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 ...

  •   接下来几日,除了熬了小半夜回了钟繇的信,方夏倒是没什么事儿了。她巡视了一下军队,和麾下的武将聊了一下人生理想,甚至还去听了半天蔡琰蔡大家弹琴。

      在暴风雨即将到来之前,这算难得的清闲了。

      不过,五日后,一封八百里急报,打破了这种宁静。

      方夏等的机会到了。

      之前接到消息,孙坚大胜黄祖,一路追到了襄阳,那时候她和谋士还在讨论,刘表要不闭门不战,仗着襄阳城高防厚,拖死孙坚,要不直接整兵和孙坚再战。而现在知道结果了,刘景升并不是一个暴躁老哥,但脾气显然也不是多好,他不想忍了。

      刘表当夜派黄祖出城,调兵遣将,回援襄阳,杀了一个回马枪,和孙坚部再战。

      不过孙文台此人乃是难得的将才,带兵颇有一套,黄祖这一战,并未和刘表预想一样,占到什么便宜,反倒是又败了。黄祖见势不妙,想要冲进襄阳城和刘表汇合,不过孙坚早有准备,堵住了他的退路,黄祖不得已只能外逃。

      孙坚也知凭借自己这些一个冬天没吃饱过的残兵,想要围困襄阳城是没什么机会的,因此果断追黄祖去了,打算先断刘表一臂。

      但是黄祖与孙坚多次交锋,知道孙坚作战,素来身先士卒,便命麾下弩手在竹林之中待命埋伏,等孙坚追到,万箭齐发。俗话说,逢林莫入,孙坚也不是无头脑之人,见到密林心中也有些踌躇,只是他冲的实在是太快,已经刹不住了。

      孙坚一死,孙家军原本高昂的士气,直接一跌到底。他们自长沙北上,随孙坚讨伐董卓,偏偏有家不能回,硬生生被拦在了长江以北,半死不活的过了一个冬日。都说哀兵必胜,可是当士气低到极致,结果也只有败了。

      如今孙坚长子孙策孙伯符还是个未加冠的十六七岁少年,在军中的威望不足,虽然这个年纪和方夏穿成的貂蝉差不多大,但方夏是开了挂才名满天下的,孙策当然是没法和她比的。尽管他尽力了,依然没有能够稳住崩溃的局势。

      黄祖趁机反攻,大胜。

      现在大局已定,这一支队伍,肯定是回不了江东了。

      不过孙坚虽死,部队散了一些,但到底有一批死忠,另外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俱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应付些山匪,还是没问题的。要是落草为寇,当一个劫匪,或许能让刘表时不时难受一点。

      但癣疥之疾,只能谋一时,不足以谋一世。孙策真要这么做,孙坚麾下那些将领谋士,也不会选择跟着这么一个胸无大志之主,就看孙策怎么选了。

      方夏得的是一手消息,许昌距离还是较近的,饶是如此,也跑垮了两匹马,这才能在五天之内把消息送到。

      她立马召集麾下开了个会,由于之前已经明确各自分工,这次不用再多言,各司其职便可。

      方夏的计划,最不好掌控的就是人心。

      人心易变。

      因此要在袁术反应过来之前,让事情尘埃落定、

      之前未雨绸缪,向洛阳寄了那封表面是给王允,实则是给李儒的信,现在看来是来不及派上用场了。不过以后也不是没有用,只算一步闲棋。

      就在这种忙乱的环境中,之前钟繇提到的孔夫人带着儿子到了谯郡。

      尽管方夏极忙,但怕孔夫人多想,她还是去见了母子两一面。

      一路风尘,颠簸劳顿,孔夫人看着面色极不好,倒是她孩子,距离上次又涨了一岁,如今已虚岁十二,瞧着面色还不错,仔细看去依稀有些孔伷的影子,不过还是生的更像母亲一些。这个年纪,在如今也不算小了,在一些贫苦人家已经能当家。

      不过他似乎被孔夫人保护的太好,显得有些孱弱怕生,躲在孔夫人身后,仅仅在和方夏见礼的时候行了个礼,又把头低了下去,浑然不像个男子汉。倒是有些像刚被方夏捡回来的甘玉。如今甘玉性子可比他大胆多了。

      孔夫人面上露出哀泣之色,道:“貂蝉大人勿怪,亡夫去了,这孩子这几个月来都是这样,妾身也是无法。”

      方夏安慰了孔夫人几句,便带着他们母子去安置了。

      太守府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方夏为他们选的是一个极清净的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孔夫人对此也算满意。

      方夏便让人收拾行李,婉拒了孔夫人与她一起用膳的事儿。她还得去处理孙策那边的事儿,实在是耽搁不得。让她若是有事儿,可以通知荀彧,若是怕男女有别,也可以通过她的弟子甘玉转达。孔夫人欲言又止,顿了顿,送别了方夏,并未再说什么。

