的国相府里那泓清澈碧绿的潭水,只一眼,我便深溺于此。

      二苏慕白
      气壮山河英雄泪,曲折缠绵儿女情。
      铁骨男儿担大道,最难消受美人恩。

      缠绵悱恻的诗句,点滴摄魂的剧毒。
      靖王神色凝重,递过来一枚褐色药丸。
      他说这是天下至毒的“美人恩”,毒性刚烈,且必将人体脏器一一损毁后方致人死命,绝对当得起“最难消受”之语;他说对我信赖甚深,只是事关重大,惟恐逼宫的消息有半分泄漏;他还说,一旦他日君临天下,就为我解毒,还封我为太傅兼大司马……
      我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接过吃下。
      明明知道靖王生性多疑,绝对不会安然放我离开;明明知道,鸟尽弓藏的古语;明明知道,这是我命定的结局。一瞬间,心里还是觉得无比荒凉。
      眼角瞥见窗外的青色身影,我缓缓开口,对着靖王提了这三年来的唯一请求。
      我说,请靖王将阿碧赐给慕白。
      靖王眼里有一闪而过的诧异,随即爽朗笑道,人不风流枉少年,慕白深谙此道啊!本王定成人之美!
      风流?
      我只得苦笑。
      十年寒窗,他人是为一朝成名天下知,而我只为实现他的宏图大志。梦中有的,也只是铁马金戈,战旗猎猎;是运筹帷幄,谈笑间墙撸灰飞烟灭。
      惟有娶妻生子这等平凡人的旖旎缱绻,连梦中亦未曾见过。
      三年来,阿碧为我领路,低眉垂目一如最平凡的侍女。
      每一次月上阑干,她提着灯,为我在夜色清寂中照亮前方的路。
      我看见她青色的裙摆拂过残花冷露,我闻见空气中格外悠远的桂花香气。
      一路行来,烟雨交织,在心头微凉而迷惘的纠葛。
      我告诉自己,不过是不忍这样清冷灵透的女子,为奴为婢罢了。

      江涟碧。竟然是她!
      在我终于看清她的容颜时,那一刻,我哑然失笑。
      很多年前,我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
      彼时国相江尚渊寿日,她携弦琴而来,白衣染染,霜华出尘,无意众人倾慕,自顾拂琴一曲为其父庆生。
      一曲《游龙吟》,曲声翩若游龙,婉如惊鸿。
      明明不过是养在深闺的少女,却有着男子一般大气豪迈的胸襟。
      琴曲戛然,她的目光便从琴上移开,望见众人犹自陶醉在曲中,微微一笑。
      笑容明净如初雪,干净若霁月。
      多年过去,她已长成有着娉婷之姿的女子,容貌与昔日无二,只是越发清华,再无丝毫让我铭刻在心的笑靥。
      她眼里有着一闪而过的诧异。
      她重又低头,“既然契约在公子手中,那么阿碧但凭公子做主。”
      声音淡漠,透着微微的倦意与失望。
      失望么?
      如果是她的话,我想我知道失望从何而来。
      江尚渊谋逆被揭发,秋后凌迟,相府被抄,亏得有逸王力劝圣上,家眷才免于发配边疆的命运,而是贬为奴婢,一生贱籍。家破人亡后,她想必听信了谣言,认为其父是被靖王陷害,所以辗转心机混进了靖王别院,伺机报复。只可惜靖王谨慎言行,三年了,她依然找不到机会。而今后,更不可能有机会。
      我原打算把卖身契还给阿碧,天涯海角任尔行。
      但,如果她是江涟碧呢?

      三江涟碧
      他说他叫苏慕白,他问我,可愿跟他走?
      我沉默了一瞬。只有一瞬。
      好。
      然后万籁俱静中,我听见自己无声地叹息。

      我想我是倦了。
      三年前辗转入府的艰难苦楚,三年中费劲心思想要接近靖王,却连人影都未曾得见的绝望,以及三年后莫名其妙被人要走的荒谬,都让我有种世事无常的倦怠。
      于是我答应跟他走。
      一个我为他领了三年路,却只知道姓氏的男子。

      他策马带我来到雁南山。
      雁南山。
      北雁南飞,飞不过天堑深渊,唯见雁南山。
      很久以前,有位熙国公主,为了保卫家国不受异族入侵,守护百姓安居,毅然嫁入边塞,与西域之王和亲。
      公主身在西域,心思中原。每每南望,唯见一座高山。
      公主忧愤,便命此山为雁南山。意北去之人难归,只能望山心叹。

