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

  •   民国十一年夏,奉省的百姓们听到了一个消息,张大帅同意在奉天建大学堂,由代省长王永江亲自筹建。
      很快,这个消息就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东北三省,许多进步学生都激动得彻夜难眠,就连那些在学堂里面只读了几天书的小娃子们都知道要有大学堂了。从此以后,奉天的学生不必再跋涉千里,负笈关内,在自家门口也有大学可以读了。
      到了八月,筹委会真的成立了,报纸上也登了。那几天的报纸没剩下的,都被学生和进步青年买走了。
      王省长亲力亲为,在省长公署召开了大会,教育界的名流们一个不落的全都在邀请之列。范先炬、汪兆璠、佟兆元、林成秀、关海清、王镜寰……都是东三省赫赫有名的先生。
      大学堂的事,看来确是板上钉钉了。

      起先吴邪一直不敢确定这大学堂能否真正办得成,直到自己的师兄汪兆璠亲自登门邀请他到东北大学任教的时候,他才算是彻底地相信。
      “思正贤弟,做哥哥的得了王先生的任命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这几年东北穷兵黩武,幸得王公等人坚持兴办教育。他认为欲使东北富强,必须发扬文治,广罗人才,兴办大学教育,因此力劝大帅要‘修文偃武,保境安民’。大帅也下决心整军经武,重用人才。这段时间想必你也是极关注报上的新闻吧?我这次登门,就是希望你能同我一起来东北大学任教,不知贤弟你意下如何?”
      吴邪看着站在他面前诚恳地说了这番话的师兄,忽然觉得自己也算是幸运。年初的时候才刚刚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回国,他一直都盼望着能有报国之机。没想到机会来得如此迅速,所以他的激动之情也是溢于言表。
      “悉箴兄,吴某虽不才,但与师兄的想法却从来都是相同的。在国外时你我就期待着可以有朝一日将自身所学用于教育报国之上,这也是为什么你和我都拒绝了母校的挽留、一毕业就回到了祖国的原因。这一次我们可以在奉天创办自己的大学,余无二话,自当尽心尽力!”
      汪兆璠听后亦是激动万分,紧紧地握住吴邪的手,恨不得要拥抱他一下才好。
      自己的这位师弟,算得上是密歇根大学的风云人物,毕业之际拒绝了学校留校任教的邀请,一心要回来报国。自己三十多岁时出国深造,第二年认识了这位比他小十几岁的师弟,杭县吴氏家族的大少爷,祖籍长沙,出身自真正的书香门第。
      吴邪一表人才,年少有为,因其母与奉天储蓄总会会长的夫人是金兰姐妹,感情甚好,且三叔吴三省生意做得很大,常年在关外经营,奉省有其办事处及宅院,所以吴邪自小便常来奉天生活。
      后来,直到两人关系甚笃时,汪兆璠才忍不住告诉吴邪,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自己是怎样的惊叹。出国留学的青年大都西化,洋气得很,吴邪记得自己的这位师兄当时是这么对他说的:“思正,你不晓得,初见你的时候,我们都对你惊为天人,那时私下里大家都称你为UM的黑发阿波罗。”
      吴邪简直哭笑不得,只好回道:“师兄谬赞了,谬赞啊。”

      时至晌午,汪兆璠简单跟吴邪讲了讲当下的情况,他现在是正在筹建中的东北大学的文法科学长,正碰巧吴邪留学归国,来奉天帮三叔看管生意。他听到这个消息大喜,立马跑到吴家府上吸纳人才。
      汪兆璠准备邀请吴邪担任中国文学系的教师,相关课程的设置都可以由吴邪来决定。因了他还要马上赶去参加一个由王永江先生举办的重要午宴,所以不便多留,他希望吴邪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把详细的计划写出来,交由他和筹委会审批。
      吴邪一并应下,又寒暄了几句,汪兆璠便急匆匆地离开,说是等到所有的教授都寻到了合适的人选后,定会统一联系诸位,颁发聘书。
      吴邪在门口送别他的时候,汪兆璠再次握紧了他的手:“思正,等聘书下来后,我再将你引荐给王先生。你应该对他不算陌生,东北‘二王’其一,表字岷源,人称铁龛公。虽然王公的脾气不算太好,但他的胆识、魄力与手段,真真是令人佩服。我打包票,你一定会和他聊得来的。”
      吴邪扬着嘴角,与他双手相握,再紧紧拥抱彼此——多年夙愿一朝可得实现,曾经的同窗可以一起并肩,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送走了汪兆璠,吴邪久久伫立在门外,他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未来的曙光,一时间心潮起伏。
      他出生在甲午年后面四年,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那个让人悲愤的年月,也听了太多关于那场战争的故事。仇恨的种子或许在那时就早已埋下,报国之心抑或始之于彼。
      吴邪是吴家这一代的独子,书香门第里养出来的孩子,举手投足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吴邪不负众望地成长得很好,一直念到UM毕业。读书于他来说并不难,他一直都在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将书中的知识与教育报国相联系。
      吴家重文轻武,吴邪亦然,所以他虽也景仰许多著名的军人将领,却从未想过自己也要去弃笔从戎。有些人只凭一腔热血,但吴邪显然并非此类,他对自己有着客观且正确的评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同时,还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所以他坚定地选择投身于教育事业。
      书生报国虽无长物,但三尺讲台,一片冰心!