      接下来,方夏一方面命人继续打探孙家和刘表交战的情况,另一方面派人去筹备粮食了。

      她不打算收编孙策,要送他去洛阳当个屏障,总得给人点好处。当然,这好处怎么给也是有说法的。太亲近了,对方反而不会珍惜。

      孙策现在最缺的,应该是粮食。

      当然,现在方夏也缺粮,没人不缺。

      她掌控许昌一年,去年秋天粮食虽然收了不少,但并不算丰收,大部分都留在今年春耕做种了。又曾经支援孙家一部分,又多了谯郡收编的黄巾,那么多张吃饭的嘴,现在也不宽裕,肯定不可能太大方,然后把自己拖垮。

      但是,方夏也不能让孙策带的残部垮了,真垮了,她去接收有弊端,不去接收,便宜袁术,更是不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夏要做的,就是自己出小部分粮食,然后让孙策不至于垮掉的情形下,再找袁术出这一大笔粮食,但是又不投靠袁术。也就是说,让孙策拿传国玉玺换粮食。袁术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可是在背后吃了不少油水的,这一笔粮食他拿得出来。

      对于袁术来说,孙策那点人,他真不是特别看得上,倒是孙策麾下的一些武将谋臣,还能让他看两眼。不过袁术本就不是个求贤若渴的性子,耐不下心礼贤下士,拿到玉玺的话,他的性子也不会在细枝末节上揪着不放。

      说到底,袁术也是孙策的仇人,之前讨董的时候断了孙坚的粮草,差点酿成大患,有去洛阳的选择,孙策有骨气的话,他当然可以选另一条路。

      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火玩不好,是会烫伤手的。方夏准备就绪之后,便守株待兔,等着孙策上钩了。孙策没得选择,在刘表这种态度下,他不交出玉玺投降,只能北上。宛城属于袁术的地盘,和孙家并不对付,许昌算是必经之路了。

      这期间,方夏顺便还处理了一下孔伷之子,孔毅的上私塾问题。

      孔夫人之前想和她说的也是这件事儿。

      她大概是因为受丈夫的儒家思想影响,对于方夏收甘玉为徒并且让她和其他一些少年一起上私塾有些意见,不过孔夫人说的挺委婉,就提了一句,见方夏不以为意,便不再提。另外又提起,既然方夏和亡夫是结义兄妹,如今亡夫不在了,希望方夏收孔毅为徒。

      这个要求,提的非常有意思,并不像孔夫人这样的女子想得出来的。

      如果在谯郡,在孔伷还活着的时候提出来,方夏不会也不能拒绝,她只能收下这个徒弟。不过孔伷最后并没有这么做。这不是他想不到,而是孔伷想了很多。方夏和他儿子孔毅的年龄差,还有他儿子和他一样,不是搞政治的那块料……

      不需要多这一层师徒关系,孔伷也知道,貂蝉一定会善待他的妻儿的。他的儿子和方夏关系太近,反倒是要卷入争斗漩涡。方夏如今的年龄,加上她的身份,注定她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不会有自己的直系后裔,那么她的弟子,可以说就是整个势力的继承人了。

      孔毅的身份和甘玉不一样,甘玉的出身,她的性别决定了她不可能走到那一步,至少现在的局势不可能,但是孔毅是有可能的。

      若是说的严重一点,这是想篡权啊。

      方夏觉得有点新奇。她之前可是被赶鸭子上架,根本不想干这个,也就不到一年时间,现在还有人盯上她手中这份权利了。她从孔伷手中接过了谯郡,而他们想让她连本带利,包括许昌一切吐出来。

      孔毅的年纪和性格,还有孔夫人那性子,便是这个想法成功了,最后也就是当傀儡的命。

      方夏跟自己麾下谋士分享这事儿之后,派人一查,发现以孔夫人的性子,确实想不到这一层,她也不至于做这么明显。真是如此,当初孔伷也没必要临终托孤了。

      这主意是和孔夫人来的一位文士提出的。他没什么名声,之前靠着清谈阔论跟着孔伷混日子,孔伷死后,他麾下本来就没什么人,自是鸟兽散了,这人本来也想投靠貂蝉,但是他没什么名气,又不曾举孝廉,实在是没门路到方夏这儿,干脆去毛遂自荐,教孔毅读书混口饭吃。

      孔夫人由于亡夫的关系,对读书人是极为尊重的,她不懂这些,人家一提,便觉得拜师多了一层保障,也察觉不到其中深意,便照做了。

      查出来这事儿就简单了,不用方夏说什么,底下人很效率的把人处理了,和孔夫人解释了一下,另外又请了一位有名的大儒教导孔毅,这件事儿就告一段落了。

      与此同时,方夏也终于等到了带兵北上的孙策孙伯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