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郑叡 ...

  •   “叡儿,许美人和四公主还在这里,你怎好现身。”郑沄沄嗔怪道,假意拉了他一把。

      他就是郑叡?舒无虞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男子,他身材颀长,眼若秋水,风流儒雅,通身气度皆似那上好的羊脂白玉,温润而剔透。

      “我在帘后听见两位姑娘阔论,一时技痒竟没忍住,还望美人和公主海涵。”说着抱歉的话,郑叡朱唇一起口含笑意,抱拳俯身告礼。

      “无……无妨。”许姜萝久居闺中,少见男子,更可况是这样一位谦谦公子,一时间躁红了脸,结巴道:“也……也不算独处,昭仪也在。”

      “这样最好。”郑叡颔首起身,对郑沄沄笑道:“许美人说得是,姐姐还在这儿,我出来也无妨。今日无关风月,只谈丹青,姐姐若这样拘礼,倒显得我们郑家门风刻板了。”

      “是呀,郑昭仪不是为先生作品的验真假吗?”舒无虞也接话打圆场道:“请叡公子出来,恐怕更好。”

      这幅《春燕牡丹图》舒无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可是她更好奇这位能被推到先生高度的才子有何高见。

      “四公主能看出这印是真的,哪里还用得着郑某人。”与喻卿衔难以掩藏的运筹帷幄光彩不同,郑叡谦逊、内敛,让人觉得春风化雨,恰到好处。

      他指着印记说道:“这枚白文方印出自一位特殊的贵人之手,这‘风’字的断横便是最好的佐证。”

      “贵人?”许姜萝到不知来历,问:“穆老先生凡事亲力亲为,而且为人孤高,怎么会接受他人的赠印?还是……一枚有残次的印章。”

      残次……许姜萝直白的评论让舒无虞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因为此人身份特殊。”

      亲徒弟的出师礼,能不特殊吗……

      “不错,此人身份确实特殊,姐姐你们与她也都认识。”

      “我也认识?”这个回答出乎郑沄沄的意料,“是谁……难道……”

      “正是当今陛下的母亲,老先生的嫡传弟子,康慈太后。”郑叡说完名字,郑沄沄和许姜萝都大惊失色。

      唯有舒无虞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刚才画卷展开时,她便断定了这幅作品的真伪,只是这枚印记着实让她在意。

      她细细端详了好久才确定,正是她亲手雕刻的那枚,只是没想到向来追求完美的师父,多年以后竟然还会将它随身携带,并盖在画上。

      想起仙逝多年的师父,舒无虞有些鼻头发酸。

      “这枚印章是康慈太后还师从穆老先生学艺时亲手所刻,在老先生晚年所著的《浮生轶事》中曾有提及,说康慈太后入宫在即,却为他制印数枚都有瑕疵。老先生唯恐太后性子执拗,落下心结,便专程挑选了这一枚。”

      “是了!”说到这儿,许姜萝想了起来,“这书家父也收过刻本,我也曾翻过。”

      她回忆着书中记载:“老先生还戏称太后娘娘的这一断痕恰到好处,换了旁人想仿制都仿制不出。老先生还道,娘娘入宫后,他不便常来宫中,也不愿借皇后的威名,便只将方印随身携带,仿若师徒团聚。”

      没有人观察到,随着他们的对话,站在一旁的舒无虞双手攥拳,身子微微颤抖。

      先生晚年与她相交甚少,她原以为是先生不喜官场名利,对自己这个嫁入皇家的弟子有些芥蒂,也敢打扰。

      可先生竟将她亲手雕刻的瑕疵章印随身携带,还写入书中,怎能让她不动容、感伤……

      “叡公子……不知那本《浮生轶事》可否借我一看?”舒无虞知先生晚年著书,可当时她去讨时被书童一口回绝,她还记得书童曾转先生的口述:“这本是一本民间茶余饭后看的小话本,我不想让它进皇宫藏着,你就让它在民间放着,过了几年待我走了,便销声匿迹了。”

      因先生此话,舒无虞从未见过这本书的样子,也不知竟还提到过她。

      “嗯?公主竟没看过?这有何难。”郑叡一口应承,“只是……我未带在身上,下回入宫再给公主带来吧。”

      “好,多谢叡公子了。”听见“下回”,舒无虞松了口气,她如今有些“近乡情怯”的意味,既有期待又有惶恐。

      许姜萝和郑家姐弟开始热切地讨论起画来,既然方印是太后送给老先生的,这画想来也不会错了。

      虽然看着笔力有些奇怪,但铁证如山,也没有人再提异议。

      舒无虞稳了稳心神,慢慢吐出了一口气,缓缓道:“印虽是真的,可这画……却不是先生的手笔。”

      “什么?”舒无虞一语惊人,不止是许姜萝,连郑叡也被她的话吓到,眼里满是震惊。

      “四公主这话我就不明白了。”许姜萝又观察了一阵,也瞧不出大概,只能问道:“莫非……你看出了什么?”

