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第七十四章 ...

  •   再次回到荆襄大地,杨过也算是学了一会聪明,单凭一己之力想要找到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可如果拜托他人帮着自己一同寻找,那就简单不少了。

      而杨过的名声,在早些时候就已经传开了,更别提近些日子终南山上的事情传下来,可以说,杨过在江湖这个圈子里,也算是声名远播了。而现在襄阳周边,别的不多,最多的就是丐帮人士,谁让丐帮前后两任帮主都待在襄阳里,就差没将襄阳城改组成丐帮总部了。

      所以,杨过走在路上碰到个乞丐,人家乞丐都会主动上前问好,弄得杨过自己有时候都一头雾水,什么时候自己已经这么有名望了?

      不过本着有效应用资源不浪费的原则,杨过很无耻地拜托丐帮的人帮着自己去找人,至于这件事情会上报给黄蓉知道,杨过也并不是很在意,他现在甚至在想着,要不要在找到阳叶后,立马将自己的心意向他表达清楚。

      不过,在那之前,杨过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弄个铁链子还是其他什么的,先将某人给捆自己身上,免得再次不告而别玩失踪。

      ~~~~~~~~~~~~~~~我是许久不见的分割线君,乃们有木有想偶咩~~~~~~~~~~~~~~~~

      相比起某个找不到人而焦躁不安的家伙,作为那个焦躁不安的家伙挂在心里所朝思暮想的人,阳叶倒是过得很是顺心。

      这就有点像是将自家养大的猪终于可以丢别人家里拱白菜了一样,阳叶可算是如释重负了。

      阳叶本人可以算是一个隐性的原著强迫党,有些事情,他总是想着能够在知晓情况的前提下,将此事避免,或者是向一个美好结局引导,就像绝情谷的情花,他便想着亲自干预,免得闹出什么为了绝情丹而刺杀郭靖之类的事情来;而在面对有些事情上,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原著党,就好像杨过一定要跟小龙女凑一起一样,如果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交集,他反倒是会全身不舒服。

      所以,自以为将两人丢在古墓,然后留书一封让杨过收心的他,觉得已经将偏离不知道跑哪儿去的主线给拨乱反正,拉回到正途上后,阳叶那是心满意足地准备南下度假去。

      原本就抱着放假游乐心态的阳叶,走得自然是慢,光是在长安就待了好几天,除了去踩点弄点外快,剩下的时间大都是在游览这中华古都。等他从长安启程,走蓝田、商洛、丹凤,向南阳走的时候,杨过都到了浔阳(今九江)准备沿着江水顺江而下去彭蠡泽(今鄱阳湖)了。

      丐帮的效率不得不说强得可怕,这消息传递速度当真是恐怖,杨过才刚求助丐帮的人没超过几天,便已经有帮众找上门,详细告诉杨过某人的具体行程。

      说来也是巧,开春后,蒙古人大量集聚在南阳,似乎又是准备攻打襄阳了,反正这些年都是这样,别说江湖人士,连百姓都已经习以为常麻木了,依旧是开春该种田的继续种田,该跑马做生意的继续忙着。只不过阳叶觉得麻烦,便在内乡县就转道南下,绕过邓州到了丹江口。

      而丹江口离着襄阳,也就一百五十里左右,再加上大宋这边见蒙古人那边又在集结兵力,这探子撒开来,在丹江口也多的是人,毕竟顺江而下,这丹江口可是能够直达襄阳的。

      阳叶是全然没有个自觉,也没想着遮掩行踪什么的,一路走下来,沿途被百来个乞丐看在眼里,当真是想不被人发现都不成。

      等他沿江而行,准备去隆中瞅瞅诸葛丞相躬耕故地的时候,某个得到线报的人已经是飞马赶来。

      ~~~~~~~~~~~~啦啦啦,感觉已经懒癌晚期的某人已经自知无药可救了~~~~~~~~~~~~~

      阳叶倒也是会享受,在丹江口租了一小船,形如舴艋、乌篷,弄点小菜、零嘴在船上摆上,买壶果酒,艄公在船尾摆动木橹,慢慢悠悠顺着江水而下。

      当年李白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顺江而下要是在有风有帆的情况下,那当真是只需一天的时间便能到达襄阳城下,而阳叶也不急着赶路,便让艄公慢点划,预计着用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便能顺江到达江城(今武汉),然后走长江,一路向东到达如今还是一片滩涂地的上海。

      船不大,一个人坐下来也就差不多两手能扶着船舷了,而艄公是被阳叶付过一半订金的,再加上阳叶也没让他着急赶路,所以艄公不仅是兴致高,并且也是坐在船尾,一边摇着木橹,一边跟阳叶攀谈起来。

      阳叶虽然面相上有些破相,看上去也是个有故事的狠角色,但他为人很是随和,倒也不会像一些江湖人士仗着自己会些功夫而对普通百姓颐指气使,订金给得多,足够艄公从丹江口划到襄阳一个来回了。

