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红楼别梦(捉虫) ...

  •   红楼别梦
      第一章情切切慈祖抚长孙 意绵绵爱姊教幼弟

      却说自那一年正月初一日得了元春,因着生日的日子是个极吉瑞的,深得贾母欢心。便待元春略大些就抱至贾母处抚养,竟是与贾母亲近得多,却与王夫人情分上淡了许多。贾府上下众人见着老太太喜欢,哪个不要巴结承奉,供若珍宝。由是众星拱月般长至十三四岁,生的身形袅娜,肌肤微丰,脸若银盘,眼如流波,口似朱含,顾盼之间,神采飞扬。

      且说一日元春春困已醒,微觉有些凉意,着抱琴拢帘看去,却是雨润苔青,原来午间落了几点微雨。才待要整妆问候贾母,只听得脚步踽踽,已是有一个大丫头挑帘看来。先含笑问了元春:“姑娘好。”元春看去,原是贾母房中一个极受爱宠的大丫头,名唤鸳鸯的。便也忙回道:“你也好,可是老太太有什么吩咐不曾?”

      鸳鸯也笑说:“是呢,老太太吩咐,今日天凉了,愈见秋意,叫姑娘多穿着些,受凉了倒是大事。”元春忙躬身应是。抱琴便唤了小丫头子来取了夹衣服与元春换上。待换了衣衫,鸳鸯看去,见元春——

      上着一件缕金百蝶穿花紫红窄裉袄,外罩山青纹彩银鼠褂;下着大红流云卍福洋绉裙,系着柳绿宫绦,悬着比目玫瑰佩。行动间仪态万方,谈吐处清雅脱俗,虽似仙子清雅脱俗,又若春风与人和睦,莫不是世间完人!

      元春整装已毕,才移莲步,早有小丫头子赶上来挑起帘拢。元春这才移步出了碧纱橱。正欲往王夫人处问安,抬眼却见宝玉迎头撞了进来,忙喝住,嗔道:“宝玉你忙匆匆的,哪是有教养的大家公子行径,仔细跌了你的牙!看我告诉老太太、太太去!"宝玉抚头一笑,拉着元春的手道:“大姐姐,好姐姐,我再不了!你饶我这遭罢!我同你请老太太、太太安去!”

      元春才笑了,便携了宝玉一同至王夫人处问安去了。那宝玉尚小,哪里耐得住性子,一出院门,便左张右望不安分起来。元春深恐他顽皮,倘闹出事来更为不好,便拉住宝玉,笑问道:“宝玉,前儿我教你的几篇文章,可还记得住

      宝玉回道:”记得,怎不记得?”元春忙道:“你且别乱应承,我且考考你罢。《大学》里头一句可讲的是什么?”宝玉支吾了一会子,拿话岔开去:“大姐姐,那文章极是无聊又不贴切的,我记首诗你听罢。”元春正色道:“宝玉,你且不要在那浓词艳赋上下功夫,没的教坏了你。倒是先将四书一气儿记熟为要。如此说着,二人一径往王夫人处去了。

      第二章测生辰封君许无意 知卜筮贾政却留心

      元春,宝玉二人自王夫人处请安回来,便又到贾母跟前取乐。宝玉见了贾母,立时放肆起来,请过安便猴在贾母身上扭股糖似的撒娇。元春笑说:“老太太这会子倒兴头,倒跟王妈妈聊了一会子。”贾母也回说:“可是呢,王妈过来件兴头事,说是外头相公荐了一个道人,会卜卦,灵验的很,我正商议着叫她也拿了丫头的生辰,也算一卦,凑个趣罢。”

      那宝玉不听则罢,一听便不安分起来,闹说:“测丫头们的却有什么趣儿。不若老太太命人拿了大姐姐的生辰,也混进小丫头子里头,一起叫他测了,才是有趣。”元春忙想驳宝玉,却听贾母笑道:“这也是,叫他们拿了,也测测你大姐姐去,且看灵是不灵。”元春听如此说,虽觉不妥,但因贾母说了话,也不好再说什么的,便不言语,只向一个填漆茶盘内捧一只盖碗钟子来,呷茶坐了。

