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北国弘德元年,启文帝立郡王厉庆嫡长女历琳为后。厉氏之女于弘德三年诞下皇长子慕言。

      弘德五年,启文帝封当朝宰辅张视之女为贵妃,赐字敏,为敏贵妃。启文帝二子白于弘德八年冬日降生,此后后宫无所出。启文帝仅一后一贵妃二昭仪,帝后和谐,为世人称颂钦羡。

      慕言是一出生就立的太子,名取得随意,取了言之有物的言字,字要慎重些,字承鸿。

      当即有几个言官递了折子,直言大呼不妥。

      “太子乃江山社稷之重,大皇子如今不过黄毛小儿,今后变故颇多,怎可如此早定下,再说宗法有训,立贤不立长。还请陛下收回旨意,等皇子长大再为定夺,不然臣等必撞死在这堂柱上。”
      一向仁慈的启文帝当即就翻了脸,当着众朝臣的面把那些折子掷到地下,“你们这是在咒我儿活不长,还是说朕生的儿子会是个无能的!”

      “陛下息怒,臣等只是希望陛下三思。”言官们不亢不卑。

      “立谁当太子自有朕的考量,还轮不到你们这群人来指手画脚,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了!你们想寻死就去撞,别拿朕的太子当借口。”

      天子一怒,便拂袖下了朝堂。几个言官面面相觑,却没哪个敢去撞柱子,白送了自己性命。众臣散了朝,有老朝官经过的时候,摇头晃脑压低声音说了句:“帝后恩爱,这太子可是还没出生就定下了的。”

      世人皆知帝后琴瑟和鸣,却不曾料想年轻的帝王宠爱发妻到如此地步。好在太子从小就表现极好,教导他的老师更是连连夸赞奇才,众臣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只盼太子平安长大,这北国江山千秋万代。

      太子一出生是养在厉后的身边,之后在皇帝的默许下,后宫除了皇后竟是无人有所出。等到了五年后,皇后才生了下了二皇子,按理说该疼宠万分,偏偏两个人都极为冷淡,像是那幼小婴孩不是厉后生的。

      孩子一出生就被扔到了早早建好的景仁殿,交由奶妈抚养,等到皇后身子好得利落了,才偶尔抱过来看一看。

      慕白出生的时候,天空刚好飘了雪,正在批阅奏折的启文帝便随意取了个白字,用作了自个第二个孩子也是第二个皇子的名。

      “用雪字太过女气,就用这白字,寓意我儿一辈子天真无忧,至于字,便为敛之吧。“启文帝朱批一下,这二皇子的名和字便定了下来。

      百姓爱幺儿,帝皇爱长子,这一点在启文帝和厉后身上可谓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太子那是启文帝的爱子,这万里江山注定的继承人,二皇子慕白就只能是个皇子,就该和他的名字一样,好听点叫天真纯白,难听点是蠢笨无知。

      在慕白虚岁满十岁的时候,安王的头衔就落到他的头上,仍旧还住在景仁殿。他重生在十三岁的年纪,还需两年就能出宫建府,如今还需要每日到厉后所在的立政殿请安问好。

      慕白站得笔直,对着软椅上抚摸着猫咪毛的女子大声地开口:“儿臣给母后请安。

      他的声音很大,在有些空旷的宫殿里头回响,穿着凤袍的女人却好似没听见,慕白便又重复了一遍,她才转过脸来对着慕白,下巴是一贯地微微上扬,瞅了慕白好一会,才慢悠悠地开了口,语气仍旧是记忆里的冷淡:“ 你年纪也大了,以后这安也就都免了吧,用功读书,好为你的父兄分忧。”

      慕白站在那里,一时间愣住了。前一世的记忆里自己是还要给过上一年才被免了这礼,还是因为有风言浪语说皇后太过于偏心,为了表正自己的公平公正,自己的母后才开口让他无需在这般早的时辰走过长长的青石路,到皇后居住的立政殿来请安。

      他昂起头,努力站得更加笔直,大声地回了声“是,我知道了母后。”他知道厉后喜欢他这样乖巧,又不太过懦弱。

      走出宫门的时候,他的手心一片濡湿,这小小的改变让他的心里生出些窃喜来。既然命运不是既定不变的,他就有信心改变自己那悲惨的下场。

      “二皇子再努力又怎么样,皇后娘娘还是不喜欢他。”“就是就是,八成二皇子是从宫外捡回来的孩子吧,不然为什么连皇上都对他这么冷淡。”除了在自己住的地方,慕白总能“无意”地听见这些对话。

