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玉梨春 ...

  •   第十五章玉梨春
      老伎顾清沅坐在临窗,摩挲着紫檀琵琶,手指头套着软布细细擦拭,弦槽上的雕花里厢亦不放过。她头发已经斑白,简单地挽了个扁扁的髻子,插根荆钗,别有一样情致,看得出是善于修饰打扮的,年轻时想必也是个意态袅娜的美人儿。然而枯瘦的脸衰老不堪了 ,终无半分旧日颜色,却让人不解,或许曾吃过不少苦吧。
      数年前她千辛万苦从吴中进川,经人荐来玉梨春做教习时,班主尚存着惜老怜贫之意。她于艺道之专心,长于歌且长于弹,让弟子们很尊敬她,都称她清沅师傅。经她一调教,玉梨春的吴歌小班短短时日竟也有了不俗的口碑。而她不过淡淡的,倒似这里只是个过场,她还有什么大去处一般。
      小弟子向她讨教发音的技巧,她向来是不厌其烦的:“曲子唱得好,不仅在宛转,也在于气韵收放自如。”
      西蜀坊间推爱花间词派,温庭筠韦庄词几乎成歌伎必须学会的基本曲目。她示意小弟子观察她吐字,清一清嗓子,示范起来。
      环环与裴娘行至后街,问了个讯才摸到玉梨春的行户。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一句妙韵仙音迸发出来,雍容出尘,荡气回肠。“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这一段又不同,凄苦之致,欲泫然而啼下。听曲的人心潮起伏之间,已唱到最后一句:“罗幕绣帷鸳被,旧欢如梦里”。音渐渐低沉,化开,事如春梦了无痕。唱曲的老媪垂下头,装扮出娇羞转而幽怨之态。小弟子已然听得痴了,当真只有清沅师傅用这样糯的吴音,唱得出这等缠绵之意。
      清沅师傅余光里瞥见窗外停立的主客三人,打量一番,起身上前裣衽为礼,似笑非笑道:“原来是贵人到了。”
      环环与裴娘均吃了一惊,不知老妇从何看破的,但见老妇瞄着她们的足部,“欤”原来如此,环环着的是锦绣萱草绣金鞋,裴娘则是朵梅描金笏头宫履,这两双锦鞋足以泄露主人的身份了。
      两下里见了面,言谈颇投机。清沅师傅亦不以自己地位卑微为意,家住姑苏浣花里,遭逢兵灾只身流落进川,她教黄筌小妹子的童谣,正是吴中民谣。
      姑苏不知离成都有多远,又离故乡长安有多远,裴娘叹口气,她突然对这个地方有些好奇,用吴音唱的歌谣,她分明听过,努力去回忆,却想不出任何蛛丝马迹。
      小弟子引领着看茶的当口,裴娘轻轻对环环道:“公主居家寂寞,何不聘了清沅师傅在府邸训练一个家班,便不与人争奇斗艳,自娱自乐亦是好的。”
      环环点点头,亦十分敬重清沅师傅的歌艺,然则还不知道老妇是否愿意。便把这想法与清沅师傅商议,清沅师傅闻听是普慈府的公主娘娘,当下惶恐地就要行大礼,环环笑盈盈将她搀起,作掩口之手势,道:“莫要惊动了他人。”
      “清沅师傅,这事成与不成总依你的意思?”环环善解人意地说,她在宫里见过许多供奉内廷的艺人,才艺过人的主往往有些独特的脾气,未必肯服侍贵家,便是裴娘当初亦不愿入宫,后来因以礼相待而获得她的信任的。
      只见清沅师傅双膝跪下,涕泪连连:“老身谢恩。”看样子,她竟是十分愿意。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约好三日后普慈府派人来接,班主不过一介商贾,也无需虑他有何意见。
      出得玉梨春,裴娘抬眼望天,只见日已中天向西,环环道:“这半日经历可丰富得紧,抵得宫中无所事事半年了。”阿舜恼道:“水米未进,我肚里可不丰富得紧。”
      两人顿觉腹中空空,饿得打鼓,赶紧摆驾回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