      郑叡虽然没有说话,可他抱臂站在不远处,盯着舒无虞。虽然他和其他人一样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可是眼睛里却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急迫,尽量给予舒无虞鼓励的眼神,不让这位四公主被吓到。

      “依我看,这诗句和题字是先生的笔迹,”舒无虞指了指题字,“所以盖的印自然也是真的了。”

      “你是说……画有问题?”郑叡有些坐不住了,“可我曾见过老先生的《黄雀柿子图》,这花鸟笔触、用色都像他的手笔。”

      “这就是问题。”舒无虞指向牡丹上的颜色,“叡公子你看这是不是朱砂的痕迹。”

      郑叡三人围近又看了几眼,点了点头。郑叡习画多年,自然不会看错,“是,牡丹的朱砂用红色不是正常吗?”

      “穆先生一直说朱砂是有毒性的东西,可颜色艳丽没有替代。康慈太后入主中宫后,每年会都给他更名贵的珠宝,让穆先生代替朱砂。”舒无虞解释道,“先生不收别的东西,唯有这做颜料的来者不拒,若你们是康慈太后,你们会如何做?”

      “自然是挑最好的送给先生,予取予求。”许姜萝答得自然,康慈太后从皇后到太后,富有四海,又敬重她的师父,这么点儿要求自然不会拒绝。

      郑叡回过神来,这枚印章是太后进宫前刻的,老先生自然也不会再用朱砂了……

      “不对。”可是郑叡敢肯定他曾见过老先生的作品用的是朱砂,“那《黄雀柿子图》……”

      “那是先生早期的作品,等到徒弟封后,他家能做赤色颜料的宝石恐怕一个院子都放不下了。”

      受师父影响,当初在云阳宫准备珠宝那样艰难,舒无虞都没想过用朱砂将就,因此祸害了左茶妲的红珊瑚,她又怎会不记得。

      “我想……四公主说的是对的。这应该不是老先生的作品。”一直举棋不定的许姜萝也这样认为,“我总觉得这笔触较先生还是差了点儿……叡公子,这不会是太后娘娘的手笔吧?”

      “不是……”舒无虞扶额,她要怎么告诉在场的几人,自己没有画过这幅画。

      “不会。”郑叡沉着脸将画一卷,收了起来,对郑昭仪说道:“姐,是我大意了,穆先生的画我会再找。”

      接着他握着画,转身朝舒无虞抱拳,道:“今日还多亏了四公主,否则姐姐若将穆先生的赝品献给太后娘娘,恐怕又是一通责难了。”

      他这话说得十分磊落,没有丝毫被指出错误的窘迫,反倒让舒无虞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我卖弄了。我想这画……恐怕是先生晚年在朋友家的题诗。画作康慈太后已经有不少了,题字倒是罕见,献给她也无妨。”

      若是不明真相,舒无虞见到自家师父的伪作难免会生气。可如今知道郑沄沄有心,她又怎么会生气。

      舒无虞说的是真话,可郑叡权当她是安慰,朝她投来感激的目光,只说:“下回入宫,四公主要的书,郑某一定会带来。”

      说完便带着画转身离开,没有留恋,十分潇洒。

      好不容易得到的画作却是赝品,郑沄沄也没了兴致,草草送客。

      “久闻郑家叡公子如子建再世,文雅不凡,今日一见倒真是名副其实啊。”回去的路上,许姜萝不住赞叹,“千辛万苦找回来的‘真迹’被我们鉴伪他也一点儿不恼,当真胸襟广阔。”

      许姜萝这样一说,舒无虞忽然想起之前听过的一句话来:“如风穆骨今已逝,幸得人间现叡郎。”

      “他……让我想起一个人来。”不过一面舒无虞开始为何大家会将郑叡与穆先生相较,不愠不火,痴心于画,只是少了几分先生的洒脱与不羁,但乍一看还真有几分相似。

      “四公主倒是好福气。”听舒无虞这样说,许姜萝有些羡慕:“这世上郑叡公子的这样的俊杰人物少有,四公主却能识得其二,岂不幸事?”

      若论俊朗风流,恐怕郑叡只及其半,舒无虞笑而不语。

      鉴画的风波原就此过去,舒无虞也未作多想,回到了云阳宫。这边喻卿衔还没有消息,虽然他给的“定钱”尚有结余,可舒无虞难免还是有些忐忑。

      可没有等到喻卿衔,倒是等来了蕴福宫的人。

      “四公主,这是郑昭仪托人给你的。”如蛛捏着一本泛黄的书籍,一脸奇怪地进来,“这蕴福宫和我们云阳宫没有联系,她忽然送本旧书来是什么意思?”

      旧书?舒无虞想到那天她和郑叡的对话,本就是泛泛之交,她也没有抱什么期望,没想到他真的记住了?

      接来一看,果然是《浮生轶事》不假,穆如风三个大字烫在页面,让她不自觉地抚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郑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