      ……在他的牵引下,穿过弯曲湿滑的林间小道,一所小院赫然在前。
      院中竹屋看上去已经有些旧了,所幸依然结实稳固。
      他推开院门,引我至里屋。

      我便在这里住下来。我的房间在他隔壁。他喜静,我喜寂,所以除了去山下小镇购买生活必须品之外,我们足不出山,犹如世外之人一般。

      他从未问过我的身世。事实上,我们相处的时候,大都是安静无声的。
      在晨日里,他俯案挥毫,洁白的画卷上一幅锦绣河山便款款展开,气势磅礴宛若天成。而他眉宇安然,笑容清雅。
      暮时,他倚着翠竹,玉笛在手,曲声清越如天籁,晚辉斜洒,颀长身形便如在金色光晕中沐浴一般,耀眼却不甚张扬。
      夜幕降临,山林空寂。他望着当空皓月,独酌独饮,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
      平静如水的日子中,不是没有暗藏猜忌与疑惑的。很多时候,我都想问他当初为何要向靖王要我,他明明不是轻浮的男子。但内敛矜持如我,实在是羞于启齿。
      不久后的某天傍晚,我们正在对奕,我拈起黑棋踌躇再三,未及放下,突然瞥见了远处的半边红天。红的诡异森然。
      他亦看到,蹙眉,语气了然,“是靖王别院……”
      风声忽然一滞。
      见我怔怔不能言语,他解释道,“靖王已归京城,别院再无他用。”
      无用?
      因为无用,所以为保守靖王行踪,院子里人,大概也全部葬身火海了吧。
      我终于明白他要我,不过是为救我而已。
      而已。
      明知他是靖王的人,我还是有过期许的。以为他有着与我对他一般的感觉。
      原来以为不过是一个人的一相情愿罢了。
      他站起,远望火海,神情悲悯。
      而我低头,多么庆幸,他没有看见我眼里的晶莹。

      日子一天天平静过去。
      太悠闲的生活,总会让人想起很多往事。
      临溪而望,我想起曾经国相府里那弘潭水,也是如溪水一般澄澈清凉;手执墨笔,昔日父亲教我习字的场景一一在眼前展现;他吹笛时,我的十指不由随乐声挑拨,幼时母亲教导我学琴的谆谆告诫宛在耳边回响……
      梦中常有喧沸的人声,戎装军士团团围住国相府,宫廷太监尖锐刺耳的声音,以及父亲惊怒交加的绝望脸色,母亲撞柱而亡的血溅三尺。
      我常常在半夜惊醒,然后倦倚阑干,一夜无寐。
      偶尔也会瞥见白色衣角,无风自拂,以守护的姿态静静伫立在角落。

      他偶尔要外出几天。我便坐在竹椅上,手捧一卷从他的书架上取下的书,静静阅读,一坐就是一整天。
      一日,我偶然取下一本手抄本,名为《苍生策》。书分天,地,人三卷,详细阐述了作者的治国纲略。一卷读下,让我不吝释卷,暗赞这世间竟有如此经天纬地,雄才大略之人。书中虽有些谋略我不甚明白,但也清楚,若以此人之能治世,那么,天下兴平,帝王百年鸿图定可实现。
      字迹神秀隽永,书皮上也未见作者。我思虑再三。
      等到他回来,我指着那卷书,问,“你不在的时候,我看了这本书。只是书里论述简略,我多有不懂。你可否解释一二?”
      “诺。”
      我仔细观察他的表情,见他微微一笑,接过书卷,看到书名时,神色有些不自然。待到看着我指点的几处深奥晦涩的地方时,他便娓娓道来。等到他解释完后,我几乎可以肯定,作此书之人,定是他。因为只有作书之人,思路才会如此清晰论述如斯详尽。
      “原来如此,”我作了然状,“我明白了。”
      缓缓抚摩书卷,我怅然道,“这浮华世间,竟然有这样通晓古今,经天纬地的男子。阿碧只叹缘悭一面。”
      我定定望住他,“苏公子若认识他,能否为我引见?”
      他的目光躲闪,侧过身,佯装找书的样子,“不,我不认识。”
      我清楚地看见他白玉般的脸上忽染起一抹晕色。心下一叹。
      他这样清泠明澈的人,连句谎话都不会说。
      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厅外抱回一个狭长的白色包裹,放于案上。他小心解开系带,一架七弦琴赫然在目。
      “路过琴店的时候,想起你会弹琴,便买了来。”
      他说的轻描淡写,我听得心惊胆战,“你怎知我会琴?”
      熙国女子若不是大家闺秀名门之后,是绝不可能有机会学琴的。
      他淡淡一笑,“你的手指纤长而细腻,手上有琴茧,且从不留尖甲,是一双适合弹琴的手。”
      原来如此。
      但他观察如此细致,还是让我心生惧意。