      却说外头书房内,贾政同几个清客正与那道人谈《周易》,见一个老婆子捧着个小茶盘,搭着红绫袱子,上头托着几张帖子,走至贾政跟前,回到:“老太太听说来了个真人,卜卦极灵验的。因着老太太素日崇佛敬道,如今将里头小姑娘们的生辰写了出来,叫卜一卦看看,若果真准了,老太太必有大布施。”贾政听毕,应了几个是,叫小厮将那茶盘接过来,遣那老婆子回了贾母,才对那道人说道:“家慈一向崇佛敬道,天师必不要推脱才好,也是成全贾政一番孝心。”

      道人捻须不语,半响才叹说:“也还罢了,少不得破例----我一向不看八字,如今倒为贾公破一回例吧。”语毕,走至桌前,将那帖子一张张拈了来看,未几,抽出一张来:“这张怕是错放了,这位正月初一日的姑娘,日后必不是贵府能困住的。此女命格奇贵,甲申年正月丙寅,申字内有正宫禄马,不见什么好,日子竟是乙卯,初春木旺,虽比肩,哪知道愈比愈好,才成大器,又叫个飞天禄马格,贵重得很,天月二德本命,贵受椒房之宠,可惜荣华不久,寅年卯月,大梦竟归。”

      贾政听说,心内纳罕:里头如何有一位正月初一日的丫头,接过那帖子一看:竟是元春的生辰。心里暗道:“是了,必是老太太要测这道人的道行,故意的混在里头的。”当下再细想那道人的批语,贵受椒房之宠一句,恰合了贾政的心思,却原来昨日侵早儿便有太监传来旨意:着选族内贤孝淑德女子,入宫为女史。贾政正谋划送元春入宫,一来奉旨遴选,二来也可巩固贾府根基,却又怕贾母不舍,尚在踌躇,如今一句“贵受椒房之宠”正合了他的心事,竟是令贾政定了主意,是定要送元春入宫的了。

      贾政定了主意,便吩咐下人道;“取上等封儿与天师的小僮,只令他买酒吃果子去罢。另请了老太太示下,天师是有修为的,请老太太裁度着布施。”一时家下人一径回了贾母,回来便禀:“老太太说了,原不过是顽笑,请天师不要见怪,如今天师果是有修为的,请一百两银子、宫绸五匹、波斯国所制宝器一件,送与天师,请天师见谅。”那道人只道谢一声,却有不做何行动,半晌,才开口道:“尊母与道也是结缘,如此,竟要告辞了。”贾政苦留不住,只得亲自送至大门,望得他远远去了,才回府。

      当下回府,贾政也不去书房,竟直奔了王夫人房里,已是按耐不住,立时要与王夫人商议送元春入宫的事宜。又将那道士的话如是说了一遍与王夫人。王夫人即听了这卦语,略一踌躇,犹疑着开口:“老爷虽如此说,如此想,可老太太到底是怎样?”“老太太自是深谋远略,难不成真不允,现放着主子娘娘不做,倒要许与谁去,又可有这般荣耀!”王夫人看贾政不似往日,已是拿定了主意,便不再多言。却少不得为分别暗自垂了一会子泪。
      过了一日,王夫人便收拾好,命人请了元春来。待元春至此,便拉了她的手,如此这般细说了一会子。元春默然开口道:“父母命如此,儿自不敢违拗,兹事体大,一切全凭父母做主,儿只遵从便了。只舍不得老太太、太太,还有宝玉。若是一去,便此生不得见了。”说毕便垂泪,王夫人也泪流不止,又叫道:“我的儿,难为你周全,却少不得委屈你,只当是为了老太太罢了!”
      却说贾政,自那日拿定了主意,便挑了吉日,沐浴熏香,上疏陈述,不久便降了旨意,着元春择日入宫。贾府上下一阵忙乱,急急地收拾了,送元春进宫侍驾,贾母王夫人少不得又哭了几日才平歇了。