      所以能在丹江口这种前线阵地生存下来的艄公,也是见惯了大场面,跟阳叶攀谈起自己的见闻来。

      说实在话,古时候由于信息交流不便,有时候别说是天南海北的地方,就算是离自己几十里地外的事情,一般人都鲜少能够知晓的,完全是靠一些跑生意的马帮、一些晃荡的江湖人士,从他们嘴里知晓天下大事。

      艄公可以通过与船客的攀谈知晓一些外地的事情,而同样,船客也会通过艄公了解当地的一些新闻,可以说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没有人会跟这些情报过不去。

      阳叶静静听着艄公讲着襄阳城郭靖夫妇守城抗击蒙古人的故事,那讲得是唾沫横飞,阳叶作为知情人但也没多说什么,嚼着长安买来的蜜枣,想着到了襄阳要不要进城去看看。

      从丹江口起,走河口,下仙人渡,江面风浪也不是很大,这江面最窄处更是不过几十丈,有时候为了避让一些大号的商船,阳叶所乘坐的小船必须要靠边,甚至如果遇到两艘大号船只交行时,还要停泊到岸边,防止被大船航行所带起的涡流给打翻了。

      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时常有听说什么哪儿哪儿哪儿的船被打翻,死了一船人的。所以一般船家最忌讳有人在船上说什么翻啊、覆啊之类的字词,连谐音都不行,甚至有时候还会将这样的船客直接踢下船,期望河神不要牵连无辜的一船人。

      对于这样的风俗习性,阳叶也曾听闻过一些,所以他大都只是听艄公说,自己讲得倒是很少,并且也跟艄公说过,尽量以安全为主,真要是不行,就算停岸边一天等风平浪静也是可以的。说得艄公那是喜上眉梢,这年头价钱给的多,人又好说话的主顾当真是少见。

      过了仙人渡后,也就离襄阳没多少路了,就算舍弃了水路走陆路,走慢的大概两天左右也就能到了。

      坐着船的时候,阳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在江边聚集的小村落,大都也是靠着这江混口饭吃。其中阳叶也看到不少从北边下来的难民或者是乞丐一样的百姓。说实在话,有时候难民、灾民、贫民、乞丐什么的,当真很难分辨出来,都是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蓬头垢面的,他们看到阳叶也大都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阳叶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说个啥。

      而实际上,混在其中的一些丐帮人士,已经用连阳叶都诧异的传递信息方式,将消息传回襄阳去了。

      某个早就已经有点按耐不住的人,一听到消息,火急火燎地往外赶。

      阳叶的船到了牛首镇,这牛首镇类似于襄阳的十八里铺,由于算是襄阳向西的交通要道,这边在非战时倒也繁华得很,由于在襄阳城内需要有入城的人头税,还有其他的消费开支,一些行脚商为了节省成本,大都直接是在这些交通要道上直接摆摊销售。

      阳叶也只是在岸边停靠了些许时辰,便想继续上路。襄阳城里的熟人实在是太多,要是被认出来,拉着自己上城头,自己也没什么好的理由推脱。毕竟这年头什么民族大义的帽子扣下来,也是够重的。

      只是他这边船才刚离开岸边不过四尺地,只见一道黑影从天而降,重重地站在船中央,那力道硬是将船往水里压了数尺,船舷边缘几乎与水面齐平,荡起的浪花往船里翻进去,在船底积了半寸的水,唬得那艄公生怕这船给沉了,连呼救命。

      阳叶也被吓得够呛,但好在他也算是见多了世面,很快就稳住的身形,甚至在用眼角余光略到黑影的时候,就已经将自身半置于虚空之中,可以说,就算船沉了,对他本人而言,也是无损,就算来人是金轮法王偷袭,也无法将他杀死。

      “是你?!”

      阳叶回头一看,来人竟然是杨过,不由大吃一惊。

      “你怎么到襄阳了?”

      阳叶还想着这会儿杨过应该还乖乖呆在古墓里跟小龙女作伴呢,哪儿想到他人竟然会直接就这样出现在这里。

      “谁让你走的?”

      “啊?”

      看杨过神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阳叶看着某人从一脸【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的神情,又变成【你要是不好好解释清楚,我就XX了你】,心中莫名闪过那么一丝惊慌。

      哎嘛,我又没做错什么,为啥要心虚惊慌呢?

      不过,也不给阳叶辩别的机会,杨过这家伙手快,一把抓住阳叶,直接将他给提到了岸上。

      “诶,等等……”

      也没给阳叶说话的机会,杨过已经是拽着人走了。

      “客官!客官!”

      船家喊了几声,见两人已经渐行渐远,反倒是不知道怎么办了,要是阳叶现在下船,那定金是远远多了的,船家还要倒找钱给阳叶。

      也许,阳叶喊的等等,只是想将差额的钱给找回来而已,只是现在人已经被拉远了,谁又知道真实情况呢?╮(╯_╰)╭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第七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