      四苏慕白
      我没有想过她会看到《苍生策》。所以当她问我作书之人时,我只得掩饰过去。
      我不知道她是否怀疑,只是夜深宁静的时候,望着书卷我会回想起很多。
      三年前,三皇子靖王殿下南下江南,遍寻智者。我以一卷《苍生策》嬴得靖王赏识,从此成为靖王麾下一名隐蔽甚深的谋士。
      三年来,我为靖王出谋划策,助他羽翼渐丰。
      而不久后,他与我所期待的那一天终将到来。

      熙国有重阳放河灯的习俗。
      一团火焰在她手中摇曳晃动,将她皙白如玉的面颊也染上些许红晕。她独立于溪畔,青衣潇然欲下,两盏河灯自她手中放下,随着潺潺水流飘摇,两点光晕在一片黑暗中渐行渐远。她默默伫立,侧目远望。月色完满,却独留她一身清寂。
      我收回目光,十指叩在笛孔,一曲《望乡》。萧瑟的秋风中,她埋首于双掌,单薄的双肩微微颤抖,她却咬着牙,不肯呜咽一声。
      心里若羽毛轻轻划过,有种奇妙的感觉。
      然后下一秒,从心底传来的尖锐的疼痛化为嘴里的一抹腥甜,我倚着门框,全身颤抖着努力想要使呼吸平顺,可笛膜破裂的残音惊醒了阿碧,她站直了身体,保持着初始的姿态,侧影固执而倔强。
      等到痛楚平息后,那一瞬间,排山倒海席卷而来的绝望令我喘息唯艰。
      美人恩,天下最诡谲莫测的毒药。不似鹤顶红的沾唇立毙,也不是孔雀胆的无药可解。
      却是天下间最折磨人,最难解的毒药。美人恩的药引是七味毒虫,制药的时候毒虫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先后放置,而作解药时,毒虫的放置顺序却和制药时完全相反。这就意味着,只有制药的人才知道解药。
      最折磨人则是说,美人恩有共有三次明显的毒发,每发作一次,就会使服用之人腹内器脏逐渐坏掉,从最开始的毒发到致死只有四个月的时间,服药之人若是在第三次毒发前没能吃下解药的话,则必死无疑。
      而毒发的引子,像极了南疆的“连心蛊”,一旦心动,就会发作。
      而刚才,就是第一次毒发。
      明明知道带阿碧回来的后果,但我依然渴望再见一次她的笑脸。
      我望着眼前一袭青衣,手死死握住玉笛,用力得手指发白。却在下一秒,无力地放开。
      我知道,有一些东西,随着我的放手,真正地失去了。

      七月,留守京城的靖王拥兵自立,控制了皇城,并调集军队攻打正在塞外行围的皇帝,意图逼宫。
      夺位之事太过突然。但京城的人心惶惶并没有流传到帝国最南边的江城。百姓依旧生活安稳,只是茶余饭后多了些谈资而已。
      阿碧当然也听说了。
      她平静得这似乎在她意料之中。
      她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平静地移开视线。

      这个夜晚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越加静谧。
      迷朦中,恍惚听到木门缓缓推开的轻微“吱呀”声,仿佛空气也在她轻若无声的脚步里凝固住了。这一刻,我似乎等了许久,然后有若在她如约而至后感到一丝释然。
      极薄的一抹青光飞快地闪过。
      我握住她纤细的手腕,她的眼眸在一片漆黑中竟然如火苗般明亮,我知道这是仇恨的力量。那一瞬我感到无以言语的疲惫。
      我看着她。
      她挣脱了我的牵制,站直了身体,“我虽然不知道你在靖王逼宫中起了什么作用,但你是他的人这点毫无疑问!所以,我绝对不能让你活着!”
      靖王的人?我苦笑。
      但是我还是说,“阿碧,请再等一等,我就在这里,等着看天下到底谁主沉浮。等到了那一天,你再杀我也不迟。”
      她迟疑了片刻,收刀入鞘。
      “如果这是你的遗愿,我会满足它。”
      她转身就走。脊背挺直,步履坚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