      吴邪又在外面站了好一会儿才迈进了大门内,还未等他把门全掩上,就听见后面有人喊他。他回过身细瞧,发现是这附近的信差,赶紧又推开大门走出去迎接。
      “李大爷,怎么晌午头的反倒来送信了?”吴邪笑着问。
      姓李的信差抹了把汗:“吴家小三爷,我怕你万一有什么事再离开奉天,就赶紧给你送来了。是封急件,信封上的落款是一个‘解’字。”
      闻言吴邪难掩兴奋之情,忙接过来对信差千恩万谢。待送走信差,他甚至连屋都没顾得上回,就这样坐在大门处的台阶上看了起来。
      “兄:
      展信如晤,见此信时,弟已在自京至奉途中。望君见信时,与汝会面之日亦近。

      弟,花。谨启”

      吴邪没有想到,自己思念多时的弟弟竟然不日就能抵达奉天与他相见,一时高兴,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转了两个圈,引来路边的小丫头们“嗤嗤”地笑。吴邪倒是不甚在意,他的心思现在早已被这封信吸引住了,满心满脑都是多年未见的兄弟。
      吴家到了这一代只有吴邪一个男孩,自小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但在老家长沙却有一个发小,是远房亲戚家的孩子,也就是写这封信的人,名唤解雨臣,表字云行,取《周易》“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之意,亦因《五灯会元》中有“如何是君臣之道?师曰‘云行雨施,月皎星辉’”,恰合“雨臣”二字,故取此表字。
      解雨臣小时随长沙花鼓戏班子名角二月红学戏,唱花旦和青衣,得艺名“解语花”,惊艳长沙城。后来不再唱戏,接手解家生意,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解家少东家,人人称其为花儿爷。
      说起吴邪和解雨臣这对发小,小时候还有段孽缘。幼时吴邪在长沙老家见到解雨臣时,由于他长得嫩,像从招贴画里走下来的小女孩,又唱的是旦角和青衣,很多人都分不出来,以为他就是个小姑娘。这些人里自然也包括了吴邪,他那时对解雨臣心心念念,终日跟在解雨臣身后喊着“小花妹妹”,死活要小花妹妹答应自己,长大了当他的新娘子。
      后来吴邪终于知道了解雨臣是男儿身,很是懊恼了一阵子,不过喊习惯了称呼也就不愿再改。解雨臣纠正了他很多次,他也还是依旧坚持喊他“小花”。解雨臣拗不过他,也就随他去了,以至于后来两人写信时,落款也落个“花”了。
      吴邪打小性子就好,活泼又没架子,解雨臣不像他那样被家里人保护得很好,而是很小便要面对这个波澜诡谲的世界。他很辛苦,年纪轻轻便要继承家业,不知受尽了多少欺负和折磨,才把解家支撑起来。吴邪疼惜他,对他好,所以解雨臣不自觉地就把这个比他只大一岁的发小当成了亲哥哥般依赖,一直被他护着,也护着他。
      后来,解家搬到了京兆地方,吴邪也出国留洋去了。这一别到如今,吴邪就再没和解雨臣见过。不过两人一直没有停止过书信往来,吴邪也知道解雨臣在这边的一切事情,知道他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年初的时候吴邪回了国,一回国便给解雨臣写了信,但不知因为何事,解雨臣的信在五月的时候才回过来。讲了自己最近很忙,似乎生意上会有些大的变动,又问了问吴邪回国后的打算。吴邪收了信便赶紧又回过去,讲了自己的一些计划,再然后,就是这封回信了。
      真是个天大的惊喜!今儿这是怎么了,好消息像是赶准了似的,比着武地都往他怀里钻。吴邪的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想起自己和解雨臣已经八年未见,不知道他如今是什么样子。虽说解雨臣给他寄过一张穿着西装的照片,自己也给他寄过穿着学士服和硕士服毕业时的照片,但一别经年,难免思念,他期待这场重逢已久,因而有些迫不及待。
      他想,等和解雨臣见上面,第一件事就是要告诉他,自己马上就可以真正地投入到报国大业中了。解雨臣一直恪守为商本分,爱国重教,多方奔走,捐资助学,他也十分佩服他。从军能报国,实业能报国,教育亦可报国,他很高兴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变成了年少时预想的样子。
      就是不知道再见解雨臣时,他还能不能一眼认出自己来?但他相信,自己必定是能一眼认出他来的。

      ……

      这便是张起灵见到吴邪的第一眼,他看到临街一处院落外的石阶上,一个年轻的男子突然站起身转了两个圈,步履轻快,眼角眉梢难掩喜悦之情。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个子很高,眼睛尤其明亮清澈,举着一封信,眼光甚至舍不得从那封信上移开——多么单纯而直接的快乐!
      大概是被这种快乐感染到,张起灵不自觉地放缓了脚步,恰好这时吴邪转完了圈停下,正巧对上了他的视线。
      看到一个年轻的军官正驻足凝视着他,样貌很是英俊,吴邪有点不好意思,朝着对方笑了笑。
      张起灵一开始并没有太强烈的表情起伏,等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回以笑容的时候,吴邪早把眼神重新投回到信纸上去了。张起灵又愣了一会儿,甩甩头,慢慢地离开。

      他想起了自己,记忆中自己从未这样明朗地笑过,甚至该说,是连笑都很少笑过。
      他没有记得生命中有过什么快乐能让他发自内心地露出笑容,所以刚才那双明亮的眼睛和阳光般的笑容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让他第一次觉得,原来快乐竟然是这么美好的事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