      第三章 因才德圣主封贵妃由孝悌太皇准省亲

      且说自元春入宫去了,竟是四五年无半点信息传来。早把那贾政求恩盼宠的心思消去了一大半。可巧这几日,因宁府里蓉儿媳妇死了,又是一阵忙乱,大家疲惫不堪,独有凤姐,经了忙乱,到心下细想:“蓉儿媳妇去时托梦于我,告诉有一件非常喜事,如今怎不见征兆?”奈何家大事多,便放下了。
      元春入宫,已有四五年,日夜思念家人,奈何早已明白:已是不得见了。如此愁思,日渐消瘦,便是无心承宠。只不过应景罢了。恰逢一日,帝后宴饮,召合宫嫔妃会饮,已是不得辞。只得偕了抱琴,规规矩矩宫装打扮去了。
      宴已过半,酒已三巡,皇帝有些酒意,喟然一叹:“朕终日忙于国事,后宫有皇后仪范,只苦于不能常尽孝道于皇太后之前。”如此一叹,却又暗合了元春的心事,元春忘情接口:“皇上的孝却也不在这上头。太上皇将天下付予圣上,必是要陛下以国为家,陛下合天意,顺人为,就是至孝了。”皇帝不由得一愣,又开口道:“如此也甚合理。”待又复看元春,见她梳着九鬟回仙髻,戴着嵌丝八宝累凤钗,也并不着意浓妆,只是寻常宫妆打扮,但自有一般风流态度,恍若神妃仙子,不觉心中一动,乃开口问道:“你是何家女子,何时入宫,朕却不曾见的。”
      元春离座跪奏:“妾乃荣国公府五品员外郎贾政之长女,贱名元春,因陛下召嫔入宫预备侍读,而是入宫侍驾,因臣妾心思善感,不忍与家人分别,长生弱疾,恐有违圣体,不敢见驾。”皇帝笑说:“却是如此,适才你却说不忍与父母分别,焉不为朕之过?也是不成全嫔妃孝道。”元春又跪启:“嫔妃奉天意,循父母之命侍奉圣皇,唯勤谨本分侍上为从父母,乃是大孝。”上不觉大悦,赞说:“果荣府家教非常。”当下又称赏一回,立时传下旨意:“封元春为贤德妃,加封凤藻宫尚书。”
      却说圣上又将此事禀明皇太后,老圣人赞一回元春贤德,又降下旨意:“凡嫔妃有重宇别院者,课接其省亲,以彰孝道。”
      那贾府先是得闻元春封妃,顿时上上下下欢喜非常,又听闻上准省亲,更是得意,进出往来莫不趾高气扬。宁荣两府恰如烈火烹油,往来恭贺者络绎不绝。