      小孩子对旁人的真心本比谁都要敏感,宫女们这么一说,便教他想起厉后对着他的时候永远都是微昂着下巴,说的话即使是体己话也永远是冷淡的语气,对着太子哥哥则是平视。

      母后瞧着太子的时候眼里带着柔和的笑意,虽然不知道对方眼里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但他直觉自己的母后,对待长得好看和很有本事的哥哥是不一样的。

      大家都喜欢能干的孩子,所以他拼命用功,想要成为像兄长那样的人,聪明能干,什么都会。

      太子哥哥看两三遍书就能记住并运用里头的东西,他没那个本事,那就看二三十遍,直到懂得为止,夫子一样会赞许他的看法。不过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一句不如你哥哥就会让他得到的夸奖落了空,他得到所有的赞许,都源自于苏嬷嬷。
      期望落空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心灰意冷了。上辈子他用自暴自弃的方式试图引起两者的注意,可出了叫人处理他的烂摊子,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并未有半分改变。

      现在想想,为这样的父母放弃自己实在是太蠢了,他的时间宝贝的很,都应该拿来不断的充实自己,没那么多心思耗在博取这两人关注上头。

      更何况,慕白顿了顿脚步,又加快速度往前走,更何况这辈子他需要的是对方更少的关注,最好把他当成路边的野草,他做什么,这几个人也不要管。

      慕白如今十三岁,还在宫里住着,每日早晨给厉后的请安免了,每七天里五天的功课却不可能免掉。

      这个时候还是寒冬腊月,各个宫里虽然温暖如春,路上却是极冷的。慕白的身子裹在一件黑色的毛氅里,略带些婴儿肥的下巴底下围着一条白毛的狐狸围脖。在他身后跟着的是皇后给他选的伴读,瘦瘦矮矮的个子,捧着两个手炉小碎步跟在他后面跑着。

      慕白转过头来看了看,小伴读跑得脸蛋都红红的,一下子没刹住车,差点撞到他的胸膛上,“我会慢点走,你不用走这么急。”

      “知道了。”小伴读脸蛋红扑扑,声音也怯生生的,鸦羽似的睫毛一颤颤的,像只被惊到了小兔子。

      慕白放慢了步子,转过了几个偏殿到了国子监,他把有些冰冷的神情敛起来,摆出记忆里这个年纪他刻苦努力,认真学习的那种态度,脚步刻意放轻,在尽量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坐到了第一排。

      他放好自己的东西,摊开书本,扭头看了看自己并排的那把椅子,那是太子慕言的专属,但太子还没到。

      “二皇子好。”有几个人很客气地向他示好,有些则不屑一顾,低着头自顾自的看着书。他回应了那几个向他问好的,都是些家里不受宠的孩子,大概是同病相怜,对他还是很客气。

      他往身边的桌子看了看,上头光秃秃的,没有笔墨和纸张,自然也没有摊开的书。桌子倒是亮晶晶的,显然每天都有人擦拭过。

      慕言和他相差了五岁,自幼聪慧异常,和他学习的东西自然不同,不过为了更方便地向太傅请教,慕言白日的时候也会坐在这里看书,偶尔会拿着不懂的问题来请教夏铭安。两个人就会进到旁边另设的书房讨论治国民生问题。

      在这个时候他和其它贵族子弟的课程就会被迫中断,有的时候太子待得久了,课程干脆就被推到了第二天。他这个做皇子的还可以先行离开,那些获圣宠被允许来和他一起修学的贵族子弟就只能等到太傅吩咐下来才可以空着肚子回去。

      “太傅怎么还不来,该不是被太子殿下叫去了吧。”有些急性子的学子等不及,转过头来低声和同伴私语。

      “就是,本来我们的时间就不多,太子殿下……”他的话没说完,有些吵闹的国子监突然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是迟到了约一刻钟的太傅终于来了。

      太子还是没来,慕白看了身侧,又把注意力重新积聚在面前的书本上头。

      慕言其实不止夏铭安这么一个太傅,论起学识和教书方式,后者也不是太傅里最好的一个,可偏偏慕言总是要挑慕白上课的时候坐在这,耽搁了慕白不少学习的时间。

      上辈子他也会像他们这样有些许抱怨,但只当是太子虚心好学,太傅学问也确实高,到后来才明白对方根本是刻意为之。就算慕言得到的是最好的东西,他也什么都要和他抢。

      太傅夏铭安授课的风格还是一样的干脆利落,慕白有些惊喜的发现,上辈子他没能在这个年纪读懂的东西,这辈子看来却是十分的浅显易懂。还有太傅那些晦涩难懂的话,他如今听来却是字字珠玑。

      这大概就是重活十五年的好处,他对自己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钱有隐隐多了几分把握。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