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为难 ...

  •   朝堂上,康熙低眉顺目,神色恭顺地听着官员们的君前奏对和帝王的质询。

      目光在着和硕亲王服色的胤禩身上稍作停留便移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老四登基继位。老四尚未正式登基之时,即命老八与十三、马齐、隆科多共四人总理事务,十二月十一日更加封老八和硕廉亲王,十二月十三日授为理藩院尚书,今年二月十七日命办理工部事务。看似风光无限,可……

      想到快到年关被老四勒令往驻西宁的老九,正月十六被遣护送已故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龛座回喀尔喀蒙古的老十,他只能叹息。

      廉亲王福晋的那句“何喜之有,不知陨首何日”在宗室间沸沸扬扬,纵老八他们极力压制,可哪里能压得住?现在,只能看老八能不能熄了不臣之心。

      老四已是名正言顺的君王,老八偃旗息鼓,和老五、老七、十二他们一样谨慎度日也还罢了,老四再刚毅果敢、眼里揉不下沙子,也不至于拿顺服的兄弟开刀,可如果他还是……

      再看一眼恭谦沉默的胤禩,这个架势,可不会是老四想看到的。

      官员们还在争执,言辞越来越激烈,情绪越来越激动。言词象淬了毒的刀子,更象阴冷潜伏的毒蛇,觊觎着,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摊丁入亩、除贱为良,这真真切切从八旗嘴里夺食的举动怎可能一帆风顺?

      康熙看着胤禛面沉似水的模样,微微皱眉,怎如此喜怒形于色?可转念一想,老四一贯雷厉风行,可现在却被这起子人左右推诿、阳奉阴违,怕是气闷得很吧。前些日子还发作了老九和他手下那几个,只怕也不会让他们有所收敛。

      静静地看着越来越激动、牵连了大半朝臣的对垒,康熙再看了眼高踞帝座的儿子、熟悉的宗室、朝臣,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朕花了那么多岁月,终于洗清了朝堂,老四年富力强,可不是幼龄践基、不得不隐忍待机的朕,也许,很快,有些人就该消失不见了吧。

      晚上,书房。

      康熙一如既往地写了《般若波罗蜜心经》,着侍从拿了贡于佛前,嗅着郁馥的茶香,浅抿一口,好茶!

      老四确实没有辜负自己的期待,很是善待于弘皙。这新茶才出来,只怕也是快马加鞭刚刚进到御前,居然已到了弘皙的府上。

      看来他明白了自己的暗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赫舍里、那拉一族虽风流云散,再不复往日辉煌,可若说他们的势力完全被诛杀殆尽了,谁也不会相信。但毕竟是元气大伤了。善待胤礽和老大,善待他们的后人,用来做门面,是再合适不过的。

      热气氤氲,清甜的茶香也无法消除他心中的那缕烦躁。胤礽那虚弱却掷地有声的“放心,有阿玛呢”常常在耳,惹得他心烦意乱。

      十年没见这个儿子,可他的消息还是会定期报给自己。

      不忠不孝、不仁不悌、“不法祖德,不遵朕训”、“狂疾未除,大失人心”,再废太子时自己的谕旨更明言“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

      这个曾寄予了托付江山希望的儿子,成为人尽皆知“是非莫辨”、“秉性凶残”的恶徒。

      他初时沉郁,却还是做着三立的美梦,想方设法动作。康熙五十五年借瓜尔佳氏病情,以帆水作书与普奇往来。五十六年甚至勾得弘皙联系工匠、偷制火器,工匠流放以后还不安分。直至弘晋于五十六年三月卒,他才消停下来。五十七年,瓜尔佳氏也去了,他似乎终于放弃了,混混沌沌度日起来。

      五十九年,册立他唯一的嫡女为郡主,下嫁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他也是安安分分地,没惹什么幺蛾子。即使自己再一次拒绝了他面圣的请求,也只是沉默地领旨谢恩。

      胤礽,朕知道你想说什么。

      可是,朕怎么看你,实情到底如何,到了那个时候,已经一点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下人都要知道,于君父,你不忠不孝,于兄弟,你不友不悌,于朝臣,你暴戾不仁!只朕一点慈心,才只追究了你的党羽,却全了你的性命!

      你的能耐,朕怎不清楚?朕怎能再给你祸乱朝纲的机会?

      这江山,朕确实许了你,可你却要做夏桀、隋炀那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君!朕怎能让你如愿以偿?

      你毕竟是朕的儿子,你该得的皇子待遇,锦衣玉食,朕也不会吝啬,至于其他,就不是你能肖想的了!

      当年你党羽众多、呼风唤雨的时候,朕尚且能让你一败涂地,更不用说你现在在世人眼中只是个疯子、只是个阶下囚了!

      难道,这几年,你一直在蛰伏待机?老四毕竟不是朕,身为你的弟弟,不能如朕一样名正言顺地处置你,更不说他曾经与你交好,朕还交待一定要善待于你。

      茶水已经凉了,刚才还清新芬芳、入喉甘甜、回味无穷的滋味已经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

      人老多情,朕终是不能免俗。

      胤礽,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心意。

      正凝神间,听见房门外传来絮絮低语,然后侍从来报说几位小阿哥求见。他看看时辰,确实也到了平日考校几个孩子功课的时候了。

      看着嫡重孙永琛的功课,那一笔字虽还稚嫩却已显风骨,字里行间更显才思敏捷,虽然还带着小孩子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天真,却也算难得,康熙心中暗叹,果然是肖父肖祖么?他的父祖当年可不也是这样聪慧过人。

      永琛看着康熙有些出神的样子,以为他有什么烦心事,弘皙一贯对他和颜悦色,他胆子也大,看茶水都凉了,便示意侍从换了热茶,亲自捧了过去,笑闹着说让父亲早点歇息。

      看着猴在自己身边的几个孩子,康熙也不禁缓和了神色。

      童言稚语是最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常言道隔辈人亲,看着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血脉延续、枝繁叶茂,对于年老多病而逝的康熙来说,更是高兴,也好脾气地听他们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儿家里的趣事。

      待几个孩子走了以后,他看着手里歪七扭八,据说是小格格亲手给他这个阿玛做的香囊,清幽的香气确实让他感觉好了不少,可也多了烦忧。

      他现在是弘皙,是胤礽的儿子,唯一长成的儿子,若是胤礽出了什么事,自己很难不受牵连,那么这些孩子……

      想起自己早夭的那些孩子,康熙暗自叹息,还是多劝劝胤礽吧,若他安分守己,老四也必能保他得享天年、子孙平安。

      更是叹息,多久没有这样处处受制、左右为难的时候了?胤礽毕竟是圈禁,弘皙若无帝皇恩典,又怎可能进得了咸安宫?虽说可以使些手段,但这样子的劝慰怎能经他人之口、他人之手,老四,肯定更是紧盯着咸安宫呢!

      这个老四,明明知道朕打算把胤礽弄到郑家庄,怎还不下旨,若是胤礽能移居,岂不是更容易断了他与禁宫的联系,而朕也方便看着他些。

      ……

      夜深沉,谁在细数着巡夜的梆子声,辗转反侧;谁在酣然入梦,神色安然;谁又在噩梦里苦苦挣扎,沉沦而不得解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为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