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动摇 ...

  •   宴会重开,气氛再次冷下去。
      邵敏是那种受了刺激才气场全开的类型,此刻倒是游刃有余多了。她与高荣氏喝过酒,干脆不偏不倚,也各敬了祖母和周天赐夫人三杯。
      她虽没有南采苹、高荣氏那种夺目的美貌,却也柔和静美,观之可亲。此时面带微笑,与几个老诰命温言闲谈,很是平易。
      她皇后的身份在,言谈也很得体,倒没人再敢因她年少小瞧了她。
      宴会总算勉勉强强宾主尽欢的结束了。

      姜太夫人喝的半醉,还惦记着打包剩饭剩菜。彩珠当然不能让红玉偶像他娘真带剩饭回去。这种宴会总有多余的菜肴没来得及上桌,彩珠便从里面挑了汤汁少的,换了普通瓷碗,用食盒给她装起来。
      宫中往里往外拿东西都不容易,彩珠去跟邵敏讨勘和,邵敏边给她签条子边笑道:“今天还了那么多礼,就给她的最寒酸。本来还想跟她聊聊天,结果元浚他丈母娘一闹,就给忘了。”
      彩珠笑答:“没关系,我替你跟她聊过了。”
      邵敏点点头,拿起条子扇了扇,让墨迹尽快干掉,笑道:“皇后写一份手谕,就为了送一盒饭,感觉好浪费。”
      彩珠道:“那就再赏些别的呗。”
      邵敏瞟了她一眼:“你倒戈得很快嘛……她帮你‘说了人家’?”
      彩珠笑嘻嘻不说话。
      邵敏摇摇头,笑道:“去库里挑些皮子布料给她吧。她连朝服都是用旧料子改的,平日里还不知穿些什么。”
      彩珠笑道:“我这就去。”
      邵敏拉了她一把,“你也别太乐呵了。南采苹脸烫伤了。你一直跟她不对付,让人看到你这样,又要说你幸灾乐祸了。”
      彩珠撇了撇嘴,道:“知道了。”跑了几步又回头,对邵敏笑道,“师姐,你变坏了。”
      邵敏怔愣了好一会儿,直到外面铃音来通禀,说邵府老太君到了,这才回过神来。

      邵敏在老太君跟前待了七八年,要说在古代她跟谁最亲,除了这个老太太无第二人选。她知道邵府也一直挂念她在宫里的情况,宴会后便留老太君说说话。
      老太君是那种很典型的大家闺秀。端庄慈祥,举止有度。当家时妥帖周全,上下称道;不当家了便一事不闻不问,万事心知肚明。
      邵敏对她虽无太多孺慕之情,却也敬重仰慕。这些日子见识了宫中驳杂的人际,也开始身不由己的模仿她的处事。

