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03 谁家孩子没熊性 ...

  •   张墨卿走了出去,将五弟抱进了屋,放在了木塌上。

      他看着五弟脸上茫然的表情,目光便有些复杂。

      去岁,他一连在县试与府试,皆取得头名时,祖父曾当着众人的面喜极而泣,直呼:“张家复兴有望了。”

      在那一刻,老祖父丢掉了往日里的矜持与严肃,只为自家儿孙有了出息而潸然泪下。

      尤其是那夹杂着抽泣的大喊,也不知道包含了多少心酸与不忿。

      当时,他看着祖父不足六十,却满脸沧桑,白了头落泪时,不由得就想起了自己前世的老父亲,在自己考上了一类本科大学时,激动地话都说不全了。

      或许是从这时开始,他才真把自己彻底融入这家、这时代,而不是做为一个外来看客。

      张墨卿想着,尽管他不知道为何祖父宁愿把希望寄托在五个性子诡异的孙子身上,也从不把希望放在,包括了明明学识不错的大伯父在内的三个儿子身上。

      但他愿意努力一把,带着五弟一起,至少也要在祖父生前,让他看到自己最小的两个孙儿能进士加身吧!

      至于他前面的三个哥哥,四书五经是都熟读了,也有些才能,却怎么也过不了那县试那一关,大哥倒是过了县试,却在府试又没有中,每年又得重来一回。

      这时代,唯有县试与府试都过了,才能取得童生,之后若没有通过院试,来年重考秀才时,才无需再经历一回县试与府试了,否则需要年年从县试开始。

      当年他还小,正在祖父办的私塾里开蒙,恰好看到了祖父对着孔圣人画像日日哀叹,自家子孙学业不成器。

      他的祖父是个自律且严格的人,但对每一个孙子都是很用心地在教导。

      哪怕他小时候装作内向,不亲近人,不与人多说话,祖父也一样是悉心教导,没有偏私。

      有这样一个老人,张墨卿也不想老人家失望,但若家里只靠着他一人,肯定是无法振兴家族的。

      因为他性格是适合做实事,而不适合官僚里的那弯弯绕绕的作风。

      不然凭借他前世的成绩,胜任国家外交、翻译官是绰绰有余。

      所以五弟张墨丰,可是他立志要在对方性格还没有成熟前,培养成能做阁老的人。

      若被二哥那不着调的思想带歪了,他真哭都没地方哭去。

      毕竟,他只想着哪天进士及第了,就去开个书院,然后做山长教书,培养几个思想前卫的学子后就去游山玩水,而不是混迹官场呐。

      张墨卿淡淡地收回视线,拿出一个干净的茶杯,将融成了糖汁的糖包,斜放在茶杯上。

      粘稠的糖汁顺着一角,滴落在了茶杯里后,他才放下糖包,开口道:
      “五弟,你会为何觉得二哥说得有理?难道五弟,也觉着祖父是愚钝之人吗?”

      五弟嘟着唇,思忖了一下,才摇着头道:“爹爹说祖父是家里最聪明的人了。”

      “那就对了。”
      张墨卿笑着捏了捏小包子的脸,“祖父可是读了圣贤书的人,也还时常看论语,温故着子曰,可祖父并不愚钝对不对?”

      “是的。”
      五弟点了点头,眼睛却在不时地瞟向糖汁,伸出了舌头舔了舔唇。

      张墨卿内心自豪地哼了一声,看,再怎么歪掉的孩子,他都可以掰回来。

      “五弟真懂事!”

      “那我可以……可以吃一点点糖吗?”
      五弟伸出一根手指头,期盼地道。

      “当然可以!”
      张墨卿说着,便将温着的春茶倒入糖汁中,用茶匙搅拌均匀后,递给了五弟。
      “这茶加了糖水,会更好喝,也很养身。慢些喝,可别呛着了。”

      “多谢,四哥~”
      小包子笑容甜甜地接了过来,还露出了缺牙眼。

      “不客气!”
      经过这么一对比,张墨卿觉得小包子可能是家里,唯一正常的小辈了吧?

      “小包子,噢不,五弟啊~以后,你要离着二哥远些,别听他说的那些修仙歪理,不然误导了你,你就要变成二哥一样了。”

      小包子五弟很是斯文地抿了一口,刚想露出一个幸福的笑,就听见了自家四哥的话,小胖脸顿时惊恐地道:“我不要变成二哥。”

      二哥张延川,可是经常被祖父训斥,若是,唔,再不凑巧一些的话,就是二哥父子俩一起被训斥。

      小包子年纪虽小,却记性很好,见过这几次场面后,就有些怕怕的。

      张墨卿也是没辙了,为了给小包子加深印象,才出此下策。

      他安抚道:“不要怕,咱们不和他修仙就好了。咱们只用功读书,祖父就会开心了。”

      “嗯。”小包子重重地点了下头,有些惊魂未定地抿了几口糖汁。

      张墨卿也不打扰,见小包子喝着糖汁,他便轻拭了一下小木桌的污迹。

      这时,小包子突然皱着眉头,喊道:“四哥呀~”

      “怎么了?”张墨卿将糖渍抹干净后,抬眼看了看小包子。

      “可,世人都说神仙好,为何四哥不觉得修仙比读书要好呢?”
      小包子的眼神里,充满着好奇与不解,却也不忘抿着糖汁。

      这……

      也不知道小包子从哪里听来,估计不是从二哥那,就是自家那不靠谱的爹那听来的。

      这个问题,张墨卿作为一个现代人,真不知道怎么说。

      他想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他偏偏是从另一个世界投胎到了这世界,虽这其中的过程也没有见到哪路神仙,但也不好全部否定了。

      又或者和五弟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可看着五弟的脸色,就知道他虽然聪明,但对世事了解不深,也无法体悟。

      便想着说一些通俗的,可一时又没有思绪。
      若再说的深一些,岂不是又要解释香火神道和去伪求真的修仙不同?