      第四章 才回宫长姊赞弱弟初露意贾妃评姊妹

      且说元春正月十五日省亲,团圆一日,少不得又挥泪别了贾母、王夫人,转舆回宫,至宫内,先去体元殿叩谢天恩,禀明省亲事宜,又蒙垂询,至黑方回到凤藻宫中。
      元春卸下宫妆,换上素净打扮,回身向一张贵妃榻上歪了,和目似瞑,久久才叹一声:“可又是不得见了。”抱琴听说,立时打发了侍候的宫人出去,又轻向元妃回道:“娘娘如今圣眷正浓,家里人俱各欢喜,便不得见,也各安好。”又沉吟一回,劝说:“娘娘,属坦有耳。”
      元妃略略打点精神,又笑道:“太小心了些。”抱琴回说:“娘娘,小心没过逾的。”又见元妃心内着实不快,知是还自伤感,待要寻些什么来说,哄元妃宽心,便笑道:“如今宝玉见大了,学问较往日也长进许多。”
      元妃才高兴起来:“宝玉如今也成人了,当日还是那般小。学问也是有了,大观园内的匾额也还好,可见有些才气。今日所做诗作,哪一首潇湘稿可谓是顶尖的,可见父亲教导了,明日便着人传话回去,且好生教导宝玉,日后必成材的,只不要太严了,一则恐老太太担忧,招不出快来,二则太严苛了,宝玉身子弱,也禁受不住。”
      抱琴笑道:“是,正是这话,如此教导了,还怕不成材。”又回道:“家里的几位姑娘也是好的。”
      元妃点头:“几位妹妹也还好,各自生的不凡,但且比不过薛姨妈的女孩儿,名唤宝钗的,沉稳大气,才是公侯府邸的风度。”“我却瞧着林姑娘好,生的模样不用说的,那般风度,只叫人怜爱。且看着就与宝二爷兄妹情分里极好的。”
      元妃微微一:“你却明白什么!林妹妹虽也是好的,总不及薛妹妹大方周全,虽与宝兄弟好些,哪及薛妹妹顾虑周全。”说毕,又微微叹气:“何况…”抱琴紧问道:“却还有什么?”

      元妃幽幽道:“太高人逾妒,过洁世同嫌。”

      抱琴见元妃有豫色,恐又生不快,便笑道:“我却不懂,只瞧着娘娘罢。只宝二爷也天天大了,瞧老太太意思,怕是只从薛、林两位中择选,娘娘瞧着如何?”元妃不答言,久久才道:“花滁即可,何必蓼汀。”

      第五章始虚惊贾妃假染恙 终成谶桢干真故亡

      贾府自元春省亲三四年间,表上烈烈轰轰,内里却是大不如前了,却只装作无事一般。只苦苦维持罢了,虚名儿却只照元妃宫中照应。
      一日,贾政从宫中闻得太医院派了一位太医两位吏目前入内宫看视,知必不是寻常宫女,定是位贵人,心内暗恐是元妃。急回至荣府。见一老公正自传下意旨:“着亲丁四人立时入宫觐见。”贾政禀至内府贾母处,贾母急点了邢王夫人并凤姐儿,前往宫禁觐见元妃。
      贾母几人由内监领至凤藻宫,看视一番。元妃原并无大碍,不过是宫人夸大,假传了许多。贾母才放下心来,略待一会子又少不得相视垂了会子泪。元妃又垂询了许多,贾母等人因怕有各妃看视有所不便,只得匆匆辞了,挥泪拜别。
      却说贾母等是虚惊一场,如此又平静了二三年。却说一日,贾政急匆匆喘吁吁跑来,也不顾汗雨,口内直叫道:“快请老太太罢!元妃不行了!”王夫人登时大哭起来,慌回了贾母,各自礼服入宫看视。
      原来元妃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益隆,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感风寒,勾起旧病,竟至痰气上涌四肢厥冷,内官忧虑,奏请预办后事,所以传旨命贾氏椒房觐见。
      进宫看时元妃早已不行,水米不进。见贾母等进来,眼只微微睁开,喘一会子方道:“我已是不中用了。又记挂什么。只保重自己身子。”说毕喘一会子,又叹道:“还是记挂宝玉儿,不必太严了,也不能不严。二则亲事一事,定要择一个稳重的倒好,谦让些,否则使起小性来宝玉也是受不得的。周全大度才是正理”不待说完早嗽喘起来,再度倒下不复言语。
      贾母等碍着国家法度,椒房戚属不得久留,无奈退出。不多时只见内监退出,立传钦天监。贾母等知是不好,果见一时内监传出:“贾妃薨。”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九日,已交寅年卯月,存年四十三岁。
      至此,贾府终不复往日辉煌,竟自一日日败落下去,已是不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红楼别梦(捉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