      邵博身为首辅,御前也是有座位的。老太君本就是宗室近亲,辈分又高,因此见邵敏无需跪拜,如此倒免了许多尴尬。
      宫中避讳多,元清又素来疑心邵博。因此邵敏和彩珠红玉可以关起门来商量事情,和祖母说话反倒不好屏退众人。只是南采苹伤了,铃音病了,近身跟随的只有彩珠和红玉,也无需计较这些。
      邵敏扶着老太君到暖榻上坐着,老太君坐下便拉了她的手,也不说话,只慈爱的上下打量着她,看完了才点点头,笑道:“有些肉了。”
      邵敏没防备,眼睛里就那么一热,竟然差点滚下泪来。
      老太君拍了拍她的手背,道:“府里人人都好。”
      邵敏勉强笑着点点头,她怕说话带出哭腔来,便垂首不语。
      邵敏在邵府待了八年,规规矩矩的当她的孙小姐,除非事关彩珠红玉,否则一律不开口、不出头。她明白自己不是正主,迟早会各归各位,因此不敢与任何人经营感情。也正因如此,她虽不敢说自己能全然置身事外,却也自认足够洒脱。谁知老太君不过说了两句话,便将那种疏离的表象打碎,勾起她心中深掩的真情来。
      她不说话,老太君也不逗弄她,只静静的握着她的手看着她,好半晌才轻声道:“你这个孩子……”
      邵敏酝酿了好一会儿,一听这句还是走了气儿,终于还是笑着落泪道:“皇上待我也很好,太母太父不必挂心。”
      老太君点了点头,给她擦了眼泪,安静的等她平复了气息。
      邵敏哭完了,自己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腼腆道:“太父太母近来安好。”
      老太君道:“牢娘娘惦着,都好。只是听闻了一些事,心里很放心不下娘娘。”
      邵敏知道她这是要正经提点自己了,便说:“太母请讲。”
      老太君却不紧不慢道:“今日伤着的那个丫头怎么样了?”
      邵敏不解她怎么问到南采苹身上去了,却还是据实以告:“一壶热水正泼在脸上,红玉处理得当,太医说当不至于留疤……但还是起了水泡,短期内怕是……”
      老太君道:“可惜了,若没伤着,指给寿王也是一段美谈。”
      邵敏愣了一下,她没有乱点鸳鸯谱的习惯,更没有棒打鸳鸯的爱好,便说,“昨日皇上也提起此事,寿王推辞了。”
      老太君道,“她是娘娘身边的人,皇上赏寿王不好收,娘娘来说自然不一样。”
      邵敏本不想过问,然而说到这里了,少不得还得提了一句:“今日长公主问到寿王的婚事,说是先帝有意将高相的千金指给寿王。我想着弟媳不好过问大伯的姻缘,便没接话……”
      老太君笑道:“娘娘不过问是对的。”便不说话了。
      邵敏有意套话,只好追问道:“太母觉得这桩婚事怎么样?”
      老太君笑着望了她一眼,邵敏知道她心里透亮,不觉红了脸。
      老太君也不点破她,只说:“先帝确实曾提起过此事,当日皇上刚被立为太子,高太保也还只是礼部尚书。先帝有意把你指给太子,便想给寿王也寻一门好亲。当日寿王不愿意,后来先帝也没有再提。”说罢别有深意的望着邵敏,不再多言。
      邵敏心里咯噔一声,回想起往日种种,便明白了其中纠缠。
      把邵博的孙女儿立为皇后,也许并不是先帝临终时灵光一现,怕是从元清还未出现,他有意过继元浚时便开始打算了。所以他让邵敏入宫给公主们伴读,不时让邵博将元浚带在身边教养。使元浚和邵敏时时见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元浚心中明白,所以心里早早的便认定了邵敏。
      谁知此时元清出现了。就算幼时没有带在身边,亲儿子终究还是要亲过继子。所以先帝为了让邵博支持幼子,转而决定把邵敏指给元清。
      只是他心里觉得对不起元浚,恰好高宦成的女儿也常入宫,他便把指她给元浚做补偿。因为那时他们都还小,元浚也不喜欢她,此时才暂且搁下了。
      谁知高宦成很出息,短短五年便从礼部尚书成为内阁重臣。先帝临终托孤,把邵敏指给了元清,却不提高小姐和元浚,也是怕高宦成生出二心来。
      老太君心里明白这一重,自然不肯给高荣氏保媒。
      她肯对邵敏多说那一句,也是在提醒邵敏,如今她是皇后,元浚是寿王。他们过去有过那么一段,瓜田李下,合当谨慎。
      邵敏若把南采苹赐给元浚,一来成人之美,名正言顺;二来也可表明她心地坦荡。但若她关心元浚的婚事,不论态度如何,都难免授人以柄,让元清疑心。
      只是可怜了高小姐。君无戏言,先帝虽没有再说,高宦成却也不敢随意把女儿许了人家。按说先帝去世,守过国丧,高小姐终于可以另觅人家了。只是什么人家能好得过寿王?于是抱着一点侥幸和贪念,就这么拖着。直到高小姐摽梅将过,不得不放下面子主动谋求。结果元浚还没说什么,先有这么多人从中阻挠。
      高荣氏是个心高气傲的。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从小捧在手心里养大,却让她受此屈辱,心里不知藏了多深的恨恼。等日后她明白了受辱原委,还不知怎么怨恨邵家。
      ——但此事却也不能全然怪罪别人,她身为首辅夫人,却不能发觉这桩婚事里的敏感之处,非要让女儿吊死在元浚这棵树上,也并不无辜。
      可是造化弄人……这桩婚事最终还是成了。那些阻挠这桩婚事的人所担忧的事,也最终件件成真。
      明明知道这些,却要放任事情发展——邵敏不由暗嘲,自己真是自寻死路。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也许都只是为了成就元清。为了让他从一个长于宦官妇人之手的敏感多疑的少年君主,真正成长为一个历经风雨砥砺的坚不可摧的真正帝王。
      在这个社会里,太平盛世是明君手里的作品。
      何况“不干涉”虽不是明确的法规,却也是时空穿越者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
      邵敏想到这里,抬头看到老太君凝神她的眼神,忽然没由来的有些心慌。
      她迟早是要回去的,可是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人,甚至包括元清和南采苹——他们都是没有退路的。而邵博、元浚、程友廉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第二次生命。

      邵敏见老太君注视着她,垂着头问:“太母可还有别的事要指教?”
      老太君捏了捏她的手,有些无奈地叹道:“今日西宫太嫔跟我说起……宫中上下都称赞娘娘贤惠、宽厚。贤惠宽厚固然是好的,为皇上充实后宫、广延子嗣也是好的。只是皇上还年轻,娘娘也新出嫁,太急了反而不好……我也知道碍着太傅的地位,有些事娘娘不好规劝。可娘娘自小聪颖,德言容功都是极好的,若用心服侍,自然能愉悦圣心。昨日的事虽然风流,然传到外人耳中,便不是那个味儿了。娘娘沉静,还是不要留这种伶俐过头的丫头在身边的好。”
      邵敏心中烦乱,只默默的点头,说:“太母说的是。我记下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动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