      他呆呆地盯着五弟正在抿着的糖水许久,突然灵光一闪地道:
      “二伯母是不是不让你吃糖?说了担心你长虫眼,但你却总是想要吃呢?”

      “是啊,阿娘总不让我吃,每回都只给我一点点。”
      说着小包子还拿着胖胖地小拇指比了比。

      张墨卿忍着笑意道:“可二伯母不让你吃的时候,你会不会许愿有个神仙能帮你变出许多的糖呢?”

      “不会。”
      小包子迟疑地摇了摇头,又害羞地道:“但我每天都会想有许多许多糖可以吃。”

      “唔!”
      张墨卿摸了摸小包子,“但可是你每天都并没有很多糖吃,对么?”

      “没有。”小包子有些闷闷地道。

      “所以,神仙并不神秘,他其实就是我们凡人,对美好愿望的向往,是一种寄托,一种得不到的希冀。
      我们在自己做不到时,却希望能有解决办法的臆想。就像是五弟每天都会希望得到许多的糖,但实际上却是得不到,你却没有办法,而只能盼望。这样,你懂了么?”

      那就往唯物方面去引吧,这也没有错。若真有神仙的话,其中有种说法不是说,世上本无神,凡人有信仰后,才有了神么?

      “懂了。四哥的意思就是,神仙是我们想出来,满足我们得不到的愿望的。”小包子目光闪闪。

      “五弟真聪明,比四哥都要聪明多了。”

      张墨卿也不得不佩服小包子的脑袋,不亏是从小祖父亲自启蒙的。

      “而读了圣贤书,我们就会渐渐明白做人的道理。其实你听你二哥说的,做神仙快活,那是他们觉得神仙无所不能,什么都能挥挥手得到。但实际上,你若心胸开阔,豁达知足,与那神仙又有和区别?”

      说着说着,张墨卿也在暗自警醒,都说世人是在庸人自扰?

      可不是吗?

      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欲|望一步步扩大,始终因为无法得到满足而烦恼。

      这并不是说,人应该舍弃上进与欲|望,而是要学会感恩与知足,让自己处于一个“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状态。

      从而才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有了如此之心性,又何必再羡神仙快活?

      张墨卿再次揉了揉五弟的头上总角包包头,笑着道:“所以,五弟,我们读书,读的是他人的思想,领悟的是自己的境界,我们不必会术法,却依旧能做神仙。你懂了吗?”

      “唔唔,我懂了呢,四哥说得比祖父还要容易懂呢。”

      好吧,祖父虽然学识一流,但在教导学生之时,就是满口的之乎者也,讲得深了,更是引经据典。

      张墨卿有时候都听着头大,更遑论是正开蒙没多久的五弟了,好在祖父平日里说话都是半文言半通俗的,不然真过不下去了。

      其实这时代读过书的人,也并不是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虽然偶尔会在一句话中夹杂着一点圣言语,但大多数还是说的通俗,毕竟平民百姓没读过书的人更多。

      在张墨卿初学断句、圣言之时,曾瞎想过,没准这书面语(文言文),是更古老的时候,因为没有造纸术,只能刻简,而那些文人刻着太累,所以偷工减料,逐渐形成了这简便,但晦涩的书面语(文言文)。

      不过,他还真不敢在祖父、大伯、弟弟面前这样吐槽。

      张墨卿眼珠子转了转,换了话问道:“五弟,怎么会突然来了四哥这儿?”

      “呃……”五弟将最后一口糖汁喝完,挠了挠发包,才一脸惊慌地道:“啊,我忘了!祖父回来了,正有事叫四哥,让你去书房呢。”

      张墨卿:这贪吃的熊孩子,都过了这么久,才说!

      *

      张家的三进大院,前院住着四兄弟,上房住着祖父和祖母。
      大伯住在东边的大院,二伯父和墨爹就住在西边的两个小院。
      家里的女儿们,都住在了第三进。

      祖父的书房用的是前院最大的一个屋子改造的,也是张家很重要的地方,平日里除了祖父和大伯,没有人可以随意进出。

      而张墨卿在去岁的时候,也得到了这个“殊荣”,顺带瞧见了里头有一个三层的书架子,上面都铺满了书籍。
      从字迹上来看,应该都是祖父的一本一本默出来的手抄本。

      不说种类繁多,但光默出来的史记就有十五册,四书五经是常见,还有九章算术、水经注、千家诗等等。

      张墨卿差点就想大逆不道地撬开祖父的头,看看那脑容量到底有多大,才能全部记住这些内容。

      从前院厢房出来到书房的距离并不远,不多时,张墨卿就进了书房的那条游廊。
      书房的门大开着,张墨卿能显而易见地瞧见祖父欣喜的神态。

      有些意外啊。要知道祖父是很少有这喜形于色的情况,上一次还是在他去岁过了府试时。
      那时虽然祖父哭了,但也是喜极而泣嘛。

      于是,张墨卿心中带着好奇,快步走到了书房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003 谁家孩子没熊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